物联网工程专业学什么开发语言?按高校分类,具体点!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什么开发语言?按高校分类,具体点!,第1张

首先,指出一点问题的逻辑错误,物联网的开发语言不是按照高校来分类的,物联网工程是新开没多久的专业,看宣传前景不错,但是肯定近些年会有些晦暗不明,毕竟新兴嘛。个人觉得,如果选这个专业肯定要选好一点的学校。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黑龙江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长春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河北师范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学习
学生需要学习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模拟电子技术,无线通信,物联网安全技术等20多门主要课程,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最好还拥有外语这把“刷子”,这样就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
课程1:物联网导论推荐使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导论》(国际著名物联网专家、ACM中国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刘云浩编著)等教材。 全面了解物联网的3个重要特征,并且需要大概了解物联网的感知识别、网络构建、管理服务等技术及其行业综合应用。
课程2: C语言程序设计推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教授的经典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语言(第2版新版)》(国际经典教材)等教材。 物联网涉及底层编程,C语言为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OSGi,OPC,Silverlight等技术标准。
课程3: Java程序设计推荐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程》等教材。 物联网应用层,服务器端集成技术,开放Java技术也是必修课,同时需要了解Eclipse,SWT,Flash,HTML5,SaaS等技术。
课程4:无线传感网络推荐使用清华出版社出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孙利民、哈工大教授李建中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短距离无线通讯入门与实战》等教材。 学习各种无线RF通信技术与标准,Zigbee,蓝牙,WiFi,GPRS,CDMA,3G,4G,5G等。
课程5 :TCP/IP网络协议推荐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第1卷):原理、协议与结构(第5版)》等教材。 TCP/IP协议标准是所有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的基础,Socket编程技术也是基础技能,为必修课。
课程6: 嵌入式系统技术推荐使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嵌入式系统技术教程》等教材。 嵌入式系统(包括TinyOS等IoT *** 作系统),是物联网感知层和通讯层重要技术,为必修课。
课程7:传感器技术推荐使用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传感器技术》等教材。 物联网专业学生需要对传感器技术与发展,尤其是在应用中如何选用有所了解,但不一定需要了解传感器的设计与生产,对相关的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等有深入了解。
课程8:RFID技术推荐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物联网RFID原理与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理与应用》等教材。 RFID作为物联网主要技术之一,需要了解,它本身(与智能卡技术融合)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以是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9 :工业信息化及现场总线技术推荐使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教程》等教材。 工业信息化也是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需要了解,它本身也可以是一个细分专业或行业,也可作为研究生专业选题方向。
课程10 :M2M技术推荐使用TSTC Publishing出版的《M2M: The Wireless Revolution》等教材。 本书是美国“Texas State Techinical College”推出的M2M专业教材,在美国首次提出了M2M专业教学大纲,M2M也是物联网主要领域,需要了解,建议直接用英文授课。
课程11 :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 推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间件技术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等教材。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软件是灵魂,中间件是产业化的基石,需要学习和了解,尤其是对毕业后有志于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学生。
就业方向
(1)面向物联网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
(2)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目前通信网络发展中就业前景看好。
这边有几个是关于物联网学校和就业方向的报道,我也引用里面的不少东西,你可以仔细看一下,物联网专业好一点学校和就业方向里面都有!
1、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怎么样?:>物联网。
“iot是物联网,英文全称是(Internetofthings)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设备、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将所有物品与网络相连,便于识别和管理。”

目前很多开发者已经开始使用Windows 10 IoT来做物联网领域的开发了,目前Windows 10 IoT Core的版本支持树莓派2(以及新出的树莓派3)、Minnowboard Max以及Dragonboard。
但是目前如果是做语言开发相关(TTS, Speeh Recognition)的童鞋们就会遇到一个问题,目前Windows 10 Iot core的版本只有英文版本,怎么支持其他语言呢。目前官方是没有语言包可以下的,但是有特别的方法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非常简单的,下面以Dragonboard 410c为例(其实树莓派也一样的)给大家讲解一下。
预先准备。首先在你的PC(Windows 10)上安装你想要的语音包,如简体中文。
设置à时间和语言à区域和语言,添加语音,把相应的语言添加上。
下载该语音的语音包,下载完成应该如下图所示。
确保你的PC与Dragonboard一起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内。
通过FTP,连接到你的Dragonboard,拷贝相应的文件
好了,现在打开资源管理器,输入你的Dragonboard或者树莓派的IP地址,如下:
这个时候会询问你用户名跟密码,用户名就是administrator 密码默认是p@ssw0rd
这样就可以进入到Dragonboard的C盘目录了:
拷贝SR文件
从你的PC机的C:\Windows\Speech_OneCore\Engines\SR 目录下,把zh-CN-N的这个文件夹拷贝到你的IoT设备。
拷贝到哪个目录呢,拷贝到 \\1921681215\C$\Windows\Speech_OneCore\Engines\SR
接着需要拷贝TTS的文件
同样的,从PC的TTS目录下拷贝zh-CN-N到你的IoT设备下的TTS目录。
通过powershell,拷贝相关文件
是不是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么?不是的,还差一个文件夹没拷。还得从你的PC机器C:\Windows\System32\Speech_OneCore\Common\拷贝zh-CN的文件夹到\\1921681215\C$\Windows\System32\Speech_OneCore\Common这个目录下。
那就拷呗,如果直接跟前面一样使用FTP直接拷的,会有这样的提示。
Common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文件夹,需要管理员权限才能拷贝文件。那怎么办呢。
可以用PowerShell。
使用管理员权限打开Powershell
先把要的文件夹拷贝到\\1921681215\C$\Windows\System32\Speech_OneCore 目录下,然后再用PS拷过去就可以了。
使用PS,启动
在输入Enter-PSSession的命令连接你的dragonboard的时候会比较久,大概30秒左右,请耐心等待。
连接完你就可以cd到相应的目录拷贝了。
结果应该是:
测试中文语音
你可以新建一个Universal App的小程序试一下。
1 public MainPage()
2 {
3 thisInitializeComponent();
4
5 var synt = new SpeechSynthesizer();
6
7 foreach (var voice in SpeechSynthesizerAllVoices)
8 {
9 DebugWriteLine($"Name: {voiceDisplayName} Lang: {voiceLanguage} Type: {voiceGender} Description : {voiceDescription}");
10 }
11 }

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缩写,字面翻译是“物体组成的因特网”,准确的翻译应该为“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简要讲就是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086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