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经典实例是什么????

物联网的经典实例是什么????,第1张

目前物联网的实例主要集中在“车联网”上。车联网的经典实例是“G-BOS智慧运营系统”和陕汽“天行健车联网服务系统”。
以下内容摘自《G-BOS智慧运营系统用户 *** 作手册》
第一部分概述
HQG-BOS 系列产品是整合“人”、“车”、“线”三大要素的新一代智能运营管理工具。目
前已在公交、旅游、客运等领域逐渐取代了GPS 车载管理系统。HQG-BOS 系统提供电子身份
证、远程诊断、定期巡检、车辆运行数据实时跟踪、车辆运行状态实时报警、劫警、视频播
放、配件(价格)查询、维保项目(价格)查询、保养规划和提醒、收音机、麦克风等服务。
11 主要特性
HQG-BOS管理驾驶员
监控不良驾驶行为,提高安全性
提供客观的驾驶员评价报告
提供精确的油耗记录报告
帮助改进驾驶技巧
增加车辆使用寿命
HQG-BOS管理车辆
监控车辆的运行状态
车辆故障报警与远程诊断
经济合理的维修计划
HQG-BOS管理线路
实时监控车辆
优化车线匹配
12 主要功能
不良驾驶
掌握驾驶员驾驶行为,纠正不良 *** 作,保障行车安全
油耗管理
精确计算车辆油耗,纠正驾驶员不良 *** 作,降低车辆油耗
维修保养管理
实时车辆管控,精确维保计划,降低维修成本
远程故障报警管理
管理车辆动态,远程故障诊断,保证行车顺畅
多媒体功能(选配)
音视频播放,视频录像,收音机,麦克风
车辆和运营线路匹配管理
车线交互匹配,优化车线布局,提高运营效益
HQG-BOS车载设备用户手册
2
第二部分工作原理
HQG-BOS 系列产品通过安装在客车上的HQG-BOS 车载终端从CAN 总线、各类传感器上
持续不断的采集发动机运行数据、车辆状况信息、驾驶员的 *** 控行为,同时接收GPS 卫星
定位信息记录车辆所在位置,并将所有信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实时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
HQG-BOS 车载终端同时还融合了行车记录仪、倒车监视器、故障报警显示台、视频播
放器、短消息接收器、收音机、麦克风等功能,实时将车辆相关信息提供给驾驶员和后方运
营平台。
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商业智能技术将接收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整理,并结合国内
外先进管理思想将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油耗数据、车辆运行情况、维修保养计划等内容以
直观的报告、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
客户与集团调度中心可使用独立账号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基于鸿泉云网B/S 架构的
HQG-BOS 智慧运营系统网站,及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和驾驶员驾驶 *** 控是
否存在违规行为,实时跟踪车辆运行轨迹,取得车辆是否需要维修保养的信息,从而制定相
应的策略,更可随时向前端运营车辆发送各类指令,进行实时的调度管控。
同样的,系统也可根据客户要求,自动生成各种类别、各个时间段、各种形式的管理报
告,满足客户对长期运营规划所需要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杭州鸿泉产品部友情提供。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实现是多技术融合、多系统融合、多领域融合的综合性应用系统。一个成熟的智慧园区需要具备包括:完全可控制的全面感知能力、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园区数据信息集中共享的整合能力、与内外部系统的协同与优化能力、基于主动学习和智能响应的智慧化运行能力在内的五个主要能力,这五个能力概括智慧园区应用系统从具体到整体、从底层到顶层的主要特征。

1、智能设备

硬件层面

主要是增强智慧的体验

2、高效管理

软件层面

主要提升管理的效率

3、便捷服务

体系层面

主要是建立标准的流程

二、智慧园区的建设计划

智慧园区应该怎样建

1、业务 *** 作规范化

明确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数据差异;

2、企业服务专业化

建设园区综合管理信息集成应用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站式”园区管理服务模式

3、园区管理精细化

通过信息技术奖任务落实到岗,精准到人,细化绩效指标,发挥系统预警平台作用,提供多维度。多层级提醒。

4、产业发展智能化

通过领先前瞻的信息化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来园区发展,实现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提高园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智慧园区的概览

1、1个数据管理中心

目标:建立数据标准、规范调用机制 、输出分析模型

2、地理位置图+数据分析大屏

发挥利用技术优势,让园区管理更加,智能、有序、高效

3、综合管理平台+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平台

目标:覆盖业务全场景、规范业务全流程、触达客户全渠道

4、公共服务门户+微信公众号+企业服务APP + 园区管理APP

树立企业服务品牌 、增强智慧服务体验  、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4]4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有关要求,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引导,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因地制宜,科学有序。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或重点领域先行先试,有序推动智慧城市发展,避免贪大求全、重复建设。
市场为主,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管理方式、推进模式和保障机制。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可管可控,确保安全。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力度,加强要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确保安全可控。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公共服务便捷化。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城市管理精细化。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智能化。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网络安全长效化。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二、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
(四)加强顶层设计。城市人民政府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方案要突出为人服务,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化应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社会服务;要明确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利用、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准确可靠以及同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完善法规标准等的具体措施;要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布局。
(五)推动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进智慧医院、远程医疗建设,普及应用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设具有随时看护、远程关爱等功能的养老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加快社会保障经办信息化体系建设,推进医保费用跨市即时结算。推进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居民健康卡、交通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和跨市一卡通用。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市民终身学习需求,建设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系统和旅游管理信息平台。
(六)支撑建立精细化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整合各类视频图像信息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网格化的城乡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反应及时、恢复迅速、支援有力的应急保障体系。在食品药品、消费品安全、检验检疫等领域,建设完善具有溯源追查、社会监督等功能的市场监管信息服务体系,推进药品阳光采购。整合信贷、纳税、履约、产品质量、参保缴费和违法违纪等信用信息记录,加快征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和受理信访的网络平台,推进政府办事网上公开。
(七)促进宜居化生活环境建设。建立环境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预警应急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污染源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依托城市统一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拓展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发展面向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的信息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综合信息服务。推广智慧家庭,鼓励将医疗、教育、安防、政务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接入家庭,提升家庭信息化服务水平。
(八)建立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快建立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消费需求与农产品(1016, 002, 020%)供给紧密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速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大型工业企业深化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鼓励信息系统服务外包。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促进电子商务向旅游、餐饮、文化娱乐、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以及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领域发展。
(九)加快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宽带网络,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建设,全面推广三网融合。推动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智能化改造,完善建筑数据库、房屋管理等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健全防灾减灾预报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全过程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和饮用水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建设交通诱导、出行信息服务、公共交通、综合客运枢纽、综合运行协调指挥等智能系统,推进北斗导航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发展差异化交通信息增值服务。建设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和仓储式物流平台枢纽,加强港口、航运、陆运等物流信息的开发共享和社会化应用。
三、切实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十)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统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应用体系建设。建立促进信息共享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完善信息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和信息更新管理。各政务部门应根据职能分工,将本部门建设管理的信息资源授权有需要的部门无偿使用,共享部门应按授权范围合理使用信息资源。以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人口、法人等信息资源为基础,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加快促进跨部门协同应用。整合已建政务信息系统,统筹新建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设施,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的集约化采集、网络化汇聚和统一化管理。
(十一)深化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城市人民政府要将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动政府部门将企业信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综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将教育、医疗、就业、旅游、生活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应用信息资源发展便民、惠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鼓励发展以信息知识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加速信息知识向产品、资产及效益转化。
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
(十二)加快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支持物联网在高耗能行业的应用,促进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能源利用智能化。鼓励物联网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领域应用。加快物联网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生服务、公共安全、产品质量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逐步形成全面感知、广泛互联的城市智能管理和服务体系。
(十三)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健康发展。鼓励电子政务系统向云计算模式迁移。在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推广低成本、高质量、广覆盖的云服务,支持各类企业
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加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在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等领域,创新大数据商业模式,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面向公众实际需要,重点在交通运输联程联运、城市共同配送、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置、家居智能管理、居家看护与健康管理、集中养老与远程医疗、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室内外统一位置服务、旅游娱乐消费等领域,加强移动互联网、遥感遥测、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服务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新型服务。
五、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
(十五)严格全流程网络安全管理。城市人民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同步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在重要信息系统设计阶段,要合理确定安全保护等级,同步设计安全防护方案;在实施阶段,要加强对技术、设备和服务提供商的安全审查,同步建设安全防护手段;在运行阶段,要加强管理,定期开展检查、等级评测和风险评估,认真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增强日常监测和应急响应处置恢复能力。
(十六)加强要害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安全防护。加大对党政军、金融、能源、交通、电信、公共安全、公用事业等重要信息系统和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安全可控。完善网络安全设施,重点提高网络管理、态势预警、应急处理和信任服务能力。统筹建设容灾备份体系,推行联合灾备和异地灾备。建立重要信息使用管理和安全评价机制。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加强行业和企业自律,切实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十七)强化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城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害信息系统运营单位负责人的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等各环节工作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鼓励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信息安全认证服务,为保障智慧城市网络信息安全提供支持。
六、完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十八)完善管理制度。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定期公布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进展情况。城市人民政府要健全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监督听证制度和问责机制,将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电子政务和公益性信息服务外包和利用社会力量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便民信息服务。
(十九)完善投融资机制。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人民政府要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严禁以建设智慧城市名义变相推行土地财政和不切实际的举债融资。城市有关财政资金要重点投向基础性、公益性领域,优先支持涉及民生的智慧应用,鼓励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对市政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要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各地区的指导和监督,研究出台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以及信息化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全过程监督管理。城市人民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上的科学发展。住建部将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于2012年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 点工作,先后公布两批共193个试点。数据显示,这些试点共涉及重点项目近2600个,投资总额超万亿元人民币。科技部与国家标准委也于2013年9月底 选择了20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试点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城市政府表达出申报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的明确意向。
另悉,为提高我国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推进试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将于2014年8月-10月期间举 办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系列培训。第一期培训于8月27日开始,主要为智慧城市申报培训,面向申报本次试点的城市、企业。

一、物联网(IoT)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采集监控接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例如,根据火车站的客流量和售票信息,运输机构可以重新安排火车路线,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样, 健康 、安全和环境机构可以监控水体的污染水平,并通知负责人员采取补救措施。在某些情况下,物联网执行器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启动响应措施,例如停止向家庭住户供应受污染的水。

因此,物联网网络和传感器将本质上构成智能城市的神经系统,将关键信息传递给控制实体,并将响应命令中继到适当的端点。

二、大数据分析(Big Data)

智慧城市各个方面的应用将主要由数据驱动。借助物联网传感器和其他先进的数据收集方法,随着生成的数据量、速度和种类的增加,对大容量分析工具的需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大数据分析工具已被政府用于广泛的应用,从预测城市特定区域的犯罪可能性到预防诸如贩运儿童和虐待儿童等犯罪等等。随着物联网能够从大量新资源中收集数据,大数据分析将在包括教育、医疗保健和运输等关键领域的所有领域中使用。

例如,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发现诸如入学率低之类的趋势,从而防止出现此类结果。大数据还可以用于查找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并计划补救措施。因此,大数据将成为智慧城市政府的关键决策支持。

三、人工智能(AI)

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功能的将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动化智能决策来支持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和物联网计划。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实际上,物联网发起响应性行动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由某种或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驱动。在智慧城市中,人工智能最明显的应用领域是自动化执行大量与数据密集型相关任务,例如以聊天机器人的形式提供基本的公民服务。

然而,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可以通过利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先进的AI应用,以应对智慧城市运营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交通管理人员可以使用计算机视觉来分析交通画面,以识别驾驶员非法停车的情况。计算机视觉还可以用来查找和举报与犯罪行为有关的车辆,以帮助执法部门追踪罪犯。

深度强化学习还可以用于根据智慧城市中的新兴需求自动优化资源。在强化学习的帮助下,政府可以提高其运营效率,因为这些AI系统可以凭经验变得更好。

四、5G

智慧城市建立在其不同部门的实时通信和共享信息能力之上,以确保运营中的完全同步。通过实现这种同步,政府可以确保其公民及时获得关键服务,例如医疗保健、紧急响应和运输。从而,不仅可以确保公民城市生活的便利,而且还可以改善他们的安全和整体福祉。

例如,在发生爆炸或火灾之类的紧急情况时,消防部门、城市救护车服务和交通控制部门之间的实时通信可以确保这些实体之间实现完美的实时协调,从而将人员伤亡降至最低。

为了实现不同政府实体之间的这种无缝通信,拥有一个能够以低延迟和高可靠性处理大量通信的通信网络非常重要。尽管实时共享大量数据,但通过使用5G通信技术,政府可以确保所有政府机构都能无缝协作。

五、增强现实(AR)

为公民提供及时的服务意味着确保为政府人员提供有效执行任务所需的信息。例如,必须向政府卫生中心的医生提供有关所治疗患者的信息。或者,应该给负责修复受损铁路线的工人更新轨道的布局,并准确确定受损零件的位置。

通过使用AR头戴式设备,此类信息可以在工人需要时立即实时转发给他们。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人查找必要信息所需的精力和时间。从而使得他们可以立即采取行动。交通管理人员还可以使用AR通过智能眼镜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获取有关违章停车和被盗车辆的实时信息,提供城市交通运营管理的效率。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智慧城市技术每一种都是相互依赖。要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就要把这些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以下是物联网常见的应用场景:
1、车联网
车联网行业中,车载智能终端、车载扫码支付设备、行车记录仪、车载综合监控/DVR。车载设备借助物联卡,流量卡实现车与车、人、路、平台之间的联系。
2、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指物联网用于物流行业,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大大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在物流中的运用大致是这四个方向:仓储管理、运输监测、冷链物流、智能快递柜。
3、智能穿戴
智能穿戴其实就是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物联网卡是智能穿戴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交通运输、住宅等更互联、高效和智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便利的生活。
5、智能安防
安防是物联网的一大应用场景,智能安防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智能门禁、报警系统、监控系统,行业中主要以安防监控为主。
6、智慧农业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中去,使传统农业更具“智慧”,从而实现农业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7、智慧医疗
安全健康也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有着极大的作用,物联网卡将设备进行连接,实现信息实时采集和稳定传输数据,对医疗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医疗中的运用大致是这两个场景:可穿戴医疗设备、数字化医院。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如下:

智慧城市管理就是要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技术感知和使用各种信息,整合各种专业数据,建设一个包含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社交等综合信息的城市服务、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管理运营体系涉及公安、娱乐、餐饮、消费、土地、环保、城建、交通、水、环卫、规划、城管、林业和园林绿化、质监、食药、安监、水电电信等领域。还包含消防、天气等相关业务。以城市管理要素和事项为核心,以事项为相关行动主体,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政府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推动管理体制转变,发挥服务优势。

智慧医疗利用物联网和传感仪器技术,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有效地连接起来,是的整个医疗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医疗使从业者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诊断,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会诊、临床智能决策、智能厨房等功能。

同时,它还可以惠及医生,整个医疗生态系统的每个群体(如医学研究人员、药品供应商和保险公司)。建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整合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共享和交换医疗信息和资源,跨医疗机构还可以实现网上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社区的“小病”社区、大病住院、社区居民的康复就医模式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摘要:2011年以来,在政府的推动下,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项目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问题是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以及容易陷入重技术、轻管理、轻人文的困境。从复杂系统视角出发,探究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现路径,并运用复杂系统的相关理念构建其分阶段实现模型,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复杂系统;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功能涌现
0引言
IBM公司于2008年11月提出“智慧地球”(SmartPlanet)的概念,并建议美国奥巴马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新一代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之后,奥巴马政府在经济复兴计划中首次使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随着城市能源、环境、人口以及社会管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城市发展的问题再一次面临考验。现阶段限制我国发达城市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剧增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安全和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建设被很多发达城市认为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在大数据时代下,智慧城市就是通过多学科、跨领域地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城市设计、智慧建造和智慧运营。信息技术已在我国城市的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制造业、工农业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来说,信息技术同样也是重点,不断更新技术是发展智慧城市及其项目的关键所在。
我国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非常重视,2011年以来,我国在277个发达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宏观的理念向实践项目的建设转变。尽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如火如荼,但也要注意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仍未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还很落后,对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运用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还缺乏比较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规划,导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走了弯路,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后果。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存在“大而全,难落地、难运营”等问题,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容易陷入重技术、轻管理、轻人文的误区。本文试图从复杂系统视角出发,探究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现路径,从而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更多的方法论支持。
1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智慧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一个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往往涉及许多大型项目,每一个项目之间都存在必然的联系,展示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间的关联性,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居民是城市的载体,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要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为出发点。智慧城市要以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为重点,而居民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学习、工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居民需要生活,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就要以住宅、医院、超市、公共设施等基本生活保障设施的建设为基础;城市居民需要工作,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就离不开商业大楼、大厦、工厂、电站等保障居民工作场所设施的建设;城市居民需要旅游,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就需要火车站、飞机场、酒店、物流业等休闲场所设施的建设。
智慧城市要能够保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建设项目必须建立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人类的生命和生活离不开水,水资源也是城市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所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要进行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水处理循环再利用等保障水资源设施的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能源设施,所以相关项目要进行新能源、电源、汽油、大型中央电源等保障城市能源设施的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交通设施,所以相关项目要进行铁路、航空、海运、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智慧城市离不开通信技术的建设,所以相关项目要进行互联网、电话、广播等通信设施的建设。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系统,不能遵循传统的线性思维。典型的线性思维理论,如系统还原论,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分解为各部分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而实际上,在面对复杂系统(由各子系统整合而涌现新功能的整体)时,系统还原论显得无能为力。因此,遵循复杂系统方法论,找到应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科学方法很有必要。本文依据复杂系统方法,构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分阶段实现模型首先,在具体项目建设之前,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运用复杂系统思维,构思好城市整体功能以及应该具备的各子系统,并预先规划好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平行建设项目或先后建设项目)。其次,按照顶层设计思路,对智慧城市进行分步建设。最后,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连通,实现城市的整体功能。
2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分阶段实现
21项目的顶层设计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正确的顶层设计,虽然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都在试图对智慧城市做顶层规划和设计,但前期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支持,这无疑会影响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针对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遍地开花、缺乏长远规划的现状,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标准的规范体系。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顶层设计时,可借鉴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理念以及现代科学中的复杂系统思维,运用场景模拟手段,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所谓的“天人合一”就是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要确保做到天时、地利与人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智慧城市的理念。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很多古城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这样的古城作为城市设计和建设项目的案例,其中的思维和技巧被运用到现代都市的设计和建设项目中。如北京古城、乌镇、宏村、诸葛村等古城、古镇、古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都可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中有所借鉴。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需要有合理的政策和机制设计,以较小的直接干预和直接资源的投入激发较大的市场动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合理的发展规划,要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提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发展的规划、前景、实现路径和总体布局,并从中提炼出项目发展的核心亮点,谋划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有正确的行动计划,要从长期战略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阶段性的重点项目实施计划、运营模式以及招商引资等策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需要优化信息化架构的设计,确定合理的信息系统架构、功能设计和系统应用等建设思路。根据上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顶层设计的构思,运用复杂系统思维,将城市子系统的关系梳理清楚,重视城市系统的整体功能,运用场景模拟手段,构建顶层设计方案。
22项目的分步实施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整体规划,避免无序建设,就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建设一个,应用一个,成熟一个,完善一个,逐步形成各类技术和建设的标准及规范。遵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方案以及其中所阐述的实施原则,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项目建设。根据现代精益建设项目思想,追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品质和效率,处理好各子系统建设项目间的关系(平行建设项目或先后建设项目),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整合城市产业资源,聚集智慧城市相关产业组织,集聚政、产、学、研、资、介各方资源和优势,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集全社会之力打造为所有市民服务的智慧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步实施,在充分衔接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逐步实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目标。
23项目的功能涌现
此阶段需要将各子系统连通,可运用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技术,实现所有子系统功能的整合以及整个智慧城市功能的涌现。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能够实现对外界感知的敏感,能够对大多数突发性事件防患于未然。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功能实现关键在于城市居民,项目的功能反映市民的需求,体现善治、共治的思想,各类愿景和建设方案在拟定过程中应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从而抓住市民的真正需求,做到项目的选择、功能建设真正满足市民生活的需要,在这个大系统中,几乎所有市民都可能成为系统的使用者。通过构建城市文化,有效地引导使用者的行为,实现智慧城市的智慧应用。
3结语
每个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按照自身的实际能力和经济水平进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也应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方法。虽然目前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还存在各种问题,但是随着时代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会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介绍了复杂系统视角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现路径。运用复杂系统方法和复杂系统思维,从城市建设项目的顶层设计出发,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行分阶段分步实施,并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城市项目整体功能的涌现。不同城市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长期规划要求,选准出发点,找到最适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实现路径。希望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也希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以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18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3
下一篇 2023-06-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