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第1张

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
1、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2、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3、对提高水产养殖精准化生产和智能化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4、对促进渔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渔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在线监控系统基于智能控制器、智能处理器、无线网络通讯、无线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开发,集在线数据信息监测采集、信息处理、信号输入输出、远程在线监控、报警信息通知、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现代工业化水厂养殖工程中。

智慧农业的范畴很广,宁夏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智慧农业主要应用在设施农业、大田节水、农产品质量溯源、水产养殖,植物养份监测及智能控制等方面,他们“中心”有设施农业智能管理解决方案、大田节水种植智能解决方案、农产品安全溯源系统方案、水产养殖智能控制解决方案、植物养份的智能解决方案,在中国500多家企业、多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了成功应用,在国外的阿拉酋、沙特和阿曼进行了示范应用与推广,效果比较好。中心电话0951-8086939转8000

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浇水灌溉、施肥、打药,农民依靠人工估摸,全凭经验和感觉来完成。而应用物联网,诸如瓜果蔬菜的浇水时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等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作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 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农业、 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 4 个过程。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 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以信息传感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将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量化分析、智能决策、变量投入、定位 *** 作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开辟新的思路和有利手段,将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信息 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可用于大中型农业种植基地、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 品物流,布设的 6 种类型的无线传感节点,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 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通过低功耗自组织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无线传输。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心节点,通过无线网关与互联网或移动网络相连,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个域、视域、区域、地域)传输;用户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现场的环境信息,系统根据环境参数诊断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同时,在环境参数超标的情况下,系统可远程对灌溉等农业装备进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02 年,英特尔公司率先在俄勒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葡萄园。传感器节点被分 布在葡萄园的每个角落,每隔 1min 检测一次土壤温度、湿度或该区域有害物的数量,以确 保葡萄可以健康生长。研究人员发现,葡萄园气候的细微变化可极大地影响葡萄酒的质量。通过长年的数据记录以及相关分析,便能精确地掌握葡萄酒的质地与葡萄生长过程中的日 照、温度、湿度的确切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精准农业、智能耕种的实例。
2008 年美国 Crossbow 公司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农作物监测系统,基于太阳能供电,能监测土壤温湿度与空气温度,通过 Internet 浏览器为客户提供了农作物健康、生 长情况的实时数据,已经在美国批量应用。 美国加州 Camalie 葡萄园在 44 英亩(1 英亩 = 607 亩)区域部署了 20 个智能节点, 组建了土壤温湿度监测网络,同时还监测酒窖内存储温度的变化,管理人员可通过网络远 程浏览和管理数据,在应用了网络化的监测管理之后,葡萄园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与 2004 年的 2t 产量相比,2005~2007 年的产量逐年翻一番,分别达到了 4t,8t 和 175t,同时也 改善了葡萄酒品质,节省了灌溉用水。 日本富士通公司开发的富士通农场管理系统以全生命周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为重点,带动设施农业生产、智能畜禽和智能水产养殖,实现设施农业管理、养殖场远程监控 与维护、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
无锡阳山镇专门开发桃园种植技术的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了高科技种桃,令人叹为 观止。该镇有 25 亩桃林作为物联网种植园的示范基地,由 22 个传感器和 3 个微型气象站 组成的监测系统充当“智慧桃农”。这种绿色农业种植模式有效压缩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 益,实现了高产、优品的种植目标。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开发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和移动通信平台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解决了大棚内监测温度、湿度的困难,在环境参数超过用户设置的范围时,系统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对用户进行报警,同时用户可利用手机短信获取大棚内实时的温度、湿度 或者登录 Internet 网页查看,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对大棚内的浇灌系统、天棚等设备进 行控制。 上海交大机电控制与物流装备研究所针对葡萄新梢生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开发研制了 基于嵌入式控制器和 CCD 彩色相机的葡萄新梢生长图像数据采集记录系统, 实现了葡萄新梢生长态势的在线监测。该系统针对葡萄生长发育特点,配备球坐标式图像采集支架,实现对图像采集角度的自由调整;设计开发的全光谱辅助照明装置,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了直射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嵌入可编程式控制器实现了无人值守的自动拍照模式,用户可根据需求预先自由设定拍摄间隔,从而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获取清 晰的图像数据。由于采用了商业化的 CCD 彩 色相机,拍摄到的图像分辨率高且色彩真实,有利于后续的图像分析处理,可以得到理想的图像分割效果和精度。同时系统还具备现场大 容量 SD 卡存储和远程无线网络传输功能,既延长了监控周期,又可以实时地共享观测结果。

鳗鱼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问题一直困扰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工厂化健康鳗鱼养殖是采用现代工业技术、生物技术等的无公害健康鳗鱼养殖生产模式。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系统进行健康鳗鱼的高密度养殖,全程实行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管理。鳗池的选择。选择通风、阳光充足、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养殖场。鳗池采用水泥池和温室结构养殖。鳗池消毒。鳗鱼苗下池前用过磷酸钙对新水泥池进行消毒,存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1kg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在池中浸泡1~2天,放出旧水,注入新水,然后放苗。

鳗鱼苗体质娇弱,在收获、暂养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因磨损而感染和诱发细菌性疾病。因此,放养时必须进行消毒,以增强鳗鱼苗的抗病能力。消毒方法采用碘制剂或食盐在整个池塘中喷洒药浴,消毒时间在鳗鱼苗下池后当天晚上进行。流水水泥池养殖自然条件较好,鳗鱼苗放养密度为900~1000g/m2,低密度放养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在放养鳗鱼苗前,需要将尼龙袋放入池塘,当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袋取出放入池塘,以加强鳗鱼苗对环境的适应。养鳗初期,全池均匀投喂红虫,开始一天四次,后逐渐改为早晚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重的5%左右。

在养殖过程中,应训练鳗鱼苗。通过在鳗池附近搭建饲料台,训练鳗苗从分散到集中、从夜晚到白天、从天然活饵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进食。由于鳗鲡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每50天左右分离一次鳗鲡苗,即挑出个体小鳗鲡苗,分等级饲养,以保证鳗鲡苗具有相对整齐的规格。对所辖区域内的鳗鱼养殖进行普查,调查掌握青塘污水的数量、面积、品种、方式、日常管理、排放周期和流向,并做好动态管理登记。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农民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增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能力,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鳗池标准化改造,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和取排水处理设施,支持生态沟、生态池等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推进智慧养殖,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鳗鱼养殖生产深度融合,开展数字渔业示范。

养鳗企业应当配备与养殖水体和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水质在线监测、水生生物检测等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基础仪器设备;应建立水产养殖生产档案,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录水产养殖品种、种子来源和生长、饲料来源和投喂、水质变化、疾病发生、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和剂量等。《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在水产品全部售出后保存2年以上。加快水产养殖节水减排工作,鳗鱼企业水产养殖用水应使用天然水,不得乱采地下水。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应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和花卉等技术措施,促进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备案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严格执行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兽药处方和饲料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使用药物、非法使用其他投入品、向水产养殖水域投放生产和生活垃圾、不合理处理污染或含病原体水体和水产养殖死亡生物等行为。

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农渔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是当前热门的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较好。农渔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将有效提高农业和渔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也将推动农村和渔村的数字化发展。同时,政府对于农业和渔业的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加大,这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就业方面,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等工作。就业机会主要分布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智能硬件公司、物联网公司、农业科技企业、渔业科技企业、政府部门等。同时,毕业生也可以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23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4
下一篇 2023-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