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的私人信息越来越不安全。好多人每天都被骚扰电话,广告推销所折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你的电话,姓名,职业,朋友圈。严重的后果是,某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对你或者你的亲友进行诈骗。现在各种网站,各种应用注册的时候可能会捆绑手机,QQ,邮箱等信息,商家拿到这些信息,一定要保护用户的私人信息,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这方面好多公司还做得很不到位。
周鸿祎提过用户信息安全三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用户的信息是用户的个人资产。很多互联网大公司可能比较抵制我这个观点,因为互联网大公司在用户协议里说:因为用户号码是我给的,所以用户是我的,用户的好友列表也是我的,用户产生的内容也是我的。但是,它又发表一个免责声明,说用户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都与自己无关。先不说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我的观点是,用户使用厂商的服务产生的信息,是属于用户自己的个人资产。用户使用各种设备、各种软件产生的数据,虽然存储在厂商的服务器上,但是从所有权方面讲,它应该明确地属于用户,是用户的财产。
二是平等交换的原则。在大数据时代,通过云端的数据交换,厂商为用户提供服务。只要用户使用了厂商的服务,就会有相关的数据产生。你用微信的时候,为了匹配朋友,你的地址本自然要上传。为了与朋友聊天,你的聊天记录自然会保存在厂商的服务器上。但是,用户的信息和厂商之间,应该遵循平等交换的原则。什么叫平等交换?用户享受服务,厂商获取信息,但在这个过程中,用户要有知情权,厂商要得到用户授权才能使用用户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要有选择权,有拒绝权。 举个例子,如果是一个类似大众点评这样的应用,因为要根据用户的地点给他找饭馆,自然它需要用户的位置信息,我认为这是合理的。这就是平等交换。但如果是一个小说阅读软件,也要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我认为这个服务就不再是一个平等的交换,实际上它要了不该要的东西。平等交换原则也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消费者要有知情权、选择权。
三是安全处理原则。有的人认为安全就是互联网安全公司干的事,就是杀毒软件的事,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错的。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包括现在做可穿戴硬件的公司,都会变成一个互联网服务公司,用户会使用这些硬件产生大量的数据。所以,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有责任保护用户信息的安全,要在云端对用户数据进行足够强度的加密,包括安全存储和安全传输。
物联网的安全威胁远未见顶,物联网应用的最终追求是万物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搭建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系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随着物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安全风险也将随之增加。
专家建议,不同的物联网参与方可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部署防护措施:物联网设备提供商要保障终端安全,引入安全开发流程提升终端安全性,并在产品上市前进行安全评估;物联网平台提供商应重点关注平台安全和设备、移动端与自身的连接是否安全。因为在平台安全中,物联网终端数据大多包含隐私信息,数据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家庭还是企业用户,都应把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选购产品时优先考虑采用有安全网关的产品。”专家说。用户在购买智能产品后,应该尽可能修改初始口令以及弱口令,加固用户名和密码的安全性。同时,修改默认端口为不常用端口,增大端口开放协议被探测的难度,并及时升级设备固件。
物联网的日益普及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随着大量的物联网应用落地随之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风险。提起物联网设备,我们就能想到智能化,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养殖等等,都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物联网设备也有一个极其引人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当一切都智能后,伴随的危机风险将更大。安全漏洞一旦遭受到恶意攻击,会引发严重问题,导致一系列设备都罢工宕机。
物联网安全与之紧密联系的就是物联网设备的支出和回报问题,这是个永恒的议题。
使用物联网设备带来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它在无形中简化了很多业务以及人工成本,从采集数据到数据分析再到价值挖掘和提高运营效率,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就是物联网的安全漏洞,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使用物联网设备都有一定的担忧,也造成了物联网应用落地化并没有特别快速的普及。
出现这种冷热交替化的情况原因就很简单了,企业一方面想要拥抱物联网,走上风口,另一方面就是新的东西出来,就总不是那么成熟,有一些时间需要走,物联网攻击事件也有爆出。其实只要有了安全意识,做长期的潜在回报准备,在物联网实施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应该注重安全性,并将其作为规划布局中的关键任务之一。从初始阶段就在系统中加入安全设计,比在开发周期接近尾声时或者在漏洞已经出现或公开之后再采取措施,更加经济有效。
此外,物联网安全,挑战无处不在物联网的迅速增长和商用普及,导致物联网市场出现碎片化困局,缺乏明确、统一的标准。而定义物联网设备的标准和架构,要通过数十项持续、不同的举措来进行,企业自然会疲于应对眼前出现的挑战。
IoT安全中心是提供安全检测、安全合规、安全防护、安全分析能力,帮助物联网开发者和运营者,为多品类、分布广泛的设备或网关,构建端到端的数据安全可信体系,从而实现物联网的可信设备、可信环境、可信数据、可信业务目标,提升安全运营管理效率。
应用场景
安全开发流程中的安全自查,通过IoT安全中心提供的安全自查功能,可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获取修复建议,完成安全防护。
等保合规安全自检和整改,通过IoT安全中心进行等保合规自检后,可根据自检结果,集成IoT安全中心对应的安全能力,完成整改。
设备接入时验证身份,物联网平台只允许接入合法授权的设备。IoT安全中心提供产线安全分发、唯一身份标识、身份认证能力,帮助您识别伪造或不受信的设备。
防止敏感数据、危险控制指令的篡改和重放攻击,在物联网设备接收云端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动作的过程中,可利用设备rootkey实现端到端的数据加密传输,有效防止数据篡改和重放攻击。
对物联网设备或网关进行安全巡检,IoT安全中心的设备行为分析功能,可实时预警设备或网关中潜在的安全威胁、攻击等行为,帮助您随时掌控物联网设备或网关的安全
什么是物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问题有哪些:广义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愿景,等同于“未来的互联网”,能够实现人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网络与任何人与物的信息交换,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
狭义物联网:物联网是物品之间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局域网,不论该局域网是否接入互联网,只要具有感、联、知、控(用)四个环节,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联网设备数量持续增加。近年来,随着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日益增长的物联网平台带来了服务支撑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注入,物联网产业迎来了快速增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