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
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廊,建造于园林中的称为园廊。在园林中,廊不仅作为个体建筑联系室内外的手段,而且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成为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在各国园林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园廊
中国园林中廊的结构常用的有:木结构、砖石结构、钢及混凝土结构、竹结构等。廊顶有坡顶、平顶和拱顶等。中国园林中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其基本类型,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五种。按廊的总体造型及其与地形、环境的关系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等。
双面空廊。两侧均为列柱,没有实墙,在廊中可以观赏两面景色。双面空廊不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等都可采用,不论在风景层次深远的大空间中,或在曲折灵巧的小空间中都可运用。北京颐和园内的长廊,就是双面空廊,全长728米,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穿花透树,把万寿山前十几组建筑群联系起来,对丰富园林景色起着突出的作用。
单面空廊。有两种:一种是在双面空廊的一侧列柱间砌上实墙或半实墙而成的;一种是一侧完全贴在墙或建筑物边沿上。单面空廊的廊顶有时作成单坡形,以利排水。
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就成了复廊,又称“里外廊”。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所以廊的跨度大些。中间墙上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景色,一般设置两边景物各不相同的园林空间。如苏州沧浪亭的复廊就是一例,它妙在借景,把园内的山和园外的水通过复廊互相引借,使山、水、建筑构成整体。
双层廊。上下两层的廊,又称“楼廊”。它为游人提供了在上下两层不同高程的廊中观赏景色的条件,也便于联系不同标高的建筑物或风景点以组织人流,可以丰富园林建筑的空间构图。
外国园廊
西方古典园林中廊的尺度一般较大,平面形状通常为直线形、半圆形、冂字形等。建筑形式采用古典柱式的,称为柱廊。在西方现代园林中,廊的运用十分自由、灵活,柱子较细,跨度较大,造型依环境而变化,多采用平屋顶形式,以钢、混凝土、塑料板等现代建筑材料构筑。
软质景观的主要材料园林植物是全球众多植物种类中的一小部分,它能在园林及建筑环境中起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地面的作用。主要分为园林树木及园林花卉和草坪等几类,其中有乔木类、灌木类、藤木类、露地花卉、温室花卉、冷季型草坪、暖季型草坪。常用的园林植物有千余种,若将形态各异,花色繁多的植物应用好,则需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总结。软质景观材料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园林植物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甚至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主题是由植物构成的,如杭州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因荷花而使该建筑更具意境,存世较多的有牡丹亭、梅轩,园林植物与园林建筑相得益彰,诗情画意油然而生。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常使生硬的建筑物变得柔和,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使建筑物这个凝固的音乐更动听。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生气勃勃,使建筑这种人工品更好地融入自然。植物丰实的外形、弯曲的枝干,各种流畅的叶形与建筑物的直线形成对比,弱化直线的生硬。园林植物丰富的色彩往往可调和建筑物的色彩,浅色的建筑物与深色的植物可相互衬托又相互调和,从而产生优美的视觉效果,如鲜丽的花色、叶色与隔壁浅色的墙面形成对比。植物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变化,建筑物也有了四季变化,打破了建筑的季相单调,仿佛有了生命,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特殊种植的植物还有导游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爬山虎可使建筑物墙体变绿,而降低室内温度,高大的植物可遮挡如厕所及垃圾点等建筑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