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物联网中获得信息的主要设备,它最大作用是帮助人们完成对物品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
目前,传感器的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光电传感器等,它被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地质勘探、智慧农业、医疗诊断、商品质检、交通安全、文物保护、机械工程等。
作为一种检测装置,传感器会先感知外界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通过特定规则转换为电信号,最后由传感网传输到计算机上,供人们或人工智能分析和利用。
传感器的物理组成包括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以及电子线路三部分。
敏感元件可以直接感受对应的物品,转换元件也叫传感元件,主要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数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电子线路作为转换电路可以调节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可供人和计算机处理、管理的有用电信号。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又称为电子标签技术,该技术是无线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它主要用来为物联网中的各物品建立唯一的身份标示。
物联网中的感知层通常都要建立一个射频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中央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
其中,电子标签一般安装在物品的表面或者内嵌在物品内层,标签内存储着物品的基本信息,以便于被物联网设备识别;
读写器有三个作用
一是读取电子标签中有关待识别物品的信息,
二是修改电子标签中待识别物品的信息,
三是将所获取的物品信息传输到中央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中央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分析和管理读写器从电子标签中读取的数据信息。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又称二维条码、二维条形码,是一种信息识别技术。
二维码通过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信息,这些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按照特定的规律分布在二维平面上,图形与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相对应,人们通过对应的光电识别设备就能将二维码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识别和处理。
二维码有两类,第一类是堆叠式/行排式二维码,另一类是矩阵式二维码。
堆叠式/行排式二维码与矩阵式二维码在形态上有所区别,前者是由一维码堆叠而成,后者是以矩阵的形式组成。
两者虽然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都采用了共同的原理:每一个二维码都有特定的字符集,都有相应宽度的“黑条”和“空白”来代替不同的字符,都有校验码等。
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典型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在物联网感知层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物联网感知层重要的短距离信息传输技术之一。
蓝牙技术既可在移动设备之间配对使用,也可在固定设备之间配对使用,还可在固定和移动设备之间配对使用。
该技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解决了在无电线、无电缆的情况下进行短距离信息传输的问题。
蓝牙集合了时分多址、高频跳段等多种先进技术,既能实现点对点的信息交流,又能实现点对多点的信息交流。
蓝牙在技术标准化方面已经相对成熟,相关的国际标准已经出台,例如,其传输频段就采用了国际统一标准24GHz频段。
另外,该频段之外还有间隔为1MHz的特殊频段。蓝牙设备在使用不同功率时,通信的距离有所不同,若功率为0dBm和20dBm,对应的通信距离分别是10m和100m。
ZigBee技术
ZigBee指的是IEEE802154协议,它与蓝牙技术一样,也是一种短距离无限通信技术。
根据这种技术的相关特性来看,它介于蓝牙技术和无线标记技术之间,因此,它与蓝牙技术并不等同。
ZigBee传输信息的距离较短、功率较低,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型电子设备之间多采用这种低功耗的通信技术。
与蓝牙技术相同,ZigBee所采用的公共无线频段也是24GHz,同时也采用了跳频、分组等技术。
但ZigBee的可使用频段只有三个,分别是24GHz(公共无线频段)、868MHz(欧洲使用频段)、915MHz(美国使用频段)。
ZigBee的基本速率是250Kbit/s,低于蓝牙的速率,但比蓝牙成本低,也更简单。
ZigBee的速率与传输距离并不成正比,当传输距离扩大到134m时,其速率只有28Kbit/s,不过,值得一提的是,ZigBee处于该速率时的传输可靠性会变得更高。
采用ZigBee技术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几百个网络节点相连,最高可达254个之多。
这些特性决定了ZigBee技术能够在一些特定领域比蓝牙技术表现得更好,这些特定领域包括消费精密仪器、消费电子、家居自动化等。
然而,ZigBee只能完成短距离、小量级的数据流量传输,这是因为它的速率较低且通信范围较小。
ZigBee元件可以嵌入多种电子设备,并能实现对这些电子设备的短距离信息传输和自动化控制。
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或控制传感或控制器以及泛在技术、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
以智能工厂为例在中国当前政策利好的环境下,未来15年仅在制造业,工业物联网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增长。同样在新基建的推动下制造业企业有了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目前工厂自动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设备可以昼夜不停生产,企业人工成本下降了25%~30%。但是智能制造不等同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潜力还显示在追求更高价值上,比如良率改善、数据决策等方面。
从发展趋势来看,智慧化转型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大企业那样具有较高的信息化基础和资本支撑。运营成本、技术难题、数据割裂以及资金问题成为了把企业挡在信息化浪潮之外致命壁垒,如何把企业扶上云端,成为了关键。
“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必须打好信息化地基,只要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才可以结合互联的平台采集数据,通过分析平台给企业带来价值。”图扑软件某负责人说道。
那么如何将SMT/PCB行业较高的自动化与优秀的信息化管理相融合,基于 Hightopo 给出可以提高制造的信息化能力的解决方案。
智慧管理运作方式通过工业监控系统,展现SMT贴片厂机械的实时运作状态。通过2D面板与3D模型结合,展示出设备的具体数据,例如贴片机的抛料数、工作时间、吸取数和产量;SPI监测出的良品数量和直通数量以及总产量,保证对印刷工艺的验证和控制;也包括自动光学检查(AOI)中监测PCB上各种不同的错装和缺陷的产品数量。产线上每小时的良率会直接传到可视化平台,如果良率低于设定的目标水平,就会驱动管理进行改善。硬件与软件结合,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设备”相互融合形成自我驱动效应。
智慧管理可视化系统通过对每一台设备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处理。形成产量、设备使用率和抛料率的统计,并且与历史数据组成直观的数据趋势图。为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及时调节生产节奏提高生产效率反思工厂运作中的瑕疵与不足。利用平台和数据的驱动,将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避免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资源浪费,为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样,智慧管理不应只体现在一体化的生产流程上,当人力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新技术则更应该为人服务,如工厂可视化平台可以显示出智能工位、 *** 作员的轨迹等数据。动态的展现方式,也促使管理者做出高效且更人性化的管理措施。
扩展图扑软件(Hightopo)是由厦门图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基于HTML5标准技术的Web前端2D和3D图形界面开发框架。非常适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界面呈现,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拓扑和设备管理,以及电力、燃气等工业自动化 (HMI/SCADA) 领域。Hightopo 提供了一套独特的 WebGL 层抽象,将 Model–View–Presenter (MVP) 的设计模型延伸应用到了 3D 图形领域。使用 Hightopo 您可更关注于业务逻辑功能,不必将精力投入复杂 3D 渲染和数学等非业务核心的技术细节。
多年来数百个工业互联网可视化项目实施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实践证明的高效开发流程和生态体系,可快速实现现代化的、高性能的、跨平台桌面Mouse/移动Touch/虚拟现实VR图形展示效果及交互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