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理解

“智能制造”的理解,第1张

01

智能智慧

百度百科:

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

智慧 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

智慧比智能多了“人文”的属性。

02

智能制造概念

智能制造是将制造技术与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的集成应用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感知、分析、推理、决策与控制,实现产品需求的动态响应,新产品的迅速开发以及对生产和供应链网络实时优化的制造活动的总称。

03

智能制造内涵

制造技术,融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开展感知、分析、推理、决策与控制活动,实现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智能化。

产品智能化:产品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可管理

装备智能化:智能工厂,设备全面联网和通讯

生产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极少量生产、服务型制造以及云制造

服务智能化:用户需求高效、准确、及时挖掘、识别和满足

管理智能化:企业内无信息孤岛,企业间实时互联,企业、人、设备、产品实时互联

04

智能制造影响

(1)减低成本

(2)大规模定制生产

实时满足客户需求的动态产品规划;

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无缝对接,生产过程全程可监控,缩短生产任务的转换时间;

(3)P2P的客户关系

去中介化,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

(4)分布式/地区化

减少了规模效应,处理能力被分散到各地;

能够快速重新定义需求,制定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生产流程

05

智能制造重点领域与产业链

《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 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 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 新型制造模式 ,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 组织方式 等。

智能制造实现需要多个层次上技术产品支持,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3D打印、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知识工作自动化、工业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产品中会产生无数的商机和上市公司。

06

智能制造模式

1、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为核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一体化模式。

2、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引领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

3、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运维服务模式。

4、以供应链优化为核心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5、以打通企业运营“信息孤岛”为核心的智能工厂模式。

6、以质量管控为核心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模式。

7、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全生产过程能源优化管理模式。

8、基于云平台的社会化协同制造模式。

9、是快速响应多样化市场需求的柔性制造模式。

07

企业智能化升级策略

1、产业研究。理清产业基础与条件,做好产业规划基础。

2、产业定位。解决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该产业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问题。

3、产业规划。规划重点产业与产业重点,重点产业选择主要是根据上位规划导向、比较优势原则、生态化原则等;

4、产业链搭建。是以推动产业间的相互利用为目标进行的建链、补链、强链、抢链。
参考文章

《 智能制造内涵及要求 》

《 智能制造内涵及其战略意义 -华强电子网 》

ERP系统能为企业实现智能工厂,成为透明化车间,以MES为例:
1针对急单交期短,订单频繁变更的问题,MES能即时监控机台生产状态,改善产能利用率,追踪人员调派履历、派工状态,有效配置资源。
2针对物料、半成品未能及时跟上生产的问题,提供电子看板提供订单进度,工单生产状况、制作进度、良率状况、缺料资讯、机台状态,能够及时预估和提醒物料和半成品供应。
3针对车间品质质量追溯问题,能透过批号立即回溯哪批原材料、经过几次工序、经手那些机台生产、哪些报工的人员、快速找出产品异常原因。
4针对机台信息不清楚、时间配置情况不确定的问题,打造可视化现场,即时掌控良品数量、生产工时及完工比率,透过电子看板,因应状况调整机台稼动、人员派工以及停滞短缺异常管理,最终提效降本。
通过以上布局,则可以缩短周期、增效降本、提升生产质量。

国内的桌面云厂家目前主要有华为、深信服、和信创天,华为和深信服的云桌面都是基于VDI架构的,对后端计算资源的依赖较大,对服务器配置要求较高,现如今融合多种主流技术架构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亿万克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多年专注于虚拟化云计算领域,已经为教育、医疗、政企、能源、制造、军队等行业提供了诸多云化转型升级成功案例。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了解一下

亿万克政务云通过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各个政务云之间的互连互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随着5G、AI、车联网、工业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持续落地,亿万克将持续走在创新第一线,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为国家信息安全和新型数据中心建设保驾护航,助力国家碳中和碳达峰步入新篇章。亿万克服务器产品线丰富,覆盖面广,可覆盖更多应用场景,为各规模、类型的企事业单位提供最恰当的解决方案。真正做到了,自主研发、能力内化、安全可信、安全可控。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等基础框架之上建立的全新实体,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
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国“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总体技术体系架构在科技部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的支持下,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一期)总体组提出了“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六横”层层递进,最下层的是城市的感知层,再是传输层,再上面依次分别是处理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最上面是智慧应用层,贯穿全局的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与评测。
而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必须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需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搜集、处理、加工、分析,并真正作用于具体细分行业:
一、大数据融合技术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城市系统之间由于标准问题无法有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在大数据融合技术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标准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海量异构数据建模与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列存储与索引等关键技术研发,为给予底层数据集成的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和技术保障。
二、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规模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流动过程中,出于传输效率、数据质量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往往需要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技术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
三、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相比于大数据融合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更为复杂,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用户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日渐明显,大数据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小编通过金鹏信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的探索,分享一些国内外的实际案例供借鉴。
1国内的智慧城市
2013年3月,北京市的“智慧朝阳服务网”正式上线。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分析手段,从支撑库提炼出数据后发送到服务管理系统,然后通过服务门户,包括微信、微博、移动应用、服务网站、机顶盒等多元化的方式与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沟通。
2国外的智慧城市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3智慧医疗
金鹏信息医疗制定了基于英特尔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在郑州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和调优,这一区域卫生大数据计算架构可以满足海量数据(一亿条以上记录数)的高并发检索和实时数据分析的性能要求,满足了“智慧”的大数据需求。
4智慧警务
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视频智慧分析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警务智能系统、数字集成等前沿科技,实现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流程化、可视化。
5智慧交通
郑州建立智能公交系统,使公交车信息就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如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还有5分钟到站,满员;下一辆公交车还有10分钟到站,有空座,可以选择乘坐;下楼2分钟,走到站台1分钟,余下7分钟,还有时间坐下喝杯热茶。
6智慧消防
郑州建立智能消防系统,报警人只需拨打119,系统将立刻定位报警人当前位置,并调用位置所在区域监控摄像头,确定灾情地点和火势情况。
7智慧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金鹏信息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60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