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什么是物联网?

请问一下,什么是物联网?,第1张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太平洋汽车网自动驾驶的产业链包含车联网的产业链。车联网主要是V2X,用于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灯等通讯信号、车辆与云端的信息沟通,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汽车接受外界环境信号(车辆感知外界环境)、接受云端信号(车辆的调度与控制)等,进而更好的帮助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5G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具有三大特性:超高带宽、超低时延以及超大规模连。

5G和车联网车联网,英文叫做IOV(InternetofVehicles),它属于物联网(IOT,InternetofThings)的一种。

经常看到的车联网概念:V2V车与车,VechiletoVechileV2P车与人,VechiletoPedestrianV2R车与路,VechiletoRoadV2I车与基础设施,VechiletoInfrastructureV2N车与网络,VechiletoNetworkV2C车与云,VechiletoCloud其中V2V对时延要求最高,具体时延要求是端到端时延不能超过100ms。单一的V2不是车联网,真正的车联网就是V2X。

VehicletoEverything也就是V2X(X代表Everything,任何事物),V2X通信是目前通信领域一个热门议题,在2015年在3GPPRAN#67次会议上正式立项。

车联网这个物联网中最典型的场景,车联网之所以是典型场景,是因为它本身对通信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大带宽、极低的时延、海量的连接数量、严密的覆盖,这些都是实现车联网必不可少的条件。

目前的技术,包括LTE-V2X、NB-IoT、LoRa等,都无法做到完美满足。LTE时延不如5G,时延在车联网里就意味着生死,现在高速公路的时速是120Km/h,也就是33米每秒。刹车哪怕晚了1秒,也会有40米以上的制动距离。

所以,如果要支持远程驾驶或自动驾驶,这个网络时延,必须是个位数的毫秒级(ms),5G的时延低,可以达到1ms,足以满足需求。

除了时延之外,5G还拥有超高带宽和超大规模连接。

所以,众多应用场景中,车联网被认为是5G引爆点最有可能出现的地方。车联网场景,也被称为“5G第一场景”。

C-V2X车用无线通信技术C-V2X,C即Cellular(指蜂窝数据),基于3G/4G/5G等蜂窝网络通信技术演讲形成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基于3GPP全球统一标准的通信技术,包含LTE-V2X和NR(5G)-V2X,从技术角度讲,LTE-V2X支持向NR-V2X平滑演进。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1月15日,沃尔沃汽车与中国联通在上海正式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基于5G下一代移动网络技术,联手推动V2X车路协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沃尔沃汽车的选择并不偶然。自2019年6月国家正式向中国联通等企业颁发5G商用牌照至今,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将百年汽车同5G这一全新的通信形式相结合。在这种风起云涌的尝试过程中,车联网尤其是V2X等关键核心技术是公认的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实现商用的业务形态。

在不少专家眼中,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路径上,车联网的普及是智能汽车发展公认的一个基础动作,而V2X则是车联网时代一个基础性的技术突破。在V2X基础上,利用AI、大数据的相互融合,能够实现车舱内的智能语音交互、高级辅助驾驶、车路协同等,满足人们各类出行场景的联动。

5G商用化的元年,车联网价值全释放的时间节点即将到来。但整个行业依旧面临着产业链不完善、标准不统一、商业模式清晰等诸多问题,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

01

车联网技术遇上5G,如鱼得水

车联网的构想最初源于物联网,即车辆物联网。201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印发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中对于车联网做出了完整的定义:

“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同时指出,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而作为车联网连接的关键技术为V2X,由于5G技术的商用化普及,也自然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此次沃尔沃汽车联手中国联通,就是看中了5G+V2X能够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

资料显示,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是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V代表车辆,X代表任何与车交互信息的对象,如车、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

V2X交互信息模式

具体来看,V2X包括的交互信息模式包括:车与车之间(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之间(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车与人之间(Vehicle to Pedestrian,V2P)、车与网络之间(Vehicle to Network,V2N)的交互。

那么5G在V2X中,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多位专家对汽车商报表示,如果通俗地概括,5G的商用化普及,就是为车与周围环境及云平台之间提供了更快信息传输的桥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师建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5G商业化应用的重要领域,5G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汽车更加智能化,让汽车的未来更有想象力。”

根据业内通行的认定,5G的应用场景,除了“移动宽带增强”(高网速)之外,还包括“低功率海量连接”以及“低延时高可靠”。 而这一切在专家看来,以上的5G通讯特点几乎是为车联网时代V2X的发展量身定做。

尤其是5G“低延时高可靠大带宽”的特性,面向车联网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它通过提升车与周围环境(车、人、道路标识等)之间数据传输的速度,让不同智能交通应用组件之间也更为联动,从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及驾驶的安全性。

在此次同期举办的“2020中国5G智能汽车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认为“5G的到来,对于车联网技术将是一场革命性风暴。”

在5G基础上,V2X技术通过提升车与周围环境(车、人、道路标识等)之间数据传输的速度,让不同智能交通应用组件之间也更为联动,从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及驾驶的安全性。

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朱西产

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朱西产对汽车商报表示,根据统计中国死亡事故最多是骑自行车和行人,第二发生死亡地方是路口,堵车大部分也是堵在路口。“5G时代的V2X技术推广能够最大程度解决路口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交通安全的同时兼顾了交通效率”。

实际上,车联网本质是车与周围环境在打交道,车内外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其自动驾驶系统相当于简化版的大脑,可以调控传感器对于周围环境的信息,这相当于人的大脑分析驾驶环境。

总结而言,5G的商用化发展,为车联网的技术爆发提供了现实的技术基础。

02

价值一个“浦东”的车联网产业规模

对于未来车联网时代蕴含的商机,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上海交大安泰EMBA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洪源通过研究认为,全新的智能网联汽车,出行服务,智慧交通,信息安全,全部合在一起,可能会形成一个万亿级的产业链规模。“这个数字相当于再造一个浦东。”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上海交大安泰EMBA汽车行业协会会长 洪源

据此前第三方机构预测,2017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约为525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将增加至1629亿美元,增长速度为254%;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1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53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360%。中国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也将从2017年的217%增长到2022年的325%,其用户数也将从1164万增长至4097万。

车联网产业优势也引发了管理层的诸多重视。2018年以来,管理层对车联网等科技创新产业的政策推力就已明显加强。如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就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目标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

同年12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机构预计2020年,车联网市场将达3000亿规模。

在活动现场,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从大环境来看,全球汽车处于车联网发展的元年,全球主流车企纷纷加入战斗,全球产业周期的启动将催生巨大的产业链机会;从小环境看,经过2018年以来的汽车产业市场变化,车联网智能汽车产业链实现了供给侧的高度集中,产业优势明显。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及规模,让车联网产业成为汽车产业一个新的蓝海板块。众多分析人士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不仅能改善交通安全问题,更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了“超车”的机会。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目前,复杂的信息电子产品、汽车电子系统占到汽车成本的30%~60%,而且是汽车的主要利润所在。据相关行业人士分析,国外测算全球汽车电子系统市场规模每年有1680亿美元,车联网带动新增市场1300亿美元,二者相加近3000亿美元(约合两万多亿人民币)。未来汽车的创新80%将来自汽车电子和智能网联系统。

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电子系统被国外供应商垄断,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协同开发出来具备自身DNA的车联网电子系统。通过大协同效应,开展最大限度的产业研究,中国将进入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领域,城市的智慧交通将成为可能,中国汽车工业即将领跑世界。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换代的新机遇,我们不能再错过,”分析人士指出。

合作共赢“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趋势

“未来出行、智能汽车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单打独斗无法解决问题,开放协作才能将价值最大化”。

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在与中国联通签署相关合作时对外表示,5G的商用化时代,为车联网的美好愿景迈出了重要的、关键性的一步。“发展V2X车联网技术需要各个领域的合作伙伴,依托公共基础设施和城市智慧交通等资源,实现有效配合。各方需要找准定位,互相携手,形成合力,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实际上,开放协作也是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与会专家认为,在车联网发展过程中,只有将“单打独斗”变为“聚指成拳”,才能打造出一条产业化的生态圈,利用规模效应压缩个体成本,形成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和稳定的商业模式,进而占领中国智能汽车在5G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借力打力”,这是一位资深投资人对中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概括。“智能汽车本身就是跨界新生事物。单干谁都不行,跨界融合能产生集聚效应,这也是中国智能汽车发展的特色。”

在此次“2020中国5G智能汽车高峰论坛”上,有行业通信专家对汽车商报表示,在开发5G时,实际上通信行业已经考虑到了汽车行业的需求和用例。例如沃尔沃汽车和中国联通这样的合作,就说明了通信行业一直与汽车企业密切合作,并在积极和企业行业进行沟通。

该人士表示:“这种类型的初始协作实际上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支持联网汽车所需的下一代技术,包括物联网(IOT)、安全性、连接性、云等,将需要在一个完全不同参与者的多功能平台上进行协作。”为了真正将智能汽车变为现实,网络安全提供商、云供应商和汽车软件提供商以及汽车制造商等众多行业将需要开始密切合作,监管机构和政府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另外一个方面,车联网时代将产生巨大的数据体量,对大量数据的有效分析,是车联网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但大量数据产生的数据体量和运算,都无时无刻考验着数据使用方。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研发高级总监谢保军表示,数据对于未来车联网时代的发展意义重大,关键是数据的有效采集、存储和使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数据中台’,沃尔沃汽车需要和更好的公司合作,完成对数据的大批量整合分析。”

无论从通信还是车联网涉及的其他行业来看,合作发展都是未来的一个重大趋势。沃尔沃汽车在四化领域的探索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趋势。

经过汽车商报梳理,在智能互联领域,沃尔沃通过与谷歌、华为、高德、科大讯飞、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伙伴的合作,全面打造互联智能生态;在自动驾驶领域,沃尔沃汽车与包括优步、英伟达、百度等行业巨头,以及vioneer、Luminar等极具创新性的新兴企业携手开拓,将最优秀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沃尔沃的出行服务;在电气化方面,沃尔沃汽车与宁德时代和LG化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了未来可靠的电池供应。

袁小林此前接受汽车商报采访时表示,在出行行业中的所有参与者必须要打破惯有思维,让各方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发挥最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跨行业的创新突破,让技术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出行,服务于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物联网的来临使得“万物”都产生了上网的需求,但物联网产业链条十分冗长,从行业客户发展的必要情况来看,他们的优势集中在自己所深耕的垂直行业中。

2022物联网行业报告及市场浅析

目前物联网通信能力已经在过去2G、3G、4G的基础上得到拓展,诞生了更加符合物联网连接需求的NB-IoT、Cat1等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以不断积累与升级,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和成熟,加之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性行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等周期性因素的驱动,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交替式地不断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物联网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 行业产值、增长率分析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大约15万亿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长率接近23%,预计2021年以后物联网增速有望达到30%,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的体量。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 此外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

物联网的关键核心优势是实现万物互联,因此车联是物联网发展重点,以车联网为例,2025年5G联网车辆将超过6千万,100%新车都将连接网络,车联网市场空间无可估量。

物联网 市场规模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此外,2020年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已经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厂的性能指标,并将生产率水平提高40-60%。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物联网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23%-26%。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将迎来发展新时期。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136万亿美元,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丰富。当前,全球物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

《2022-202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物联网报告对我国行业的供需状况、物联网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挑战、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建议、物联网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物联网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物联网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

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

扩展资料:

2013年8月2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成立的“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包括15家整车厂在内的共30家单位组成,成员涵盖了汽车制造商、移动通信运营商、硬件设备制造商、软件服务提供商及有关科研院所。

联盟旨在通过联合各相关行业的力量,协同攻关、协调发展,在推进Telematics车载应用服务之外,重点推动车联网技术对于汽车安全性与经济性等性能提升的应用。

2015年1月22日,百度官方正式宣布,百度车联网战略将于2015年1月27日正式发布。至此,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在内的互联网三巨头全部参战车联网系统争夺战。

车联网概念引申自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根据行业背景不同,对车联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车联网定义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

随着车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上述定义已经不能涵盖车联网的全部内容。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体系介绍

从网络上看,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3年,GPS+GPRS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也不是物联网,只是一种技术的组合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ITS试验和IOV概念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实现的。

参考资料:

车联网_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65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