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在签署合同时,一方是很难直接判断印章真伪的。除非有预留印鉴可供比对,但预留印鉴,一般在银行办理业务时才会常见。在一般商业活动领域,是比较少见的。其实就是相信盖章之人,相信盖章之人是具有代表权限的。但签署合同时应加以谨慎和审查。比如,在签署合同时,可要求对方出具为妥代理人即公章鉴定的书面证明,确认对方身份是否真实为对方公司员工;签约的方式和地点也最好选择在该公司等。
其次,如果签了合同以后发现系假章,此时有可能为时已晚了。为了妥善解决,到印章主体公司确认盖章人身份,并且与印章主体公司之间进行沟通,了解真实情况,以及收集好相关证据,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刑事报案。通常情况下,刑事报案并不影响主张合同生效并要求该公司承担责任。
当然,最关键还是在于一线业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良好工作习惯,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公司要完善印章管理制度,印章一旦被人私刻滥用,很有可能是要承担相关责任的。结合物联网、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对传统公章进行智能化远程监督管理,系统可实现人章分离,同时实现远程申请、远程审批、印章全程监控,用印全程记录、盖章记录可溯可查。有效杜绝员工偷盖、乱盖等行为。
公司在印章方面常见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他人使用假冒的印章。(二) 他人使用扫描打印出来的印章。(三) 对方使用的是没有备案、没有资质的内设部门章。(四) 使用有数码符号的印章。
由于上述风险的高发,公司企业应该提高警惕,在交易时做好审查工作。例如,可以通过要求对方提供公司局的刻章许可或者委托律师调查对方的印章备案情况来检查印章的真伪性,仔细审查是否有油印等公章正常使用时所具有的印迹,拒绝对方不符合规范地使用印章等。
如何避免风险:
首先是建立日常保管制度:
(一)公司印章采取分级保管的制度,各类印章由各岗位专人依职权需要领取并保管。
(二)印章必须由专门保管人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保管并在其岗位职责中予以明确。
(三)公章应妥善保管,注意安全,防止损毁、遗失和被盗。
其次是明确保管人责任:
(一)印章保管人必须妥善保管印章,不得遗失。如遗失,必须及时向公司办公室报告;
(二)必须严格依照公司对印章的使用规定使用印章,未经规定的程序,不得擅自使用;
(三)在使用中,保管人对文件和印章使用单签署情况予以审核,同意则用印,否决的则退回;
(四)检查印章使用是否与所盖章的文件内容相符,如不符则不予盖章;
(五)在印章使用中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公司对违纪者予以处分,造成严重损失或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三使用电子印章代替实物印章:
物理印章常见管控风险点:
印章违规使用:盗用章、空白章、人情章
用章安全隐患:私刻印章、冒名签署、外带用章、台账审计
其他管控难点:
效率低:用章流程长、协同效率低;
成本高:纸质成本、寄送成本、存储成本、人力归档耗费时间精力等;
笔者认为,物理印章管控难的核心在于物理印章使用人难确认、使用过程难追溯,通过在线签约模式可以实现签约人身份可见、签约全程可追溯,规避风险;
同时,对于必须使用物理印章的情况,可以通过物理印章智能管控的思路,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物理印章使用需经在线授权才可使用,规避物理印章使用安全漏洞。
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结合的方式更能加强企业印章的防伪能力。一方面使用电子合同、电子印章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印章的防伪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必须使用物理印章的情况,通过硬件设置(印控仪)可以保障印章授权后才可启动,提升印章管控能力。
印章物联网是群杰首先提出的应用概念,有着非常成熟的基数支持。智能印章当然是靠谱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传统的公章管理存在种种弊端,也很容易发生违规用印的问题,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名誉伤害甚至法律纠纷等。而智能印章,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实体印章密封在智能印章的章筒之内,从源头上将人和印章分离,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申请、审批,去的授权后,获得验证码,解锁设备才能实现用印,管理也是非常科学精细的,安全措施也是非常高的。比如GPS定位、红外电子围栏、文字识别等等,都能为安全用印做保障。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的智能印章了,据了解,解决方案最全,使用场景最广,产品多且有针对性的就是群杰印章物联网了,它的智能印章不管是固定办公使用,还是外带使用,异地使用,都能满足,是目前适用范围比较广,稳定性最好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