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标识应该就是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 OID),即物联网域名是由 ISO/IEC、ITU 国际标准组织共同提出的标识机制,用于对任何类型的对象、概念或者“事物”进行全球无歧义、唯一命名。一旦命名,该名称终生有效。由于 OID 具有分层灵活、可扩展性强等特点,适合作为现有各种编码方案之间进行交换的元标识机制。
万物互联的基础是给每一个物品附于特定的标识码。
以数据运算为基础的万物互联网的前提,必须得把每一个物品都编制成特定的数据标识,给每一个物品设立独特的“身份z号码”,才有可能在巨大的数据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通过“身份z号码”实现物与物之间精准的交互。就像我国的人口管理一样,通过独特的身份z号码以区分每个个体的信息特征。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虽冷,但仍充满着饽饽生机和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录音带。
主要板书安排:
师资。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看图说话。
课外: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小朋友,你们谁不怕冷?请举手!啊,小朋友都不怕冷,真勇敢!好,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到冰雪覆盖的野外去活动好不好?请闭上眼睛(教师放音乐,出示投影),小朋友,我们到啦!请大家仔细看看,野外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字词
1. 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
(1) 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 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
(3) 讲词卡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出示词卡,认读。
2. 天这样冷,有些动物都躲到洞里去生活了,是哪些词语?你认识吗?
(1) 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 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 “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 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 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一.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
2. 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贴后以组为单位读一读。
3. 练读韵文。
(1) 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2) 多种形式练读。
4. 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 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 出示生字,指名读。
2. 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 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认识新偏旁“羽”。
2. 学生看笔顺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 反馈检查,说说“刺、蛇、寒、翠”的笔顺。
4. 教师范写难写的字。
5. 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
6.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一. 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约多越好)
识字6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初步认识常见的军事装备和三个军种的服饰特点,了解一些军事知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识字6。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看图
1.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 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 )、( )和( )。
(3) 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空中有( )、( )。
海里有( )、( )。
陆地上有( )、( )和( )。
二.看图识字
1. 出示词卡,认读字词。
(1) 正音。
(2) “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导朗读。
(1) 自由读。
(2) 指图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器。
(3) 指导:这一课的词语都跟军事有关,朗读时要响亮、有力,体现我人民解放军个英勇威武。
(4) 范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陆、空、导、d、q。
2. 学习偏旁。
3. 重点指导:陆、导、q。
4.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 )叔叔保卫着祖国的安全。陆军叔叔驾驶( ),手持( )、( ),打击敌人,百发百中。
(2)海军叔叔在海上作战,他们驾驶( ),潜入水下。他们开着( )。在海面上巡逻,非常威武。
(3)最神气的要数( ),他们驾驶( ),在蓝天上翱翔。
二.朗读课文
三. 写好生字
1. 出示生字,引导观察:坦、克、潜、艇、舰。
2. 重点指导:潜、艇。
3. 学生练写。
四. 作业
1. 课后第三题抄写。
2. 扩词:
步( )( )( ) 导( )( )( )
空( )( )( ) q( )( )( )
3.找出一些军事方面的图书看看,读读。
识字7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
识字7。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听写词语。
课外:朗读韵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7 (板书)。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 投影出示第一幅图。(把字盖上)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右边在字像什么?出示“亭”,这字谁会读?它跟我们以前学的哪个字有点相似?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 出示“鸟”字。
“鸟”字的样子像不像图上小小鸟?写“鸟”要注意什么?
小结:“亭”就像亭子,“鸟”就像小鸟,我们把这类字叫做象形字。以前我们学过这样的字吗?
3. 投影出示第三幅图。
师问: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师边讲述边板书:停。告诉学生:“停”是由“人”和“亭”组成的,表示人到亭子里休息。“停”这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4. 投影出示第四幅图。
师问: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这个字谁会读?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呢?“闻”表示什么意思?
5. 投影出示第五幅图。
师问:这只鸟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谁知道“鸣”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鸣”这个字是把“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前面我门学过这样的字吗?这些字叫做会意字。
一. 指导书写
1. 学生看笔顺图,描红。
2. 反馈检查:说说“鸣、闻、停”的笔顺。
3. 教师范写。
4.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
二.指导诵读,理解诗意
1. 学生自由读。
2. 检查生字读音。
(1) 带拼音认读。
(2) 去掉拼音认读。
3. 指名朗读,检查是否正确、流利。
4. 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意思?
5. 反馈讨论:
(1) 这个人来到小亭边做什么?
(2) 为什么他只听到鸟叫声,而看不见鸟儿?
6. 再次朗读,读出树木茂密,环境清幽的意境来。
7. 背诵诗歌。
一. 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卡片认读,组词。
2. 学生看笔顺描红4个生字:侧、耳、深、但。
3. 认读词语。
4. 练写字词。
5. 听写生字词。
识字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正确书写: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8。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扩词、加偏旁组词。
课外:朗读、背诵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二.学习声旁“包”
1. 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
2. 板书“包”。
三.学习4个象形字
1. 看图启发。
(1) 图上画了些什么人?(相机出示生字新词)
(2) 图上的同学,正将“包”字与哪些偏旁组合?
讲解:“包”是声旁,其他是形旁。
2. 学习生字。
(1)“包”加上“火”变成“炮”,“炮”可以组什么词?
(2)“包”加上“艹”变成“苞”,“苞”可以组什么词?
(3)“包”加上“饣”变成“饱”,“饱”可以组什么词?
(4)“包”加上“氵”变成“泡”,“泡”可以组什么词?
3. 齐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练习写字。
1. 出示范字,让学生观察。
2. 分别指导。
3. 教师范写。
4. 学生练写。
五. 作业
1. 抄写部分词语。
2. 练习读儿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 给“包”找朋友。
2. 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 借助拼音自由读。
2. 教师范读。
3. 指名读,正音再练练。
4. 观察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
(1) 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 按照顺序连起来说一段话。
5.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写生字
1. 指导观察:满、吐、嘴。
2. 重点指导:满、嘴。
3. 教师范写。
4. 学生练写。
四.课堂练习
1. 扩词:
满( )( )( ) 嘴( )( )( )
2. 加偏旁组词:
包( )( ) ( )( ) ( )( )
练习5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 区别4组形近字。
3. 读一读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4. 熟记成语。
5. 读背《腊梅花》。
6. 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7. 观察图画,展开想象,会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再练习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说话、写话训练。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5。
作业设计:
课内:填表、组词、写字、说话、写话、读背。
课外:读背。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脸”,让学生读准字音。
(2) 教给学生音序查字法。
a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节lian,看清后面的页码。
c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lian,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查找“脸”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练习。
(1) 按老师教的方法,分别查“祝”和“忘”。
(2) 学生试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出示:己——已。
a 按书写笔顺分别说说两字的笔画名称。
b 说说它们异同。
c 口头组词。
3. 同步骤学习其他几组形近字。
4. 练习。
(1) 分组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2) 口头扩词,选择一个写下来。
5. 反馈。
(1) 检查学生组词情况。
(2) 出示卡片,指名读读这几组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话)
(2) 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 让学生试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4) 出示:我喜欢跳绳、跑步和滑雪。请学生认读。
(5) 指名读这两句话,比较有什么不同?
(6) 老师告诉学生: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3. 反馈。
出示句子,让学生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 我家有电视机,有收录机,还有冰箱。
(2) 果园里有苹果,有梨子,还有柿子。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认读要写的字:克、苍、家。
(2) 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 指导书写。
3. 学生练写,师巡视。
4. 反馈。
表扬写字认真并写姿好的学生。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成语。
(2) 指名试读。
(3) 教师范读。
(4)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 集体背诵。
(2)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儿歌。
(2)指名试读。
教师范读。
(3) 教师结合插图讲解这首诗的意思。
3.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
5. 反馈。
(1) 检查背诵。
(2) 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1. 揭示说话的话题,让学生弄清话题的意思,知道说话时该针对着什么话题说。
2.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问题。
二.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启发学生弄清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指名回答。
2. 指导说话。
(1) 你长大了想当什么?
(2) 你为什么想干这个工作?
(3) 联系自己,展开想象。
(4) 提供句式:我长大了想当( ),因为( )。
我长大了想当( ),因为( )。
三.练习
1. 指名练说。
2. 练习写话。
3.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读读自己写的内容。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即通过传感器或物理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ICT通信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进而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一句话解释:互联网的升级迭代版,互联网实现人与人的链接,物联网增加人与物理世界的链接;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并对物理世界进一步的管理和控制萌芽期:(1991年-2004年):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构想物物互联,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初步发展期:(2005年-2008年):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年-至今):2009年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定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运营商和多所大学建立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物联网行业战略部署。2010年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欧盟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2016年,NB-IoT技术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2018年6月,5G通信技术成熟化,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进入产业全面冲刺阶段。
总结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致经历:
第一阶段:智能消费产品的涌现
2012-2015年期间,消费类物联网产品一夜爆发,过后却慢慢消退。包括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水壶、智能电饭煲等等智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大致思路是将传统硬件产品,添加上Wi-Fi、蓝牙、ZiBbee等无线技术,再结合APP进行控制。这股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害怕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再加上价格比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市场认可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底层技术完善
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个阶段,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突破。这个时候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物联网的技术,比如NB-IoT、LoRa等新型的传输技术、AI算法、智能语音技术等等,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等计算存储技术走上台,传感器产品也更加的智能化,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三阶段:行业级应用兴起
完成技术突破之后,物联网的应用逐渐从早期的消费类应用往企业级应用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城市建设、政府政务、各行各业产业当中。
物联网IoT产业架构分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物联网IoT产业链:端——管——边——云——用
随着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将来将有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的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因而物联网产业链由之前的“端——管——云——用”发展为现在的“端——管——边——云——用”;
“端”: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向网络端发送的作用;包含芯片、感知技术(传感器+识别技术)、 *** 作系统;
“管”:管道层,保证通信的作用,无线连接、卫星和量子通信等方式;
“边”:边缘计算,将集中式架构分解成边缘位置的点;
“云”:云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包含云计算平台和AI技术;按厂商类型分:运营商、ICT、互联网和工业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物联网平台;按商业模式分PaaS和本地部署;按照平台功能可以划分: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
“用”:物联网IoT应用层,落地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中;三大业务主线: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并称产业物联网)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 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其中, 环渤海地区 凭借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珠三角地区 是国内物联网市场化最成熟、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的、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和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且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均存在优势,对物联网产业链底端感知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形成产业链;有助于改善协作条件,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好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四大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备。识别技术,也称为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被识别物体与识别装置之间的交互自动获取被识别物体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计算机系统以进一步处理。识别技术范畴相当广泛,大致可以分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光学字符识别、生物识别以及磁卡、IC卡、条形码、RFID等识别技术。物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有效推动了智能化发展,使得有限的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从而提高了行业效率、效益。在家居、医疗健康、教育、金融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应用,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到服务的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2)这是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争霸时期有关古巴导d危机的一幅漫画。从赫鲁晓夫大汗与双方随时都可能按下威胁双方导d连接的按钮的情形,可以看出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和当时苏联与美国抗衡处于下风的情况。 (3)古巴导d危机或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