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层主要以PaaS平台为主,向下通过网络层和感知层,对终端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优化等,向上服务于应用层,为应用服务商提供应用开发的基础平台。
按照厂商类型区分:运营商、ICT企业、互联网、工业制造厂商和第三方物联网平台;
按照平台功能区分:设备管理平台(DMP)、应用使能平台(AEP)、连接管理平台(CMP)、业务分析平台(BAP)
涉及企业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全面整合了自身的云、网和生态等优势资源,打造了智能物联网开放平台(CTWing)。CTWing 由连接管理、应用使能和垂直服务三大板块构成,全球化、安全可信的端到端服务贯穿始终。
华为云:华为云是华为的云服务品牌,将华为 30 多年在 ICT 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客户,致力于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创新的云服务,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推进实现“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普惠 AI。
中国联通:网络通信能力开放业务,旨在将智能化终端、运营商定制化网络资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进行整合,为用户带来云化部署、一点受理、服务全国、灵活定义的网络能力服务。依托中国联通匠心网络,基于通信服务、网络策略、安全认证、大数据分析、5G 和物联网六大核心能力,其将围绕“物联网平台+”生态战略,打造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构建一个覆盖物联网产业链“云管端芯”的生态系统。主要产品包括平台能力、连接服务、物联网解决方案。
诺基亚: IMPACT 提供了一个安全、基于标准的简化 IoT 平台,可在此基础上构建和扩展新的 IoT。IMPACT 平台定位于水平化的物联网基础通用平台,具有连接管理、设备管理、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开放使能以及基于感知的安全保障等功能。诺基亚 IMPACT 物联网平台是全球首个与芯片级深度合作并开放源码的物联网硬件平台,目前诺基亚 IMPACT 平台共管理着全球超过 15 亿部终端。
中国移动:ONEnet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特点打造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环境。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平台始终秉承开放合作的态度,为智能硬件创客和创业企业提供硬件社区服务,为中小企业客户物联网应用需求提供数据展现、数据分析和应用生成服务,为重点行业领域/大客户提供行业 PaaS 服务和定制化开发服务。
阿里云link平台:阿里云 link 物联网平台为阿里云 IoT 提供的云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连接通信能力,支持设备数据采集上云,规则引擎流转数据和云端数据下发设备端。此外,也提供方便快捷的设备管理能力,支持物模型定义,数据结构化存储,和远程调试、监控、运维。
百度智能天工:百度智能云天工物联网平台是百度打造的物联网生态环境。百度天工提供通用的物联网设备连接、设备管理、IoT 边缘及数据流转能力,赋能产业应用。以云-边-端及时空数据管理能力为核心优势,提供完善易用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提供端到端物联网解决方案。京东小京鱼:京东小京鱼面向智能行业全面开放,全面覆盖智能生活场景,赋能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领域,提供“技术+服务+渠道”的一站式智能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集成小京鱼让智能产品获得听觉、视觉、学习能力以及音乐、新闻、购物等海量服务,并获得千万级设备控制能力。用户可以通过创新化的交互方式,随时随地获取服务。
小米 IoT 平台:小米面向消费类智能硬件领域的开放合作平台,面向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健康可穿戴、出行车载等领域,开发者借助小米 IoT 平台开放的资源、能力和产品智能化解决方案,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满足不同用户对智能产品的使用需求和体验要求,与加入小米 IoT 的其他开发者共同打造极致的智能生活体验。
IBM Watson Iot:全球领先的物联网平台供应商。IBM Watson Iot 提供全面管理的云托管服务,旨在简化并从 IoT 设备中获得价值。其提供对 IoT 设备和数据的强大应用程序访问;执行强大的设备管理 *** 作,同时存储和访问设备数据,连接各种设备和网关设备;使应用程序与已连接的设备、传感器和网关进行通信并收集数据。ThingWorx 平台是专为工业物联网(IIoT)设计的完整端到端技术平台。ThingWorx 平台是通过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以研发工艺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的工业互联和应用。同时,它提供工具和技术,使企业能够快速开发和部署强大的应用程序和增强现实(AR)体验。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基于自身在智能制造及 ICT 融合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以产业互联为核心,以标识解析为抓手,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 等新兴技术为支撑的工业大数据服务体系。浪潮云洲是中国最有客户价值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其面向企业、政府、园区三大主体,提供工业云、QID、工业 PaaS、工业大数据、应用服务五层架构服务,实现对设备、产品、业务系统,以及开发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的七类连接,形成“云、QID、云 ERP”全堆栈能力,致力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基建下的工业新大陆。
新华三物联网拥有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端到端全栈式架构。其中,平台层的新华三绿洲物联网平台,定位为应用使能平台 AEP(Application Enablement Platform),采用基于容器技术的微服务架构,具备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提供物联网泛在连接技术、多协议定位服务、边缘计算和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等模块。
中国通服是中国信息化领域的领先服务提供商,提供电信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通用设施管等服务。2006 年 12 月 8 日,公司发行的 H 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通服物联是由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团级产品,定位“新一代数字世界基础设施服务商”,聚焦 IoT 服务,使能 IoT 创新。产品包含开发服务平台、设备运营服务平台、服务云和维护云。通服物联提供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智慧园区等众多领域一系优质产品及解决方案。
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司立于 2017 年 4 月,主要运营和工业互联平台,其业务涵盖工业互网平建设和营,工业智能技术究和应用,智能厂建设及软件集成服务(精密模、智能装备和智能控制)、能源理业务板块,助力中企业实大规模制造大规模定制开级快速型,始终秉承国家工业互联平的命,为用户、企业和资源创造和分享价值,创引全球工业互联网态品牌。
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也是连续两年、唯一入选 Gartner IIoT 魔力象限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树根互联旗下的根云平台可以面向机器制造商、设备使用者、政府监管部门等社会组织,在智能制造透明工厂管理,机器在线管理(服务、智造、研发、能源)、产业链平台、工业 AI、设备融资等方面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
xIn3Plat(宝信软件):2020 年 12 月 22 日,中国宝武及宝信软件推出中国宝武工业互联网平台 xIn3Plat。xIn3Plat 由宝信软件自主研发,依托于宝信软件 40 余年的发展积淀,从钢铁起步腾飞,并持续赋能非钢行业,在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xIn3Plat 包含面向工业领域的工业互联平台 iPlat 和面向产业领域的产业生态平台 ePlat。
航天云网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所属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成立于 2015 年 6 月 15 日。基于 INDICS 平台面向航天科工打造了专有云,面向国内市场打造了航天云网,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了国际云,为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二十类服务。
Predix(GE 通用电气):工业互联网 *** 作系统 Predix 正在为数字工业企业提供强大助力,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通过连接工业设备、分析数据和提供实时见解,Predix 在工业应用的构建、部署与运营方面向客户提供所需项目。基于 Predix 的应用程序,GE 和非 GE 资产的性能正在不断提升至全新的水平。
MindSphere 是西门子推出的一种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 *** 作系统,它可将产品、工厂、系统和机器设备连接在一起,使您能够通过高级分析功能来驾驭物联网(IoT)产生的海量数据。
研华科技:创立于 1983 年,是全球领先、值得信赖的创新型嵌入式、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包括完整的系统集成、硬件、软件、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服务和全球物流支持等。研华 WISE-PaaS 工业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集成的物联网服务平台,旨在从边缘到云端提供可 *** 作的洞察力。用户能够轻松安全地连接,管理和吸收大规模的物联网数据,实时处理和分析/可视化数据。
小匠物联平台是智能家居品牌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小匠物联可助力传统企业快速接入物联网,提供全球化基于云端的设备远程控制和管理,可靠安全地将您的产品连接到物联网。致力于为智能家电企业和企业健身器材厂商提供完整的产品智能化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小匠物联的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 SAAS,另一个是其自主研发的 QUMIOS。
云智易智慧物联作为全国领先的智慧空间物联网科技企业,属于物联网平台层的平台服务提供商,为泛不动产行业提供智慧家居、智慧社区和产业园区/商业、智慧办公、智慧公寓等多场景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包括物联网平台、应用中台、物联网 SaaS 服务、X-Brain AI盒子和物联网咨询服务等。
广云物联是一家专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物联网软硬件开发服务。 包括行业主流物联网平台接入服务,企业私有物联网平台开发服务,物联网硬件二次开发、技术支持、销售供应等服务。产品包含消费物联网、商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和解决方案以及物联网硬件。机智云是国内领先物联网厂商,公司 2005 年创立,主营业务为物联网开发和云服务平台服务。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采用微服务架构,为需要 IoT 需求的企业提供 IoT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系统,涵盖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应用开发、数据分析、BI 系统、智能决策、金融计费与第三方系统互联等功能,同时平台开放 API 接口,帮助企业打通内外部经营管理系统(CRM、ERP 等),已服务交通物流、新能源、工业互联、医疗健康、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并在多个行业实现市场覆盖率领先。主要有两条产品服务线,分别为终端产品智能化服务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
Walle物联网平台(深圳宏电)
KySCADA(东土科技)
HanClounds工业互联网平台(瀚云科技)
H-IIP(忽米网)
寄云科技
科远智慧
蘑菇物联
浙江蓝卓
Tn工业互联网平台(中之杰)
达闼科技(全球首家云端机器人运营商)
第四范式(人工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
旷视科技(深度学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
明略科技(全球企业级数据分析和组织智能服务平台)
深兰科技(快速成长的人工智能领先企业)
思必驰(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
搜狗
腾讯优图(腾讯旗下顶级的机器学习研发团队)
依图科技(人工智能创新型研究)
云从科技(更高效的人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商)
1、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2、组成: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
(1)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2)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3)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扩展资料:
常见的运用案例有: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作为技术发展的新兴趋势,物联网也为半导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为这些联网设备供电已经成为每个解决方案设计人员需要面临的问题。能量采集和无线电源技术能够帮助实现小型电池或者无电池解决方案,同时还能避免电源线的使用。由于传感器节点的数量通常多达数十亿个,更换电池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很多无线传感器必须能够自行供电。从周围环境中采集能量成为了首选的解决方案,或者通过提升可充电存储设备的容量来延长电池更换的间隔时间,甚至无需更换电池。目前可以获得的能源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太阳能、热能和振动能,甚至是利用周围的无线电频率(RF)供能。TI的电源管理器件能够支持多种采集器、存储器和负载技术,以便从不同能源中尽可能多地采集能量。
此外,物联网也推动了半导体在例如可穿戴设备等低功率电子领域的全新投入。可穿戴设备虽然为个人健身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这些微型设备所使用的不同充电线缆和接头也为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以消除这些烦恼,还能够提升总体用户体验,这也是这项技术逐渐被广泛采用的原因之一。据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预测,在未来5年内,智能手机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私有云”,而平均每个用户都会随身携带至少一到两个此类可穿戴产品。技术研究公司则预计,到2016年,可穿戴无线设备市场将会增长到60亿美元。智能设备,信息可视化
健身设备的智能化是健身房提高运营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健身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引而出、继续存活的关键。智能健身房的趋势都是不需要实体卡了,直接扫二维码、刷手环、刷脸、刷指纹等一系列的方式就可以轻松签到;现在智能健身设备主要有氧器械、力量器械等,在器械上加上一个物联网的盒子,会员到店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启动运动器械,手机上点击结束运动,即可看到自己的实时运动数据;手环或者屏幕输入相应信息,即可自动开柜,储存物品,后台自动可以看见会员对应的柜号;智能淋浴系统,也可使用手环刷一刷,无需等待就可立即冲凉这些所有的入场信息、锻炼信息、租柜信息等等都可以清晰并准确的记录在系统后台或者对应移动端上能够看到,真正的实现信息可视化。
新线上推广活动,新营销手段
智能健身房的系统,除了可以和各种设备相连、数据的统计等等,还可以进行线上的营销活动设置,轻而易举的在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里进行推广。这里以健身助手的线上活动设置为例,健身助手管理系统包含大转盘、体验券、疯狂抢购、限时抢购、次卡分享等一系列的活动,如果是潜客,填写一下电话、姓名等信息,就能自动进入系统后台潜客列表,后期维护潜客使其变成你的准客户!
明显的品牌,清晰的客户定位
首先我们决定做好精品健身工作室,就要明确客户人群的一个定位,目标人群为高端人群、普通大众又或是面向白领、肥胖人员等等,明确了定位后,就需要做品牌的打造,品牌的打造包括但不限于:logo的设计、官网的设计、公众号的设计、线上+线下推广海报的设计、老会员口碑的宣传等等一切塑造好的品牌形象的事。
京东智能云是京东旗下针对智能硬件产品专门推出的一项云服务,致力于打造一个多方共赢的智能硬件生态链。依靠京东云强大的技术积累,我们将为合作伙伴提供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开放平台、京东智能云APP等全方位的技术能力,从而帮助众多硬件厂家快速便捷地实现产品智能化。
如果,设备通过WIFI与互联网通讯,那么可以选择WIFI方式来接入
如果,设备通过蓝牙方式,与手机通讯,那么可以选择蓝牙的方式来接入
如果,设备可以通过2G/3G/4G模块,与互联网通讯,那么可以通过2G/3G/4G方案接入
一个APP控制所有智能设备;
便捷的智能设备发现和配置;
随时随地的远程控制;
不同设备的状态自动感知和互联互通控制;
众多穿戴设备、健康设备的接入,个人档案的生成;
多款智能设备,一手掌控
轻松点击,即可 *** 作设备
简单生活,从这里开始
健康历程
今日运动、作业睡眠、体重、血压、血糖,为您记录每日健康数据
健康运动
运动计划指导,为您提供专业的健身方法
健康菜谱
健康饮食推荐,为您合理推荐,饮食搭配
智能设备,快速下单
设备互联,互联互通
京东智能云提供三种接入方式: WIFI接入,蓝牙接入,2G/3G/4G接入。
京东智能云平台也叫京东微联,并且上线有京东微联APP。
京东微联是京东针对未来智慧生活而全力打造的智能平台,其目标是帮助智能硬件厂家打造体验更好的智能硬件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智能产品体验。通过微联App,用户可以对不同品牌智能产品进行远程控制,并实现产品之间的联动。同时针对个人健康情况,记录运动、睡眠等信息,进行完整的数据收集,提供个性服务。随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京东微联致力于为您提供简单、快乐的智能生活体验。
该应用可实现的功能包括:一个App控制所有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的便捷发现和配置,随时随地的远程管理,众多穿戴设备、健康设备的接入以及个人健康档案生成等。同时还可以设置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智能家居的场景中,我们可支持空调、净化器、电饭煲、净水机、灯光、插座等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在智慧健康的场景中,我们可支持手环、血糖仪、体脂仪等智能设备的数据收集,为您实现一手掌控简单智能生活的愿望。
选择模块厂商----底层芯片开发----产品录入----H5开发----联调测试----审核并上架
京东微联提供了一些合作的模块厂商,并提供了。
底层芯片开发由模块厂商完成,以实现与主控板协议的对接。底层芯片需要集成京东微联JoyLink协议,对此,京东微联提供了JoyLink协议的SDK、SDK开发文档和调试工具。
开放服务是将京东微联的数据通过JOS(京东开放服务)接口暴露给第三方开发者。第三方开发者接入京东智能云开放服务, 通过既有的接口开发出与微联类似功能的三方应用。用户可以不使用京东微联而使用三方开发者自己开发的APP就能获取该用户在京东微联绑定的设备列表、,控制授权设备等功能。
接入步骤如下:申请JOS开发者-->创建JOS应用-->实现三方授权-->智能云开发者中心创建开放服务-->调用开放服务SDK
2018 年健身产值 816 亿元,其中健身房产值 720 亿元。中国健身俱乐部 TOP10 品牌店面数目仅约 1200-1300 家,总营业额 100-110 亿元,其中一兆韦德以近 20 亿元年营业额排名第一,平均单店营业额排名第二,约 1500 万/店,仅次于舒适堡 2000 万/店。市场集中度 CR10仅 16%,反映出健身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行业内未出现独角兽,未来发展空间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作为体育产业的细分领域,2017年休闲健身产业在我国只占不到 23%,而体育用品销售占高达809%。健身休闲产业中,根据招商证券资料显示,2017 年中国健身房场地+教练产值占比 90%,围绕健身房为中心的周边餐饮、服饰、培训等服务市场仅占 10%,反映出我国休闲健身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健身行业的上下游相关产业,例如健身培训,健身餐饮等。
地域上,健身房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全国各健身房连锁品牌具有显著的地域分布特点。在全国一线及主要的二线城市中健身俱乐部数量为健身工作室的 2-3 倍,北京及上海工作室均超过 3000 家,健身俱乐部超过 1000 家,除一线城市以外,成都,杭州,重庆表现抢眼,与深圳广州健身房数量基本持平,从一定程度反映出过去几年一线城市及部分准一线城市健身市场需求较大。但是未来一线城市随着新开店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竞争会更加激烈,随着市场的不断整合,产品特色及以客户服务质量会进一步提高。
根据易观统计及资料整理, 2018 年国内健身会员市场渗透率仅 07%。健身人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占比 4610%,二三线城市占比逐步递减。主要由于一线城市的健身场馆设备及公共运动健身资源都比较丰富,更有利于培养用户健身习惯及形成良好健身氛围。其次,一线城市工作节奏更快,健身也逐渐成为提高身心健康和减压的有效方式,居民对健身的需求更高。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健身也越来越具备社交属性,一线城市文化更多元的特征及居民工作生活的社交需求也促使更多用户参与健身活动。同时,近年来海归数量渐增,这部分群体把欧美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文化带回国内,尤其是一线城市,促进了当地的市场发展。
根据资料整理, 2014-2018 年期间,健身房会员人数由 547万增长为 1014 万。发展趋势有所减缓。2014-2015 年会员增长迅猛,可能与期间互联网+在健身行业的应用发展有关,伴随着社交属性和时尚潮流的健身风潮开始盛行,而近两年来,2017 年同比增长 1497%,2018 年同比增长 1302%,随着人均GDP 增长率放缓,及人们对健身潮流热度的降低,会员增长速率也逐渐减缓。但总体上,会员数平均年增长 2134%,反映过去几年我国健身市场需求加大,健身氛围提高,居民健身意识增强。
根据理财 APP 挖财《2018 健身支出报告》人均健身年支出由 2015 年的 1077 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1502 元,呈稳定上涨趋势。其中,2017 年上海以年均支出 3493 元高居全国健身支出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年支出为 2886 元,广州和深圳次之,分别为 1655 元和 1660 元。新一线城市也表现抢眼,杭州以 2143 元位居健身支出总榜第 3,南京、苏州等也跻身全国前10。
报告还表明,62%的人健身目的是希望保持身体健康,335%的人期望减肥塑形,获得好的形象,剩余 45%受访者表示希望通过健身建立社交关系等其他目的。
根据易观数据,目前我国健身人群的消费能力主要集中在中等消费能力及中高等消费能力,占比约 64%。低消费者占比不到 10%。表明针对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的健身市场潜力较大。根据我国不同城市消费水平情况来看,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在二三线城市占比较高,结合健身人群的地域分布现状,预计未来几年二三线城市的健身市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根据尼尔森数据 2017 年我国健身用户年龄分布看,健身年龄层主要分布为 21-30 岁年轻用户,占比 62%,41 岁以上用户仅占 10%。21-30 岁年轻用户占比最高,考虑主要原因是这部分用户精力较为充沛,且大部分未结婚成家,休闲时间较多,经济压力较小,有时间也有经济实力参与健身活动。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发展, 21-30岁年轻用户代表的是未来的新趋势,随着该用户群体健身习惯和健身意识的养成以及经济能力的提高,预计在未来的三到五年,该用户群体依然是健身行业的消费主力军。
产业链结构:构建产业生态链,抢占行业制高点
该部分通过目前健身行业的产业链结构阐述,分别对上中下游产业及其细分赛道进行剖析,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健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行业上游:教练培训市场逐渐兴起,多元健身场景悄然而至
健身器材供应商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健身器材供应商和教练培训产业。目前国内健身器材供应商规模仍然较小,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品牌有英派斯、好家庭、万年青 WNQ 等,产品涵盖健身所需健身器械及相关设备。近两年在智能健身的趋势下,一些企业也推出智能健身设备,监控用户健身数据,并有针对性提供健身训练方案。例如 keep 去年推出家庭智能跑步机,为家庭健身用户提供更便捷健身体验。总体上该领域产业规模较为稳定,且国外的健身器材供应商产品质量更好,人体工程设计更为合理。然而国内产业链上游市场营收占比极低的现状,厂商如何稳定自身市场占有率,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利用新兴技术升级产品需求,例入智能化,数据化对健康进行全面管理,其次是挖掘新的场景需求,如家庭健身,室外健身等寻找新的增长突破点。
教练培训行业
相对于设备供应商,教练培训行业则是一片蓝海,目前市场上的相关机构有 Kingbo,R-Star 等。知名机构较少,专业度及细分度也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市场上很多培训都是短期班,表现为培训周期短,入学门槛低,毕业门槛低,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然而很多健身教练都以获取相关教练证书为目的参加培训,专业素养,知识体系,以及职业素养与国外健身教练还有很大差距。根据尼尔森和国家体育总局资料,2016 年中国专业教练 15,560 人,人均教练只有 012/万人;而美国拥有专业教练 240,000 人,人均教练达到 75/万人。
然而目前行业内私教或团体课程是主要营收来源。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大品牌的私教课程已经超过年卡会籍营收入。根据草根调研以一兆韦德和威尔士结果为例,会籍营收与私教营收比例约为 1:15。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教练将越来越被视作公司的核心资源。对教练的高标准高要求是市场的必然趋势,随之而来的的培训行业也将逐步向国际标准看起,例如 NSCA,ACSM,ACE 等认证机构。同样,对于培训行业也将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创造更大的健身
培训市场。
行业中游:传统与新兴健身房的博弈
健身行业中游主要是以传统健身俱乐部与新型健身工作室两种形态存在,另外包括部分其他细分场馆,例如舞蹈室,瑜伽馆等。传统健身俱乐部中已出现一些较强势品牌,普遍成区域性分布,仍然没有形成全国连锁的大品牌。目前市场规模最大的有一兆韦德,古德菲力,威尔士,古德菲力等连锁品牌。该类健身房的特点是场地大,设备齐全,盈利模式多以预售,年卡季度卡以及私教课销售为主,资金链风险相对较低。现金流层面一般可在提前预售期到开业 2 个月内收回,然而同样面临人工成本高,地推销售,教练销售客户体验差等问题。对于连锁健身品牌,通过其品牌效应以及资金实力,总体发展较为稳定。市场上新兴健身房主要以私人健身工作室,新兴 24 小时智能健身房存在。其共同特点是占地面积小,人工成本较低,坪效相对较高。私人健身工作室多数以健身爱好者自己或合伙开店,其工作室特色主要与老板的健身理念相关。智能健身房通常以团体课或者私教课等单次课程为主要盈利模式,以后台数据作为运营基础。目前一部分连锁智能健身房已经初具规模,并持有实力较强的企业资本投入。该类健身房健身注重环境装修等细节,注重客户体验度,更加吸引九零后零零后等年轻客户。中游市场上的两种主要形态,无论是传统健身房还是新兴健身房,面对市场同质化较高等问题,如果不能做出自己健身房的特色,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面前都可能面对被淘汰或是被收购的局面。
行业下游:依靠品牌认知抢占赛道先机
下游市场建立在上游及中游市场的基础上,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仍然处于摸索阶段,未出现领导品牌。涉及领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健身服饰、健身食品、健身 APP 等满足健身进阶需求产品。其中健身服饰是较为传统领域,包括国内外大的服装品牌。近几年也发展处一些自营健身服饰类,以时尚,舒适度为产品特色。健身 APP 是以健身服务为主的运动管理类产品,包括跑步为主的跑步社交工具,代表产品有悦动圈、咕咚、悦跑圈。还包括以健身为主的健身社交工具,比如 Keep、火辣健身、FitTime 等。比较有代表性的Keep 与猩猩健身都是依靠自身品牌认知开始发展周边产品,如健身服饰,背包,相关设备等。
从产业链整体来看,竞争生态主要还是细分市场之间的博弈,目前还未出现行业内的独角兽。传统健身企业发展较为平稳,但是仍然是在各自赛道纵深发展,而不少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健身企业,如Keep、猩猩健身等企业表现出向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态势,逐步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布局,抢占新的赛道。
Keep 于 2014 年通过线上平台起家, 四年时间累积了超过 16 亿的用户及 22 亿的用户行为数据,通过大量数据资源作为发起点,精准定位,于 2018 年在线下发展了三家健身房 keepland,并配合线上数据推出客户需求的相关课程产品。 同时期推出智能产品线keepkit,涉及产业链上游的健身设备,如智能跑步机,哑铃等健身器械;产业链下游的健身服饰,智能穿戴设备等周边产品。截止 2018 年年底,Keep 跑步机已累计销售近 5 万台,其中 80% 的消费者会跟随 KeepApp 跑步课程进行训练。光猪圈、等新兴智能健身房同样推出健身智能设备,收集数据迭代优化产品升级服务,同时推出营养餐吧等健身下游产品。猩猩健身则在产业链上游“健身培训”领域发展起来,建立了“超猩学院”为教练培训赋能,试图以更系统的方式持续孵化教练群体。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谁能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才能占领行业的制高点。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健身行业巨头除了在自身领域垂直精深以外还需抢占新的赛道,提前为更大的健身市场布局。
健身房竞争生态:传统 VS 新兴,谁是未来的赢家?
从产业结构来看,目前行业内最大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行业中游,竞争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传统健身房及新兴健身房。传统健身房的存在历史较久,最早的品牌在九十年代就已成立,而近年来分刮市场的新兴健身房大多是在 2014 年以后的一波健身浪潮及互联网+的概念中诞生。资本市场为何纷纷投向新兴健身房?传统健身房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未来究竟谁才是最后的赢家?该部分主要通过观察行业内竞争生态,以典型案例作为代表进行深入纵向分析与横向对比,总结典型案例成功原因,为未来的发展指出方向
逸马集团专注于连锁领域16年,目前逸马有会员企业三千余家,学员企业超过三万家。我们现在将阶段性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希望与同行及对健身行业感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的转变及经济水平的提高,全国掀起了一股健身热潮。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人民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消费方式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健身休闲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根据政策规划,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健身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未来健身休闲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首先,体育健身休闲业与社会同步发展。就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来讲,市场经济的转型给我国健身休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其次,体育健身休闲业会向正规化方向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与支持下,体育健身休闲业必将学习优秀的经验,逐渐实现正规化发展。
最后,体育健身休闲业会呈辐射状发展。针对中国特色文化,还可以开设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项目,像武术与棋牌等,体育健身休闲行业会向得全方位、立体化的趋势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