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结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比较,说明物联网网络安全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试结合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比较,说明物联网网络安全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第1张

1、物联网设备资源有限,导致实施难度大。物联网设备的内存、CPU、电量一般都比较有限,设备上不适合运行复杂的安全防御程序;
2、物联网设备节点数量太多,应用种类多,导致物联网平台对设备的安全感知、检测、防御更加复杂;
3、目前物联网设备处在初级和野蛮生长阶段,很多厂家不重视安全,导致物联网系统漏洞百出,有的可能甚至成为攻破物联网系统的突破口;
先写这么多吧。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物联网的出现及其初步应用似乎也与互联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说从物联网诞生的那一天起,似乎就和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纽带,然而细心的用户可以发现,虽然互联网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熟的应用,但这些内容与应用仅是针对人与人这个特定的领域并且是虚拟的,那么人和物、物和物之间是不是也能有这样一种对话工具并且反映真实的物理世界呢?针对这个思路和启示,物联网应运而生,它的提出和使用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变为可能,这不仅可以降低管理的成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物品和各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高度的智能特性和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景。
从以上的描述和分析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是物联网灵感的来源;反之,物联网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向一种更为广泛的“互联”演进,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可以说是对上述思想的最好诠释:目前想要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个东西,必须通过人去收集这个东西的相关信息,数字化后再放置到互联网络(服务器)上供人们浏览,人在其中要做很多的工作,且难以动态了解其变化;物联网则不需要,它是物体自己“说话”,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在的互联网络相互联接,让其“开口”。这样一来,人们不仅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所以说,互联网连接的是虚拟世界网络,物联网是连接

理解物联网、传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一、针对于用户来看互联网和物联网是有一定区别的,但一般区别不明显。最大的区别是物联网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与互联网不同。比如我可以在微博上看新闻,在微信上和朋友聊天,在知乎上回答问题。这就是互联网给我提供的服务和内容。

对于物联网企业用户来说,我知道物联网有什么信息(家里的灯亮了,办公室的电脑关了),我能做什么(关灯打开办公室的电脑)。这就是物联网给我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到现在很少有人声称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只是偶尔听说某项技术属于互联网技术。就互联网而言,我们通常说Web开发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网络游戏技术、移动开发技术、视频直播技术等等都属于互联网技术。

而物联网技术更高级,它主要是融合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了物联网。因此,物联网也被分为感知识别层、网络建设层、服务管理层和综合应用层四个层次。①感知识别层主要是指感知信息。

比如房间的温度和湿度,窗帘是否打开,空调是否开着等等。温湿度传感器,红外探测,摄像头,麦克风等等都可以算到这个级别。②在网络构建层,传感器读取信息后,可以通过网络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构建网络的技术属于网络层。

GPRS、WiFi、蓝牙等。③服务管理层,信息处理层,可以理解为云或后台服务器。网络层将数据传输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需要存储、计算和分析数据。④综合应用层,有些文献把物联网分为三个层次。

但实际上应用层和服务层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再仔细一点划分,可以分为应用层或者服务层。就以上两个角度来看互联网与物联网,二者就更容易辨别清楚了。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而物联网技术正处于一个青春迸发的时期。

未来的发展也将不可限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888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