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故障的处理手段有哪些

物联网故障的处理手段有哪些,第1张

电信物联网卡使用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
1检查物联网设备终端是否与所用物联网卡相对应。一般3G终端需要采用3G卡,4G终端需要采用4G卡,如果不对应的话需要跟换相应制式的卡。
2检查物联网终端有没有网络信号。物联网终端大多未做入网检测,有一定的不规范性,测试验证需要使用手机作为辅助工具。可以在手机上测试一下,看是否能够鉴权上线。如果在手机上能够鉴权成功上线,而终端不可以,说明卡没有问题,有可能是卡机不兼容,建议更换其它卡商卡测试验证。
3物联网卡远程定位问题能力有限,主要是网元侧来判断物联卡是否正常,若确定卡有问题,需要前往现场进行分析。
4电信物联网与用号卡分为实体卡和电子卡两类,电子卡无实体,不存在坏卡的情况,若IT与网络侧排查均无问题,需要联系模块厂家解决。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联网通信标准,在窄带宽、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领域具有诸多优势。本文概述了NB-IoT的主要优势及其技术。

  NB-IoT通信模组耗电极低。这得益于其惰性通信机制,大部分时间下,设备处于休眠状态(99%的时间)。主要在于其采用了 PSM 和 eDRX(拓展非连续接收)技术。

  一块NB-IoT通信设备的成本大约在1~5美元左右,从而满足物联网的应用场景。

  NB-IoT覆盖面积为2G、4G网的的3倍。通信上常用最大耦合损耗(MCL)来衡量通信设备信号覆盖覆盖能力。MCL与基站信号功率 P B 、接入终端信号功率 P M 有关,定义式如下:

  信号强度(信噪比)随距基站距离降低,其降低值用耦合损耗表征。而最大耦合损耗可以理解为满足通信需求的最弱信号值,即最大的信号衰减值,以此来间接表征满足通信的最远距离。
如下图所示,NB-IoT MCL比2G GPRS大了20dB,覆盖范围大了三倍。

  NB-IoT一个小区(约200KHz带宽)可接入50000个终端。远远多于LTE的1000个设备。

没有网络,没有信号,没有服务
更换设备,如果还是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物联卡的问题。检查物联卡是否打开,没有打开,也没有信号和网络服务。如果是开着的,就不可能使用了,可以和供应商沟通换卡解决。如果更换的设备能显示正常,那就是设备的问题。

2设备无法联网,插入手机使用正常
使用中设备无法联网,插入手机中可正常联网。可能存在设备不兼容问题,或者设备只能使用特定运营商网络,或者设备不支持4G网络。
3设备和手机使用都无法联网
可以在手机里找到APN设置,建立一个新的网络接入点,设置参数为CMMTM(使用2G网络)/ CMIOT(使用4G网络),其他不变保存后将其选择为默认接入点。用手机访问网站,看是否能够正常上网,如果能上网,那么物联网卡就是正常的了。如果仍然无法上网,可能是物联卡存在问题,建议联系供应商解决。

因为物联卡使用的是运营商蜂窝网络,所以存在信号覆盖及设备兼容问题,建议在使用前向供应商申请测试卡,对具体的设备兼容及信号覆盖做测试,以免使用中出现问题,导致物联卡无法正常使用。
物联卡主要针对有物联网需求的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建议谨慎购买。因为有部分非正常渠道销售商,宣称大流量卡,低价销售给个人用户,但是其实际流量用量并不能达到宣传的流量。
物联卡供应商水平参差不齐,建议选择服务良好、资费明晰、售后保障的供应商,避免后续使用中出现无法上网、流量虚高等问题。

如手机卡无法使用,请您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排障:
1SIM卡与手机的金属触点接触不充分,建议可重新插入SIM卡尝试;
2换机测试,看是否是SIM卡出现故障;
3所在位置是信号盲区或突然没信号;
4手机卡欠费、停机。
如还是无法解决问题,建议您携带SIM卡及手机,前往当地营业厅核查。

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物联网卡的使用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电信业务经营者建立物联网卡用户风险评估制度,评估未通过的,不得向其销售物联网卡;严格登记物联网卡用户身份信息;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限定物联网卡开通功能、使用场景和适用设备。

单位用户从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物联网卡再将载有物联网卡的设备销售给其他用户的,应当核验和登记用户身份信息,并将销量、存量及用户实名信息传送给号码归属的电信业务经营者。

对存在异常使用情形的,应当采取暂停服务、重新核验身份和使用场景或者其他合同约定的处置措施。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规范真实主叫号码传送和电信线路出租,对改号电话进行封堵拦截和溯源核查。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严格规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主叫号码传送,真实、准确向用户提示来电号码所属国家或者地区,对网内和网间虚假主叫、不规范主叫进行识别、拦截。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内容解读: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这部法律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作为一部“小切口”的专门立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在总结反诈工作经验基础上,着力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构建,加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处罚,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加强部门协同,是反诈工作的重要经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了各部门职责、企业职责和地方政府职责,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在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应当密切协作,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有效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127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