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到现在好多车企都换了LOGO,特别是最近宝马、大众更是齐刷刷把原来金属质感十足的LOGO更换成极其简单的平面扁平风。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怎么看换LOGO这事。
首先其实汽车厂商各家的LOGO一直都在不断变化中,例如汽车发明者梅赛德斯奔驰家的LOGO就是一直在简化,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咱们举几个了大家耳熟能详都了解的企业,无论是大家都喜欢的APPLE苹果公司,还是连锁咖啡巨头星巴克,亦或是Google和微软的windows都是如此。而且综合看都是越来越好看的同时辨识度更好,可能普通百姓不对比没有感觉但是,LOGO的作用不就是为了让人好记忆嘛,对于老用户不用多说,对于新用户越来显眼和有特点的LOGO就格外重要了。
比如说最近一些车企LOGO的更换案例,大致可以分三大类。
第一类是之前LOGO实在难看,或者显得档次不太高,无法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那么北汽LOGO是实在难看,吉利LOGO是要适合更加精细和品牌向上。
第二类是一汽、东风这样的,原来自主品牌基本都用一个标,完全没法针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品牌建设和区别,早期可能可以利用集团影响力,但是随着发展,不同的产品和品质,都会出现不平均的局面,对于之后的发展绝对是不利的,当然红旗这种没事找事换LOGO的也有。
前两类都是自主品牌车型,有早有晚但是我们能看到还是在最基本的品牌建设和强化认知的阶段,这个和目前的大多数合资品牌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第三类就是最近的宝马、起亚、大众这几家,官方宣布都是要以全新的形象示人,更加年轻化,电动化和新能源化,还有就是新的发展方向,例如数字化智能化。可以看下大众对于自己更换LOGO的官方解释。
尤其还有媒体说宝马、大众换成这样的LOGO是为了将来是为了实现LOGO发光的效果,这真是连冰山一角都没看清,奥迪的LOGO已经会发光了,就一家弄个噱头还行,如果大家都发光有啥意义?!
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刚才说过的,所有品牌LOGO都在扁平化,第一波吃螃蟹的就是手机、电脑、IT公司。除了更好的识别之外还有更好的出现在产品上面,便于工业印刷。
那么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汽车行业是真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之前电脑手机都有类似的情况但是不完整,毕竟手机从发明就是个人通讯终端,随之技术迭代增加了信息终端的功能。
而汽车对于我们来说先是生产工具,而后是公共交通工具,同时是少部分人的私人交通工具。100年发展下来,乘用车依然不是大多数人的交通工具,而且相对昂贵的售价和占用的各种道路资源就注定了,目前主流国家的人均保有量不会再有大的提升,更不可能达到美国那样的人均保有量,那么继续纯生产产品最后可能会越走越窄。
与此同时,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这几年不约而同的新车增长缓慢,而且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的年轻人已经不怎么喜欢买车了,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的公共交通都是相对发达的,特别是日本,如果就是日常生活几乎完全可以不用自己非买一台车,临时有需要有方便的租车公司遍布社区。那么中国如果不是汽车刚进入家庭不到20年,如果不是国人都爱面子,以及现在汽车基本都成了年轻人毕业、结婚必买的一大件,估计也不会这么多人买车了。所以随着咱们国家基础设施公交地铁越来越发达,停车用车成本,堵车时间成本的提升可能也会像日本那样越来越少的人买车。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先说丰田,率先提出转型成“为人们提供出行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去年东京车展上展示的一些列理念和概念车都是再向我们展示移动方式和智能交通城市的雏形,这里集合了所有的尖端技术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新能源方式。无人驾驶氢动力大巴、纯电无人功能车、纯电动乘用车车、氢燃料电池车,现在市售的插电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马上可以上市的短途电动车、步行辅助工具,这一系列完整的方案还没有哪个厂家能与之抗衡,而且这都不是刚刚开始准备,像短途电动车和步行辅助工具丰田早已研究了10多年了。具体就不在这细说了,可以看我之前写的去年东京车展的丰田的报道《丰田各种黑科技恐让2020东京奥运会沦为配角》。说到奥运会,这次东京奥运会的标识和LOGO都在朋友圈刷屏了,足以说明好的标识和LOGO的作用。
为啥我看好丰田模式呢,因为出行服务公司这事已经很多人在继续干了,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合作的T3出行,吉利的曹 *** 专车,之前奔驰宝马等等的尝试,今年CES上奥迪展示的AI:ME无人驾驶智能车辆,其实都在践行这个理念。可能T3和曹 *** 专车在外人眼里不就是个网约车公司嘛,但是实际上这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转型出行服务,这些车上将会减负大量数据的收集功能,将会更多的用上车辆网、无人驾驶等等功能。因为就算大多数人少买车不买车,但不意味这他们不需要交通工具。但是之前有人提的共享汽车事实证明跟共享单车一样是一地鸡毛,共享经济如果没有管控,甚至不是产品方来参与都是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汽车更是如此。
基于丰田和吉利、T3这些主机厂的规划,其实是都看到了大家对于未来购买私家车人员的减少是有一定判断的,这个情况在欧洲日本在实在发生中。那么小型车辆只有变成基础设施的一个环节,就像公交车一样才能解决问题,那么第三方公司无法完成的道理就已经很明显了,需要生产、运营、二手车回收、处理等完整的环节,而且需要汽车金融公司全程参与,这个环节上只有真正的汽车主机厂实现。但只有主机厂转型参与是不够的,需要智能公路,车联网、物联网,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还有高速的信息化网络。这些就是需要国家来干预,来执行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了,国外还在纠结用不用华为的时候,我们迅速的铺开5G网络,同时6G网络已经在研发中了。
从这次疫情来看,我们国家的制度执行能力无人能敌,就连日本、德国无论从政府能力还是技术程度,亦或是人员素质都很好的国家依然实现起来都会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之前写过一篇我们不需要那么汽车品牌和车型,同时结合上次写的从地缘政治看车企发展,其实都是在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准备。中国的制度就是在市场自由的情况下配合一定的宏观调控,同时几大车企都是国企,比国外要好协调的多,所以下一步我们应该会看到中国会继续整合汽车行业和汽车厂家,最终实现汽车产品基础设施化,同时汽车公司转为出行公司,这样才能全流程控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便捷的出行。所以这也是丰田现在和我国政府合作推荐燃料电池以及一整套出行方案的原因,未来世界上很有可能有且只有中国能实现这个整个产业的变革。
最后,可能有人要问汽车产品由个人消费品专为基础设施之后,个人还能不能买车,或者买到特别的车?!当然可以了,电话普及了,你想不断线那就付更多的钱用卫星电话,飞机你嫌人太多,你可以私人飞机。汽车更是如此了,有个性有识别力的产品一定会继续有,只是应该只存活在大品牌的厂家里,奥迪这次CES不就为我们展示了吗?AI系列,AI:ME无人驾驶通勤工具,喜欢越野的可以买AI:TARL quttro ,要下赛道飙车的选AI:RACE,需要远行长途驾驶的有AICON。要想跟的上时代,享受生活和未来科技,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只看眼前,同时要好好锻炼身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