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X65是全球首个符合3GPP Release 16规范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传输速率可达10Gbps,是4G LTE早期速率的100倍。并且搭载骁龙X65高通第4代毫米波天线模块QT545,支持覆盖包括毫米波和Sub-6GHz频段的全部主要5G频段。
骁龙X62可视为X65的精简版,主要特性类似于X65,但下载速度峰值则是每秒44 Gbps,可取代传统基于有线的家庭或企业宽带网络服务,为无法使用光纤网络的小区民众提供速度更快的选择。
回顾全球5G网络部署,高通表示运营商部署节奏符合预期,增速正在加快。高通技术公司业务拓展高级总监南明凯表示,全球已有140家运营商在59个国家及地区推出了5G商用网络,超过40家运营商正在提供5G固定无线接入或家庭宽带服务。终端方面,已经有335款5G终端商用上市,其中已经商用的5G智能手机有233款。高通财报显示,预计全球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45亿-55亿部。高通透露,全球有超过800款采用骁龙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终端已经发布或正在设计中。
南明凯称,当前5G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面向万物互联的低速率超多终端的应用场景。
从5G规范来讲,现阶段5G应用主要以eMBB场景为主,超高清视频、移动VR/AR为代表的eMBB类场景将是当前5G应用的重点领域。针对eMBB场景,Sub-6GHz只能将带宽提高到千兆级,而将带宽提升至万兆级(也就是10Gbps以上)需要毫米波才能实现。基于新一代5G基带,无线传输性能可媲美光纤宽带,有助于提升整体5G速度。
面向5G应用的垂直场景,如工业互联网,南明凯称改进数据上行特性的骁龙X65存在优势。“垂直行业和手机相比,对于上行特性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手机侧的流量以下行数据为主,一般下行和上行的比例大概是7:1到5:1,下行远远超过上行。而垂直行业对于上行的需求远远大于下行。”南明凯举例称,工业互联网领域经常用的机器视觉,需要把音视频数据、传感器抓到的数据、所有计量数据,从远端收集传入云端,所以上行的数据占比大。
高通表示,目前骁龙X65和X62均已出样,顺利的话可在今年稍晚问世,新一代5G固定无线接入平台2022年上半年上市。形态上,骁龙X65既可以以集成式平台在手机中使用,也可以单独作为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提供给客户,具体形式取决于客户设计需求。
高通拒绝就采用骁龙X65和X62的基带客户进行进一步讨论,仅表示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产品计划。市场预计,骁龙X65将在2022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机型上使用。此前,苹果在2019年与高通就专利许可达成和解协议,当时两家公司签订一项多年的芯片组供应协议,为苹果iPhone产品采用高通基带芯片奠定基础,去年10月底登场的iPhone 12系列机型就是采用骁龙X55。
市场预期,苹果很有可能在2021年推出的iPhone机型中继续使用骁龙X60,且在2022年iPhone中使用骁龙X65。但巴克莱分析师在内的多个消息源称,苹果希望尽快开发自研通讯器件,包括基带芯片、封装天线、RF射频组件等,因此骁龙X65可能是最后一款被iPhone采用的高通基带芯片。
提供每秒数GB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时延和每平方公里上百万的连接容量的5G网络,目前全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从2019年开始,北美、欧洲、亚洲的中国、韩国等全球多地运营商都在提供5G服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超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 。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全球5G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63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497亿美元。面对5G,高通显示出极强的进取心,其上一财季的营收同比大增超过60%,主要是得益于iPhone 12系列和其他5G终端推出,拉升了对5G芯片的需求。
在财报会议上,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称,得益于终端领域对5G的强劲需求以及射频前端、 汽车 和物联网相关业务的增长,推动公司芯片业务的营收创下新高。高通总裁、候任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称,市场从4G向5G的过渡非常强劲,5G设备生态已经得到发展,高通还看到了潜在5G市场的扩展。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高通该财季营收为1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为2934亿美元,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1美东时间周三(27日)盘后,全球移动芯片巨头高通发布了强劲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其中营收和每股收益都超出了华尔街分析师此前的预期。
高通周三收涨12%,报1351美元。受财报利好提振,该股在盘后交易中继续上涨逾6%。
财报显示,高通第二财季调整后营收为111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106亿美元,同比增长41%;调整后每股收益为321美元,亦高于预期的291美元,同比增长69%。
具体分业务来看,其最重要的芯片业务部门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报告的销售额为955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技术许可部门QTL的营收达到158亿美元,也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55亿美元,同比下降2%。
业绩指引发面,高通表示,预计第三财季每股收益将介于275 - 295美元,营收约为109亿美元。该公司的预测高于华尔街预期的998亿美元的营收指引。
据悉,高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智能手机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的销售,以及蜂窝网络连接技术的许可。
该公司周三发布强劲业绩之际,正值市场对2022年芯片企业的业绩持更广泛的怀疑态度,芯片企业能否继续受益于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的强劲需求和供应有限的有利局面。
高通向投资者强调,公司可以成为许多其他市场的芯片供应商,而且可以在主营手机芯片业务之外实现多元化。
四大市场均出现增长
高通的四个主要芯片市场在截至3月份的财季中都实现了增长。
手机市场是高通芯片最大的市场,同比增长56%,至633亿美元。这表明,在通胀环境下,智能手机销售可能放缓,但这家主要安卓芯片制造商尚未受到影响。其次,射频前端业务是一项专注于5G连接芯片的业务,增长28%,至116亿美元。
目前,汽车市场的销售额仍然很小,但该公司仍然乐观地认为,它与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合作将带来更多的增长。高通汽车部门销售额为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来自瑞典的美国汽车技术提供商Veoneer的收入不包括在截至3月份的季度内,高通最近刚完成这家公司的收购。
此外,生产低功耗和低成本芯片的物联网业务增长61%,至172亿美元。
高通还表示,当季公司支付了764亿美元的现金股息,并回购了价值951亿美元的股票。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2美国当地时间4月27日,高通发布了2022财年第二财季财报。
报告显示,高通该财季营收为11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为2934亿美元,同比增长67%;调整后净利润为3661亿美元,同比增长68%。高通该财季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高通长期主打产品为智能手机处理器,也为苹果iPhone供应基带芯片,因此其业务表现更容易受到终端需求影响。财报显示,高通手机芯片收入增长了56%,至633亿美元。
市场曾有声音认为,随着中国安卓手机需求放缓,高通增长会受到威胁,但高通上季的手机芯片收入高于此前华尔街分析师预估的599亿美元。
为了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高通施行了多元化策略,积极跨足汽车、物联网等领域,近期还加大对个人电脑市场的投入。
高通称,物联网和汽车业务在第一财季快速增长,提振了业绩。本季度高通物联网智能设备芯片收入增长了61%,至172亿美元。汽车芯片销售额增长41%,至339亿美元。
目前,宝马、通用汽车和雷诺是高通主要的汽车制造商客户,高通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通信处理、数字驾驶舱、信息娱乐等相关技术。高通还为无线固网运营商提供芯片,称正与125家公司合作开发无线固网接入产品。
销售芯片和软件以外,高通还通过向外提供通信专利技术授权收取专利费,即高通技术授权(QTL)业务。本季度,高通QTL营收小幅下滑2%至158亿美元。
过去一年多,在全球晶圆代工产能紧缺的情况下,高通采取了优先保障5G和旗舰产品出货的策略,但主要代工方三星4纳米良率不及预期,叠加新冠疫情和欧洲局势影响,高通出货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今年,供应链传出高通将把新款5G旗舰芯片“骁龙8 Plus”代工订单由三星转至台积电,采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生产,最快4月出货,预计三季度放量。不过,高通与台积电对此均不予置评。
高通首席执行官安蒙(Cristiano Amon)称,本季度业绩反映了公司在增长和多元化策略执行上的成果,以及市场对处理器技术的强劲需求。
安蒙表示,高通在三星的Galaxy S22系列手机中占有四分之三的份额,而在上一代手机中只有40%。通常,三星在Galaxy S系列手机中有近一半比例采用自研芯片。此外,高通还为小米、OPPO和荣耀等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提供集成芯片。
展望2022财年,高通预计,受益于三星Galaxy系列旗舰手机与部分中国智能手机供货商,旗下智能手机业务将增长50%以上。
强劲的获利前景和创纪录的单季营收,刺激高通股价在盘后交易一度大涨73%。该股周三在正常交易时段上涨12%到13510美元。
高通第二财季业绩超预期,营收净利双增长3高通发布2022年第二财季财报。数据显示高通本财季营收11164亿美元(约合7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创下历史纪录;净利润2934亿美元(约合1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营收和利润双双大涨。
高通CDMA技术集团本季度的营收达到95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其中来自手持式设备的营收为6325亿美元,同比增长56%;来自射频前端业务的营收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8%;来自汽车业务的营收为339亿美元,同比增长41%;来自物联网业务的营收为1724亿美元,同比增长61%。
从财报上能看出,高通的业绩正处于蓬勃发展状态,特别是骁龙5G芯片产品,营收大涨56%。虽然竞争对手联发科本季度的业绩表现也同样很亮眼,但高通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营收创新高,利润大涨。
前几年,安卓手机中高端市场,可以看成是高通骁龙和华为海思麒麟相互竞争的战场,两者战的不可开交。而联发科虽然也有着不低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性能方面的弱势,基本只能出现在部分中低端机型身上,无缘3000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场。
但是,自从华为手机业务遭到限制,海思麒麟芯片无法生产,高通骁龙瞬间失去竞争对手,并快速在中高端市场进行扩张,吞并华为腾出的市场空间。一时间,高端市场几乎是高通骁龙一家独大,近两年的业绩也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不过,联发科刚好也在这两年快速发展起来,天玑系列5G芯片的诞生,尤其是天玑700/800系列的出现,帮助联发科迅速占领中低端5G手机市场,并扩大其市场份额。2020年下半年,联发科在全球移动手机Soc市场的份额终于赶超高通,成为世界第一。
今年,联发科再次带来天玑9000/8000系列两款产品,在高端市场与骁龙8系形成对抗。可以看出,联发科在处理器性能、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已经完全追赶上高通的脚步,高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
文/杨剑勇
物联网发展已是全球趋势,预计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经济价值。各国都已制订了相应的国家发展战略,为全球经济注入增长动力。因传输层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信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更是迎来全球布局,其中较为凸显的是NB-IoT技术,因其有广泛覆盖、支撑海量连接、更低的功耗等优势,以及随着NB-IoT生态的逐渐完善,将有利推动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因此各链条关键企业均在积极推动。
什么是NB-IoT?
NB-IoT全称是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被叫做低功耗广域网(LPWA),面向低耗流物联网终端,适合广泛部署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生产和智能家居,2016年6月16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3GPP RAN全会第72次会议上NB-IoT标准确定,预示着物联网建设提速。
NB-IoT只消耗大约180kHz的频段,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NB-IoT支持待机时间短、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近日,Lux Research称,由于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的扩大,NB-IoT将主导LPWAN,预计到2022年,NB-IoT将会成为物联网时代下的赢家,为物联网中连接数以十亿台设备,到2022年,NB-IoT可能会捕获到全球90%以上的LPWAN连接。
NB-IoT商用也在提速,国内三大运营商在积极部署NB-IoT网络,中国电信在近日宣布全球首个覆盖最广的商用NB-IoT网络建成,将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将在智能电网、智能水表、智慧安放和智慧农业等众多细分领域落地。
芯片是NB-IoT技术商用核心力量,作为芯片巨头的高通最早开始布局NB-IoT,并联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来共同推动应用落地。在各运营商及原厂的积极热情部署背景下,势必带动整个生态体系发展,从基础设施、芯片、模块和设备等打造一个稳健、开放的 NB-IoT 生态系统,有助于推动 NB-IoT 技术创新和商用。
此外,与以往新的通信技术和芯片仅依靠运营商及原厂推动不同,本轮NB-IoT技术的发展适应物联网发展趋势,带入了物联网产业链非常重要的云服务环节,物联网云服务商机智云与中国电信及高通就NB-IoT的商业落地均展开深入合作,此外还将会在机智云自助开发平台部署NB-IoT的开发技术,让更多物联网开发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实现NB-IoT的开发和应用落地。
由于物联网这一词汇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被视为第四次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至此各国纷纷推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国家战略。发展物联网是全球趋势,在信息科技发展开始从移动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变之际,在这一次信息革命中,能够快速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也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赢家。作为引领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的物联网,在未来几年之内,在全球范围内也将创造19万亿美元的整体价值。
推物联网普及提速
来自网优雇佣军文章介绍,目前可以确定,2017年全球至少将有327万NB-IoT基站,笔者再结合Lux Research给出NB-IoT报告显示,NB-IoT可能会占据全球90%以上的LPWAN连接。 由于全球运营商的积极部署NB-IoT网络,围绕NB-IoT的生态体系将逐渐完善,有助于推动 NB-IoT 技术创新和商用,势必加速物联网大规模普及。
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传输层是实现万物互联基础,未来几年内,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将会达数百亿,支持海量设备的传输通信驱动着物联网产业发展,而贯穿物联网设备所需要各平台和解决方案互通为基础,才能使物联网得以实现。
尤其在这个大连接时代,涉及到太多跨品牌、跨平台、跨设备之间的无线通讯,而今年谈论最多的NB-IoT是典型的窄带通信技术将成为关键所在。全球已经有21个运营商承诺部署NB-IoT网络,预测到今年底,在全球将会部署25张NB-IoT商用网络,这是来自今年早些时候GSA发布的报告所做出的预测。
德国电信M2M部门的高级产品经理Jens Olejak说,对于NB-IoT来说,因为模块成本对其业务客户来关键所在,模块价格需要更接近行业的最终目标,每单位5美元,使部署B-IoT项目更可行。机智云总经理黄锡雄在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NB-IoT符合大连接的特点需求,很多WiFi、蓝牙做不到的场景都可以使用NB-IoT,但现在成本并不够低。距离运营商“5美元”的目标仍有距离。“
NB-IoT模块成本之间仍然是11至17美元之间,如果能控制到5美元左右,加上低功耗能维持10到15年的网络,那么NB-IoT的优势就显而易见,另外,中国电信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NB-IoT模块补贴,希望将NB-IoT模块价格降低至5美元。价格的降低有助于推动NB-IoT商业进程。
由于NB-IoT网络的覆盖,将促使进入一个智慧的社会,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物流等众多垂直应用,其中智慧生活成为智能家居最大发展方向,在机智云CEO黄灼看来,NB-IoT将加速物联网产业的服务升级,对拥有超过6000+企业注册用户,服务覆盖国内外知名厂商、市场份额第一的机智云来说,新的技术总是让人激动人心的。
机智云是目前国内首个与运营商和芯片原厂共同研发、推动NB-IoT技术的物联网第三方云平台,为NB-IoT解决方案提供成熟稳定的开发工具和云端支持,同时其云服务能力具备数据管理、计费、终端管理、连接服务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支持NB-IoT、LTE Cat-M1和EC-GSM-IoT等蜂窝物联网技术,并保证高度的数据主权和安全性,可以满足厂家和产品的业务需求。
在商业应用上,机智云将基于高通MDM9206 全球多模蜂窝物联网连接技术应用于国家电网智能充电桩管理服务平台,和实现非智能商用冰柜等冷链系统智能化管理的HIVE 冷链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据悉机智云还将与高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NB-IoT测试实验室,进行更进一步的技术研发,以及为商用客户提供NB-IoT产品测试服务。
高通的MDM9206 行业解决方案,旨在为日益增多的物联网终端和系统提供可靠、优化的蜂窝连接。MDM9206 是一款为 Cat-M1(eMTC)和 Cat-NB1(NB-IoT)定制的多模多频芯片,集成了 CPU 和定位技术,能够让物联网产品在全球一系列不同的运营商网络中运行,实现产品全球覆盖的最大化和规模化。
也正是凭借在硬件接入、数据挖掘和分析应用上的技术优势及多年的行业实战经验,机智云已发展为行业第一的综合物联网云服务平台,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位置,是物联网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数据流的集中、处理和疏散中心,凭借“大平台+小前端”的结构,支撑和推动物联网在细分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行业效率。通过多年来对产业深耕和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完整的物联网开发服务生态,有效撮合供应商和用户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第三方接口释放共享经济的巨大价值,参与应用分成,达成生态共赢。
大连接时代凸显物联网云平台价值
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有64亿物联网设备,预计今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84亿,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两百亿,但诸如Wi-Fi、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应用范围和规模有限,而NB-IoT的高覆盖能力,适合广泛部署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众多物联网垂直领域,众多企业积极参与NB-IoT生态建设,希望主导该领域。
物联网通常划分为感知、传输和应用三个层次,感知层以如传感器、RFID等为主,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传输层以通信设备厂商和运营商等为主导,包括昔日帝国的诺基亚,也寄望于物联网重塑辉煌,但在长期关注物联网产业的杨剑勇看来,物联网的核心价值在应用层。在万物互联所收集的数据后,最终汇集到应用层数据处理等才是物联网产业的核心价值点。
在物联网时代,平台不仅可实现各设备的互联互通,其核心是数据的集散中心,所形成的数据加以利用,将会诞生出很多创新商业模式及应用,其中“云”作为各种设备联网后所产生的数据提供存储、管理、分析等,是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石。以物联网云服务平台的机智云为例,以万物互联为基础,也就是云、端、到设备云端整合,并分享至整个产业链,助力企业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联网运营。
作为国内物联网云服务的践行者,不管是企业客户还是开发者,机智云其生态已形成规模化,作为一家懂硬件的软件公司,目前估值数亿美元,被《福布斯》全球IoT创新企业TOP100唯一入选前50的大陆公司,《快公司》中国创新50强。并连续两年获得工信部CSIP年度物联网解决方案奖,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家电协会艾普兰核芯奖,已成为物联网云服务第一品牌。
在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看来,物联网是一个有机互联的生态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未来将更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但数据分析、云端安全等技术,全球专业人才也不多。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机智云就要把这些复杂的算法模块化、工具化,持续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开发工具和模块服务,帮助他们低成本快速进入物联网行业。
写到最后
数据产生、收集、处理、决策和应用,将随着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的普及以及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所采集的大数据,其潜在的价值也将被逐渐挖掘,可以说,物联网是一个以“数据”为驱动的产业。即万物互联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经智能化的处理、分析,最终透过数据形成产品或服务,而正是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所在,也将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商业机遇。
本文作者杨剑勇,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首先澄清一点,高通不生产任何通信设备,三大运营商选择高通主要是需要高通的基带芯片、射频模组等设备。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华为,原因很简单。华为的基带芯片等5G测试设备还不如高通。可正当华为5G技术被多个西方国家联合抵制时,有消息传出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先后与诺基亚签订共约240亿的订单。
该消息的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个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连国内的运营商也抛弃华为去投奔美国,实在令人行不通。不过这笔者看来,三大运营商之所以选择诺基亚,是因为诺基亚能带来更多的利益。毕竟诺基亚一直是通讯行业的老大,技术实力是肯定过关的。
其实早在央视点名批评运营商“为了赚钱而赚钱”开始,很多人就对三大运营商失望了。笔者用的是移动号码,几年以来的账单和套餐几乎都没看懂过。什么明明没有开通流量,用完之后10元1M等新闻层出不穷。做为数一数二的国企,三大运营商显然没有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
不过我们并不需要为之担心,5G网络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运营商肯定不会傻到只和诺基亚合作。并且,国家肯定不会置之不理。最核心的部分敢不支持华为国家分分钟让你倒闭!
高通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高通虽然5G方面很厉害,但是没有具体的生产设备,哪里来的供货商,如果说是关于5G芯片和射频模组之间的测试倒是很有可能。因为关于通信,目前来说的有能力接受5G订单的应该只有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
之前人们对于三大运营商选择诺基亚记忆犹新,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与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通讯设备供应商签署了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协议,其中包括5G网络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内容。其中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没有和华为合作。
虽然和华为、中兴具有几乎相同实力,但诺基亚、爱立信其实在某些5G技术上更优于华为,例如,5G网络的整体规划、网络的智能化管理等,所以中国移动早就和诺基亚签署了5G网络的合作协议,这个协议更像是一份咨询服务合同,中国移动也有自己的5G规划和技术团队,其实这个协议的目的应该就是博采众长,形成比较优化的规划方案。毕竟中国的运营商建立的5G网络采用独立组网模式,属于风险较大的一类,不像美国、韩国等已经开启商用的是非独立组网的“无线宽带”模式,投资少、风险小。所以中国三大运营商和诺基亚、爱立信的合作除了一些软硬件采购外,更多的是规划方面的。而这个方面谁又能说华为和中兴没有参与呢?只是它们没有披露而已。
世界上任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进行招标,我们的国企管理更加如此,招标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招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多家供应商参与,避免被一家供应商垄断,在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招标中通常是多家供应商中标的,国际上的大项目也是如此。当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项目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明年将进入试商用建设阶段,所以说中国的5G项目顶多处于竞标前期阶段,因而谈不上中国三大运营商5G网络用了诺基亚,没有用华为的说法。届时招标过后就会看到多家供应商会进入供应商清单,可以想象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都将是清单的成员,至于具体设备的额度分配就没有那么公开透明了
很多人奇怪三大运营商为什么没有和华为合作,其实只是华为虽没有宣称在国内获得了哪个具体5G项目(当然试验项目有很多),但是它已经获得了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的5G建设项目,这是确定的。另外,2018年11月20日华为于伦敦宣布:已经获得了全世界22个5G商业合同(集中于欧洲、中东、中国),并已有超过一万个5G基站的出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华为被禁后的一次爆发。同时华为说还与全球154家运营商中的50多家进行着5G试商用(5G试验),如果将22加上50正好是154的50%,虽然不能说华为能够全部拿下这后面50个项目,但至少会有希望拿到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这是全世界的。
而且最近又有和葡萄牙合作,所以目前已经有23个5G的合同啦!
关于很多人说的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不和华为合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而且之后中兴和华为必然会参入到其中的,毕竟关于5G不是一家就够了,反观国外的5G建设也是如此,很多国家,包括现在华为合作的对象,也有很多现在也在和诺基亚合作,所以总体来说的话,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关于和高通的合作,这其实也是必然的,毕竟华为是做处理器的,关于基带方面方面以及万物互联方面,最后其实还是要和三大运行商合作的,但是供货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是很恰当。
回答完毕
这完全不是楼主写的那样,国内三大运营商不可能只选诺基亚一家,当然也不可能只选华为一家,是有比例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国家不允许,三大运营商是国企,采购是必须招标的,不可能只选一家,只招一家还招什么标。
二、三大运营商都只能选华为,意味着华为垄断,三大运营商都要看华为的脸吃饭,怎么可能,一般供货商靠甲方吃饭的,现在反过来。
三、互惠互利,这个互惠互利是国际性的,大家相互做生意,换取国内华为,中兴等通信供货商的国际市场,你都不让人家进来,人家也可以不让你进去,当然美国等几个国家除外。
在这顺便说一下,华为以前并不强,为什么能做大,这儿指的是通信设备供货这块,售后服务确实不错,随叫随到,没有推辞,加班加点,不用怎么 *** 心。华为拼的是售后服务这块。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问题,就是想通过不存在的虚假事实来捧高通5G技术先进。事实呢?高通今年在中国的5G一败涂地:
众所周知,高通是一家 科技 公司,主要以通信专利、基带、移动处理器为业务,其主要产品就是手机处理器,业内俗称买处理器送基带。而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以建设通信网络与服务通信用户为主,其上游需要的合作伙伴主要是能为其搭建通信网络的,主要有华为、中兴、大唐、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4G如此,5G也是如此。一句话总结,高通主要合作伙伴是手机企业,而三大运营商合作伙伴主要是建设基站的公司。因此,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不可能选择高通作为5G供应商,高通没这个业务也没这个技术。
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2019年年初5G组网建设文件,可以发现移动的5G设备主要是来源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与大唐,其中华为有250个,大约占了总数40左右,是5G建设的大户。
除了5G基站,在5G测试设备上,华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9月的中国移动招标显示,移动采购了25万台的华为5G终端,一个是5个CPE Pro,一个是华为Mate20 X 5G版。此前,移动也采购了一些OPPO、vivo、小米的5G手机,主要也是用于测试,这些机型中是真有高通的X50基带,但并不是与高通直接合作。
什么叫端到端,简单说就是能建设5G信号的发出机器,也能建设5G信号的接受机器。在5G从基站到手机方面,华为是目前唯一一个能提供完整方案的。如5G基站方面,华为自研了天罡5G基站芯片,手机方面华为自研了巴龙5000 5G芯片,以及最近的麒麟990 5G芯片,其中巴龙5000 5G芯片就是那款用在Mate20X 5G版上面的芯片,不仅是第一款支持NSA+SA双模的芯片,还是唯一一款支持毫米波的芯片。至于麒麟990 5G,刚刚发布的Mate30系列5G版也会使用,是全球首款SOC集成5G基带。
所以可以简单总结下,题主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建设跟高通没啥关系,有关系的则是高通的5G基带在手机上的运用,可惜X55基带还在PPT中。至于运营商5G供应商,这几年全球都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前三,其他的也不用多说了。
这个问题就尼玛找骂的,你觉得哪个皇帝会一直把大权放在某一个丞相或者某位阁老身上?平衡不要了吗?还有,运营商5g配件供应的名单你知道吗?不知道别尼玛瞎比比!!!思科爱立信诺基亚倒是有,高通真没听过中标。也许我孤陋寡闻了。你不就是想说运营商太辣鸡,不支持国产,或者华为太垃圾,运营商都不要?这两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你都算成功了!前段时间的那份网友学历水平我觉得差不多,大多数本科都达不到,不要说本科,我现在觉得初中都够呛。毕竟鱼龙混杂,内部势力交错黑,完了还有美狗掺杂其中。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高通不生产任何通信设备,三大运营商的5G供货商不可能包含高通。
可以给国内的三大运营商提供基站、核心网等设备的基本也就是上边的五家通信制造业的设备生产商有可能,而高通绝对没有通信设备生产,不知道这个5G供货商从何而来?
高通的5G基带芯片将会被国内很多手机厂家采购,而高通的射频模组也将同时推出,必然需要和国内三大运营商之间进行合作测试,以便于后期的入网。这些合作主要是集中于未来的5G手机之中。
由于目前5GNR标准还没有制定完成,后续的涉及到物联网的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以及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的标准要在2020年才能出台。不过以高通目前在物联网领域的地位,预计在未来的5G时代,高通依然很大概率可能成为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模组的提供商。
按照惯例,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相关基站、核心网等设备依然会集中于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这五家之中,并且由于信科重新回到基站核心网的提供商队伍,预计中国国内提供份额将会占比在70%左右。也就是说主要的三大运营商的5G设备提供商将会是国内厂家为主。
如果三大营运商都选择高通,没有华为的份,那美国为什么要动用国家力量,一家打压华为不够,还要拉帮结伙打压华为?
如果高通好,为什么华为设备在全球卖的这么火,市场占有率这么高,难道别人都是傻子?
你说的三大营运商都选择高通,意思是没有华为的份,是伪命题,是胡说八道。
只有一种解释,你是汉奸,你是走狗,你是高通,你是苹果,你是美国代言人。
这个问题有些高深,我的言论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勿喷!
首先纠正一下,这里的5G供货商是指高通的X50芯片,而大家所认为的供货商是指设备商(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会选择X50芯片呢,我认为:
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相信华为、中兴等还是有机会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毕竟目前三大运营商和华为还是有合作的!
“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具体的事由还得从5G芯片的专利投票事件说起,华为因为一票之差落选。
当时也正因为投票门事件,导致国内某家企业千夫所指;
好吧,看看三家运营商和高通合作的是那些方面,高通每年能从中国赚取多少好处?
目前,全球5G专利共计5124项。
简单点说,以后每制造一部5G手机,将要给高通公司提供5%份额的专利费;
初步推算,高通公司每年从中国拿走的专利费在500亿左右。
本次华为在5G专利投票中的失利,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因为高通最牛逼
芯片巨头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5G技术研发的领先企业
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斯博士(Dr Irwin Mark Jacobs)麻省任教13年,搞卫星通信技术咨询17年,然后1985年创立了高通。
从1989年高通(高质量通信)开始推广CDMA,CDMA在1993年成为行业标准 到 2016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宣布推出5G,展示了高效实现每秒数千兆比特数据速率和低时延的创新5G设计,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行业标杆不仅仅是3G 4G 5G调制解调器通信技术
高通的CPU基本都是自主或半自主架构(华为海思CPU是arm架构),从Scorpion到Krait再到Kyro内核(骁龙835/845)接近3g的主频,和10纳米的工艺引领业内(骁龙855将到达7纳米工艺)。
高通的GPU Adreno GPU 从骁龙820/821的Adreno 530到845的Adreno 630 已经是业内最高性能 。
高通的AI第三代 Qualcomm® Hexagon™ 685 DSP 支持成熟的终端人工智能处理,打造更丰富的摄像头、语音、扩展现实和 游戏 体验。
高通还可实现一系列前瞻功能,如AR、VR、MR(混合现实)、XR(沉浸式扩展现实)。
参考我的文章>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