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蓝牙多对一通信方法

ble蓝牙多对一通信方法,第1张

ble蓝牙多对一通信方法,建立了链路层连接),因此对于BLE网络,有两种通信的方式:
使用广播方式通信:
是一种无连接的方式
是单向的,可以向任何人或者接收器发送数据
参与的角色是Broadcasting and Observing
2 使用连接方式通信
设备双方建立一个永久的连接,在两个设备之间周期性的交换数据,数据内容多样
参与者是Master和slaver
本质上,连接只不过是两个设备之间可以交换数据的方式和数据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有了连接,使得数据传输的内容更加丰富,比如加密数据。
这两种通信方式,每一种都有优缺点。

Android 从 43(API Level 18) 开始支持低功耗蓝牙,但是只支持作为中心设备(Central)模式,这就意味着 Android 设备只能主动扫描和链接其他外围设备(Peripheral)。从 Android 50(API Level 21) 开始两种模式都支持。

低功耗蓝牙开发算是较偏技术,实际开发中坑是比较多的,网上有很多文章介绍使用和经验总结,但是有些问题答案不好找,甚至有些误导人,比如 :获取已经连接的蓝牙,有的是通过反射,一大堆判断,然而并不是对所有手机有用,关于Ble传输速率问题的解决,都是默认Android每次只能发送20个字节,然而也并不是,,,下面进入正文。

这里用的是 Android50 新增的扫描API,

这里说一下,如果做蓝牙设备管理页面,可能区分是否是已连接的设备,网上又通过反射或其他挺麻烦的 *** 作,也不见得获取到,官方Api 就有提供

与外围设备交互经常每次发的数据大于 mtu的,需要做分包处理,接收数据也要判断数据的完整性最后才返回原数据做处理,所以一般交互最少包含包长度,和包校验码和原数据。当然也可以加包头,指令还有其他完整性校验。下面分享几个公用方法:

我自己封装的一个BleUtil ,因为涉及跟公司业务关联性太强(主要是传输包的协议不同)就先不开源出来了,如果这边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反馈不错,我会考虑上传个demo到github供大家使用,
在这先给大家推荐一个不错 Demo ,里面除了没有分包,协议,和传输速率。基本的功能都有,而且调试数据到打印到界面上了。最主要是它可以用两个个手机一个当中心设备一个当外围设备调试。

首先传输速率优化有两个方向,1 外围设备传输到Android 。2 Android传输到外围设备。
我在开发中首先先使用上面那位仁兄的demo调试,两个Android 设备调试不延时,上一个成功马上下一个,最多一秒发11个20字节的包。

后来和我们的蓝牙设备调试时发现发送特别快,但是数据不完整,他蓝牙模块接收成功了,但是透传数据到芯片处理时发现不完整,我们的硬件小伙伴说因为 波特率 限制(差不多每10字节透传要耗时1ms)和蓝牙模块的buff (打印时是最多100byte,100打印的)限制,就算蓝牙模块每包都告诉你接收成功,也是没透传完就又接收了。后来通过调试每次发20K数据,最后是 Android 发是 20字节/130ms 稳定。给Android 发是 20字节/ 8ms 。 (天杀的20字节,网上都是说20字节最多了)

后来看了国外一家物联网公司总结的 Ble 吞吐量的文章(上面有连接),知道Android 每个延时是可以连续接收6个包的。就改为 120字节/ 16ms (为啥是16ms,不是每次间隔要6个包吗,怎么像间隔两次,这时因为波特率影响,多了5个包100字节,差不多 我们的单片机透传到蓝牙模块要多耗时不到10ms )
而Android 发数据可以申请 我们设备的mtu 来得到最多每次能发多少字节。延时还是130ms,即:241字节/ 130ms 提高12倍,这个速度还可以。

根据蓝牙BLE协议,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传输速率是1Mbps,相当于每秒125K字节。事实上,其只是基准传输速率,协议规定BLE不能连续不断地传输数据包,否则就不能称为低功耗蓝牙了。连续传输自然会带来高功耗。所以,蓝牙的最高传输速率并不由物理层的工作频率决定的。

在实际的 *** 作过程中,如果主机连线不断地发送数据包,要么丢包严重要么连接出现异常而断开。

在BLE里面,传输速度受其连接参数所影响。连接参数定义如下:

1)连接间隔。蓝牙基带是跳频工作的,主机和从机会商定多长时间进行跳频连接,连接上才能进行数据传输。这个连接和广播状态和连接状态的连接不是一样的意思。主机在从机广播时进行连接是应用层的主动软件行为。而跳频过程中的连接是蓝牙基带协议的规定,完全由硬件控制,对应用层透明。明显,如果这个连接间隔时间越短,那么传输的速度就增大。连接上传完数据后,蓝牙基带即进入休眠状态,保证低功耗。其是125毫秒一个单位。

2)连接延迟。其是为了低功耗考虑,允许从机在跳频过程中不理会主机的跳频指令,继续睡眠一段时间。而主机不能因为从机睡眠而认为其断开连接了。其是125毫秒一个单位。明显,这个数值越小,传输速度也高。

蓝牙BLE协议规定连接参数最小是5,即725毫秒;而Android手机规定连接参数最小是8,即10毫秒。iOS规定是16,即20毫秒。

连接参数完全由主机决定,但从机可以发出更新参数申请,主机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android手机一部接受,而ios比较严格,拒绝的概率比较高。

参考:
在iOS和Android上最大化BLE吞吐量
最大化BLE吞吐量第2部分:使用更大的ATT MTU

做安卓手机APP通常使用高端大气的Android Studio,开发语言是Java,该开发IDE就是体积大
学习成本高,入手慢,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国产的软件,体积小,运行和编译速度快。最重要的是编程语言是中文
这个软件就是E4A
本次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E4A开发BLE蓝牙手机上位机APP。
当然,该软件自带了丰富的例子,也提供了一个BLE例子,大家可以借鉴。
由于没有提供各种库的说明文档和帮助文件,学这个软件可能有经过一段摸索,这里我将向大家介绍我在开发这个软件中
获得的经验。
中文编程语言:易语言,采用中文作为关键字,但是编程的语法和思想和C语言是类似的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我结合单片机开发的思路简单介绍一下
变量要声明类型
对象 *** 作的函数称为:方法
对象可触发的中断函数称为:事件
对象可设置的参数称为:属性
-----------------------------------------------------------------------------------------
好接下来介绍 BLE蓝牙库
BLE(Bluetooth Low Energe)低功耗蓝牙设备主要用于智能穿戴和物联网。
BLE蓝牙类库,包含两种 *** 作:方法和事件
方法:

初始化

置可被发现

开始搜索

停止搜索

连接设备

断开连接

释放资源

是否可读

是否可写

是否可通知

读取数据

写入数据

事件:

创建完毕

发现设备

信号强度改变

发现服务

连接状态改变

读取数据完毕

通道数据改变
由于不存在可见的对象,因此蓝牙没有属性设置。
了解方法和事件的用法可通过左侧类库目录选中对应的条目,在下面的提示信息中查看
例如选中BLE蓝牙库的方法 初始化 条目后:
方法:初始化()为 逻辑型
分类:BLE蓝牙类库---BLE蓝牙
注释:初始化BLE蓝牙设备,成功返回真,失败返回假,BLE蓝牙需要安卓43以上系统的支持。
另外 事件类似中断函数,因此在代码中没有先后顺序,可以根据易读的排列顺序进行排版。
所有的动作均属于触发的事件,因此,方法通常在事件里面进行调用。
自己创建的函数,需要自己实现该函数的具体过程,因此函数在这里称为:过程
不过我们这里做BLE蓝牙APP可以不用到过程。
好了,基本的概念已经介绍了,我们可以开始整了。
-----------------------------------------------------------------------------------------
第一步,先根据我们的需要完成可视化的组件布局,并给添加的组件起上一个跟 *** 作相关的名字,在组件的属性对话框设置,同时可以设置组件的其他相关属性。

第二步,使用中需要完成单击响应的,我们可以在设计区直接双击组件,即可自动在代码区生成一个空的事件(类似单片机开发中的中断处理函数,用于响应单击事件),例如四个方向键的单击事件。以下代码我已经填充了单击后执行的蓝牙方法:写入数据,即发数据给连接到手机的蓝牙模块。
事件 按钮上被单击()

BLE蓝牙1写入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文本到字节("上\n","GBK"))

结束 事件
事件 按钮下被单击()

BLE蓝牙1写入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文本到字节("下\n","GBK"))

结束 事件
事件 按钮左被单击()

BLE蓝牙1写入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文本到字节("左\n","GBK"))

结束 事件
事件 按钮右被单击()

BLE蓝牙1写入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文本到字节("右\n","GBK"))

结束 事件
第三步,完成主窗口的创建工作,因为我们要使用蓝牙库,所以我们可以在APP启动后就申请使用蓝牙的权利,并初始化一个蓝牙对象。
另外就是要实现软件退出的 *** 作,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退出的按钮,实现结束程序。内容如下。
事件 主窗口创建完毕()

'安卓60以上的系统需要动态申请权限,否则app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如果 权限 *** 作1取系统版本号()>=23 则

权限 *** 作1申请全部权限()

结束 如果

变量 结果 为 逻辑型

结果 = BLE蓝牙1初始化()

d出提示("初始化结果:" & 结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权限 *** 作1申请完毕(权限数组 为 文本型(),申请结果 为 整数型())

'可以把需要特殊权限的代码写在此处,当申请权限成功后再执行相关代码

结束 事件
事件 框_返回被单击()

结束程序()

结束 事件
第四步,实现蓝牙设备的搜索,从搜索到的蓝牙信号中选出我们要的那个,另外在搜索的过程中显示信号的强度
通过按钮单击实现搜索与停止搜索,并设定搜索时间为10秒,10秒后自动停止搜索。
通过发现设备事件,读取搜到的设备,并匹配名称是否为自己要找的信号。这里我内置了信号名称,也可以通过一个输入框,实现敏感信号名称的修改
如果发现的设备名称是指定名字的信号,就将名称和地址写入到列表框的项目,同时给项目做个编号和标记,方便后面取出
使用信号强度改变事件读取搜索中的信号强度,我们只读取感兴趣的那个名字的信号。
当列表中出现我们感兴趣的那个信号名称和地址时候,我们可以单击列表中的该项,触发连接设备,实现手机与蓝牙模块的连接。
同时通过颜色和文字提示是否连接上或者断开了。这可以使用BLE蓝牙对象的连接状态改变事件实现。
事件 搜索按钮被单击()

如果 搜索按钮标题 = "开始搜索" 则

位置传感器1开始监测()

BLE蓝牙1开始搜索()

时钟1时钟周期 = 101000

搜索按钮标题 = "停止搜索"

否则

BLE蓝牙1停止搜索()

时钟1时钟周期 = 0

搜索按钮标题 = "开始搜索"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时钟1周期事件()

BLE蓝牙1停止搜索()

搜索按钮标题 = "开始搜索"

时钟1时钟周期 = 0

结束 事件
事件 BLE蓝牙1发现设备(名称 为 文本型,地址 为 文本型,MajorID 为 整数型,MinorID 为 整数型,配对状态 为 整数型)

如果 名称 = "BT24" 则

'屏蔽掉没有名称的蓝牙设备
d出提示("发现设备")

列表框1添加项目("名称:" & 名称 & "\n地址:" & 地址)

列表框1置项目标记(列表框1取项目数()-1,地址)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BLE蓝牙1信号强度改变(名称 为 文本型,地址 为 文本型,信号强度 为 整数型)

如果 名称 = "BT24" 则

列表框1置项目内容(0,"名称:" & 名称 & "\n地址:" & 地址 & "\n信号:" & 信号强度)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列表框1表项被单击(项目索引 为 整数型)

设备地址 = 列表框1取项目标记(项目索引)

BLE蓝牙1连接设备(设备地址)

'BLE蓝牙1连接设备(列表框1取项目标记(项目索引))

d出提示("正在连接")

连接状态标题 = "正在连接"
结束 事件
事件 BLE蓝牙1连接状态改变(状态 为 整数型)

如果 状态 = 1 则

连接状态标题 = "已连接"

连接状态背景颜色 = 绿色

否则

连接状态标题 = "已断开"

连接状态背景颜色 = 红色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第五步,通过服务提供的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连接上蓝牙模块后,就要建立通信的通道了,这需要通过服务来完成,因此我们要对连接的蓝牙模块索取服务的 *** 作
这称为发现服务 事件,由于蓝牙模块中有多个服务可选,我们要找到我们可以进行通信的那个,这个通常在模块的手册也给了相关的短ID
称为服务UUID,每个服务又含有若干个通道UUID。因为模块的出厂设定,只有能用的那个服务才能通信,其他的服务是不可完全可读写的
在产生BLE蓝牙的发现服务事件后,会自动获取到服务的所有信心,装载到一个名字叫:服务信息的集合里,这个集合类型你就当类似C语言结构体数组的东西。
接下来为了验证每个服务是否可读写,就要一个一个测试,这类似,从一个结构体数组先一个一个读出来数组的元素,在数组元素的结构体里取结构体成员,
这就需要用到两层的for循环了,E4A 的for循环用一对 判断循环首---判断循环尾,进行包围。为了方便记,你可以给循环的变量起名字:i,j
然后就是测试对应的服务与通道是否可读,可写,可通知。如果三者都满足,那就是我们要找的通道,实际上,在多组的服务中,只有厂家指定的那组是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其他的一般只能满足可读这一条。
找到合适的服务与通道后,想实现数据的接收,要执行 读取数据的方法,如果直接读,那么系统没有准备好呢,会导致读失败,后面就容易卡死。
这里就像初始化完单片机,要给系统以反应时间,等待个几百毫秒,然后再进行后面的 *** 作一样。
这里就要用到定时器了,找到服务与通道后执行一个1000ms定时器的启动 *** 作,在定时器计数满了之后的事件中执行读取数据的方法,
同时接收框显示服务和通道的ID,并关闭定时器。
事件 BLE蓝牙1发现服务(服务信息 为 集合)

如果 服务信息取项目总数() < 0 则

退出

结束 如果
变量 i 为 整数型

变量 j 为 整数型

变量 信息数组 为 文本型()
i = 0
判断循环首 i < 服务信息取项目总数()

信息数组 = 服务信息取项目(i)

j = 0

判断循环首 j < 取数组成员数(信息数组)

如果 j >0 则

如果 BLE蓝牙1是否可读(信息数组(0),信息数组(j)) = 真 且 BLE蓝牙1是否可写(信息数组(0),信息数组(j)) =真 且 BLE蓝牙1是否可通知(信息数组(0),信息数组(j)) =真 则

服务UUID = 信息数组(0)

通道UUID = 信息数组(j)

'BLE蓝牙1读取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

'接收框内容 = 服务UUID &"\n"& 通道UUID

时钟2时钟周期 = 1000

结束 如果

结束 如果

j = j + 1

判断循环尾

i = i + 1

判断循环尾

结束 事件
事件 时钟2周期事件()

BLE蓝牙1读取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

接收框内容 = 服务UUID &"\n"& 通道UUID

时钟2时钟周期 = 0

结束 事件
执行完读取 *** 作后,系统会在通道内有数据发送来的时候触发通道数据改变的事件,在该事件中我们读取数据,另外也会触发读取完毕的事件
发送数据是通过单击发送按钮触发写入数据方法实现的,当完成写入后可通过写入数据完毕事件知道是否发送成功。
事件 BLE蓝牙1读取数据完毕(结果 为 整数型,服务UUID 为 文本型,通道UUID 为 文本型,数据 为 字节型())

如果 结果 = 1 则

d出提示("读取数据成功:" & 通道UUID & "\n数据:" & 字节集到十六进制(数据))
否则

d出提示("读取数据失败:" & 通道UUID & "\n数据:" & 字节集到十六进制(数据))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BLE蓝牙1通道数据改变(服务UUID 为 文本型,通道UUID 为 文本型,数据 为 字节型())

d出提示("通道数据改变" & 通道UUID & "\n数据:" & 字节集到十六进制(数据))

接收框加入文本(字节到文本(数据,"GBK"))

结束 事件
事件 发送按钮被单击()

BLE蓝牙1写入数据(服务UUID,通道UUID,文本到字节(发送框内容,"GBK"))

结束 事件
事件 BLE蓝牙1写入数据完毕(结果 为 整数型)

如果 结果 = 1 则

d出提示("写入数据成功")

否则

d出提示("写入数据失败")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其他的 *** 作可在以下完整代码中查看
变量 服务UUID 为 文本型

变量 通道UUID 为 文本型

变量 设备地址 为 文本型
事件 主窗口创建完毕()

'安卓60以上的系统需要动态申请权限,否则app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如果 权限 *** 作1取系统版本号()>=23 则

权限 *** 作1申请全部权限()

结束 如果

变量 结果 为 逻辑型

结果 = BLE蓝牙1初始化()

d出提示("初始化结果:" & 结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权限 *** 作1申请完毕(权限数组 为 文本型(),申请结果 为 整数型())

'可以把需要特殊权限的代码写在此处,当申请权限成功后再执行相关代码

结束 事件
事件 框_返回被单击()

结束程序()

结束 事件
事件 搜索按钮被单击()

如果 搜索按钮标题 = "开始搜索" 则

位置传感器1开始监测()

BLE蓝牙1开始搜索()

时钟1时钟周期 = 101000

搜索按钮标题 = "停止搜索"

否则

BLE蓝牙1停止搜索()

时钟1时钟周期 = 0

搜索按钮标题 = "开始搜索"

结束 如果

结束 事件
事件 时钟1周期事件()

BLE蓝牙1停止搜索()

搜索按钮标题 = "开始搜索"

时钟1时钟周期 = 0

据Counterpoint全球可穿戴设备(TWS)市场预测2021-2023,全球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市场预计到2021年将同比增长33%,达到31亿部。根据Counterpoint全球可穿戴设备(TWS)2020年第四季度的市场追踪数据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引发的经济下滑影响,但2020年仍TWS同比增长了78%。由于中低价位市场的强劲表现,该市场略微超出了2020年的最初年度估计,达到233亿部。

如今许多人由于丢失一个蓝牙耳机,从而买一对新的蓝牙耳机,伦茨 科技 推出蓝牙耳机防丢方案,使大家可以自己寻找丢失的蓝牙耳机,避免蓝牙耳机的丢失。

蓝牙耳机防丢功能原理:

手机与蓝牙耳机之间基于蓝牙52协议进行无线通信,以通信时的信号强度(RSSI)为参考,再加上一些列的滤波算法,最终基本上实现测量手机与蓝牙耳机之间的距离。在通过RSSI测量距离的基础上,再通过用户设定的丢失报警条件后,实现和搜集与蓝牙耳机的丢失报警功能。通过手机或蓝牙耳机上的按键可以控制对方发书声音来达到寻味功能。

防丢寻找:

手机和蓝牙耳机之间的相对距离超出警戒范围,立即报警。同时可通过手机寻找蓝牙耳机。

功能强大,性能稳定:

具有距离可调节(0—50)米,具有防丢,寻找,警音提示(或附带振动功能),自动省电功能,采用先进的AES128编码技术,性能可靠稳定。

伦茨 科技 蓝牙BLE52防丢器方案

伦茨 科技 采用蓝牙BLE52技术,具有低功耗、双向防丢、自动报警等优点。然而市场上该类产品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但其核心构成一般包括:蓝牙52芯片、蓝牙芯片辅助电路、蓝牙天线、蜂鸣器、开关、电源等。

功能说明:Ble52超低功耗芯片、TSSOP16、FLASH 256K,内部空间64K、支持外挂EEPROM耗芯片。

伦茨 科技 拥有自主研发无线射频和低功耗蓝牙BLE52芯片并具有全球知识产权,针对AIoT物联网领域和个人消费者,提供蓝牙主控全集成芯片的「软硬件共性」解决方案及核心器件,配套全方位APP软件平台定制开发。所设计的蓝牙芯片方案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蓝牙室内导航、智能家居、医疗 健康 、运动建身、数据传输、远程控制、个人外设及AIoT物联网等场景。

最新推出搭载高性能低功耗32位处理器的蓝牙芯片ST17H66(SOP16),支持Bluetooth LE、SIG MESH多功能的Bluetooth 52。

关键参数:

提到家庭和工业自动化、 物联网 (IoT)、可穿戴设备、人机接口设备(HID)众多应用的无线连接协议时,蓝牙一定是首选。为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蓝牙技术联盟(SIG)对蓝牙规格进行了持续改进。发布41版大约一年后, SIG在2014年12月蓝牙发布了蓝牙规范42版。新的42主要包括三项更新 - 低功耗(LE)数据长度扩展(DLE)、链路层(LL)隐私保护以及安全性加强。这些功能提高了 BLE 数据带宽、隐私保护和安全性,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功耗。本系列文章将详细讨论这些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系统性能。

本文引用地址: >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的已经来临,ble蓝牙开发在其中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最近刚好闲一点,抽时间梳理下这块的知识点。

涉及ble蓝牙通讯的客户端(开启、扫描、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分包解包)和服务端(初始化广播数据、开始广播、配置Services、Server回调 *** 作)整个环节以及一些常见的问题即踩过的一些坑。

比如
1、在Android不同版本或不同手机的适配问题,扫描不到蓝牙设备
2、如何避免ble蓝牙连接出现133错误?
3、单次写的数据大小有20字节限制,如何发送长数据

蓝牙有传统(经典)蓝牙和低功耗蓝牙BLE(Bluetooth Low Energy)之分,两者的开发的API不一样,本文主讲Ble蓝牙开发,传统蓝牙不展开,有需要的可以自行了解。

相对传统蓝牙,BLE低功耗蓝牙,主要特点是快速搜索,快速连接,超低功耗保持连接和数据传输。

客户端

服务端

Android43(API Level 18)开始引入BLE的核心功能并提供了相应的 API。应用程序通过这些 API 扫描蓝牙设备、查询 services、读写设备的 characteristics(属性特征)等 *** 作。

BLE蓝牙协议是GATT协议, BLE相关类不多, 全都位于androidbluetooth包和androidbluetoothle包的几个类:
androidbluetooth
BluetoothGattService 包含多个Characteristic(属性特征值), 含有唯一的UUID作为标识
BluetoothGattCharacteristic 包含单个值和多个Descriptor, 含有唯一的UUID作为标识
BluetoothGattDescriptor 对Characteristic进行描述, 含有唯一的UUID作为标识

BluetoothGatt 客户端相关
BluetoothGattCallback 客户端连接回调
BluetoothGattServer 服务端相关
BluetoothGattServerCallback 服务端连接回调

androidbluetoothle
AdvertiseCallback 服务端的广播回调
AdvertiseData 服务端的广播数据
AdvertiseSettings 服务端的广播设置
BluetoothLeAdvertiser 服务端的广播

BluetoothLeScanner 客户端扫描相关(Android50新增)
ScanCallback 客户端扫描回调
ScanFilter 客户端扫描过滤
ScanRecord 客户端扫描结果的广播数据
ScanResult 客户端扫描结果
ScanSettings 客户端扫描设置

BLE设备分为两种设备: 客户端(也叫主机/中心设备/Central), 服务端(也叫从机/外围设备/peripheral)
客户端的核心类是 BluetoothGatt
服务端的核心类是 BluetoothGattServer 和 BluetoothLeAdvertiser
BLE数据的核心类是 BluetoothGattCharacteristic 和 BluetoothGattDescriptor

下面详细讲解下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开发步骤流程

安卓手机涉及蓝牙权限问题,蓝牙开发需要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添加权限声明:

在搜索设备之前需要询问打开手机蓝牙:

注意: BLE设备地址是动态变化(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变化),而经典蓝牙设备是出厂就固定不变了!

通过扫描BLE设备,根据设备名称区分出目标设备targetDevice,下一步实现与目标设备的连接,在连接设备之前要停止搜索蓝牙;停止搜索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最好调用停止搜索函数之后加以100ms的延时,保证系统能够完全停止搜索蓝牙设备。停止搜索之后启动连接过程;

BLE蓝牙的连接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调用connectGatt方法;

参数说明

与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与设备通信,整个通信过程都是在BluetoothGattCallback的异步回调函数中完成;

BluetoothGattCallback中主要回调函数如下:

上述几个回调函数是BLE开发中不可缺少的;

当调用targetdDeviceconnectGatt(context, false, gattCallback)后系统会主动发起与BLE蓝牙设备的连接,若成功连接到设备将回调onConnectionStateChange方法,其处理过程如下:

判断newState == BluetoothGattSTATE_CONNECTED表明此时已经成功连接到设备;

mBluetoothGattdiscoverServices();

扫描BLE设备服务是安卓系统中关于BLE蓝牙开发的重要一步,一般在设备连接成功后调用,扫描到设备服务后回调onServicesDiscovered()函数,函数原型如下:

BLE蓝牙开发主要有负责通信的BluetoothGattService完成的。当且称为通信服务。通信服务通过硬件工程师提供的UUID获取。获取方式如下:

具体 *** 作方式如下:

开启监听,即建立与设备的通信的首发数据通道,BLE开发中只有当客户端成功开启监听后才能与服务端收发数据。开启监听的方式如下:

BLE单次写的数据量大小是有限制的, 通常是20字节 ,可以尝试通过requestMTU增大,但不保证能成功。分包写是一种解决方案,需要定义分包协议,假设每个包大小20字节,分两种包,数据包和非数据包。对于数据包,头两个字节表示包的序号,剩下的都填充数据。对于非数据包,主要是发送一些控制信息。
监听成功后通过向 writeCharacteristic写入数据实现与服务端的通信。写入方式如下:

其中:value一般为Hex格式指令,其内容由设备通信的蓝牙通信协议规定;

若写入指令成功则回调BluetoothGattCallback中的onCharacteristicWrite()方法,说明将数据已经发送给下位机;

若发送的数据符合通信协议,则服务端会向客户端回复相应的数据。发送的数据通过回调onCharacteristicChanged()方法获取,其处理方式如下:

通过向服务端发送指令获取服务端的回复数据,即可完成与设备的通信过程;

当与设备完成通信之后之后一定要断开与设备的连接。调用以下方法断开与设备的连接:

源码上传在CSDN上了,有需要的可以借鉴。

=====> Android蓝牙Ble通讯Demo示例源码–扫描,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分包解包

BLE单次写的数据量大小是有限制的,通常是20字节,可以尝试通过requestMTU增大,但不保证能成功。分包写是一种解决方案,需要定义分包协议,假设每个包大小20字节,分两种包,数据包和非数据包。对于数据包,头两个字节表示包的序号,剩下的都填充数据。对于非数据包,主要是发送一些控制信息。
总体流程如下:
1、定义通讯协议,如下(这里只是个举例,可以根据项目需求扩展)

2、封装通用发送数据接口(拆包)
该接口根据会发送数据内容按最大字节数拆分(一般20字节)放入队列,拆分完后,依次从队列里取出发送

3、封装通用接收数据接口(组包)
该接口根据从接收的数据按协议里的定义解析数据长度判读是否完整包,不是的话把每条消息累加起来

4、解析完整的数据包,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5、协议还可以引入加密解密,需要注意的选算法参数的时候,加密后的长度最好跟原数据长度一致,这样不会影响拆包组包

一般都是Android版本适配以及不同ROM机型(小米/红米、华为/荣耀等)(EMUI、MIUI、ColorOS等)的权限问题

蓝牙开发中有很多问题,要静下心分析问题,肯定可以解决的,一起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47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6
下一篇 2023-06-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