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有哪些,第1张

RFID,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NFC,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缉功光嘉叱黄癸萎含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的,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等设备间进行近距离
线通信。通过 NFC 可实现数据传输、移动支付等功能。
并非所有产品支持 NFC 功能,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若 NFC 设置界面还有读写/点对点开关,也请一并开启。此功能因网络运营商而异,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1开启或关闭 NFC
可以执行以下任一 *** 作开启或关闭 NFC:
从状态栏下滑出通知面板(可继续下滑),点亮或关闭 NFC。长按进入 NFC 设置界面。
进入 设置 > 更多连接 > NFC,开启或关闭 NFC 开关。
2NFC 分享信息
无需繁琐的配对、确认,只需紧贴两部设备的 NFC 感应区域,即可在设备间通过 Huawei Beam 快速传输信息。
发送方和接收方手机同时进入 设置 > 更多连接 ,开启 NFC 和 Huawei Beam。
发送方手机长按选中待分享文件,点击,然后选择 Huawei Beam。
如果在应用中直接分享, *** 作路径可能有所不同,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两部手机保持亮屏解锁状态,并将 NFC 感应区域(背部摄像头区域)紧贴,待连接成功后,发送方手机将发出提示音,分享界面变小,文件开始传输。
开始传输后,两部手机无需再紧贴,但需保持在 10 厘米范围以内。
3NFC 快捷支付
当在手机上安装了有支付功能的程序(如支付宝、微信等),且已开启了支付服务后,可使用 NFC 快捷支付。
开启 NFC并进入 NFC 设置界面,选择默认付款应用,例如微信。
在支付应用中,开启 NFC 支付功能。例如微信,参考路径为:进入 我 > 设置 > 通用,打开开启 NFC 功能开关。
支付时,将手机 NFC 区域(手机背部摄像头附近)靠近 POS 机感应区,屏幕将自动进入支付页面。输入密码或指纹验证完成支付。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 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一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概述
NFC 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Peer-to-Peer)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开创了不计其数的全新机遇。这是一个开放接口平台,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快速、主动设置,也是虚拟连接器,服务于现有蜂窝状网络、蓝牙和无线 80211 设备。 NFC可兼容索尼公司的FeliCaTM卡以及已广泛建立的非接触式智能卡架构,该架构基于ISO 14443 A,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技术。 为了推动 NFC 的发展和普及,飞利浦、索尼和诺基亚创建了一个非赢利性的行业协会——NFC 论坛,促进 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目前,NFC 论坛在全球拥有 70 多个成员,包括: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松下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NEC 公司、瑞萨科技公司、三星公司、德州仪器制造公司和 Visa 国际组织。 编者注:NFC全球最早的商用发布: 德国,美因茨交通公司(RMV) 2006年4月19日,飞利浦、诺基亚、Vodafone公司及德国法兰克福美因茨地区的公交网络运营商美因茨交通公司(Rhein-Main Verkehrsverbund)宣布,在成功地进行为期10个月的现场试验后,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即将投入商用。目前,Nokia 3220手机已集成了NFC技术,可以用作电子车票,还可在当地零售店和旅游景点作为折扣忠诚卡使用。哈瑙市的大约95000位居民现在只需轻松地刷一下兼容手机,就能享受NFC式公交移动售票带来的便利。
技术优势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同时,NFC还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用来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发展前景
NFC具有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观性等特点,这让它在某些领域显得更具潜力——NFC通过一个芯片、一根天线和一些软件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在几厘米范围内的通信,而费用仅为2~3欧元。据ABIResearch有关NFC有最新研究,NFC市场可能发迹于移动手持设备。ABI估计,到2005年以后,市场会出现采用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和增强型手持设备。到2009年,这种手持设备将占一半以上的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至2011年全球基于移动电话的非接触式支付额将超过360亿美元。如果NFC技术能得到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使用xyk、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NFC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大致总结了蓝牙技术协同工作能力差的弊病。不过,它的目标并非是完全取代蓝牙、Wi-Fi等其他无线技术,而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因为NFC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仅为212Kbps,不适合诸如音视频流等需要较高带宽的应用。 需要密切关注的是,中国政府正在制定自己的RFID标准,而飞利浦的NFC技术是否完全兼容并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可对消费者相当重要。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国家标准工作组,负责起草、制定中国有关RFID的国家标准,据称这样将使中国获得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又能将RFID发展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整个认证过程很可能需要飞利浦等公司公开一些关键的技术,这可能成为NFC在中国推广应用的绊脚石。
NFC 在全球的试验地点
美国,菲利浦斯球馆(Philips Arena) 从2005年12月起,在美国的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菲利浦斯球馆,Visa和飞利浦就开始合作进行主要的NFC测试--球迷们可以很轻松地在特许经营店和服装店里买东西。另外,将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放在嵌有NFC标签的海报前,他们还可以下载内容,比如手机铃声,壁纸,屏保和最喜欢的明星及艺术家的剪报。另外的合作伙伴还包括诺基亚、Cingular、Visa,Atlanta Spirit,Chase,ViVOTech。 法国,卡昂 2005年10月,在法国诺曼底的卡昂,飞利浦同法国电信,Orange,三星,LaSer零售集团以及Vinci公园合作进行了主要的多应用NFC测试。在六个月的测试中,200位卡昂居民将使用嵌有飞利浦NFC芯片的三星D500手机在选定的零售点,公园设备进行支付,并可下载著名旅游景点的信息,宣传片以及汽车班次表。 台湾,台湾近端移动电话服务 从2005年7月起,飞利浦就同台湾近端移动交易服务计划联盟(Proximity Mobile Transaction Service Alliance; PMTSA)合作展示了一个可以利用NFC进行安全支付的BenQ手机。在推动NFC手机进入台湾公交网络的过程中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了。 2007年NFC在中国大陆可谓是“应用启动”之年,从8月开始,内置NFC芯片的诺基亚6131i在包括北京、厦门、广州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发售。这款手机预下载了一项可以在市政交通系统使用的交通卡,使用该手机,用户只需开设一个预付费账户就可以购买车票和在某些商场购物。中国市场潜力巨大,NFC在中国商用无疑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目前,中国有成百上千万人在公共交通中使用了非接触式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其中北京发售了1300万张,广州发售了600万张,厦门发售了110万张。诺基亚与上述三地公交部门的应用,在真正意义上拉开了NFC商用的序幕。

NFC工作模式有卡模式(Card emulation)、点对点模式(P2P mode)和读卡器模式(Reader/writer mode)。NFC和蓝牙都是短程通信技术,而且都被集成到移动电话。但NFC不需要复杂的设置程序。NFC也可以简化蓝牙连接。NFC 略胜 Bluetooth 的地方在于设置程序较短,但无法达到Blutooth的低功率。NFC的最大数据传输量是 424 kbit/s 远小于 Bluetooth V21 (21 Mbit/s)。虽然NFC在传输速度与距离比不上BlueTooth,但是NFC技术不需要电源,对于移动电话或是行动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NFC的使用比较方便。
NFC还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不用向红外那样必须严格的对齐才能传输数据。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现在刚兴起的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用来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相信大家都知道NFC,如今几乎所有旗舰手机都支持这一功能,有了它,我们就可以用手机来乘坐公交地铁、用手机开门、用手机支付,那么你知道NFC到底是什么吗?IT之家现在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NFC全称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也就是近场通信,顾名思义,它支持兼容设备之间的短距离通信。需要至少一个传输设备,和一个接收信号。一系列的设备可以使用NFC标准,并将被视为被动或主动。

NFC设备主要有两种——无源NFC设备与有源NFC设备。无源NFC设备包括NFC标签和其他小型发射器,它们可以向其他NFC设备发送信息,而不需要电源。但是,它们不能处理来自其他源的信息,也不能连接到其他无源设备。

有源NFC设备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并且可以彼此通信,也可以与无源设备通信。目前来说,智能手机是最常见的有源NFC设备,其它常见的例子还包括公交读卡器和支付终端。

NFC的工作原理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NFC,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就像蓝牙、Wi-Fi以及其他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一样,NFC的工作原理也是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信息,也是无线数据传输的一种标准。这意味着设备必须遵守特定的规范,才能正确地相互通信。在NFC中使用的技术是基于旧的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即使用电磁感应来传输信息,并向下兼容RFID。

这也是NFC和蓝牙/WiFi的一个主要区别,NFC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有源NFC元件可以在无源元件中感应出电流和发送数据。这意味着无源设备不需要自己的电源,当NFC组件进入通信范围时,它们可以由有源NFC组件产生的电磁场提供动力。不过,NFC技术没有足够的感应力来给我们的智能手机充电,但是QI无线充电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

NFC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距离在10厘米内,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这种传输速度对于传输和音乐等文件已经足够了。

NFC的应用场景

为了确定设备之间将交换何种类型的信息,NFC标准目前有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点对点、读写器和卡模拟。

智能手机最常用的是点对点模式,该模式允许两个启用nfc的设备彼此之间交换各种信息。在这种模式下,两个设备在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时会在有源和无源之间进行切换。

读写器模式是单向的数据传输。在该模式中,具备识读功能的NFC手机从TAG中采集数据,然后根据应用的要求进行处理。NFC广告标签、门禁卡使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最后一种工作模式是卡模拟模式。在该应用模式中,NFC识读设备从具备TAG能力的NFC手机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无线发功能是将数据送到应用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基于该模式的典型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乘公交地铁等。

其它NFC的有趣应用还包括NFC内可以存储资料信息、通过NFC标签更改手机的设置等。

NFC和蓝牙的对比

那么,NFC与其他无线技术相比如何呢考虑到蓝牙已经普及很长时间了,IT之家相信有人可能认为NFC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然而,两者之间有几个重要的技术差异,这使得NFC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一些显著的优势。NFC相比蓝牙的一大优势是功耗更少,这使得NFC非常适合于作为无源设备,比如前面提到的广告标签,因为它们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运行。

然而,事情都有两面性,NFC的低能耗也为其带来了一些缺点。其中最明显的是,NFC的传输距离比蓝牙短得多。上面说过,NFC的最大传输范围约为10厘米,而蓝牙连接的传输距离可以高达10米甚至更远。NFC的另一个缺点是其传输速度比蓝牙慢很多。NFC传输数据的最高速度仅为424 kbit/s,而蓝牙21的传输速度为21 Mbit/s,蓝牙LE(低功耗)的传输速度也到到了为1 Mbit/s。

但NFC还有一个主要优势:连接速度更快。NFC由于使用了电感耦合技术,无需手动配对,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仅需不到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虽然现代蓝牙连接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但依然远不及NFC的连接速度,而快速的连接对于某些场景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移动支付。

总结:

虽然蓝牙在将设备连接到一起进行文件传输、与扬声器共享连接等方面效果更好,但IT之家认为,由于移动支付、物联网等的迅速普及,NFC技术将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08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