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价值链管理案例分析

京东价值链管理案例分析,第1张

在零售行业中,持续的现金周转率是零售企业在商业竟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零售业的典范企业沃尔玛通过自身强大的信息系统中将现金周转率控制到30天左右,国内连锁零售巨头苏宁和国美控制到40天左右,而京东商城目前可做到10天。
之所以京东可以做到如此短的时间,得益于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井然有序的供应链管理让京东的现金周转率持续降低。下面具体从采购、仓储、配送分拣、运输等环节来具体分析一下京东商城是如何将物联网技术融入供应链管理环节的。
1)在采购环节,京东商城依靠其包含RFID、EPC、GIS、云计算等多种物联网技术的先进系统对一个区域进行发散分析,从而了解客户的区域构成、客户密度、订单的密度等,根据这些数据提前对各区域产品销售情况进行预测,根据预测销售量备库,同时决定采购商品分配到哪些区域的仓库,及各仓库分配数量。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京东由产品销售总量的预测细化到各个区域,根据销售前端传来的详细信息,有利于采购人员做出更合理的采购决策。例如,在京东成熟的3C数码市场领域,其产品平均库存周转率约为116天,京东采购人员会对相关产品进行频繁采购,同时开放平台的供应商可以在其后台即时查看产品销售情况以及时补货。在这个环节上,物联网技术减少了用户在下订单出现缺货现象的可能性,有利于顾客更快做出购物决策,增加购物的流畅感,提高了顾客的消费体验。从成本管理角度分析,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采购人员更合理的做出采购决策,加速了产品库存周转率,提高了产品合理分配仓库程度,节约了属于作业成本范畴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数据与供应商的直接交流,允许供应商自行补货,也降低了交易成本的谈判成本、协调成本、信息成本。
2)在仓储环节,京东商城应用的主要是RFID技术、EPC库存取货技术、库存盘点技术以及智能货架技术,以此实现仓库自动化管理。京东商城将自身库房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为收货区、仓储区、出库区。在收货区,京东商城首先对供应商送来的商品进行质量抽检,然后利用EPC和电子标签技术给每一件商品贴上条形码标签,作为该件商品的独一无二的身份识别证据,随后全部商品在仓储区域上架入库,每一货架均有唯一编号。上架时,京东仓库商品管理人员会利用PDA(手持终端)设备扫描商品条形码和商品进行关联后传入信息系统。这样,用户订单下达后,仓库商品管理人员可以依据系统记录直接到相应的货

2022年7月6日,阿里巴巴和京东同时传出消息,两家互联网顶流大厂各自与国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次合作非同一般,从合作方国电投的“咖位”上就能体现出来。我国共有五大电力央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电集团和大唐集团,在营收和资产等指标上,国电投常年位居第二或者第三位。此外,国电投还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

在这次合作中,京东和国电投将以共建综合能源生态体系、共创数智化供应链为目标,主要围绕县域综合能源、数字化升级、物资采购、智慧物流、能源供应、碳中和规划、产业生态等领域进行合作;阿里与国电投将在“新能源”和“数字化”结合提升生产力、“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机遇研究与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合作。

简单来说,京东与国电投的合作偏向用供应链能力为能源企业“赋能”,阿里则偏向以数字化能力帮助国电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力等等。

合作也是相互的。在互联网公司助力能源行业的同时,也将收获回报。比如,国家电投将在运营减碳、价值链减碳、带动生态减碳等方面助力阿里巴巴的“碳中和”目标。

“从人类使用能源的 历史 来看,电力与互联网一样都很年轻。”阿里巴巴在公布与国电投达成合作的消息时写道。

这场“年轻”的合作,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刻达成呢?

详解阿里、京东、国电投合作

就在这次合作协议公布前半个月左右,2022年6月20日,国电投发布公告,显示阿里、京东分别以18亿元和117亿元,中标其天枢云、天枢一号、电投云建设等项目。

其中,天枢云是一个工业物联网平台,根据国电投的要求,应具备设备连接、边缘管理、终端控制、应用商店以及数据统一、汇聚、转发等功能,还要搭建国家电投集团和其各级下属单位之间互联互通、多层联动的智慧物联底座,对外提供端到端在线智能化的云上能源服务,数字驱动三网(能源网、政务网和社群网)融合;

天枢一号是一个综合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由国电投发布于2021年,集成了能源监视、调控、预测、分析、运维等9类功能;

电投云是一个企业私有云,全面建成后,将具备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应用灵活、组件标准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投将集团级数据中心放在了贵州的贵安新区,以支撑其私有云。这里也是腾讯、苹果、华为等企业数据中心的所在地。

其中,阿里拿下的是电投云和天枢一号(服务器型)项目。这也不难理解,目前,阿里云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云计算厂商。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数据显示,阿里云排名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955%,连续六年实现份额增长。

京东收获的是天枢云和天枢一号(网关型)建设项目,由京东 科技 负责实施。京东 科技 是京东集团对外输出技术的渠道,在AI、云计算等领域有着比较强的技术实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6月底阿里、京东中标数字化转型大单后,7月初国电投宣布和阿里、京东进行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其合作范围远不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个很重要的合作领域是物流。

其中,京东物流与国家电投上海能源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向国电投综合能源生态体系注入供应链优势能力,就光伏领域的产品仓储、配送、安装、运维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全力推进县域清洁能源布局,共建县域综合能源一体化物流服务网络。

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不久之后的未来,乡镇农村的单位、工厂或者居民,可以在网上下单订购光伏发电产品,短时间内就能收到由京东物流配送的货物,并快速组装、并网发电,就像在京东上订购家具家电那样。

能源企业转型,少不了互联网大厂

能源巨头们和互联网大厂之间的合作,其实早有伏笔。

2021年1月26日,国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就曾到京东 科技 参观调研,并与京东 科技 CEO李娅云进行座谈交流。

当时的报道称,国电投方面参观了京东视界、京东无人装备、京东无人超市、京东线上线下门店等。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就京东 科技 支持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国家电投支持京东集团清洁智慧用能、率先“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并且“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合作对接机制,抓紧开展具体对接,争取尽快落地见效。”

阿里巴巴和国电投的接触稍早一些。2020年8月18日,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等一行人,来到国电投总部拜访了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双方就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数据平台建设等业务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

互联网行业的数字化实力和供应链能力,是能源企业在新能源时代迫切需要的。特别是2021年底,国资委对央企“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规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要达到50%以上。

当前,国电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已经超过了60%,已经提前完成了国资委的规定。其中,遍布各个县城、农村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贡献良多。2021年12月,国电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的县域破百个。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不断支持下,县域屋顶光伏产业还将继续深入发展、普及。

为了实现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强的供应链能力,帮助能源企业将光伏的触角伸向县域、村镇基层。这正是在自营供应链上积累深厚的京东所擅长的。

而在数字化转型上,国电投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促进能源网、政务网与社群网“三网融合”。而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有着持续投入,技术经验丰富,也能在短时间内拿出面向B端客户的解决方案,因此是能源大厂数字化转型的较优选择。

互联网大厂为何“拥抱”能源大厂?

互联网大厂涉足能源行业,并不是最近一天两天的事。

阿里和京东,都在物流领域进行过光伏发电的布局。从2018年开始,菜鸟物流就利用仓库屋顶的空间布置光伏电站并网发电。2021年菜鸟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增城园区、东莞清溪园区、杭州下沙园区等6个园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超过2500万度,大致相当于节约了一万吨煤炭;2021年,京东完成在12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还将用3年时间搭建1000兆瓦光伏发电能力,为京东85%智能产业园提供绿色能源。

与电力、能源系统的直接合作,互联网大厂在近年积累了一定经验。

比如,阿里云和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就和南方电网下属的深圳供电局共建“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京东零售曾经中标过国家电网2019年度办公物资采购项目,京东以企业业务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国电单位提供智能采购方案,服务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公司和能源行业的合作不断向深远推进。

2020年,京东为陕西省属能源国企陕煤集团搭建了“运销云”,促进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帮助陕煤业务流程缩短了40%、煤炭运输效率提升了30%、服务器成本下降了30%以上,助力煤炭的高效、绿色、清洁利用;

同年,国家电网一口气与阿里、腾讯、百度等41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几乎囊括了所有“顶流”互联网大厂,并发布了围绕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十大任务”;

2022年6月,腾讯云发布了“能源连接器(Tencent EnerLink)”和“能源数字孪生(Tencent EnerTwin)”两款能源自研产品,其中“能源连接器”打通了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微信小程序等大量腾讯系应用,便于应用在各类有人场景;“能源数字孪生产品”为能源产线打造1:1生产模型,帮助客户实时监测运行状况,起到节能减排和提升故障预警能力等作用。最近,腾讯也与国家电网等能源巨头达成了合作。

在C端市场增量见顶之时,发力以能源行业为代表的B端赛道,成为了互联网大公司的普遍选择。一方面是因为能源赛道前景广阔,有数据表明,单单国家电网在2020年一年,投资电力信息化的资金就达4605个亿;另一方面,助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互联网大公司承担企业 社会 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看来,做传统行业的B端生意,对于互联网大公司来说是一件既能得到实惠,又很有面子的事情。

再加上能源行业和“双碳”紧密相连,特别是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占了碳中和市场相当大的部分,助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也有助于互联网大公司进入碳中和市场。碳中和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来30年为达到碳中和目标,近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规模,就将达到100万亿元。

从公益的角度看,互联网大公司与能源企业的合作,也能帮助其达成承诺的“减碳目标”。

比如,京东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总体目标;阿里巴巴2021年发布碳中和行动报告指出,阿里将于2030年实现自身碳中和,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减半,且在15年间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这些宏伟蓝图的实现,必然需要在自身和合作伙伴身上一笔一笔勾画。

受制于能源企业的相对封闭性和业务复杂性,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仍对互联网公司在进一步进入能源行业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不论如何,此次阿里、京东与国电投的合作如果能顺利落地,一定能为互联网大厂拥抱“能源大厂”开一个好头。

本文源自刺猬公社

因为服务口碑等原因,京东物流与顺丰常常被拿来比较。在京东物流即将IPO的当下,这种对比更多了。

但是,京东物流与顺丰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样的——虽然二者在很多业务上越来越多的短兵相接——至少在当下,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 从模式上看,顺丰是典型网络型模式,而京东物流则是仓配模式。顺丰强在干线,京东物流强在仓储。

从资源上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顺丰拥有73架全货机(其中59架为自营全货机),全货机及散航总计航空线路2004条。顺丰自营及外包干支线车辆合计约45万辆,开通干、支线合计约11万条。而京东物流方面,截至2020年底,其自营运输车队包括约7500辆卡车及其他车辆;拥有约620条航空货运航线,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使用250条铁路路线。从数量上看,远不及顺丰。但截至2020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已运营800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2千万平方米。与之对应,截至2020年6月30日,顺丰拥有194个不同类型的仓库(包含新夏晖冷链物流中心),面积约234万平米。这一点,顺丰又逊于京东物流。

不仅如此,在京东物流的招股书中,还专门提到了顺丰。京东物流表示, 顺丰是一家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而京东物流的定位是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 相比于顺丰,京东物流在仓储及配送服务、大件物品物流服务、物流 科技 服务等业务上有明显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事实上,供应链也是京东物流在招股书中着墨最多的地方。比如在竞争优势方面,京东物流所列出的6条,3条直接与供应链相关 ,包括: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赋能全供应链的先进专有技术、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剩余三条则为:强大的运营效率驱动高服务质量、卓越的品牌形象及客户体验、经验丰富且富有远见的管理团队及强大的企业文化。

从财务数据上看,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收入,也占了京东物流近几年总收入的绝大部分。 比如,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前三季度累计收入达到495亿元,其中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产生的收入占比达到791%。此外,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也为其营收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京东物流2020年前9个月,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所得收入增加了338%。


那么,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到底是怎样一项服务,有着怎样的前景,京东物流又可以做什么?本文梳理如下:

01 增长中的市场,独特的地位

根据京东物流招股书,所谓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是外包物流服务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及一种先进物流服务。这一服务由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提供,但与孤立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不同,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上门安装和售后服务),这些服务以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形式提供予客户,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其中,存货管理在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中起着核心作用。 京东物流也根据客户是否已使用仓储或存货管理相关服务(即仓配服务)对其进行分类。凡使用其仓配服务的客户均被划分为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按2019年总收入计,京东物流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不仅如此,京东物流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和单个客户贡献的收入也在增长。京东物流招股书显示,2018年,其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为32,465名,2019年则增至39,926名。2018年,京东物流每名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的平均收入达234,057元,2019年则增至279,401元。

而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京东物流所瞄准的这一市场仍充满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从需求端看,中国经济数字化快速发展,终端消费者碎片化、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促使企业需要提供更为迅速灵活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不同垂直领域供应链特点各异,这又需要针对各特定行业的特点,量身定制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从生产端看,过去,物流行业的效率提升主要集中于配送端,即成品从制造商到终端消费者的运输。事实上,制造端仍有巨大的提高效率的潜力,在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帮助下,可以通过更佳的原材料寻源采购以及生产规划方式,帮助企业实现效率提升。

从技术上看,企业供应链各个环节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使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运营低效的原因,更好地作出更好的业务决策。而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能更广泛地覆盖供应链,从让有价值的数据更好地被追踪、整合及分析,从而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此外,国家对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促进先进技术应用适应性的优惠政策和改革,也将有助于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灼识咨询测算, 2020年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5%。而且这一市场集中度高度分散 ,2019年按收入计排行前十的企业仅占79%的市场份额。在京东物流看来,目前,这类需求由市场上现存众多分散的物流企业承接,但服务水平严重不足,这就为京东物流这类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带来了巨大机遇。

02 京东物流的方案

在京东物流招股书中,还介绍了 汽车 、服饰、快消品、3C电子、生鲜、医药、家具及家电等多个垂直领域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情况。

从增长率来看,2020年至2025年,生鲜、快消品及服饰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支出增长率领先,分别为188%、146%及127%。 当然,其他领域需求总量也不低,到2025年, 汽车 行业、3C电子、家具及家电行业、医药行业对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需求,将分别增至4460亿元、3160亿元、1170亿元和600亿元。

不过,具体到各个细分垂直领域,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又有很大差异。比如服饰,它SKU数量大、配送层级多、季节性特征明显,还要对终端客户品味的迅速变化作出即时反应,同时还面临频繁的逆向物流挑战。当下的全渠道销售模式,也要求服饰企业灵活有效地管理线上线下存货。

再比如快消品,虽然它是生活必需品,需求通常较为稳定,但各种大促导致的波峰波谷变化,也给生产和存货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为了实现全年更高的运营效率及存货周转率,企业需要专业化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帮助其预测订单,从而更好的管理生产及储存。而生鲜由于品类特殊,它需要更好的冷链物流能力以及基础设施,最大程度缩短源产地与终端客户间的距离,缩减转运次数。

为此, 京东物流基于自身供应链服务能力,开发出针对特定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此,我们通过两类行业,了解下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

1快消品

快消品行业包括多个不同的产品类别,例如食品及饮料、美容护理、个人护理以及包装杂货,各产品类别也有其独有的特点。但快消品也有共同特征,比如数量大、成本低、高周转率以及全渠道分销。

京东物流可以为快消品客户提供全渠道存货管理及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在京东物流看来, 其针对该行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全渠道存货管理、根据业务需求优化仓间库存调拨、货架期监控、多种运输方式、准时配送、基于预测的动态存货管理、以及保税仓储。

举个例子,在与雀巢的合作中,京东物流凭借预测不同地区市场需求的能力,可以在雀巢各个工厂与各个配送中心之间调拨运输产品,并随时随地将产品直接配送给消费者,而不需要在雀巢其他仓库或者销售渠道额外停留。

此外,京东物流的技术能力也能使客户简化大量SKU的库存管理。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也能使客户全面了解自身供应链,例如可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商品地理位置、剩余保质期以及可追溯的运输路线。客户也可以根据京东物流提供的数据,更好地作出商业决策,从而显著减少时间及其他供应链管理成本。

2家电及家具

家电及家具类产品的尺寸、重量、货值的特殊性,让相关企业在履行其订单过程中会面临特别的挑战。比如,仓储存货及运输的成本可能较高,而且难以优化;在仓储、运输、组装及安装服务中,很多企业需要聘用单独的服务供应商,而这对协调和控制成本带来了难度。另外,家电及家具也具有产业集聚特征,制造厂主要集中于我国少数地区。

京东物流的解决方案是,将部分仓库建在家电厂及家具厂集中区域的临近地带,以便客户直接将产品运往最近的产地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仓储及运输成本。京东物流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大件配送网络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则可以帮助京东物流更好地向家电及家具行业的客户提供全面服务,包括跨销售渠道仓库的一体化管理、高效及低成本的履约和派件以及优质送货上门和安装服务。此外,京东物流还提供售后服务。 从工厂揽件延伸至送货上门、组装及安装服务以及售后服务——京东物流这类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可以极大降低客户的管理及履约成本。

03 优势所在,募资所向

不难发现,要给出上述行业解决方案,需要不少前提条件,比如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要有对应的网络、要有相应的 科技 能力、要明晰客户需求有相关经验等等。 而京东物流之所以能做到,也在于其特殊的成长背景。

其一,京东物流发轫于京东集团,虽是从企业物流走向物流企业,但 与商流关系密切的它,不仅有稳固的电商订单,更可以深入商流,甚至更上游,积累了专有技术、专业知识,对商流有了深入了解,设计并开发出覆盖广泛且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从成果上看,京东物流协助京东集团将存货周转天数稳定在40天以下。2020年,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网络处理的线上零售订单中,约90%可于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

其二,京东物流建立了稳健且多样的基础设施。 以亚洲一号为代表的智能仓储设施,为其进行高效的存货管理奠定了基础。高度覆盖和高度协同的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 不仅为京东物流输出提供极致体验提供了保障,也能够让其可以一站式满足所有客户供应链需求。 它通过减少搬运次数及缩短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的思路,不仅带来了时效上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 客户商品的入仓需求,这也为其更好地开展仓配供应链服务提供了助力。

其三,强大的供应链技术。 传统单一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仍是劳动密集型的,自动化水平相对更低。由于单一供应链物流服务商的业务范围更狭窄,对数据洞察的利用也有限。 相比而言,京东物流覆盖更全,洞察更深,当然对技术的投入也大。 除了亚洲一号、无人仓等这类业内耳熟能详的案例,京东物流还在通过采用5G、人工智慧、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持续提升自身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决策方面的能力。像智能算法也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和共享,在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领域实现智能决策。

其四,愈发丰富的客户群体。截止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过19万名企业客户提供服务,广泛覆盖快消品、服装、家电、家具、3C、 汽车 和生鲜等行业领域。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客户数量达到46万家。这 数量庞大、领域多样的客户,一方面加深了京东物流对不同行业的理解,从而开发完善更加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京东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升了业务运营的能力。随着合作更加深入,京东物流与相关客户的关系愈发紧密 ,打造出强大的品牌形象。京东物流未来的潜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外部客户的增长情况。

而按照京东物流的计划,此次IPO募资的主要用途也是夯实提升自身在供应链方面的竞争力,比如升级和扩展我们的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以及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深耕现有客户,吸引潜在客户。

对于京东物流这样的定位和介绍,你怎么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37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