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之父是谁?

我国物联网之父是谁?,第1张

我国物联网之父是刘海涛。

刘海涛的另一个身份,是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他也是中国物联网第一人,早在1999年他就开始着手研究传感网技术。在研发了几年后,将一个新名词——“传感网”或“物联网”应用于大众,他说“我想让大家知道,我国并没有跟随外国的脚步,这是我们的原创,我们的创新品牌。”

在刘海涛眼里,物联网就是面向实体世界的, “以感知互动为目的,以团队属性、社会属性为核心的感知互动系统”。

扩展资料

世界物联网之父凯文

1999年,一只因仓库和销售讯息落差导致缺货的口红,让“科技控”凯文_阿什顿( KevinAshton)发明了“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s(IoT)这 一概念,他在口红的包装中内置芯片,搭配刚开始不久的无线网络感应技术,这样一来,零售商们可以及时知道何时需要补货,缺货的问题迎刃而解。

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世界的“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已经走了十多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物联网的浪潮之中,海尔就是其中一个。11 月9日,“物联网之父”凯文阿什顿来到海尔,他要来看看,在物联网时代中国企业是如何进行自我变革与管理创新的。

身为麻省理工学院执行理事、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创始人的凯文·阿什顿指出,各类传感器与互联网结合,数据通过传感器自动输入服务器和计算机,自动地捕获信息、分析信息并做出决策,从而改变管理模式、生产模型和人类世界运行方式,这才是真正的物联网。

真正的物联网,传感器数量将是全球人口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5G的到来解决了网络连接的终端最大数量、时延问题,加上IPV6可以为地球上每粒沙子都分配网址,物联网即将真正改变科技进程走进人们的生活。

日前,6 G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国际电信标准化组织及电信设备制造商负责人参与。研讨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承办。会议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5 G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刘燕武表示,目前5 G通信标准的发展主要有3种:国际标准;3 G到4 G标准;6 G标准及6 G专利数量占比约为46%。刘燕武表示,与3 G主要依赖于美国技术不同的是,6 G主要依赖中国力量,“因为中国在6 G领域对技术创新具有引领作用”。

3 G和4 G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都从早期就开始了。2 G、3 G时代主要是技术创新,推动技术突破。3 G是核心专利技术、核心专利数量、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3 G到4 G将是第三代通信技术标准演进。5 G也将持续发展。从目前的国际标准来看:3 G、4 G处于3-4年代初期;6 G还处于4-5年代早期;中国6 G正处于专利技术积累和探索阶段;5 G专利和6 G技术专利数量占比约为46%。

目前,各国对于6 G技术的研发已经开始重视并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中国6 G技术专利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公司,分别以861和851件位居第二和第三位。韩国从2016年开始就成立了6 G研究委员会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日本为促进6 G技术发展同样也积极投入了相关研究工作;韩国三星公司与英特尔、高通、爱立信、英特尔以及华为等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研究。韩国电子技术研究院与韩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共同参与制定、发布Rel-50Ghz、Rel-63G两项关键5 G关键技术标准。韩国作为5 G研发方面比较活跃的国家之一,未来也将继续投入相关研究工作。

由于3 G到4 G技术标准的差异,6 G的产业发展会呈现不同特点。日本在3 G时代已经是技术领先者了。与3 G不同的是,日本6 G对核心技术和设备提出了创新性要求。韩国也于2019年初发布了6 G研发计划,到2023年推出6 G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预计6 G商用时间将加快。所以未来中日韩3国可能会形成不同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英特尔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半导体巨头,不仅是应用于PC电脑、服务器等设备的X86芯片的专利大户,而且在芯片制造技术上,也拥有很强的市场地位。但是,英特尔最近有点上火。7nm工艺的失败导致英特尔的市值暴跌,首席工程师也被免职,还有更大的麻烦在后面。


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近日口头审理了专利号为2011102409315的发明专利无效申请。无效请求人是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而专利权人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这项专利的名称为:“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及半导体鳍制作方法”,是一种FinFET专利。


据悉,这是英特尔为应对微电子所2018年发起的专利侵权诉讼而采取的措施。微电子所诉称,英特尔酷睿(Core)系列处理器侵犯了该项专利,要求英特尔停止侵权, 赔偿至少2亿元人民币 ,并承担诉讼费用,同时申请法院下达禁令。

英特尔先后5次提出无效


在此之前,英特尔已经先后5次在中美两地对涉案专利及其美国同族专利发起无效申请,但是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英特尔的申请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无疑,英特尔对该项专利 提出无效 ,目的是想要翻盘。



既然涉案专利组合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英特尔都没能够无效掉,说明其稳定性确实很高,英特尔在与微电子所的专利诉讼中已没有多少胜算,一再对同一专利提出无效申请有些拖时间的嫌疑。

本次复审委最新的审查决定尚未发布,不过结果应该没有太多悬念。

FinFET技术现阶段不可或缺


现在,FinFET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中,几乎是全球主流晶圆厂的最佳选择。虽然英特尔现在在芯片制造技术上落后了,但是英特尔在FinFET技术的应用上却是最早的,其2011年的22纳米工艺,就已经开始使用该技术,随后台积电等才跟进。

台积电最近表示,其3纳米工艺,也会采用FinFET技术,可见FinFET技术具备不小的潜力,而下一代技术就是GAAFET。

中科院专利实力雄厚


微电子所在FinFET领域专利实力非常雄厚。公开信息显示,微电子所 专利数量和质量 都非常可观。截至目前,微电子所围绕集成电路、高可靠器件与电路、物联网等领域已经提交中国专利申请5000余件,国外专利申请500余件,转让专利158件,达成专利许可1505件。


国外专利咨询公司LexInnova在2015年进行的FinFET领域专利调查研究显示,中科院微电子所专利申请数量在该领域排名第11位, 专利申请质量被评估为全球第一。

英特尔时代落下帷幕?


英特尔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其领先的芯片制造能力。在过去数十年里,英特尔长时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但是5G时代,英特尔失去了优势,甚至危机四伏。

2020年7月24日,英特尔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透露,由于7nm制程良率不理想,英特尔的7nmCPU产品较先前预期推迟了大约6个月。



这条消息一曝光,全球的整个半导体产业界为之震动,媒体纷纷报道: 美国英特尔时代终结了 。而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厂和苹果公司主要供应商,台积电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上占据了一半的份额,是行业领头羊,三星以2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还有消息称,英特尔已经将2021年18万片的6纳米芯片的代工订单交给了台积电。一旦了这个消息属实,就意味着英特尔已经放弃了过去多年的竞争优势,彻底失去了垄断地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华为海思、中芯国际……正在崛起,英特尔时代或许真的回不去了。

一吐为快


事因 :一提到滑梯我们都不陌生。一位上海大爷发明了一款救命滑梯。26层楼只用了仅仅90秒,成功逃脱。只需要按一下旁边的按钮,就可以使原本折叠在一旁的滑梯落下。现已获得国家专利。



:你如何看待上海大爷发明救命滑梯专利?


:厉害了!


PS:看了以上内容,您或有“不吐不快”

速到评论区“一吐为快”吧!

徐蔚。二维码扫一扫的专利发明人是徐蔚先生,2011年申请“二维码扫一扫专利”并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下属《新兴领军者》物联网代表企业;2013年发表“数字人理论”与码链专利技术,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华人智造者 : 50位站上世界舞台的华人创新创意领袖》获得者之一。维码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与条形码相比,有更大的信息量和抗污损性能。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全球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危急时刻,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被投入抗疫中,为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 科技 支撑。

新基建浪潮来袭,BATH加码新基建

随着 社会 经济进入信息时代,与传统基建投资模式对比的新基建诞生。2020年3月开始,中央多次进行“新基建”部署,“新基建”成经济发展中重点,成为疫情下保就业、促增长的重要战略方针。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再次强调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预示着接下来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建设,将会掀起新一轮数字化智能经济浪潮。


面对新基建浪潮,各界开始积极拥抱其蕴藏的巨大机遇。阿里宣布在未来三年投入2000亿元,加大面向数据中心、云 *** 作系统、芯片等重大技术研发,并声称对未来有信心,对数字经济有信心;同时,腾讯宣布未来5年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的进一步布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是重点投入领域;华为则会充分发挥其在5G通信领域领先全球的优势。

产业智能化提速,百度专利超1万件

另,百度5月28日官宣,其全球AI专利申请量已超1万件,其中中国专利7000多件,位列中国第一,并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和自动驾驶四个细分领域排名国内第一。同时,百度作为新基建最大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诸多细分应用场景,让AI无处不在。

今年新基建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智能转型正当时。以5G作为新基建基础通信网络,以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底座技术,以云服务作为输出窗口的新基建,将助力各界部署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创新应用,企业不仅有能力获取到无限的数据,也能从中洞察未来,实现快速创新,形成未来核心竞争力。

新基建创新发展,需要知产深度参与


行之知识产权集团,成立于2005年,专注知识产权行业15年,覆盖知识产权代理、专利运营、专利导航、专利分析评议法律咨询、财务会计、 科技 项目咨询等业务,一对一持续高效贴心服务,为你分忧。

以下为5g专利排名:华为、爱立信、海思、诺基亚、高通。

从《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评估结果看,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领先其他国家,欧洲各国的互联网实力强劲且较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互联网发展进步显著。其中,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新加坡分列综合排名前五。

主要产品:

高通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仅限于智能手机,公司的产品和业务已经拓展至可穿戴设备、移动计算、XR、汽车、物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到2020年12月,超过700款采用高通骁龙5G解决方案的5G终端已经发布或正在开发中,其中包括来自众多中国终端厂商的5G产品。

同时,高通公司积极拓展合作生态圈,使5G技术及应用扩展至Wi-Fi、AI、汽车、PC、XR、固定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工业物联网等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58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 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