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什么是物联网?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第1张

1、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 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 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2、组成: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

(1)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2)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3)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扩展资料:

常见的运用案例有: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去请教了涉猎这方面的朋友。

首先,交互设计的核心部分是什么,这不是最终实现的结果,而是之前的想法的一部分。如果你只拿一个硬件设备出来,我不认为它是交互设计,它顶多是个互动装置。 交互设计研究的应该是人与媒介与环境等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个媒介可以是屏幕也可以是建筑。你如何定义你的用户?他核心是要和另一个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一般在什么环境几点钟?通过你设计的这个媒介?他用完以后感觉愉悦还是帮助他高效完成?这些全部定义清楚了,才是真正交互设计的核心,接下来才能到概念阶段。

我的朋友是个建筑设计师,她很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那时候物联网的理念也刚开始,还有整个系统的组网、控制、交互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产品在交互设计上的独到之处。而就目前来说,提到交互设计,都是指的UI设计,甚至更狭隘为移动端的UI设计。而对于硬件的UI设计,不仅做的少,深入研究的更少,更何况你的老师了。因此绝大多数的家电数码产品在交互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也是未来工业设计的一个突破点。

硬件交互设计比软件有更多的条条框框,物理按键下的电路布局不能随意,主要的交互方式是有限的,基础设计上就只能扎实有效地做,而在外围功能上,可以有一些别出心裁的亮点,这就需要对元件功能认识透彻,并能够与应用场景相契合,那么就会做得唯妙唯俏。

物联网这些年越来越成熟,丰富的物联网产品能实现很多各种各样的功能,这其中功不可没的就是传感器。
在嵌入式移动设备中,比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家用医疗设备和其他一些智能硬件设备,所用到的物理传感器一般都是MEMS传感器,MEMS的全称是: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即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和传统的传感器相比,MEMS传感器体积更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易于集成开发等优势。

成本不是太高,也就是几十元吧,但是太复杂,把元器件焊在电路板上,想想都觉得头痛。
组装摄像吧,成本又太高,摄像头模组:一个几十元,镜头:十元左右,外壳:几十元一个,红外灯:几元一个,连接线:几元一个。当然要成批购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675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 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