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信息采集数据差距过大的原因

乡村建设信息采集数据差距过大的原因,第1张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生产基地4G信号盲点仍然较多,乡村5G基站、光纤宽带、物联网设施等新基建数量和布局亟待完善。
二是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农业农村数据资源分散,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不足,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利用不够。
三是创新能力较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
四是融合应用不足。农业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滞后,融合应用场景不多,数字经济在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偏低,与城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五是数字化人才缺乏。乡村数字化复合型人才不足,大部分主体数字素养不高,难以应用数字化农业技术。
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
路径和措施
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发展潜力具大。建议从以下“五坚持、五推进”几个方面,以数字化驱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一)坚持大数据赋能,推进资源要素数字化
统筹农业农村部大数据架构和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设计,改造提升“农业农村云”,建设大数据通用支撑系统,完善综合业务系统和单品种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应用中心,形成统一的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在顶层设计层面,围绕数据从哪里来、如何管理和如何使用,重点建设“天空地”一体化农业农村信息采集技术体系,整合分散于多层级、多环节和多主体的涉农数据信息资源,构建全国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图”。
在条件支撑领域,重点建设数据标准规范、数据采集通道、网络安全体系和资源数据库等基础设施。
在数据应用环节,聚焦粮食安全、种业监管、生猪稳产保供、长江禁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等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完善分析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大数据分析预警模型,加强政府与市场协作,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开拓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提升数据资源利用水平。
(二)坚持智慧化发展,推动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
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农业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是发展智慧种业和智慧种植,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种质资源数据库,加快种业创新攻关、种质资源保护、市场监管等种业数字化转型。开展智慧农田建设,建立农田大数据采集通道、农田时空大数据库、农田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决策系统。
二是推进智慧牧场建设,加快规模化养殖场数字化改造,推进环境感知、精准饲喂、粪污清理、疫病防控等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动生产全过程平台化管理。
三是推进智慧渔场建设,加快池塘、工厂化循环水、深水网箱、鱼菜共生等养殖模式的数字化改造,推进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增氧、精准饲喂、水产品分级分拣等技术应用。
四是推进智慧农机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改造,发展全环节农机精准作业,开展主要作物无人农场作业试点,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引导数字时代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化大市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协同发展。
(三)坚持平台化创新,推进农业科技数字化
顺应农业科技数字化、平台化、集成化、交互化创新发展趋势,优化数字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平台化协同攻关机制,提升底层科技、核心技术、关键装备与基础数据的掌控能力。
一是围绕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布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等,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和专业分中心,构建技术攻关、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创新平台,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师。
二是实施农业农村数字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突破农业精准感知和数据采集、数据挖掘与智能诊断、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专业遥感卫星研发、无人机应用等关键技术,动植物生产监测、识别、诊断、模拟与调控的专用模型,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精准饲喂、农业机器人等设施装备。
三是围绕数字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发展,建设一批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推动先进技术装备与成果应用示范,开展标准化组装、集成、熟化和应用验证,探索“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机制。
(四)坚持产业链融合,推进农村经济数字化
数字化为重构城乡产业链、重塑城乡关系、建设乡村现代产业体系、振兴农村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
一是加快以数字化盘活农村生产性资源和资产,构建农村产权数字化交易平台,推动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互通。
二是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数字化绿色供应链,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通过供需信息的精准高效对接,让农产品“卖得掉、卖得远、卖出好价钱”。
三是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升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村数字化新兴产业,培育乡村数字化新业态,推动互联网、手机APP与乡村特色产业、新兴业态深度融合。
四是加大引导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发挥数字化技术引领、市场创造、效率改进等功能,推进乡村产业链、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农村现代经济体系。
(五)坚持普惠制服务,推进乡村建设数字化
一是推进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要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新基建建设,大幅提升乡村数字化网络设施水平,加快补上乡村数字化基建短板。
二是实施数字化新农民培训工程。利用数字化培训网络平台,开发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在线课堂,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民网红主播,吸引一批有志青年投入建设数字乡村。
三是构建数字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信息平台和在线村务政务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党建”“互联网+社区”“互联网+法治”“互联网+治安”行动,提高农村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四是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行动。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完善面向农户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要防止出现乡村数字贫困陷阱。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金融”,推动实现城乡均等化普惠制的公共服务,让文化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走进农村千家万户。

11村级网站111应展现村级景观、餐饮、农产品、休闲娱乐信息,包括本村旅游项目图文介绍、360度全景旅游和旅游介绍视频等。112村级网站内容应支持在电脑、智能手机等显示屏上显示,实现多屏互动,便于用户随时随地浏览,同时支持点播观看。113应做到网页内容的时时更新。114在北京旅游网智慧旅游乡村频道下以布网站信息。115能够通过微博等手段对外发布微游记、旅游攻略等文字、视频信息。116应可以在线支付,支持手机支付。117应实现对网站域下所有文字、、视频等信息的严格审查与发布,无色情与反动等信息。12民俗旅游接待户建设121 独立网站应独立拥有介绍餐饮菜品、住宿房型、采摘项目和其他旅游项目的内容及价格的网站。422电子票能够支持游客在网上购买电子票。能够扫描识别二维码电子票或其它形式的电子票。123 电子身份认证能够支持以手机识别游客的电子身份认证。124 客户服务电话应提供固定的,便于游客咨询服务,并保持畅通。125 刷卡便捷服务应可以提供借记卡、xyk刷卡服务,方便游客消费,POS终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126 手机支付服务能够提供手机支付,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127在线预订应可以通过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在线预订、电话预订的方式,接受游客预订。能够以多种方式通知民俗旅游户预留房间、餐桌等,并短信通知用户。提前1天向用户确认预订结果。13无线网络131全村民俗旅游接待户客房、休闲渔场、观光果园和观光农园等各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应实现室内有线网络的无线覆盖,并免费向游客提供无线上网服务。132全村民俗旅游接待户客房、休闲渔场、观光果园和观光农园等应达到10M及以上光纤接入覆盖率超过80%,20M及以上光纤接入覆盖率超过20%。133村内的游客服务中心、小广场等游客聚集地点应实现无线网络(WLAN)热点覆盖,能够与室内无线网络无缝切换,双点畅游。14 智慧应用141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在旅游乡村出入口、重点旅游项目等位置利用位置服务的技术手段能够向游客手机提供各类旅游信息,包括民俗村介绍信息、周边餐饮信息、周边住宿信息、周边游玩项目信息等自助导览、自助导游信息。142 信息触摸屏在游客服务中心、重点旅游项目等位置应设置信息触摸屏,提供自助导游导览信息、旅游资讯信息、地图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信息查询、语音公用电话服务和免费上网服务。143 在线培训能够为本村民俗旅游接待户提供农村政策法规、乡村旅游服务规范、智慧服务 *** 作技能等互联网在线培训。144视频安全监控1441在旅游乡村主要出入口、重点旅游项目等位置建设视频监控点。1442能够实现网络在线监控、实时远程控制与调度、集中上联,在保障乡村、景区安全的前提下,便于管理部门统计了解人流、车流情况,方便管理。1443能够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人员、车辆进行识别、统计,实现对旅游景区、民俗旅游户的人员安全监控、人车流量统计等功能,对安全风险服务进行提示,包括人车流信息情况通报、气象交通信息提示、安全信息提示等。145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控能够对旅游乡村中休闲渔场、观光果园、观光农园等高端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生产等环节,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技术等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监控,并集中展现,保障农产品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吸引城镇居民消费。146农产品销售运输安全管理对于智慧旅游乡村高端农产品销售应提供物流跟踪管理,通过RFID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对农产品运输全流程进行监控和跟踪,保障运输过程安全。

水产养殖业国家扶持的项目有稻鱼综合、智慧渔业、休闲渔业、鱼菜共生、渔光互补。

1、稻渔综合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生产出优质稻米和各种名优水产品等,如在稻田里养殖一些稻花鱼、小龙虾,青蛙等,使效益最大化。

2、智慧渔业

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就是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

3、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就是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4、鱼菜共生

集蔬菜栽培与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比如鱼池上面可养一些水培蔬菜,这样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可为蔬菜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实现双倍效益。

5、渔光互补

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就是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对于农民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73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