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oT,IoE分别是什么意思?
1、IoT
物联网(英语: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一般为无线网,而由于每个人周围的设备可以达到一千至五千个,所以物联网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个物体。
2、IoE
万物互联(英语:Internet of Everything,缩写IoE)定义为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给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功能,并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
万物互联的核心概念是任何设备、事物都能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在网络中彼此之间进行通讯。
二、IoT和IoE的区别在哪里
1、从IoT和IoE对象的不同区分
万物联网(IoE)包含了四个重要要素,是人、流程、数据和对象,
然而物联网(IoT)只注重于对象这项元素。
2、IoT和IoE之间的关系作用区分
万物联网对物联网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功能以改善商业和产业的成果,最终将透过促进物联网的进步来使人们有更美好的生活型态。
扩展资料
1、物联网的提出
Peter T Lewis 在1985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比尔·盖茨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互联。
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
1999年,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11月17日,世界信息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其中指出“物联网”时代的来临。
2、万物互联的提出
IoE由科技先驱和3Com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罗伯特·梅特卡夫认为,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呈正比。从本质上讲,网络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使得万物互联,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万物互联
百度百科-物联网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首届毕业生于2015年毕业,但整体人数较少,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缩写,字面翻译是"物体组成的因特网",准确的翻译应该为"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简要讲就是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
用于物联网终端系统平台的 *** 作系统,就是IoT OS
物联iot是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
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根据物联网的以上特征,结合信息科学的观点,围绕信息的流动过程,可以归纳出物联网处理信息的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