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第1张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总共有1个校区,即校本部校区,该校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一、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总共有1个校区,地址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504号。

二、山东胜利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创建,东营市人民政府承接续办。其前身为成立于1973年的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胜利石油学校和胜利油田卫生学校。

学院在历次山东省评估工作中获评优秀,先后获得“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中国企业先进教育单位百强”“全国职业指导与创新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山东省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先进学校”“东营市创业就业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山东省东营市。学院占地44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0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总值895154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800余平方米,藏书5725万册,建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1个,拥有ZJ50DB钻机、ZJ40L钻机、井下作业通井机、游梁式抽油机、PZ12V190B柴油机等各类实训设备和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气集输、带压作业等各类仿真模拟系统100余台(套);建设了国家安全应急响应演练训练基地、中国石化油气生产信息化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创新孵化基地、胜利油田应急救护训练中心等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实验实训和技能训练要求。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4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10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18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195%,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44人;学院还聘请了190余名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8项、二等奖26项,建成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省重点教材28部、职业教育规划教材6部,申请专利20余项。

学院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护理学院、智慧产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自动控制工程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基础教学部)、人才发展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共有石油工程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电气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药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5个高职专业。

学院先后与京东世纪贸易、漱玉平民大药房、广州数控、山东万通、胜利监理、美斯坦福信息技术、滨海迅腾科技、山东广拼多等多家企业,在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开展办学合作。2019年,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推动形成政府统筹管理、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东营市人民政府与山东蓝海集团本着“共同举办、共同管理、共同建设”原则,开启了校企深度融合新局面,并启动了一流的信息化新校区建设工作,对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建校以来,学院以学生成长和获得良好就业能力为中心,依托企业集群、中国石化和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黄蓝战略,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已培养各类专业人才9万多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有2000多人走上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涌现出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获得者、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齐鲁首席技师等一大批青年才俊。

1第一阶段(1950~1968)

(1)大量系统的石油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自1950~1954年,前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CNPC前身)陕北地质大队首先进入盆地,为何首先以清涧河以南和铜川以北的陕北作地区首选,自然有历史的渊源。不仅因为这里有已出油的延长油田,更有铜川-黄陵盆地的南缘几排背斜带的吸引(图3-1)。

图3-1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挠褶带构造纲要图

图中把渭北分成7个二级带,真正有意义的是马家河—苏家店以北的两个带★表示在J1f至T3面上流出石油的采煤坑道(上石节)位置

遵循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前苏联传来的习惯,陕北大队在未开展盆地整体调查的情况下,工作重点放在了延安的枣园、桥儿沟、青化砭,延长的甘谷驿、胡家村、子长的清涧,甘泉石门子,宜君四郎庙,以及黄陵的七里镇等若干个点上,以勘探目的层三叠系延长组(T3y)和侏罗系延安组(J1-2y)为目的层,首先对以上几个点进行1:5万—1:1万的地面详查和细测,并从中选择永坪、枣园、四郎庙及七里镇进行了钻探验证(共打探井142口)。除钻探进一步证实永坪是个小油田外(T3y4),包括四郎庙构造上的9口钻井,虽然遍见T3y的油气显示,终因测试无价值而放弃。至1954年底,CNPC撤出陕北,将工区工作的重点转到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

(2)前地质部系统在盆地的普查工作,与全国一起开始于1955年。开始工作时是两支队伍,由关士聪担任技术领导的633队(属西北地质局)的工区,在“地台边缘”找油思想指导下,首选盆地西部边缘以固原为中心的六盘山区;而以王永焱为首的206队的首选工区,是在“基岩隆起”指导下的盆地北部的乌兰格尔(隆起)。633队在1955~1957年期间,以白垩系六盘山组(K1l)为主要目的层并兼顾第三系的评价。在南起泾川、陇县,北至同心、海原的K1l,裸露区,开展了1:20万普查。并对发现的寺口子、冯川里、王大寺套等构造,进行了详查和浅井钻探。仅在固原西南庙山构造61号构造井,井深30~40m处见油气显示,在寺口子手摇钻20m深见少量气显示。应该说,由于手段上的限制,此期间对六盘山的深部,包括对固原-同心地区的清水河流域覆盖区(重力低)并无深入的了解。

致力于“东胜基岩隆起”的206队,第1年在伊盟隆起顶上,进行了1:20万普查,第二年将普查范围扩大到北至大青山、东至准格尔旗、西到桌子山、南至杭锦旗、鄂托克旗以南。主要一项成果,是发现了东西长达56km的分布于“基岩隆起”顶部的早白垩世地层中的“油砂”(可闻而难见),同时圈定了柳沟和长盛源为代表的4个局部构造(实系膝状挠曲)。此期间,钻浅井8口,并在吴1井至吴5井中见早白垩世油气显示,同时在吴1井、吴6井、吴7井见石盒子组(P1-2sh)油砂。还在吴l井井深1079m下白垩统/太古宇不整合面上下见显示。

根据地质部的指示,放下六盘山,633队与206队于1957年合并,在东胜成立了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在1957~1960年期间,该队以鄂尔多斯北部为重点,继续在“基岩隆起”思想下,进行1:20万普查和1:5万详查。并对基岩隆起东西,较系统的开展了钻探工作,继续发现了下白垩统和二叠系石盒子组中的油气显示,在吴6井还见到了二叠系山西组中的显示,并在吴19井土法试油中,见少量气喷。

根据地质部的决定,1959年在延安成立了由陕西省地质局领导的陕西石油队,从1959~1960年两年内,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南起邞(富)县,北至绥德,东至黄河地区内,开展普查、详查工作。同时进入对沟门、甘泉一带,针对侏罗系进行钻探,发现了侏罗系延安组的油气显示。

(3)1960年12月,地质部决定将鄂尔多斯石油普查大队和陕西石油队合并,组成第三普查勘探大队(以下简称三普),队部由东胜迁往延安。虽然此时的技术指导思想,开始注意到盆地的整体研究,工作范围是整个鄂尔多斯及其外围。然而,由于受到当时“长垣”思想的影响,在三普1960~1963年的设计思想中,以志丹-麒麟沟重磁力异常为重点的“二级长垣构造”思想,写进了三普的设计。4年当中,三普和地质部第三物探大队协同作战,以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的办法,部署三条区域性剖面对该异常进行解剖。企图了解中生界对基底“隆起”的继承。同时在异常带的东段,开展1:5万地面面积详查,企图以局部构造间的关系为基础,结合钻探,弄清异常带的性质,对该区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

正像在出版的地质图上所见到的鄂尔多斯,从1961年到1962年,在异常带东段打井21口,证实志丹-麒麟沟重磁力异常带在中生代并无隆起反映,整个陕北是一个倾角不到1°的西倾大单斜,是鄂尔多斯中生代陕北斜坡的一部分(图3-2)。

钻井和地面详查在否定长垣思想的同时,在重磁力异常东段志21井、22井、23井、25井,在上三叠统延长组中普遍钻遇油砂,中段的志5井、6井、8井也见延长组油砂,其中志8井油砂总厚达318m。还在延安以西的招4井、6井、公8井及柳l井中见到中上侏罗统延安组的油砂,在吴参井延长组及延安组见良好显示。

(4)地面地质、钻井、盆地的整体研究和全盆地的编图工作,在此期间,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从盆地整体研究出发,对盆地构造单元第一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指出占盆地面积2/3的陕北,是一个局部构造并不存在的单斜,这就是图3-3中的“东部斜坡”。

通过编图(全盆地),认识到北纬38°线,或横2-刀4一线,也就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与北部沙漠区的分界,既是区内中生界上三叠统延长组—中上侏罗统延安组含油的北界,也是延长组河流相区与湖泊相区的分界,界线以南的三边—延安以北一线是延长组缓坡的河口三角洲地区。

大单斜上,延长组及延安组油藏的特点,具有“平面上一块一块”和“剖面上一条一条”的典型的岩性油藏的特点。由于延长组的孔隙、渗透率极低,不经常规压裂(当时的钻井及试油都无此条件)只能是“孔孔见油,孔孔不流”。

图3-2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大气田分布位置

示西倾大单斜

1—盆地边界;2—延6等深线;3—下古生界气田;4—上古生界气田

此一时期,还通过盆地整体研究,提出几个重要的直到现在仍然应该重视的成果。

图3-3 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及周缘新生代地堑系的分布图

——根据盆地东西部古生代特别是上部古生代沉积和构造古地理的研究提出,在现在盆地中央存在一个“古中央古隆起”(图3-4)。

——在研究延长组及延安组沉积和沉降中心不吻合,以及每有迁移基础上,提出中生代沉积由西向东迁移的时空观念。

CNPC的队伍,自1954年离开陕北,进入西部以马家滩为据点的灵盐工区后,在以银川为基地主攻马家滩断褶带中部同时,也曾于1964~1965年,北上盆地乌兰格尔及六盘山地区。同时将灵盐(灵武-盐池,下同)地区的工区,向东扩展到三边一带,还在驻地的银川地堑,以第三系为重点进行过勘探。主要成果是在灵盐地区,也就是在盆地西缘活动翼上的马家滩断褶带中部及紧邻天环向斜的西翼,发现了以马家滩、鸳鸯湖、刘家庄、李庄子,以及后来的大水坑、马坊等小油(气)田(图3-5)。

图3-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厚度略图

在这一阶段后期(1964~1968年),地矿系统的队伍(三普)第一次离开了作为盆地主体的鄂尔多斯,于1964年进入渭河(汾渭盆地)地堑。

志丹-麒麟沟重磁力高带作为长垣的否定;“孔孔见油”、“孔孔不流”和“三低一无”现象的存在,加上认为“陕北基底太稳,盖层太平,岩石太硬”等认识,在1963年底的地质部系统的全国会议上,受到中国东部华北新生代裂谷盆地突破的影响(此时CNPC在华8井发现了沙河街的自喷油层),三普队伍于1964年离开了陕北,第一次来到了渭河。

1964~1968年,渭河工区经过先北后南、自东向西,包括7口深井、2口浅井,以及近12个地震队年的工作(这当中,在后期还抽调地震队和钻机北上河套盆地),证实渭河盆地的特点是:

图3-5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田分布图

1—钻井;2—构造分区线;3—油田;4—古生界气田;5—古河道;6—延长组(T3y)生油区

否定了过去认识上的浅、小、碎、红,证实这是一个既新又深(第三系沉积主体以中新统—上新统为主,第四系底界在WC-4井达到2400m,新近系底界在盆地西南部周至深达5200m以下)的依附于北秦岭的新生界的半地堑(图3-6a-b)。

盆地发生在中生代近东西向的属于“北秦岭”轴部的隆起背景上,盆地北部中新统—上新统以下就是奥陶系,盆地南部中新统或局部始新统—渐新统之下,是前寒武系。

没有找到类似华北沙河街组的湖相源岩,局部所见古近系(白鹿塬组、红河组)都是红层。唯一所见暗色湖相沉积(永乐店群1~3组),实际是第四系三门组的同时异相(图3-7)。

图3-6a 渭河WH-Ⅸ线解释简化示意图

图3-6b 渭河地堑中部示意横剖面

图3-7 通过渭南南北(地面—井下)三门系(永乐店群1~3组)岩相横剖面图

2第二阶段(1969~1975年)

——“打回老家去”,迎来长庆油田大会战,突破庆、华、吴,盆地南部下、中侏罗统延安组(J1-2y)石油地质储量上了第一个大台阶。

地质部门在鄂尔多斯盆地的找油工作,如果将1964~1968年在渭河地区的工作包括进去,到1968年,已历经14年。这期间“曾用过地台边缘凹陷找油理论(指六盘山)和地台边缘隆起理论(指乌兰格尔),后来又运用找大庆式长垣和新生代断陷找油的经验(指陕北和渭河),在盆地内转了一大圈……虽然积累了大量地质资料和寻找油气工作的经验教训,但既未发现工业油气流和向国家提交一个油气田,也没有一个肯定能发现油气流的明确目标。整个队伍陷入了向何处去的困境”(《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和发现》289页)。

“1968年底,大队领导王琳和孙肇才工程师为部署下一阶段油气勘查工作,围绕找油方向和怎样找油的问题,发动全队广大技术人员和职工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的焦点:一是是否留在渭河和河套继续工作;二是回到鄂尔多斯盆地的哪个地区;三是另选新区而新区又在哪里……(同上)”。大队派孙肇才和一位职工代表李海云去北京向李四光部长汇报。当部长听完孙肇才有关渭河、河套盆地情况以及大家讨论的意见后,根据他一贯的有关中国东部三条沉降带的理论说:“松辽、华北、江汉的第二沉降带均已出油,因此,第三沉降带的陕甘宁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以及北边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也有两个盆地(指产油的东戈壁及乔巴山盆地),与东部的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是两个平行的含油远景带”。“陕甘宁盆地与四川盆地情况有些类似……这里存在生油层是没问题的,应该回到陕甘宁中去。作为伊陕地盾的盆地中部很值得搞,要接近它”。部长谈完后,李海云同志问部长:“是不是让俺们打回老家去”部长说:“对,就是要打回老家去!”(详见1968年12月23日李四光部长的谈话记录,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与发现》289页)。三普广大职工的意见及李四光的指示,得到了一起听汇报的地质部领导的支持。三普1969年的石油普查工区,从渭河与河套转向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

重返鄂尔多斯,突破口选在哪里,是能否打开局面的关键。我们从盆地区域整体分析入手,认为上三叠统延长组(T3y)沉积时的鄂尔多斯是个大型的内陆坳陷,是内地台基础上的上叠坳陷(前陆)盆地,庆、华、吴地区处于背靠稳定区(陕北)和面朝活动带(西部边缘)的枢纽地带,是个不粗不细,有粗有细的沉积地带。根据此一粗犷的思路,结合庆阳-华池一带老的电法以及新的地震成果,大胆地在庆阳、华池山庄部署了庆参井和华参1井。其中,打在华池电法隆起上的华参1井,因遭到夏天洪水的淹没,虽然在延长组上部见到10层总厚745m油砂,仍然不得不放弃,再根据三普342物探队在Sh—Z测线上的山庄“隆起”显示,钻探了山庄的华参2井。

庆参井在延长组和延安组中共发现油气显示19层。该井在试油过程中,汲收过去因低渗透,导致“孔孔不流”的教训。笔者与李炳刚一起远赴玉门油田,请来了CNPC系统玉门油田的压裂队伍。1970年8月,对该井2组4层,进行了压裂喷砂测试(是地矿部系统的第一口压裂井),使该井“从无产到有产,从有产到间歇自喷(1970年8月23日自喷高出井口40m)”,从而突破了陇东的出油关,引起了兰州军区及CNPC的重视。

1970年5月打在华池山庄的华参2井,因为首次在下、中侏罗统延安组中发现了很好的油砂,在井深13676m提前完钻试油。8月28日初,日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03m3/日。

庆参井和华参2井的突破,加快了陇东的勘探步伐。燃料化学工业部于1970年9月向中央呈报了请兰州军区组织陕甘宁石油会战的报告。11月5~10日由兰州军区主持,在兰州召开了有陕甘宁三省军分区及40多个单位参加的会战协作会议。会上,笔者代表三普向燃化部副部长唐克及大会作了庆华吴油气勘探情况的谈话和汇报。唐克建议三普从庆阳、华池已突破区撤出,并以“威力侦察吴旗、火力侦察走马湾(渭北褶带)”任务,重返陕北。

从1971年2月,三普在吴旗工区,先突破了吴l井14方/日后,同年8月,吴2井以11方/日,以及吴8井(张坪)以108方/日的高产,圆满地完成了突破吴旗的任务。1974年,三普转战志丹,在永2井,以237方/日产量突破了志丹县的出油关。

从1969~1973年,三普在庆阳、华池、吴旗和志丹地区,共打探井22口,几乎每口井都钻遇了以延安组为主的油气显示,在经过试油的16口井中,有13口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

这就是“打回老家去”及“庆华吴”概念的由来和前前后后。“由于庆华吴的突破,在国家计委地质局1973年6月召开的西安石油地质座谈会上,笔者代表三普介绍了突破鄂尔多斯盆地的经验,受到与会代表重视。1980年4月,地质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地质系统评功授奖大会上,三普被评为《在地质找矿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为了总结鄂尔多斯盆地20年来的石油地质普查工作,孙肇才、谢秋元、孙国凡、李龙云等于1974年完成了《陕甘宁盆地石油普查阶段地质成果总结报告》的编写,报告从盆地整体出发,以三叠系和侏罗系为中心,以庆华吴的发现为重点,总结了庆华吴地区的油气赋存规律,提出了以‘让开大道,占领两厢’为内涵的勘探侏罗系底部砂岩油气田的勘探模式,及以古河道和滨湖三角洲为主体的地层岩性油气藏赋存规律,丰富了我国陆相油气田的地质理论和勘探方法。《陕甘宁盆地油气田的发现与岩相古地理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图集(鄂尔多斯部分)》和《5200m的裸眼钻进工艺》,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勘查和发现》291页)。

同一期间,属于CNPC的会战主体部队,先后组织了“围歼马岭,扩大城(壕)和华(池)”、“发展吴旗、出击姬塬”、“进军定边”、“开辟两河(洛河、葫芦河)”等战役。“探明了马岭、城壕、华池、南梁、吴旗、马坊等6个油田,找到了山庄、刘坪、五蛟、上里塬、合道川、黑河、演武、庆阳、姬塬、薛岔、顺宁等16个出油点”。“一个新兴的侏罗系古地貌披盖河道砂油区巍然屹立在中国黄土高原上”(杨俊杰,2002,P166)(图3-8,图3-9)。

3第三阶段(1975~1982年)——再下渭河,突破内蒙古

再下渭河

1970年9月17日,国家计委地质局把三普下放到陕西省地质局,并更名为陕西省石油普查大队。因此,在前一阶段会战中,在接受唐克部长“威力侦察吴旗,火力侦察走马湾”时,根据省里的要求,笔者在1971年三普的地质设计中,又增加了地方色彩的“再探关中、调查陕南”8个字。这样一来,三普从陕北到关中再到陕南,都有了队伍。

二上渭河的步骤是先西后东。重点先放在西安凹陷古近系上。到1975年,在西安凹陷完成地震2546km,控制面积5700km2,打深井5口,进尺19501m。其中渭参10井,井深5205m,裸眼钻进井段4913m,创造了当时地质部系统钻井最深、裸眼钻进最长、取心最深三项纪录。该井井位紧靠秦岭,5210m未穿透新近系,(有的报告认为达渐新统顶)。后又在东部固市凹陷打深井5口,进尺14369m,地震2270km,除在下更新统(有人主张划在上新统)湖相沉积地层中局部见荧光显示,因而有所谓“三个月母鸡不能生蛋”(意思源岩不成熟)的评论外,二上渭河的勘探结论,是对一轮否定结论的进一步补充。

由于二上渭河的地质和钻井工作,向东进入了三门峡,并在依附于小秦岭一系列北东向小地堑中,发现了古近系的以项城组为代表的暗色地层,从而将项城组与横跨秦岭的南襄盆地中北东向的核桃园组联系在一起,分别将分布于豫西隆起上的北东向小地堑称“豫西地堑系”,而将包括周口、合肥盆地中的近东西或则NWW向的第三系称“豫皖地堑系”(孙肇才,1979)(图3-10)。

图3-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纪早期古地貌分区图

1—油田;2—古地貌分区;3—坡嘴;4—水汇三角;5—指状丘嘴;6—侧蚀斜坡;7—延10缺失区

突破内蒙古

1975年9月国家地质总局成立后,三普在回归国家地质总局的同时,又恢复三普名称。在1976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长沙会议上,总局给三普下达了1977年北上内蒙古并力争当年突破上部古生代出油关的任务。在三普1976年的设计书中,写进了包括“重点伊盟、准备河套、抓上古兼下古海陆并举”等大意的设计内容,当然,1977年的重点,是努力实现在长沙会议上,国家地质总局石油局副局长苏云山再次面嘱笔者的“力争突破内蒙古出油关”的任务。

图3-9 盆地南部延安组油田分布与延安组早期古河道关系图

(据长庆油田资料)

1—油田;2—古河道;3—有远景区;4—缺失延10或尖灭区

在选择北部突破井位上,也是北上内蒙古第一个井位上,遇到了4种以上完全不同的意见。笔者从前CNPC在北部石股壕所钻的石深1井报告中,获得启发,“为什么对二叠系石盒子组18m油砂不试而别”,“岂不是陕北吴旗吴参井的翻版”。笔者再一次力排众议,在当时队领导王庆斌和内蒙古工区负责人李海云支持下,1976年1月,冒内蒙古冰雪的严冬,赴现场,将新的伊深1井,定在离老井不到100m处的“石股壕鼻状高点上”。该井1976年6月开钻,22962m进入基底前震旦纪片麻岩后完井。二叠系石盒子组直接不整合覆在太古宙变质岩之上。该井在二叠系石盒子组6—8砂层中普遍见油气显示,1977年7月进行测试,其中对底部4层合试,在未采取压裂工艺的条件下,获得日产天然气15920m3的自喷,上部砂层除日获10000m3气外,还获得1m3凝析油。

图3-10 豫西地堑系示意简图

三门峡属于汾渭(EW)地堑

虽然伊深1井突破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并不顺利,但仍然在一些钻井分别见到了奥陶系风化壳及内部(伊13井、15井)、中石炭、上石炭和二叠系山西组的荧光显示(伊3井、伊16井)。显示的范围从北部的东侧,扩大到了西部桌子山南段。

1982年5月,中日合作队(地震)成立后,在中日双方确定的合参井中(鄂托克旗大庙乡),在二叠系石盒子组底部砂层中,测试日产气207万方,凝析油04m3。同时还在伊17井、伊13井、榆林北伊24井发现从石盒子组到奥陶系的低产或显示。其中伊17井,初产仅2006方/日,压裂后达到日产37万方/日,伊24井奥陶系内发现4层气显示,测试日产267方。

此一时期末,长庆油田在会战期间对延安组的勘探上,在庆华吴地区取得突破,长庆油田年产原油超过100万吨,加上陕北地方浅油层的产量,总年产量接近200万吨。有总长近500km的3条向兰州输油的管线在此期间建成。

420世纪90年代以来(1983年至现在)——以CNPC为主导的盆地油气大发展时期(从简)

CNPC在“压开延长组、拿下大油田”以及“东抓三角洲、西找湖底扇”的指导思想下,拿下了地质储量10516万吨的安塞大油田

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盆地勘探侏罗系的储量高峰过去之后,扩大油气后备资源,又成了CNPC的当务之急。延长组“既是该区弥补延安组油气产量的理想接替层,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经过攻坚啃硬的风险对象”。他们在总结1973~1975年“压开延长组,拿下大油田”未果的经验基础上,这次(1983)增加了“东抓三角洲”的思想,并将1964年编图得出的陕北延长组三角洲为对象,首先把安塞作为突破口。“结果第一批探井连连得手,其中塞l井(长2)日产油64吨、塞5井(长2、长6)日产183吨……后来(1985~1986年)塞37井和塞121井分别获得427吨和321吨高产”(杨俊杰,2002,P168)。从而证明安塞延长组是湖泊三角洲大油田,探明含油面积206km2,地质储量10156×104t,控制储量3300×104t,伴生气50×108m3(图3-11,图3-12)。

突破陕北大气田时期(1986~1994年)

20世纪80年代初,CNPC因“皮厚肉深”,从河套撤出,以及在“收缩灵、盐、陶”和晋西地区而进入盆地中部后,在陕北打了麒参1井和洲1井。分别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顶部风化壳获天然气173和4万立方米/日产量。还在天环向斜天池构造上的天1井,在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获16万立方米/日气流。

1988年,CNPC研究院与长庆油田合作,在靖边打了一个科学探井陕参1井。与此同时,1989年6月27日至7月1日,长庆油田在庆阳召开的天然气发展战略、战术研讨会上,经过讨论,明确了以下4个问题:

坚定在盆地中部找到大、中型气田信心。

统一寻找大气田的主攻方向——中部古隆起的认识(详见后)。

强调奥陶系顶面侵蚀面的作用及意义。

明确勘探战术(特别是压裂技术)的保证作用。

1989年,“勘探实践与综合研究凝结出的陕参1井和榆3井,分别在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获得日产283×104m3和138×104m3的高产天然气流,从而成功地发现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奥陶系顶部风化壳古潜台大气田中国陆上第一个世界级大气田”(杨俊杰,2002)。

自1969年到目前为止,CNPC以早中侏罗世古河道为对象开发的油田是22个,累计探明油田面积1568km2,石油地质储量233×108t;继安塞延长组三角洲大油田发现后,相继又发现了靖安、安镇北、下寺湾和直罗柴窑等5个油田,累计探明油田面积10021km2,石油地质储量51077×108t,加上延长油矿5个小油田(延长、永坪、青化砭、姚店、甘谷驿)25×108t储量,延长组油田共13个(加上马家滩),地质储量增至8亿吨,目前仅长庆就年产油500万吨;已发现气田8个(刘家庄、胜利井、镇川堡、中部大气田,以及神木、榆林、乌审旗苏里格),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7504×108m3。其中,两年多以前发现的盆地北部中间地带上的苏里格大气田,已在20000km2内钻探井2l口,获天然气井11口,主力气层为盒8,砂体宽15~40km,长150km,厚20~45m,含气层厚度15~30m,孔隙度12%~14%,渗透率10×10-3—627×10-3μm2,单井无阻流量平均25×104m3/d,含气面积2500km2,已探明储量2204×108m3,控制储量1000×108m3(邱中健在2002年文中的探明储量是6000×108m3)(图3-13,图3-14)。

图3-11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古地理图

注意三角洲的位置

图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晚三叠世三角洲体系区域解剖及钻探效果图

1—井位;2—出油井;3—砂体等厚线;4—湖岸线;5—三角洲前缘;6—剖面线

假如我们把1949年以来,工业部门与地质部在鄂尔多斯的工作和选区经历,画在一张图上则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图3-15)。

1968年底向李四光部长汇报“打回老家去”以后的历史,是这个盆地油气勘探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界线。此以前的20年中,虽然扩大了陕北小油田的范围,发现了灵盐地区几个背斜型的小油气田,但对发展石油工业来讲,并无思想上及产储量上的飞跃。“打回老家去”后20年则不同,先以“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思想,在“老侏不够朋友(康部长语)”上拿下了以庆、华、吴为代表的6个侏罗系油田;接着,在三叠系三角洲概念下,拿下了以安塞为代表的延安—吴旗以北的5个上亿吨的大油田。在陕北榆3井和陕参1井发现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油流之后,又在认识到“古中央隆起”思想背景下,发现了盆地中部奥陶系的陕北(长庆)大气田。

图3-1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成果图

松辽盆地从几乎是一张白纸上进行调查到大庆油田发现,仅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1955~1959);华北从1955年开始到华8井出油,中间包括一个低潮和一段“先南后北”的经历,也仅用6年时间……为什么鄂尔多斯的勘探工作,从发现(1907年)到真正有大的突破,前前后后经历了长达几十年曲折的历史。

图3-14 鄂尔多斯盆地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砂岩等厚图

按照一个地区(盆地)油气田规模发现的规律,总是大油(气)田在阶段前期发现,为什么以鄂尔多斯中部大气田为代表的大油气田的发现是在勘探阶段的后期。

笔者想在介绍我所认识的鄂尔多斯盆地风格基础上,以强调指导勘探的观念为中心,展开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出发的一些认识和讨论。

图3-15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普查工区(1955~1969)转移示意图

(CNPC工区见邱中建等,1999)

311 钻井深度

超深井钻探国外起步较早。1984年,前苏联在科拉半岛钻成世界第一口超深井CΓ-3井,井深12260m,1991年第二次侧钻至12869m,至今仍保持着世界最深井的记录。美国成功钻成多口9000m以深的井,罗杰斯1井,井深9583m;已登1井,井深9159m;瑟弗兰奇1-9#井,井深9043m;Zmmalon 2井,井深9029m。德国KTB科学深钻,井深9101m。

312 井内温度

前苏联科拉半岛CΓ-3井,井底温度215℃;美国索尔顿湖高温地热科学钻探,井深3200m,温度353℃;德国KTB科学钻探,井温280℃;日本葛根田地热区WD-1A井,井深3729m处曾钻遇500℃超高温地层。

313 高温处理剂

国外深井、超深井钻井起步较早,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抗盐、抗钙和抗150~170℃的铁铬盐降黏剂;70年代,研制成功了磺化褐煤、磺化丹宁、磺化酚醛树脂及它们与磺化褐煤的缩合物,这类处理剂的抗温能力大部分在180~200℃之间;同时,也研制出了改善高温流变性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盐和降高温滤失量的中分子量聚丙烯酸盐。由于褐煤类产品高温热氧化降解,被盐和钙污染后使钻井液增稠,降滤失效果下降;聚丙烯酸盐类不含铬,热稳定性好,但抗二价阳离子能力差;磺化酚醛树脂需和磺化褐煤类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明显效果,但抗温和抗盐效果有限。为此,国外工作者在80年代以后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制了很多耐温超过200℃的高温泥浆处理剂。

Dickert以AMPS、AM和N-乙烯基-N-烷基酰胺(NVNAAM)等为原料研制开发了两种耐高温降滤失剂,在超过200℃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降滤失效果,它们形成的钻井液体系在pH值为8~115的范围内综合性能最佳。

美国的Patel以AMPS为聚合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可控交联合成了一种用于水基钻井液的高温降滤失剂,该剂在400℉(205℃)条件下抗温能力良好,而且抗钙镁性能出众,是一种优良的高温水基钻井液降滤失剂。

Thaemlitz等研究开发了两种新型钻井用聚合物,并以此为主剂获得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抗高温水基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该体系主要用于高温高压钻井,耐温可达232℃。

美国的Soric和德国的Heier以乙烯基胺(VA)和乙烯基磺酸(VS)单体为原料,通过共聚获得了一种抗温能力超过230℃的新一代抗高温降滤失剂Hostadrill 4706。室内试验表明,这种相对分子质量在5×105~10×105之间的降滤失剂具有出众的抗盐性能(在饱和盐水中仍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还可以显著改善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Polydrill是德国BASF公司(原SKW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温降滤失剂,美国的Baker Hughes公司也有与之相似的商品出售,这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在2×105左右的磺化聚合物,其耐温能力可以达到260℃;Polydrill不仅可以保持钻井液或完井液体系具有稳定的流变性能,而且它能够抵抗多种污染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Polydrill的耐盐能力同样突出,它可抗KCl和NaCl至饱和,抗钙、镁含量可达45×104~10×104μg/g。

Mil-Tem是ARCO公司生产的一种抗高温降滤失剂,它由磺化苯乙烯(SS)和马来酸酐(MA)共聚而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在1000~5000之间,该产品抗温可达229℃。

Pyro-Trol和Kem Seal是Baker Hughes公司开发的两种高温钻井液用降滤失剂,二者均为该公司的专利产品。其中Pyro-Trol是AMPS和AM的共聚物,而Kem Seal为AMPS与N-烷基丙烯酰胺(NAAM)的共聚物,一般两者配合使用。现场使用效果表明,两者均具有出众的高温稳定性能,可用于260℃高温地层。

M-I钻井液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共聚物,是一种有效地高温高压降滤失剂。降滤失剂Hostadrill4706,是在乙烯磺酸盐和乙烯氨基化合物的基础上开发出的,抗温稳定性高达230℃。

314 钻井液体系

3141 前苏联科学钻探用钻井液体系

前苏联主要采用两种钻井液体系,即抗高温低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抗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1)抗高温低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科拉半岛CΓ-3超深井在结晶岩中钻进采用了抗高温低密度聚合物体系。体系组分为见表31。

表31 科拉半岛采用的低固相聚合物泥浆体系组分

(2)抗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秋明SG-6井深7502m,7025m时井温205℃,地层异常压力185g/cm3,采用抗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其组分见表32。

由于前苏联科学深钻起步较早,聚合物等很多优良处理剂尚未用于钻井行业,因此为了适应井深、井温高以及其他复杂地质条件,其泥浆体系的特点是:固相含量高,处理剂品种繁多、用量大。

表32 秋明超深井采用的高密度聚合物泥浆体系组分

3142 德国KTB科学钻探用钻井液体系

KTB井分先导孔和主孔用钻井液。先导孔开始用Dehydrill HT无固相钻井液,D-HT是一种硅酸盐化合物,高温下流变性稳定,但失水量大,腐蚀性强。主孔以此为基础,加入人工锂蒙脱石黏土、Hostadrill 3118,称D-HT/HOE体系,井深7100m后泥浆性能恶化,高温条件下泥浆黏度降低,携屑困难,井眼扩大。经克劳斯特尔大学研究,转化为D-H/HOE/Pyrodrill体系,其组分为见表33。

表33 D-H/HOE/Pyrodrill钻井液体系组分

转换后泥浆低剪黏度提高,高温失水降低,携屑能力改善,但漏斗黏度和高剪黏度增加到无法接受(FV≥240s,直至不流)。

KTB井钻井液管理人员开始只注重流变性稳定,采用D-HT无固相改性硅酸盐钻井液。钻进施工中,性能恶化,井壁坍塌,携屑困难,因此不得不转化为控制高温失水的钻井液体系。采用了大量的磺化高聚物和共聚物,体系在高温下(280℃)导致流变性失调,承载岩屑能力更差,固相无法控制,井壁缩径严重(地质专家解释为岩层流动)。最后在9101m(设计井深10000m)提前终孔。

3143 美国科学钻探钻井液

1974年美国在俄克拉何马钻成了当时世界最深井——罗杰斯1号井,孔深9583m。由于泥浆密度对井内压力异常失控,诱发井喷,地层流体以硫磺为主,在井内迅速凝固而终孔。1985年在索尔顿S2-14孔,以研究高温地热为中心的科学钻探(SSSDP计划)孔,孔深3220m,地温353℃;1988年巴耶斯井1762m,井底温度295℃。美国高温井钻进所采用的钻井液主要有:

1)聚磺钻井液体系,如由Magcobar公司提供的抗高温DURATHERM水基钻井液体系,主要材料为黏土、PAC、XP-20(改性褐煤)、Resiner(特殊树脂),pH为105~115。

2)海泡石聚合物钻井液:将黏土换成海泡石土,抗温能力明显提高。

3)分散性褐煤-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由Chevorn服务公司研制,采用该体系在密西西比海域,成功钻进717804m,井底温度2128℃。

4)日本科学钻探钻井液

据日本《深钻泥浆》(佐野守宏)报道,日本基本上使用分散体系,不采用聚合物组分。推荐了木素磺酸盐泥浆,其特点是有一定的抗高温和抑制能力,固相(岩屑)承载能力大,其主要组分见表34。

表34 日本高温地热井钻探所使用的泥浆体系

该体系具有非常好地抗温性能,但组分中含铬离子的材料对环境有影响。

近几年,日本研究使用温度在210℃以上的水基钻井液,该钻井液以Therma Vis及G-500S两种超高温材料为主体,外加造壁剂、高温降滤失剂、井眼稳定剂和高温润滑剂。使用该体系在“三岛”基地完成6300m深井钻进,井底温度为22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011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