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科学会堂建成后,将集国际峰会、行业路演、科创大赛、文化活动、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创造一个具有开放、融合的科创交流功能的平台。
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IP)平台是国内首家由文化央企打造的IP交易服务平台,2018年7月24日,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IP)平台在北京故宫上线运营。1990年8月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三个开发公司成立,标志浦东开发进入项目启动阶段
1992年7月28日 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举行挂牌仪式,园区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4.2平方公里。
外高桥保税区
概况 外高桥保税区(以下简称保税区)位于浦东北部,长江入海口南侧,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封关面积达752平方公里。2002年,保税区全年实现增加值22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长幅度连续十年保持在20%以上;销售(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大关,达到1572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实现利税总额20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区内企业资产总规模达到1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流动资产95074亿元,占778%;资产负债率687%,比上年降低106个百分点。全区投资企业共吸收劳动力895万人,比上年增长172%;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2554万元,比上年提高1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1783亿元。全年共批准投资项目979个,比上年增长532%,创历史纪录,其中外资项目876个,占投资项目的895%;吸引投资总额7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外商投资767亿元。完成合同外资5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8%;外商实际投资额达到324亿美元,占当年合同外资的593%。投资项目以国际贸易项目为主,批准717家,占批准项目总数的732%,创新纪录。实体性投资项目259个,比上年增长222%,其中IT产业项目47个。外商企业追加投资额216亿美元,占保税区吸引投资总额的275%。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11个。
电子信息平台通过专家验收 由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上海测评中心、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信息技术处、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上海新泰技术有限公司专家组成的专家测评小组,于1月11日对保税区电子信息平台进行验收。专家小组听取情况汇报,观看平台的现场演示,并在现场对平台进行质疑和讨论。经过综合评定计划任务书的考核指标,专家小组同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电子信息平台通过验收。
实施EDI无纸化报关 根据海关总署部署,保税区海关经过数月的准备,于2月1日在保税区内启动EDI无纸化报关的 *** 作试点。第一批试点的保税区企业有11家,包括英特尔、惠普、飞利浦、JVC、IBM等世界著名企业。
免费公交车投入运行 保税区封闭式公交线年内投入运行。公交线的运行成本由保税区区域财政全额补贴。免费公交在高峰期车辆间隔时间15分钟,低谷期车辆间隔时间20分钟之内。公交车辆运行实行固定站点候车与部分路段招手上车的方式。
飞利浦2家新企业同时开业 2月28日,世界知名企业荷兰飞利浦电子集团旗下的移动显示系统二期工厂和光磁电子工厂在保税区同时开业。飞利浦是世界领先的平面液晶显示器制造商,主要生产移动通信产品、智能掌上产品、汽车仪表及航空电子设备。飞利浦移动显示系统二期工厂在保税区主要生产无源单色液晶显示器和有源陈列显示器,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扭曲陈列显示器(STN)制造厂。飞利浦光磁电子工厂主要生产CD驱动器中的机芯和拾光器组件。
日本AIDA株式会社进驻保税区 日本AIDA工程技术株式会社是世界精密冲压机械行业的领先者。产品在欧洲、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市场占有量达75%。经调研和论证,AIDA集团最终决定落户保税区,投资总额1500万美元,批租土地226万平方米,设立生产和研发中心,从事精密机械组装和研发。AIDA株式会社在中国拥有600余家客户,其中在保税区内有10余家。
英特尔公司投资总额已达5亿美元 5月5日,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新一代高性能宽带芯片组控制器(用于封装和测试的全球最先进的013微米P4芯片)启动生产。新产品的启动生产标志着保税区已成为英特尔公司在全球四大芯片制造中心之一。英特尔公司在保税区的投资总额已达5亿美元,是英特尔公司在中国惟一的生产制造基地。
大福株式会社落户保税区 5月24日,日本最大产业物流设备及软件系统供应商大福株式会社在外高桥保税区投资注册,成立上海大福自动化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以物流相关系统及其相关软件(AS/RS自动仓库,轻轨系统、传送系统、无人搬运车等物流设备机器,相关软件)为主的仓储、分拨、贸易、售后服务、维护及技术咨询等,其主要客户涉及华虹、NEC、索尼等半导体生产商和丰田等汽车生产厂家。
瑞典沃尔沃集团入驻 5月8日,瑞典沃尔沃(VOLVO)配件(上海)有限公司在保税区开业。沃尔沃集团是全球从事汽车零部件配送业务的知名公司,经营世界各大洲的汽车配件物流中心,给沃尔沃的供应商和客户提供高效的配件供应网络。在保税区设立的瑞典沃尔沃配件(上海)有限公司将为中国地区的客户提供零部件及系统服务。
海关查验点入驻汽车交易市场 8月8日,保税区海关在市场内设立查验点,对市场进口的各种车辆实行现场查验,同时受理市场进出口车辆的入库存确认,以及H883查验放行、保税区内车辆跨区移库等海关手续。简化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汽车进口通关手续、加速通关速度、支持汽车市场的发展。
美集物流分拨中心进入保税区 美集物流是全球知名物流业巨头APL的兄弟公司,为APL提供货物分装、仓储、拼装到联运 *** 作等系列配套服务。美集物流已在中国各地设立超过30家的分公司和办事机构。在保税区的美集物流运输(上海)有限公司共租用14万平方米的仓库,用于产品货物的分拨。10月18日,美集物流举行开业典礼。
12家银行期末资产总额近280亿元 年末,保税区内12家银行的期末资产总额达27984亿元,比上年增加109%,其中流动资产占6925%;人民币存贷款余额34918亿元,比上年增长343%;外汇存贷款余额9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4%。保险公司财产险承保金额4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42%。金融业共完成营业收入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利润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62%。
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保税区全年完成工业产值34128亿元,比上年增长71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1%。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出口加工企业有40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共完成工业产值30679亿元,占保税区工业总产值的899%,是推动保税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体。46家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产值268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5%,对保税区工业经济贡献率达786%。工业产值前10名中有9名是电子信息企业,前3名分别为飞利浦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产值5827亿元)、惠普计算机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产值4345亿元)、惠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产值3682亿元)。全年新投产出口加工企业29家,实现工业产值7194亿元,对保税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208%。
商品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保税区全年贸易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达到114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其中国内商品销售额完成97914亿元,比上年增加492%,占保税区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799%提高到857%。外资企业完成的商品销售额占保税区的817%,其中三分之一由经营IT产品企业完成。商品销售额突破亿元以上的企业单位189家,其中86%是跨国公司。
物流企业增至760家 年末,保税区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达760家,比上年增加159家;拥有仓储面积1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共完成营业收入59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实现增加值6559亿元,比上年增长8957%。年内保税区转口贸易进出口货物总值达68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1%,占上海市转口贸易进出口货物总值的600%,其中转口贸易出口额占全市的837%,转口贸易进口额6091亿美元,占全市的580%,保税区已经成为上海市国际物流周转基地。经保税区管委会和海关批准认定的94家分拨企业,实现销售(经营)收入25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保税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的432%;期末营运汽车达到219辆,比年初增加369%。全年保税区货物流量达到233572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平均每天物流周转量64万吨。
进出口贸易创新纪录 2002年,保税区完成进出口商品总额119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64%。保税区内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企业单位达1791家,比上年增加293家,增长196%。保税区内企业与116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贸易关系,比上年增加3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列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日本、美国和中国香港,贸易额分别达到2293亿美元、1867亿美元和152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完成31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由上年的29家增加到35家,新增出口企业共完成出口额499亿美元,占保税区出口额的160%。加工贸易出口完成22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占保税区出口额的728%。出口产品以IT产品占主要比重。进口额完成88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1%,占保税区进出口总额的738%,占全市进口额的217%,月均进口额保持在7亿美元以上。在进口商品中,保税区汽车的进口量达到13654辆,占全市汽车进口量的836%,其中小轿车进口量为9653辆,占全市的928%。
世界500强企业中85家入驻保税区 至年末,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85家进驻保税区,其中包括前10名中的美孚、沃尔玛、通用汽车、壳牌石油、BP石油等8家知名跨国公司;世界一流的IT产品生产厂商英特尔、飞利浦、惠普、IBM、伟创力等也都在区内设立了生产基地。
外联发公司引进投资额1亿美元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外联发)全年累计引进项目130项,比上年增长287%;总投资额1亿美元,创近年新高。保税商品交易市场第一市场完成交易额70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引进市场会员240家,比上年增长102%。招商引资工作中,重点引进物流分拨项目45个,包括世界排名前2位的物流系统供应商德国西门子德马泰克和日本大福,以及APL的配套服务商美集物流等企业,物流企业占年内引进项目数的346%。
外联发园区投资项目增加29个 2002年,在外联发园区扩大租房面积或增加投资的项目达29项,占外联发公司全年引进项目总数的223%。扩租物业面积近4万平方米,增资额1245万美元。29个投资项目分别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瑞典、韩国、德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1月,外联发公司引进的9个外商投资项目中,有6个属于增加投资项目,其中有日本的千住金属和日宝塑料、美国泰科电子、德国穆勒电气等项目。(
新发展区域投产、营运企业45家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新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发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91亿元,历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524亿元。引进项目85个,土地转让437万平方米,租售厂房916万平方米。协议吸引投资额113亿美元,注册资金(外资)6298万美元。历年累计引进固定资产项目和贸易项目635个(其中实体性项目282个),转让土地8453万平方米,租售厂房5305万平方米,吸引投资2034亿美元。年内投产、营运的企业45家,累计投产、营运的企业113家。区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838%;产品出口额19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分拨销售额1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三联发展公司引进项目115个 2002年,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三联发展)引进项目115个,其中固定资产项目56个;引进外资186亿美元,其中合同外资9218万美元;批租土地2148万平方米、厂房租售802万平方米、商务楼租售05万平方米,厂房租售率和商务楼租售率分别达到9532%和9041%,创历史新高。年内,三联发展园区内飞利浦光磁电子园投入使用,德尔福汽车增资设立新工厂,GE塑料增加流水线扩大生产能力,新加坡安特连续定制、购买各类物业4万平方米,使光机电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在园区快速发展。全园区工业总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7%。
启动尚未开发区域的建设 外高桥保税区10平方公里规划区域中尚未开发建设的区域,面积101平方公里,位于保税区F区北侧,涉及2个镇3个行政村。三联发展于2001年完成该区域居民的安置。2002年6月,启动该区域的动拆迁和封关隔离设施建设。12月31日,区域居民动迁签约率达到97%,镇、村企业的动迁协议全部签毕。区域内部分部队营房驻地也作了适当调整。至年底,区域封关隔离设施和巡关道路建设完成65%,F21地块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启动,计划2003年上半年封关。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概况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简称金贸区)是中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发面积28平方公里。经过12年的开发,金贸区建设粗具规模。年内金贸区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黄浦江开发、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政策的机遇,金融贸易、综合服务、旅游会展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年金贸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固定资产投入1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占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880%。金融机构继续集聚金贸区。随着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地区管理总部、东方证券有限公司等机构的迁入,金贸区的金融集聚与辐射功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在金贸区分行级以上中资银行机构达到18家,主要有央行上海分行、工行上海市分行、中行上海市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东发展银行上海地区管理总部、深圳发展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分公司以上中外资保险机构19家,主要有太平洋、天安、华泰、太平、太平洋安泰、中宏、中国再保险、中保康联、金盛、泰康。证券机构主要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东方、光大、东吴、申银万国、闵发、银河等证券公司。外资银行机构56家,其中银行42家、保险公司13家、财务公司1家。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的中国区总部迁入金贸区。29家外资银行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24家外资银行成为“主报告行”。金贸区成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中枢。在金贸区还集聚了一批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如国泰金鹰、富国、鹏华、银河。中外金融机构在陆家嘴开设营业网点160多家。要素市场辐射能量增强。证券、期货、产权、钻石、房地产、人才等国家和市级要素市场汇集金贸区。上海期货交易所拥有会员215家,全年成交金额16400亿元,其中金属铜的交易额近10000亿元,已经跻身世界三大铜市场之一,成为全球铜交易的晴雨表和价格的风向标。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内新上市的股份公司70家,累计达到715家;全年有价证券交易额48500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上海产权交易所实现产权交易额1100亿元,完成各类企业交易3380宗,成为长江流域产权交易的龙头。钻石交易所自从2002年下半年相关政策到位后,交易量很快上升,全年成交钻石7764万克拉,交易额157亿美元;征税6700万元,比上年增长7倍。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各项房地产登记发证20464本,比上年增长358%;网上房地产交易平台日趋完善,房源挂牌量达到12万条;网上交易房屋5000套,成交面积33万平方米,成交金额14亿元。楼宇经济功能有效发挥。金贸区楼宇超过450幢。金融中心区规划建造智能化高层楼宇42幢,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其中已竣工的26幢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金贸区楼宇租售和自用率达88%。上海证券大厦、上海船舶大厦、招商局大楼、汇丰大厦、中国保险大厦等高层楼宇集中了金贸区内大部分中外金融机构。香港新鸿基地产公司、东方开发管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上海银行、花旗集团等公司年内批租土地22幅,面积8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56万平方米,合同金额52亿元。旅游会展产业渐成规模。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滨江大道、陆家嘴中心绿地、海洋水族馆、新上海商业城、上海科技馆、世纪公园等旅游景点为主,形成陆家嘴的现代都市旅游特色。在春节、“五一”、“十一”长假期间,推出国际音乐烟花节、中美滑水明星表演赛、欧美风情缤纷秀、热气球旅游等多种节目吸引游客。年内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科技馆、海洋水族馆分别接待游客317万人、242万人和138万人。随着APEC会议在金贸区召开,会展业逐步走向成熟。全年共举办各类会议884余次,比上年增长60%以上。参加会议人数146万人,其中境外与会者2万人。举办大型展览42次,其中国际性展事35次,参观者约216万人。亚洲银行年会、国际展览局峰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华东商品交易会,以及许多跨国公司、知名机构、行业协会年会的举行,使金贸区的旅游会展功能进一步加强。区内的旅游会展设施进一步完善,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14家,其中四星级7家、五星级7家。世纪公园在上海市首批星级公园评比中,被评为“五星级”公园。
博览中心举办各类展事(活动)44次 2002年,新国际博览中心五号馆落成,展览面积增至86万平方米,占全市展览面积42%。全年举办2002国际“大师杯”网球赛、世界通讯大会、国际展览联盟年会、国际工业博览会、华东商品交易会等展览、赛事及其它活动44次,有19万多家客商参展,吸引观众216多万人次。
举办国际展览行业浦东峰会 11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团公司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市会展行业协会共同举办“2002国际展览行业上海浦东峰会”。国际展览联盟主席等200多名国际国内展览业专家与会,围绕“上海浦东——亚太地区会展新热点”主题,共同讨论如何把上海作为未来亚太地区的会展中心城市推向世界。
陆家嘴软件分园引进企业43家 2002年,浦东软件园陆家嘴软件分园园区内的自有楼宇已经全部招商完毕,引进国内外软件企业43家。43家企业的服务对象集中在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全年完成产值1亿元。
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再添3座新办公楼 位于金贸区内的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年内增添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浦东新区分局3座大楼,加上原有的浦东新区行政办公中心、浦东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浦东新区人民武装部,中心内已有6处办公大楼。
环世纪公园知名楼盘房价翻番 世纪公园竣工于2000年4月,占地面积140公顷,景观设计崇尚自然,以绿地、树林、湖泊为主。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加上不断升温的广告效应,环世纪公园房产成为沪上房地产业的一个知名品牌,房价不断攀升。许多楼盘由2000年开盘时的4000多元,上升到2002年的8000多元,上涨100%。年末,环世纪公园的知名楼盘有御景园、天安花园、水清木华、华丽家族、世纪花园、建华苑、香梅花园等。
张江高科技园区
概况 2002年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简称张江)的“环境年、配套年、服务年”,各项工作有序展开。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张江体育休闲中心落成,建园1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圆满结束,教育部直属重点中学华师大二附中落成开学,民主管理委员会成立,浦东软件园二期竣工开园,张江创业周成功举办;中芯国际二厂、三厂顺利投产,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汤臣豪园一期住宅开盘热销。产业集聚效应凸现。2002年,在继续保持前两年“聚焦”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全年引进合同项目244个,比上年增长1652%。吸引投资额2783亿美元(含中芯、威宇分别增资15亿美元和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5%。其中外资20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内资7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3%。销售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72%。税收77亿元,比上年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14114亿元,比上年增长829%,占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06%,成为新区年内固定资产投资最集中的区域。环境、服务日臻完善。全面整治道路、河流,绿化区内环境。顺利通过区域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融餐饮、体育、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张江体育休闲中心。联华、华联、罗森超市开设分店,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建立营业网点。地铁二号线,大桥五线、六线公交线分别通往上海市中心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由张江置业公司投资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教育后勤生活配套区一期工程动工。行政审批手续简化。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展开,张江的政府职能进一步弱化。张江园区办公室从原先公布的87项审批、受理事项减少至年内的38项。设立企业,凡符合条件者,在3个工作日(原来5个工作日)内就能得到执照;外资企业在5个工作日(原来7个工作日)内就能同时得到外资企业批准证书和工商营业执照。张江园区办公室负责的建设项目主要审批环节归并到7个,审批环节用时由原来的40个工作日缩短为34个工作日。“张江的事在张江办结”的目标已初步实现。
形成集成电路产业链 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已经引进和组建96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中晶圆制造企业3家,芯片设计企业44家,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16家,研发教育机构10家,配套服务企业23家。总投资30亿美元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从2001年11月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以来,2002年另外2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全部投产,月投片量达37万片,技术水平达018微米,已着手开发013微米铜布线制程的生产技术。随着中芯国际的全面投产,祖国大陆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的差距从三代以上缩小至一到两代之间。设计公司已能自主开发015微米的产品,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一期投资16亿美元的宏力半导体项目,建设2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计划2003年初投产。投资3亿美元的贝岭项目,建设1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计划2003年中期投产。张江已经形成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制造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年产值超24亿元 至年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入驻生物医药企业119家,引进生物医药项目184个;年产值2474亿元,比上年增加824亿元。制药、国家级研发中心、医学院校、中小型创业企业、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等五大板块逐步壮大。医药基地内既有世界制药前20强的跨国企业,又有一批民族品牌的国内生物医药公司(机构)。知名的研发机构有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现代中医药产业在张江取得突破性进展。
210家企业入驻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年末,在浦东软件园注册的企业近1000家,入驻企业170家,加上技术创新区的40家,入驻张江的软件企业达到210家。浦东软件园二期年内竣工,招租率超过85%。全年软件产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入驻浦东软件园的企业既有世界一流的知名企业,如美国的SYNOPSYS、CITIBANK亚太区研发中心,日本索尼(中国)上海软件研发中心、京瓷公司,印度的TCS公司、INFOSYS等,又有来自国内的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如总股本165亿元的中国银联研发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中国银电网讯公司。
国家信息安全基地完成土地批租 年内,国家信息安全基地完成237万平方米土地的批租。首期6000平方米的信息安全孵化楼竣工,上海三零卫士信息安全有限公司、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迪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入驻。
张江科技产业孵化器被批准为国际企业孵化器 年内,张江科技产业孵化器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IBI国际企业孵化器。孵化器范围包括张江科技创业基地、海外创新园、火炬创新园、SOHO楼、IT产业楼和高校科技产业园等,共计面积22万平方米,在建孵化器面积3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0家。复旦张江生物技术公司经过6年的创业,8月8日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园区创业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张江高科”控股的张江迪赛诺生物有限公司是由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创业团队,入驻张江第一年就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成功国内唯一成组方生产和销售艾滋病新药的企业。年内批准外资创业投资公司8家,1家扩大投资规模;投资总额达133亿美元,注册资本97365万美元。一些中小投资管理公司在张江落户,注册各类风险投资公司46家。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法律、会计、审计等中介公司以及行业协会入驻张江,为孵化企业和创业企业提供了一个宽松、高效、便捷的商业环境和发展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达135家 2002年,张江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6家,比上年增长709%,累计达135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2个,比上年增长625%,占全市认定总数的比重由2001年的646%上升到1036%。张江企业专利申请数134项。
注册外资性质的留学生企业102家 至年底,注册张江的外资性质的留学生企业102家,比上年增长26%,投资总额174067万美元,注册资本149127万美元。张江共有从业人员近4万人,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占总人数的563%,是浦东新区人才率(24%)的23倍。在张江工作的博士达400多人,占浦东新区博士总数的33%。在张江工作或担任顾问的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约20人。
“一园四基地”成立 至2002年末,张江先后引进社会、民间资本和海外资本45亿元,相继成立各具特色的“一园四基地”,即浦东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和吸引社会资本组建的上海863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有限公司、吸引境外资本组建的上海张江微电子港有限公司、吸引国内资本组建的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以及吸引集体资本组建的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一园四基地”开发主体的建立,使张江形成“多元开发、多元投资、协作招商、有序竞争”的新格局,实现开发建设和信息产业的投资、招商由单一主体向定向、特色、多元化的转变。张江公司还充分运用股权经营、政府回租、杠杆收购、增资扩股等方法多渠道融资50多亿元。
近年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与病毒赛跑、及时发现并精准防控治疗考验着医药企业、医院乃至整个医疗 健康 行业的水平。我们惊喜的发现 “互联网医院” 在特殊时期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进入了大众视野,AI 和云计算能力加速了病毒分析和药物研究,” 健康 码“成为了新的年度热词极大程度缓解了 社会 监控压力…
建设数字化医疗 健康 体系的时机已经到来,医药企业、医疗机构、 健康 保险、医疗设备等相关行业产业都势必将与新兴数字化技术进一步融合,全面提升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水平。
微软作为医疗数字转型的驱动者,多年来持续为医疗行业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为进一步细化数字化技术在医疗行业不同场景的具体应用,以“ AI 心助医,转型突围 ”为主题,进行一系列“组合拳”行动,分别就药企、医疗机构、商业 健康 险、医疗设备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持续推出解决方案场景和深度见解。
医药是构建医疗 健康 生态的支柱,医药行业需顺势而为,契合数字化发展大势,主动求新突变,更好地为推动医疗 健康 产业向前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更好地剖析中国医药行业数字化创新现状,探析未来创新模式, 微软携手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推出《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医药数字化革新》 。
从产业现状、数字化驱动因素、数字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创新应用场景、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以及医药数字化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对医药数字化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梳理及分析。
医药作为构建医疗 健康 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变革需要主动求变,顺应医药数字化未来走向,加速医药企业与数字化原生融合;借助 AI+ 大数据转化数字化成果,并不断通过模块化云服务构建敏捷的运营体系。从目前医疗市场发展看,医药产业数字化发展已初见成效,为了更好地剖析中国医药行业数字化创新现状, 探索 未来创新模式,微软携手动脉网、蛋壳研究院推出第二期 《医疗数字化创新季刊—医药数字化转型落地五大场景》 , 从医药数字化转型下沉至五大场景、医药行业数字化未来走向 等方面对现阶段及未来医疗数字化发展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
医疗商业 健康 险专场论坛
“AI 心助医,转型突围”——微软助力医疗 健康 行业数字化革新活动第四期商业 健康 险专场论坛将于2020年12月11日在上海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举办。活动将邀请众多医疗 健康 行业产业角色从我国医保现行政策等多方向出发,围绕保险行业展开话题,多维度分析医疗保险行业对医疗 健康 产业带来的巨大影响, 探索 其发展趋势,助力医疗保险行业未来发展。
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场景大赛
2020年11月底微软将携其市场、产品和渠道以及加速、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等众多资源,联合张江集团、阿斯利康、赛诺菲、默克、诺华,强生、罗氏、中欧校友医疗 健康 产业协会、张江科投、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君联资本、探针资本、动脉网等生态伙伴举办医疗解决方案创新大赛,围绕药企数字化 赋能患者及大众、加速医学研发创新、保护医疗信息安全、优化从业人员体验、建立敏捷运营流程五大场景痛点,强化数字化医疗的思考方式, 碰撞适用性解决方案,并对具有典型性痛点的可 *** 作性方案进行奖励与实地落地合作。
未来已来,面对充满挑战的2020年,医疗 健康 行业唯有加速创新转型,方能在行业中激流勇进。在转型过程中,微软将持续致力于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和技术优势,深入了解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业务痛点, 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场景解决方案,赋能企业构建更具创新的医疗新生态 !
主要是汽车行业引来了电动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的变革浪潮,所以互联网公司觉得自己有机会介入这个行业,而且汽车行业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大产业。近日,由阿里巴巴,张江高科,上汽集团联合投资的智己汽车,据悉,这家新公司主打就是高端电动车项目,汽车公司暂时命名为智己汽车。从公司结构来看,智己汽车将由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担任董事长,阿里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分别担任董事,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为汽车科技,计算机科技等,看来是想打造一台更具互联网化的汽车。
有专业人士表示,长期来看,阿里巴巴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肯定是不会去造汽车的,因为重新进入一个新行业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阿里巴巴可能更多的是输出自己的互联网理念和软件技术。比如对自动驾驶的研发和车联网的研发等等,所以阿里巴巴选择合资的方式,进入汽车行业,这样可以利用其它汽车公司的资源,将自己在互联网,软件领域的优势发挥出来,为消费者打造一辆更具互联网化,智能化的汽车,这次与上汽的合作也是一次比较大的尝试。
除了汽车行业本身,还需要看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阿里巴巴已经吃完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红利,其电商业务也遇到了天花板,而车联网则可能是移动互联网下一个爆发的大市场,提前占位,将有助于阿里巴巴获得更多的流量。
尤其在未来自动驾驶成熟之后,电动汽车将成为一个移动智能空间,这将产生大量的流量,阿里巴巴也希望提前布局,为阿里巴巴将来进入车联网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自己在互联网行业的优势,自己搭建一套车联网平台。
上海的疫情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病人成功出院,防控手段也随着疫情的变化进行更改。但是矛盾总是会出现,这不,网友流传出一段张江集团人才公寓发生冲突的视频,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了解,为了疫情,人才公寓的几栋楼房被征用,在动工的时候有人进行阻挠,之后事情被解决了。具体情况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事情的经过这件事情发生在4月14号,网上突然流传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双方人员正发生着冲突。根据了解,发生冲突的是这栋楼的住户,因为不满意被施工,所以与工作人员争吵起来。后来有关部门过来进行调解,如今事情已经完美解决了。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视频,纷纷发表自己的看大。有的网友表示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有网友表示让消息飞一段时间,再来决断。
二、官方的回应很快官方就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声明中表示自从上海疫情爆发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已启用未入驻的5幢楼,用作核酸、抗原检测异常人员隔离用房,但是随着疫情的严重,政府又征用了9栋楼作为使用,而且已经和楼里的住户更换好租赁合同,双方已经达成协议。但在14号施工方动工的时候有人进行阻挠,经过有关部门的处理,事情已经平息。
三、我的看法我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如果双方能在事先多一些沟通,相信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如今这种场面。另外,疫情面前大家还是好好支持政府的有关工作吧。
看了这么多,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说的呢?不妨在评论区评论一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