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售后服务热线电话

小米售后服务热线电话,第1张

小米客服电话:400-100-5678。

“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概念。“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是小米公司的愿景。小米公司应用了互联网开发模式开发产品,用极客精神做产品,用互联网模式干掉中间环节,致力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用来自中国的优质科技产品。

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MIUI月活跃用户达到242亿。

企业文化:

小米没有森严的等级,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伙伴。

小米崇尚创新、快速的互联网文化,讨厌冗长的会议和流程,让每位员工在轻松的伙伴式工作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创意。

小米相信用户就是驱动力,并坚持“为发烧而生 ”的产品理念。

2021年7月6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兼CEO雷军在其微博中称继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后,今日再次颁布新的股票激励计划,以激励大家以创业者心态和投入度开启小米新十年征程。

同时雷军还表示“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小米将持续为各级优秀人才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丰厚的回报。人才是小米新十年腾飞的基石。

百度百科一小米

2021年12月2日,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为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泰车联网”)。

博泰车联网开创的初衷源起于创意与科技的结合,在多年的发展中,博泰车联网懂得品牌文化,品牌意义及DNA的重要性。博泰车联网坚持以产品研发加营销运营打通的新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基于洞察INSIGHT、创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on的3I核心理念,打造目标用户向往的、自我认同共鸣的、符合用户对情感追求的全新生活方式。

博泰车联网创始人兼董事长应宜伦表示:“更名后,博泰车联网将继续坚持高质量专利及技术市场化,持续迭代平台;且将更加专注、聚焦、持续积累车联网核心技术与广袤生态;力求做到创思、创新、创造并快速导入市场直到成功。未来,博泰车联网将在一个持续积累的技术平台上构建多元化业务。”

以长期领先的知识产权战略,深耕车联网核心技术

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更名为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体现了博泰车联网更加坚决的深耕于车联网行业核心技术的信念,也反映了博泰车联网以长期研发投入积累下的坚实信心。成立12年,博泰车联网已累计投入十多亿研发资金,并保证将每年收入的30%投入研发,至今共申请了超过5300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占比82%。2019年中国企业专利500强,博泰车联网位列第104位,且在2020年成功入围世界物联网500强企业,位列第403位。在2021年一季度中汽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汽车专利统计数据》中,博泰车联网以612件、77%的同比增长率,在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丰田;并以428件专利公开量在网联化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为。

目前,博泰车联网的服务客户覆盖了豪华、合资、自主等近30个汽车品牌、近百款车型,200余个车款迭代,近千个项目量产落地,业务覆盖3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更名是博泰车联网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象征着从此博泰的车联网之路走向了新的阶段。未来的博泰车联网将持续以创意引领、质量保证和技术赋能作为企业准则,坚持产品、服务的模式创新,以灵感创意撬动用户传播与互动,以数字化工具+产品的组合拳,将智能车机、车内与车外的互动交互、AR与VR设备等构筑成用户互动的闭环。并将技术创新与艺术感知力相结合,为用户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力求更多、更全、更好的赋能车厂,做车联网行业无可争议的引领者!

高瞻远瞩开放合作,博泰车联网打造跨界生态圈

能稳步达成一座座里程碑得益于博泰车联网创始人应宜伦高瞻远瞩的布局。近年来,博泰车联网在上海、南京、北京、沈阳、大连、长春、武汉、深圳等多地建立了先导研发创新中心,研发中心规模近千人,除此之外博泰车联网还拥有立足于先进智能制造能力的厦门工厂。

博泰车联网深知开放合作才是企业生命的延续。迄今为止,博泰车联网已和国内主要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包含战略合作,投资合资,共建研发中心。主要合作内容包括了:与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联合成立天权智能实验室并达成战略合作,与东风联合成立东风创新设计中心达成战略合作;与上汽通用五菱达成战略合作;与T3科技-中汽创智达成战略合作等。

博泰车联网持续关注产品创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其创新开放的商业合作模式,也使博泰车联网成为行业唯一的结合硬软云+生态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商。因此博泰车联网得以与主流汽车集团建立投资和相互参股的深度合作关系。截止2021年,博泰车联网的战略投资方包括了OEM版块的东风汽车集团和中国一汽,汽车零部件版块的一汽富晟,物联网生态的小米集团、海尔资本,行业协会&权威机构版块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自动驾驶路网路桥版块的上海隧道股份建元基金,以及其他重要投资人如建信信托等。

更名“博泰车联网”的背后,源于深刻洞察

更名“博泰车联网”的背后,传达出创始人应宜伦与管理团队在面向自主研发核心车联技术方面的价值观高度一致。

博泰车联网开创的初衷源起于创意与科技的结合,在多年的发展中,博泰车联网懂得品牌文化,品牌意义及DNA的重要性。

博泰车联网坚持以产品研发加营销运营打通的新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基于洞察 INSIGHT、创新 Innovation、整合 Integration的3I核心理念,打造目标用户向往的、符合用户情感追求的全新生活方式。

博泰车联网懂用户,因为创意必须源于深入的用户洞察,才可以找到与产品卖点的结合,与用户产生情感的链接。博泰车联网更懂得创意的重要,因为只有创意能激发用户的行动。

在智能时代,博泰车联网深信技术能力是实现一切创新的根基,要利用技术实现品牌与用户的连接,利用技术把产品的定位及创新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进而利用技术赋能创意以最动人的方式展示及有效触达用户。博泰车联网是以技术赋能创新的实现者,将持续引领智能汽车极致体验,重构移动空间生活方式。

2020年转瞬即逝,在这不同于往年的日子里,全国人民都共同渡过了艰难的“抗疫时期”,不少 科技 型企业,尤其是以手机业务为主的厂商与品牌,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波澜起伏。有些企业扛了过来,有些企业则沉浮了下去。这次,我们特意筛选了十余家手机厂商进行了年终回顾与复盘,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里面,它们究竟干了哪些了不起的大事,有没有改变行业格局,或者为推动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当然,我们是站在客观角度,公平、公正进行阐述。

这次,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米品牌在2020年的经历,下面是整理的今年关于小米一些大事记,以供参考:

2020年1月2日,原联想集团副总裁、手机业务负责人常程加盟小米。

2020年1月28日,一数据调研公司印度市场2019年报告出炉,小米持续排名第一,整体市场份额为28%,同比增长5%。

2020年2月13日,小米召开线上发布会,发布了小米10系列。

2020年5月9日,原暴风TV CEO刘耀平加盟小米,担任小米电视部总经理。

2020年6月2日,曾任职过摩托罗拉、三星、TCL、华为、魅族的杨柘加盟 ,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全面负责中国区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

2020年7月29日,原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中兴手机CEO,原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曾学忠加盟小米。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小米集团位列422位。

2020年8月11日,小米集团十周年雷军首次公开演讲在小米 科技 园举办,小米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兼CEO雷军发表了主题为“一往无前”的演讲;同时发布小米10至尊纪念版。

2020年8月26日,小米集团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营收超出市场预期。

2020年11月12日,小米公司宣布,11月1日-11月11日,小米双11全平台支付金额破143亿。

2020年12月2日,小米集团发表内部邮件,宣布成立集团总办,原首席执行官办公室主任魏来出任总办主任,向CEO汇报。

2020年12月18日,小米集团公布最新组织架构升级及干部任命,新成立三个互联网一级部门——分别为软件与体验部、互联网业务部、业务中台部。

2020年12月23日,小米集团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众所周知,今年是小米成立的十周年,雷布斯也在8月11日这天进行了公开演讲。比起国内其它手机厂商,小米的资历并不算老,但是它发展速度快,底子虽小不过短短几年间就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然而在公司集团迅速发展的阶段,小米所面临的内外忧虑都值得我们深度剖析。从2014年第一次接触小米,我们就一直在观察这家比较“特殊”的公司,借此之机,简单分享一下看法。

小米“复仇者联盟”的得与失

首先,我们先来为小米“复仇者联盟”进行一下简单的复盘,毕竟相比枯燥的销量数字,小米的引援策略则在今年多次登上了热搜。这一年里,不断有手机行业老资历进入小米高管名单。

早在2019年年初,原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加盟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并且经过将近两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不俗的战绩。

而在今年1月2日,随着雷军宣布原联想集团副总裁、手机业务负责人常程加盟小米,小米的“复仇者联盟”团队逐渐进入招兵买马的新时代。

5月9日,原暴风TV CEO 刘耀平加盟小米,担任小米电视部总经理。

6月2日,曾任职过摩托罗拉、三星、TCL、华为、魅族的杨柘加盟 ,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全面负责中国区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

7月29日,原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中兴手机CEO,原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 曾学忠加盟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部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等业务。

除此之外,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努比亚创始人苗雷等行业大佬也齐聚在小米旗下。其中,王晓雁担任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兼销售二部总经理,苗雷担任小米相机部总监。

乍一看,小米的“复仇者联盟”战力确实堪称顶级,毕竟都是征战行业多年的老兵,各自也都拥有过一段辉煌的经历,并且希望能够在小米焕发下一个春天。

那么“复仇者联盟”的成员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呢?答案并非全部理想。

据了解,前些时候联想指责常程违反“竞业协议”,而北京市海淀区仲裁庭也作出了决议:常程需返还联想已支付价值525万元的经济补偿金和相应股票,同时还要求常程继续履行竞业协议。不过,后期这件事已经平息,常程继续在小米集团履行自己的职责。

无独有偶,12月2日,一份小米内部任命书被曝光,其中,“潘俊任电视部总经理”令人生疑。据多方了解,原因是刘耀平因涉及与前东家暴风 TV 关联的金融公司暴雷一事正配合警方调查,暂不能行使管理职责。

除此之外,11月份,杨柘因身体原因,自己主动申请辞去了管理职务,现担任小米集团中国区营销顾问。

而小米内部在12月初也进行了人员架构调整,其对外宣布成立集团总办,包含集团高管团队,以及相关的支持部门,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任命潘俊为电视部总经理。

据我们多年观察了解来看,小米多次进行人员架构调整并频繁从外界引进高管的原因,应该与其在短短十年间成功上市并且成为行业巨头,在如此高速的发展势头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开始显现。这就是集团公司创立时间短,人才培养与员工成长速度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这样一来,从外界引进人才不失为快捷添补空缺的选择。

不过,有得就有失,引入外界高素质人员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否能匹配相应岗位,能够快速融入团队等等,都是公司应该多加考虑的方向。鉴于今年“复仇者联盟”的综合表现,小米明年或该继续加强自身内部员工的培养,毕竟能跟公司共进退,共患难的员工,自身忠诚度极高,且能力尚可的话,未必不是一个更优质的选择。

当然,假以时日,当“复仇者联盟”成员摆脱自身因素影响,融入团队后,不排除在未来大展拳脚的可能性。

小米手机起伏的十年,2020年高端之路正式开启?

接下来,我们再来回归到小米最重要的业务板块——手机。你可以说一些小米热销机型很多时候抢不到,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手机的销量就跟火箭腾空一般:从2011年30万台的销量,到2014年激增到6112万台,排名国内第一。再到2016年,小米遭遇滑铁卢,销量在国内沦为others中的一员。而在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之后,小米手机在2017年的销量又攀升至9141万台。去年,小米手机以1248亿台的出货量继续高居全球第四。

但到了2020年,因为众所周知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众手机厂商开局不利,小米自然也没有逃脱。今年Q1,其实小米又再次受挫,根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仅700万台,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38%。而在Q2,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2850万部,同比下滑了118%,其关键因素是小米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50%。而到了Q3,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小米以13%的份额重回全球前三,本来第三的苹果则以11%的份额下降到了第四。至于Q4,由于友商受限等某些原因,想必小米手机的销量也不会低于预期。

从初出茅庐到与行业巨头分庭抗争,小米手机在短短十年时间里的成长速度确实令人吃惊。抛开“新物种”不谈,小米确实没有可以“依葫芦画瓢”的模板,所以足以说明小米的独特性。但是,小米手机的高销量是建立在性价比优势基础之上的,如果小米想要向高端市场挺进,必须要在性价比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然,小米一直在努力,也在不断尝试。

直到今年,小米或许才算真正突破了性价比标签所带来的桎梏,而且选择的节点也特别耐人寻味。在小米成立十周年之际,小米对产品线大调整,将性价比标签甩给了红米,而精简自身产品线,几乎可以涵盖为高阶版本(小米10至尊纪念版),标准版(小米10),青春版(小米青春版 5G)。

在价格方面,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5299元起售价妥妥的高端价位,而小米10系列将起售价提到了3999元更是令人直接懂得了小米今年的用意,至于接下来的小米11,由于全球首发骁龙888的原因,售价大概率会高于小米10。“一年双旗舰”,小米的高端之路可能从2020年正式开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小米10系列以及小米10至尊纪念版。在DXOMark网站公布的相机评分中,小米10 Pro以及小米10至尊纪念版都曾高居第一。要知道小米手机之前的拍照水准曾经一直都是其短板,能够在DXOMark排名中一雪前耻,足可见小米的用心良苦,综合产品力持续提升,靠产品力带动价格的合理区间,从而上探至更高的价格区间。

客观来说,小米10跟小米10至尊纪念版,我们都有亲自评测过,产品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能够热销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今年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推出,更是小米继续上探的最佳佐证。精致的外包装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原来小米终于懂得“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确,小米手机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产品包装营销”,譬如在手机配件中也出现了不太符合其品牌调性的皮质保护壳,令人生疑,这是否意味着小米继续打算冲击高端市场,进而抢夺华为手机的高端用户群体呢?不过这只是猜测,毕竟创造品牌附加值并非一朝一日。

不过,有些令人遗憾的是,本以为杨拓会成为小米高端之路的“引路人”,但看来杨大师的营销策略在如今年轻消费群体的身上貌似行不通。而亲手将小米推向高端市场的,依然是那个英语超流利的男人——雷布斯。就在小米10发布会上,他郑重对外宣传,小米手机正式冲击高端市场。

小米手机冲击高端市场是板上钉钉,至于战果,反正据小米财报数据显示,Q2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为每部11163元,相较于2019年同期的每部9987元提升118%,环比增长75%,而这恰恰主要得益于小米高端产品的增长。

手机业务形势大好,但底牌仍是生态链计划

如果不熟悉小米的人,很可能会认为“小米就是造手机的”,这个“错误”观点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坚信。事实上,小米从诞生至今,其业务版图遍布手机、IoT、新零售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现在比较火的智能家居产品就主要依托于小米的生态链计划。

小米布局生态链,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2013年孵化第一家生态链企业紫米开始(小米启动生态链计划是在2014年年初)。彼时,小米内部估计只有雷布斯坚信物联网产业将会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大爆发。而当时小米手机已经积累了差不多1亿活跃用户,于是雷布斯打算再多打造一些“小米”。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虽然成立较晚,到今年只有十个年头,但是凭借布局物联网时间较早,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按已连接设备(不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计算,小米位列第一名。

而且,加入小米生态链的企业也顺带扛起了小米营收大旗。据小米2019年财报显示,IoT及生活消费品收入达到438亿元,占总收入的25%,并且连续三年这项数据都保持着80%以上的增速,总营收额仅次于手机业务。

近年来,除了小米,华为、OPPO、vivo其实都在积极布局除了手机业务之外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市场,可见IoT市场有多么吃香。而且,放眼国际市场,三星早已在家电、智能穿戴等领域深度布局,而苹果也在紧追慢赶。

不过,雷布斯显然懂得,一家公司的精力是有限的,多元化扩张之路很容易拖垮企业的核心业务的进度,以至于影响其核心竞争力。而在2015年,雷布斯也曾表示,“手机硬件的竞争要多维竞争,还要保持专注,这就是我们投资生态链的目的。小米要克制扩张,聚焦核心,稳步前进。”

如今来看,小米的生态链布局效果十分显著。当然,在外界看来,小米虽然会尽力支持生态链内的企业,但是对它们提出的诸多要求却宛如一道围墙一般,生活在围墙里面的企业想要出去,而外面的企业又争破头颅想进去。不过,小米对待生态链企业的态度还是很包容的,甚至允许大家打造自己的独立品牌,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在小米的支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实,对于小米而言,生态链企业是数以百计的“小小米”或者“小小小米”,在这个大家庭里,小米是绝对的大家长,负责整个庞大体系的正常运转。究其根本,小米也没有打算困住这些企业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够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提前卡位,为自己留一张底牌。

写在最后

近日,小米的股价在一路高升,12月23日这天,其市值成功站上了千亿美元 历史 高位。这对于小米集团以及雷布斯本人而言,都属于喜大普奔。可以说小米正处于上市以来最好的阶段。

小米十周年演讲中,雷军也复盘了小米成立的十年历程,重申“三大铁律”、提拔新合伙人、开启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升级“手机 AIoT”战略等等。而且,还再次祭出金句,“成功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危机是你想不到的机会。”在我心中,雷布斯是敢于率先跳出舒适圈的“狠人”,小米也是一家敢拼敢做的公司。

不过在经历多次洗礼之后,雷布斯的话术变化也很大,从年初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到近似无奈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可见其心态变化之大,当然也或许是雷布斯真的看开了。

另外,小米在十周年之际还发布了首部官方授权传记《一往无前》,由雷布斯亲述热血澎湃的十年。可见,小米也已经懂得在“立功”之后开始“立言”,毕竟小米没有深厚的 历史 ,品牌价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通过“立言”的方式,小米才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就像成功人士喜欢出自传一样,一家伟大的公司同样需要一部自传,用以“自抬身价”。

不出意外的话,小米手机11将会是小米今年完美的落幕,而明年,只要没有黑天鹅事件,小米的机会应该还会更多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14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 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