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就业前景很好,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物联网专业是教育部允许高校增设新专业后,高校申请最多的学校,这也说明了国家对物联网经济的重视和人才培养的迫切性。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将在百万人的量级。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说到物联网,肯定是要与当今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关联到一块,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内容及阶段,它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of things(IoT),解释也可以通俗易懂点,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组成了物联网。物联网凭借着只能感知、部分识别技术、通信感知技术等等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网络应用中,这样的发展也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创新能力。所以把握好了用户的感受,以用户为核心那么物联网技术必定会有非常好的前景。其实物联网技术不是对现在的技术加以翻新革命,而是通过对现有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目前有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物联网相关专业,其实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比较混杂的学科,涉及到计算机课程、通信技术课程、电子技术课程、测控技术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可能有的学校会开设一些管理学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课程知识。相关专业也开设了有6-7年左右了,很多学校也专门制定了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需要学习包括基础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息与通信技术、数模电技术、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物联网安全、嵌入式等等相关技术,另外做物联网开发、IT开发的人员,都需要对外语能力有一定要求,因为很多产品芯片资料都是外文的,需要保证可以读得懂才行。另外,因为物联网专业是们交叉学科,涉及到的技术非常多,所以在本科阶段如果想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话难度很大,所以面对找工作来说不仅要求学历,而且技术深度专业方向、应用能力都是企业用人的标准。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技术及产业创新的重要战略。美国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引发全球物联网关注热潮,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先进的硬件设计制造技术,已经趋于完善的通信互联网络均为物联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在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环境监测、建筑、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积累。
我国就物联网发展也做出了多项国家政策及规划,推进物联网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物联网发展的十个专项行动计划》,以及近期颁发的《中国制造2025》等多项政策不断出台,并指出“掌握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形成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物联网发展热潮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物联网产业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虽然增长率近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3%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超过75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呈加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
我国目前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工业、医疗、交通、金融以及安防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当今很多的产品其实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比如我们身边的共享单车、进出地铁站需要刷卡的射频技术、手机移动端的考勤管理软件、小米的智能家居产品等等都是物联网技术的产品。物联网产品就在我们身边,未来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就必定会有嵌入式产品、物联网产品存在,这些产品与人类是脱离不了的。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创新是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而在复杂且碎片化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力不仅是一家安全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立足未来的着力点。
11月23日,网络安全创新能力100强(以下简称“创新百强”)评选活动全线启动,以核心创新力为准绳,描绘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势力百强图谱,洞见产业未来。
本次创新百强评选活动,由三六零(601360SH)旗下ISC平台、数世咨询联合发起,特邀清科资本、华兴资本和紫荆网络安全 科技 园合作,围绕十大专业维度,凭借权威、客观、标准化的评选体系,遴选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透视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研发动向、技术开发格局、 科技 创新路线、行业 科技 创新态势,为广大用户、投资人以及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评选机制:专精深广开辟“三层投票制”
众所周知,投票是反映大众意志,且极为公平的一种评选形式。创新百强评选在传统投票机制上,充分结合网络安全产业特质,创新性地采用普通投票人、资深投票人、专家评审团三层投票体系架构,以输出专业、精准,深入且公平的评选结果。
(一)分权重、多层级投票机制,缔造高专业水准评选体系
本次评选活动参考了诺贝尔和奥斯卡的评选机制,最大创新点在投票资格仅限专业网络安全资深人士——即本次报名的安全企业。安全企业不可投自己,不可弃票,不可重复投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评选结果的客观专业性,有效避免了水军投票或参选企业规模大,因而票多的弊端。通过普通投票人每票计1票,资深投票人每票计3票,专家评审团每票计10票的创新方式,由网络安全企业的市场市场负责人,安全企业的高管,以及定向邀约的企业、资本、咨询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全维度考量评断参评企业,输出更精准的行业评判。
(二)聚焦创新力全员参与,五大标准客观评选投票
在投票机制上,创新百强评选高度聚焦创新力,提出五大创新力评选标准,全面采集整理分析参报企业知识产权、研发专利等创新成果;技术研发人员水准、体量等创新团队实力;客户行业覆盖率等创新市场化;融资估值、收入增长速度等创新成效;以及第三方专业机构调研报告等创新影响力,综合评定投票。
评选维度:十大维度遴选网安产业创新力量
网络安全产业的碎片化与复杂化,导致常规评选缺乏细分,难以输出强专业高权威的综合评选。此次,创新百强评选基于内核创新驱动力,全维度挖掘网络安全细分领域创新企业,推动网络安全“由领先品牌带动大众认知”到“行业技术普及带动大众认知”的转变。
(一)九大细分技术领域+年度成长力,绘百强图谱
基于2020年9月数世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能力图谱》报告,所包含的通用概念、访问控制、安全服务、综合体系 、计算对象与计算环境等八大维度,将本次网络安全创新能力细分为攻防技术创新、密码技术创新、安全服务创新、安全管理创新、仿真技术创新、访问控制创新、云安全创新、物联网安全创新和数据安全创新等9个领域,并在这9个领域基础上,特设年度成长力十强,总计十个维度进行遴选,评选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
(二)四大指数遴选网安产业创新主体
十个细分领域维度外,创新百强评选以前瞻力、产品化、差异化、竞争力四大创新指数为衡量尺度,构建系统化的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指数评价体系,对当前国内网络安全产业企业的创新实力进行客观综合评选。其中,前瞻力代表的是技术理念的超前性创新力;产品化代表的是工程化、产品化的创新力;差异化代表的是功能创新力;竞争力则体现了资源、技术、市场等综合能力,基于上述四大网络安全创新指标,遴选中国网安产业创新百强主体。
评审专家:十大权威专家打造行业标杆评审团
为保证评选的公正性、权威性和专业性,ISC面向行业头部企业、专家智库、技术大咖、投资人等多个领域,定向邀请行业十大顶级专家,组成评审“智囊天团”,在参选企业互评的基础上,把控全局输出权威评断,遴选国内网络安全行业100家具备创新精神、创新实力、创新成果的安全企业。
(一)顶级“智囊天团”,凝结十大专家评审名录
作为此次评选过程中,一票抵10票权重的专家评审团,由ISC主理人卜思南、北向智库创始人潘柱廷、小米首席安全官陈洋、赛博谛听创始人金湘宇、IDF极安客实验室创始人万涛、360集团首席科学家潘剑锋、中电智慧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肖斌、华兴新经济基金董事总经理牛晓毅、元起资本创始合伙人何文俊、清科资本执行董事李梅共计10位专家评委,评审团主席由数世咨询创始人李少鹏担任。凝结集体智慧,打造中国网安产业创新百强名录。
(二)行业权威标杆,立足产业前沿洞悉创新势力
评选过程中,十大专家评审将围绕细分领域进行投票外,还将通过内部投票商议的方式,从所有参选企业选出年度成长力十强。此外,参选企业作为网络安全产业的建设者,也将以普通投票人、资深投票人的身份,与专家评审团一同参与到评选中,进一步夯实创新百强权威力。
组织机构:ISC平台牵头,调研机构加码,资本、产业园、媒体支持
相比于常规评选活动,创新百强集网安社区、调研机构、资本机构、 科技 产业园、媒体等多方之长,全面梳理领域繁杂且呈碎片化的中国网络安全产业,以全维视角把脉安全,输出产业最具创新力的新一代安全企业名录,洞悉产业未来格局。
(一)ISC平台:网安企业赋能者
ISC平台脱胎于亚太乃至全球规格最高、辐射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互联网安全大会,现今以网安企业的赋能者、网安行业的传承者、网安产业的引领者、网安文化的传播者为目标,延承全球产业风向标的内核优势,以国内唯一垂直视频媒体平台之姿,成为网络安全产业声音集聚的前沿阵地。时下,ISC牵头推出创新百强评选,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力“英雄榜”,无疑将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力评判的“风向标”。
(二)数世咨询:倾注调研力量催生产业高度
数世咨询作为中国数字产业领域最中立的第三方调研机构,创立至今一直根植数字时代特色,持续不断地输出网络安全行业调查、研究报告。此次,在ISC的牵头下,数世咨询倾力加盟创新百强评选,为评选活动注入调研机构专业属性与实力的同时,还为评选活动注入产业级评判标准,为产业发展提供“领航式”创新样板。
在信息化的现代,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其将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演进。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源期、萌芽期、成长期和加速期四个时期,分别对应通信加密时代、计算机安全时代、信息安全时代以及网络空间安全时代。
目前网络安全正处于网络空间安全时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网络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断出台,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信息安全时代的区别在于网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仅凭传统的边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护,防护理念和技术发生深刻改变,主动安全逐渐兴起。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服务也越来越被重视。
从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来看,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披露数据,2015-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17%以上,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78亿元,CCIA预计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569%。
按照产品结构划分,网络安全可以划分为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及安全服务三大类,而每一大类产品包含众多的细分市场,如安全硬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与防御等,安全软件包括防病毒软件、终端安全软件、邮件安全软件等,安全服务包括咨询、集成、培训、运维等。
IDC表示,2020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将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591%,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支出比例分别为184%和225%。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一直是威胁、技术和监管等方面相互博弈的结果,最终达到一个均衡。新的威胁、技术以及新的监管要求,都会带来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对安全企业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力量的变化,推出适合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随着国家政策对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保驾护航,以及网络安全需求日益快速增加,政府、企业、个人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都将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强劲;多重利好因素促使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增长。
结合IDC、CCIA等的预测,预计到2026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14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6%。
物联网的安全性和计算机又有所不同,比如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许多汽车甚至提供了不使用钥匙就能开门进入。但是,如果有其他人能打开你的车门,甚至能控制你汽车上的设备,你会怎么想?物联网由设备、网络、数据、云计算等种种新兴技术组成,在这些相互联系的通道中安全成为了大问题。
物联网将覆盖全球
许多汽车或者移动设备提供了4G、LoRa等网络连接,这些设备的网络安全运营商应该出一份力。运营商可以通过数据擦洗拦截恶意网络攻击,为联网设备的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许多智能家庭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云端看到家中的实时画面。如果自己的设备安全性不高,开启了远程控制,黑客就会控制家中的摄像头,非常可怕。
生活离不开物联网
物联网设备的制造商,必须时刻警惕自己的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断地进行安全更新,增强设备的安全性,才能不被破解。同时,用户在使用时可以在管理后台进行设置的设备最好关闭“远程管理”选项,并且更改默认的管理员账户和密码。定时查看设备是否有固件更新,及时升级至最新固件。
最大限度的保证物联网的安全,做好以下三点:第一,对大数据的收集持谨慎态度。之所以在前面用很多文字引用了华为和三星的战略内容,是有原因的。看华为,它有一个“集中收集、管理、处理数据后向合作伙伴、行业开放”的细节。而三星,也有一个“能够与云端连接”的细节。这些,是典型的收集大数据存储在云端的行为。这种行为,如果不加约束则危险很大。之前,三星智能电视监听事件,我们应该记忆犹新。试想,物联网之下,我们在这些硬件面前是“赤裸裸”的。所以,物联网企业应该“自律”,不要在大数据采集方面为所欲为。
第二,对大数据的转移和利用持谨慎态度。前面第一点里已经提到过一个细节:“处理数据后向合作伙伴、行业开放”。这应该是大数据在不同企业间转移、利用的过程。而大数据在转移与利用的这个过程里,也有危险。毕竟,各个厂商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硬件水平不一,安全隐患很大。欧洲反计算机病毒协会创始人、德国歌德塔(G Data)安全软件公司安全顾问Eddy Willems在接受我的采访时也曾说过,“企业不同设备之间的安全过滤措施不够”。所以,这种大数据之间的合作很让人担忧。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第三,严防外部危险因素的侵入。如果说前两点属于物联网企业的“内因”的话,那么第三点就是严防“外因”。目前,黑客利用商用WIFI入侵的例子已经很多,甚至连飞机都难以幸免。这就要求我们的物联网企业,必须重视安全防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商用WIFI的过度商业化的问题,软件的漏洞问题,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的密码问题,硬件设备的加密问题,物联网企业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物联网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还有不同物联网企业之间的终端设备兼容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予解决,那黑客会无孔不入的。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