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持股有什么好处,华为早期员工持股为何会成功?

职工持股有什么好处,华为早期员工持股为何会成功?,第1张

华为公司概况

v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 科技 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v 主要营业范围: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v 总裁:任正非 董事长:孙亚芳

1999年、2000年、2001年

分别在印度、瑞典、美国设立研发中心

2008年

v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v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v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v 2009年

v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一、员工持股计划的积极作用

华为的内部股制度对吸引人才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过去华为有种“1 1 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比例是相当的。而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来进行派发。

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而员工也是很乐意于这种贷款。因为,分红的比例历年以来都保持在70%的高位。

二、持股计划的实施程序

《华为基本法》第十七条、十八条关于知识资本化、价值分配的形式有所论述:“我们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认同华为的模范员工,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将不断地使最有责任心与才能的人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华为可分配的价值,主要为组织权力和经济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机会、职权、工资、奖金、安全退休金、医疗保障、股权、红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

华为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每个营业年度公司按照来公司工作的年限、级别等指标确定每个人可以购买的股权数,由员工拿着现金到一个叫资金事业部的地方去登记购买,一块钱买一股。公司要求员工在一份文件上签名,但文件只有一份,签完名后立即被公司收回。在员工眼里,在这张纸上签字是购买股权的一个必然程序,不签就没有股权。员工交完购股款后并不会拿到通常意义上的持股凭证,每位员工具体的股数都由公司备案存档,员工只允许从股权登记名册上抄下来自己的股权数。

华为也曾发过股权凭证,分别是在1995年和1996年。据说当时的华为为了规范股权发放,给当时的员工发了一个叫“员工股金情况书”的东西,上面记载着工号、姓名、拥有股金数目等内容,盖的公章是华为资金计划部和资金部。但此后,公司就再也没有发过任何持股凭证。

三、股权回购计划

在1997年的《员工持股规定》中,华为的持股原则是“入股自愿、股权平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1999年的原则变为“入股自愿、遵守管理”;关于股份回购价值计算,1997年的公式为回购价 购买价(1+X% 月),1999年的公式则变为:回购价 购买价(1+X% 月/12)。(注:1997年公式中X指公司董事会确定的利润率,月指本年度退股时的实际持有月份;1999年公式中X指公司董事会批准的当年数值,月指本年度退股时的实际持有月份。

刘平2001年1月离职时办理股份回购是按照2000年的基数1:1兑现,而随后在2002年3、4月份离职的员工则可以按照1:264的比例兑现。2001年2月,华为以65亿元的天价将华为电气卖给爱默生公司,爱默生看中的恰是华为电气的一班精英员工,双方达成协议的前提是要求保持华为电气的人马基本不动,而华为方面为了留住这班人马,承诺在4年内将华为电气的员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兑现。

四、股权激励计划的变更

2002年3月,华为开始改变传统的一元钱买一股的做法,实行一种叫做“虚拟持股权”的计划,这个计划实质是增值权,也是期权的一种。在员工们看来,该计划比股权制度合理了很多:根据华为的评价体系,员工可以分别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四年期限内,以最新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员工每年可兑现1/4,员工不用像以前一样再从腰包里掏钱,而是直接在行权时获取每年净资产的差价。以刘平在2002年1月办理离职手续时逐年购买的354万股为例,刘平购买时股价为1元/股,2002年,刘平逐年可选择兑现1/4股票差价,以华为2002年每股净资产274元计算,则刘平可以获得274 354 1/4=24249万元。(早期以1元钱/股价格购买股权的老员工实际上离职时以净资产兑现,中高层管理层除非离职否则以10年为期逐年兑现。

但据说这个方案出来后,很多员工选择将股权按照净资产兑现后离开华为,由此,华为方面不得不面临来自资金方面的压力。既要完善股权,又要有效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华为股权MBO方案开始酝酿。从8月中旬开始,传出华为准备实行MBO的消息:华为有意将原来的全部股权和2002年推行的“虚拟持股权”边回购、边推行由100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联合持有公司的员工股权,资金方面由员工个人出资15%,其余的由华为出面担保、员工集体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解决。

但从目前情况看,华为MBO还只是华为的天空中雷声后迟迟未下的一场雨。华为股权MBO的全面推行,或许要等到华为的股权官司结束后。

案例分析

从华为的股权结构和变更趋势看,华为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从员工持股到高管层持股的历程。

华为员工历年获得的高分红源于从成立之处就实现的员工持股计划。红利的多少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效益,这就使得全体人都关心企业的发展,而不只是一味地关心个人的得失利益。华为在成立之初,公司规模不大,且处于高速增长的行业,企业的利润率高,分红的比例历年以来都保持在70%的高位,这种有付出就有回报的立竿见影效果,再加上任正非的个人魅力,极大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创造了华为高速增长的奇迹。

随着企业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以及行业的大背景,使得这种以“现金支出”为基础的激励方式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进而在2002年3月,华为开始改变传统的一元钱买一股的做法,实行一种叫做“虚拟持股权”的计划,这个计划有点类似于期权。虚拟股票的发放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结构,无需证监会批示,只需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在员工们看来,该计划比股权制度合理了很多。但由于很多员工选择将股权按照净资产兑现后离开华为,因此,同样给华为带来了资金方面的压力。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 从体制上看,华为从成立之初的民营企业,到目前业务拓展到世界市场的大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没有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过战略性的调整,仍沿袭公司创业之初的体制和理念,这就造成了公司股权结构混乱,权衡制约性差,运作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制度的有效性在混乱期和稳定期发挥的效用是最大的,华为创立初期建立的体制规范例如《华为基本法》,对其起步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在企业的扩张过渡期制度规范的效力远远小于起步期,因此没有给华为的扩张带来大的影响,但当企业发展处于稳定期时,对于体制的依赖性就大大增强,这也就给华为提出了企业如何改制的问题。

其次, 从人力资源看,一份来自企业的调查表明,有效的激励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承认工作成就,排在第二位的是参与感,高薪只排在了第五位。华为的高分红以及虚拟持股计划就是建立在一种高薪激励基础上的行为。这种激励在企业的创业初期和发展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华为每年引进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拿到高工资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那么在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方面非常有效。但每年高的淘汰率,造成了华为人员的不稳定性,另外以现金为奖励的激励方式也助长了拿钱就走的行为,对华为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

再次, 由华为的两起股权纠纷案来看,华为员工持股计划的运作是非常不规范的。第一,从华为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看,员工股权的购买不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的。员工买股时只签订一份文件,签完名后立即被公司收回,员工交完购股款后并不会拿到通常意义上的持股凭证,每位员工具体的股数都由公司备案存档,员工只允许从股权登记名册上抄下来自己的股权数,这种做法明显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另一个问题员工要是不购买股权,“就会由部门领导逐个进行谈话,就会被认为是对公司不忠,就会丧失在公司的发展与提升的机会,也就别想再在华为呆下去了,由此,也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第二,股份购进卖出没有统一合理的规定。关于股份回购价值计算,1997年的公式为回购价 购买价(1+X% 月),1999年的公式则变为:回购价 购买价(1+X% 月/12)。刘平2001年1月离职时办理股份回购是按照2000年的基数1:1兑现,而随后在2002年3、4月份离职的员工则可以按照1:264的比例兑现。2001年2月,华为以65亿元的天价将华为电气卖给爱默生公司,华为为了留住员工,承诺在4年内将华为电气的员工股按照1:4的比例逐年兑现。企业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变动回购股价,但频繁变动的回购价格,给人一种无章可循的感觉,认为华为的政策制定不具有战略性,只是为了应付当时情况的一种短期行为。因此,股权纷争案的出现也是必然。

因此,华为的MBO历程仍然充满疑难和困惑,华为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股权结构的调整,而是面临一场更为深远的变革。


职工持股有什么好处?


华生:职工持股有利于企业发展,使得企业改制成本降低,同时有利于收入分配合理。目前法律不应该对职工大面积持股进行限制,而应该更多从设计上,来完善职工持股引发的一些问题。对于职工持股,我国应该取消法律限制。


董登新:从企业角度来看,需要鼓励职工持股。职工持股有下面两个有益之处:其一,职工持股是比较好的激励机制,可以作为雇员的一种福利。由于我国薪酬体系设计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年薪或月薪上,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薪酬体系结构将会向职工持股方向发展,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二,职工持股有利于分散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稀释股本的分配。


叶檀:从长远来看职工持股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牵涉到的问题是职工持股该不该退,这就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企业的效率,二是是否公平。而大面积职工持股清退的话,对于提高企业效率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对职工来说,也并不公平。


孙群义:职工持股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整体和发展角度来看,职工持股是值得鼓励的;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来看,让职工积持股是件好事,多种途径增加职工收入也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职工持股处理不好,又会产生什么问题?


董登新:职工持股容易造成短期套现行为,比如现在的高管一旦到了解禁期就要走人,进行短期套现,这容易造成腐败。所以职工持股通道一旦打开,监管难度会很大,需要设立相关法规和制度来避免这种行为。


叶檀:职工大面积持股要警惕上市公司变脸的情况。从目前高管持股情况来看,并没有让有些公司的业绩有所起色,反而出现上市后高管套现暴富。所以,大面积职工持股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防止公司上市之后就套现,公司业绩就变脸。大面积职工持股可以学习国外的优秀企业,比如达到一定的业绩,授予一定的股份,变成负的业绩不授予或者有相应的惩罚,连续业绩出现正增长,股份才能按照原来价格授予。


陈荣:的确,如果设计不好,会产生很大后遗症,比如引起股权纠纷等,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有负面作用。


孙群义:在解决大面积职工持股问题之前,首先要从规范方面来说。其一,如何规范持股的员工。工会等形式持股之所以被取缔,是因为以前职工持股有很多问题,很多都是凭借权力入股的,这显然缺乏公平。一旦这个渠道打开后,可能这种现象又会回来,这也是最大的问题,也是当时监管层要绝对禁止职工持股的原因之一;其二、如何让中国资本市场减少投机。目前来看,中国公司只要上市,那些持有原始股的股东财富增值率高得惊人,再加上二级市场投机风气浓烈,导致上市成为造富的工具,与股票市场的定义背道而驰。需要减少夸张性造富,减少投机气氛,这样中国资本市场才会趋于理性。所以,有一个规范的前提非常重要,在这个基础上,鼓励企业对职工进行激励,允许企业职工持股,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是应该存在的。因为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只要对企业发展有利的,让老百姓致富的,对经济发展有好处的,就是一件好事。广大职工能够持股,股民能够在股市中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些都值得鼓励。更重要的是,这也能减少贫富差距,减少 社会 矛盾。


华为早期员工持股为何会成功?


晚期施行的员工持股方案被公以为是华为的胜利要素之一。

首先,是任正非的诚信。任正非为消除员工的疑虑和担忧,华为每年的红利都按时兑现,而且,关于离任的员工,只需按规则办完移交手续,立刻退还购股款额,关于已经离任的员工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退职员工呢!这样,完全消除了员工尚存的疑虑,从而将员工持股方案的鼓励功用发扬到极致。

其次,继续的高分红高配股。为增加支付现金红利形成的财务压力,华为在每年高额分红的同时向员工高额配股,这样做的益处可谓一举多得,一是坚决员工持有和购置股票的决心,试想,假如每年不能分红或分红很少,员工必定对公司的盈利远景得到决心,还有谁会购置公司股票呢二是防止了因分红给公司带来现金压力,公司的现金总量并没有增加,正是由于对公司的远景布满决心,员工都乐于购置公司配给的股票。

最初,华为共同的企业文明。固然绝大少数员工都挑选用分得的红利购置配股,仍有少局部员工挑选支付现金红利,关于这局部员工,华为绝不拖欠。但到了第二年,这局部员工看到其他员工又能分得可观红利,他们必定会懊悔现在的挑选,后果还远非如此,华为的企业文明相对是处分认同公司价值观的员工,关于那些对公司抱有疑心态度的不坚决分子是不会重用的,他们在公司的开展远景会很昏暗,这样的文明气氛进一步支撑了华为的员工持股方案。

华为晚期的员工持股方案成绩了明天的华为,它的胜利不是偶尔的,是任正非的诚信和无私、是华为的企业文明等众多要素剖析作用的后果。

“股市打假英雄”幕后zt
2008-06-26 23:28
2007年7月起,一个笔名“夏草”的人对几家上市公司财报连续发表质疑文章。今年4月,随着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全面发布,在其“财务侦探”博客上,夏草发布《深市中小板十大涉嫌偷漏税过会公司》、《沪市2007年报十大涉嫌报表粉饰上市公司》。两大“揭黑”排行榜,涉及二十多家涉嫌财务造假的公司。
顷刻间,在沪、深两地犹如发生一场飓风。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事件扩大升级。
来自政府高层的回应正逐步升级。根据记者多方证实的内部消息,主管金融的王岐山副总理对此作出专门批示,各地证监局在证监会的要求下对十家上榜公司进行专项核查。目前,上交所内部网上可以查到十家公司调查报告结论的打包文件。
其中,华夏建通、国能集团、东盛科技造假证据充分,已发布公告称受到证监会立案调查。而与夏草发生几番激战的鄂尔多斯等公司的财务问题,尚“查无实据”。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一幢矮楼里,记者见到了“夏草”——一个神色焦虑的36岁男子,语速快、略微有些没有条理,浓重的闽南口音听起来很吃力。镜片后的一双眼睛,时时流露不安和紧张。
访谈间,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从旁边走过,他的神色骤然间紧张起来,恭敬地露出笑脸打招呼。“这是我的领导,某某老师。”——他向记者解释。
“刘姝威打的是条落水狗,我打的是活老虎”
从2001年的“飞草”、“申草”到如今的“夏草”,长期关注财经的人,都知道这个有“草”的名字和公开的“财务揭黑”存在着神秘的关联。
7年间,凭借着自己摸索而来的“高现金高负债,延长分析视窗,延长应交税费增长”三招土功夫,他前后质疑了沪深两市10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问题。而从2004年到现在,证监会立案调查了125家上市公司,他个人就揭发了25家,算上即将公布立案结果的东盛科技,已经有26家了。
“我自己都很佩服我自己。想象证监会的一个稽查局,有600多个专业的人,而我是完全靠一个人,一个小编辑在业余时间做成的。”他用指关节敲着茶几,发出咚咚的响声。
从2007年开始,夏草进入了最狂热的一轮上市公司财务打假行动。
“去年6月27日开始,我对一家公司连续质疑三四次。他们找到我的领导,找新闻办、外宣办、文广等等,我的稿子一出来就被删,这家出来被删,我就到另外一家媒体发。”
他质疑的亿利科技,董事长王文彪2007年出尽风头,三个月内三次上新闻联播,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并上了央视东方之子、新闻会客室、焦点访谈等节目。
“有时,我真感到自己在刀口上舔蜜。”他心有余悸,他不过是一只小蚂蚁,而对手是一头大象,随时都可以把他踩死。
“某公司最初是董秘打电话给我,跟我求和,解释说可能我不了解他们产业的特性。我没理他,等他们财报出来后,我继续写了《年报揭穿大股东谎言,10亿资金被占用》。结果,他们受不了了,就开了一个专门的会议来研究怎么对待我。他们的三位高管:财务副总裁、上市公司董事长、副总兼董秘一起坐飞机来拜见我,还有我们的领导,说因为我的文章,他们已经连续两次被证监会调查了,他们痛苦死了,原本铁定的定向增发被否决掉了。如果定向增发不成功的话,他们的资金链就会断裂。”
在这个没门没派的闯入者的三脚猫功夫下,一条围绕着上市公司形成已久的利益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为利益捆绑,原本承担监管的第三方的保荐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的不作为,使得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实施的可能性和可 *** 作性。
提到财务揭黑,人们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刘姝威。2001年底,这位学者偶然注意到蓝田股份的离奇财报,震惊之后以600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发在了《金融内参》。在几番正面较量、银行停贷的冲击之下,蓝田神话迅速土崩瓦解,公司高层锒铛入狱。2002年,刘姝威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年度经济人物之一。
对刘姝威得到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夏草既羡慕,也很有些不服气。“蓝田股份造假,当时已经是路人皆知。刘姝威的文章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做财务研究的,会强调谁是第一个质疑者。蓝田已经是一条落水狗了,而我打的才是真正的活老虎。风险要比她大得多了。”
我其实是很想被招安的人
2002年,在福建一所地方大学留校任教的夏草,在一位领导的推荐下,来到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一进来,我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在这个学校待着,这是个高层次的学校,面对的都是高端的财务专业人士。我是三流大学的一个小硕士,是出身很不好的。”对于自己台前的形象和表达能力,尤其是一口蹩脚的普通话,他没有自信,也没有安全感。
外头的工作很难找,而国家会计学院的待遇不错,夏草的唯一愿望就是能在这个学校里扎住根。 但是,他发现自己几乎无课可上。从2006年年底到2008年年初期间,整整20个月里,他没有上过一节课。他成了一个闲置人员,在学校内部的行业刊物当编辑。“我是做梦也想回到教研部当老师。”
让夏草念念不忘的,是国家会计学院一天至少三千块钱的上课费,“老师若是到外面上课,至少是五千块钱一天。我做梦都想回到讲台上。”
学校里实行末位淘汰制。每到年末时,总有一些人来来去去;每到这个时候,夏草感到痛苦得要死。 他还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继续中断许久针对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打假。“以我这样的形象和口才,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专长,是不可能有机会上讲台的。我只有做这个事,还有可能重回讲台。”
今年4月份,一家被他质疑的公司高管竟然登门“拜访”。这激发了夏草的斗志,几天后,一个财经记者请夏草帮忙审看鱼跃医疗的财报,觉察到可疑之处后,他连续写了两篇文章指控该公司财务作假。待到上市公司全部发布2007年年报时,夏草开始“疯狂”的打假行动。
情形的确在朝他希望的方向改变。学院从4月份开始安排他上课。“我现在的课很多。连一些对象是主任会计师的那高端课,也叫我上了。”他有一种绝地重生的庆幸感。
“一个月前,我还和我爱人商量,要不要打包回老家找份工作。心里很勉强,毕竟好容易才挤进了上海,小孩也有了上海户口,交了这么多年的社保。我是个很务实的人。”
一位记者在报道夏草的文章中,赞美他是为了“捍卫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夏草后来打电话给这位记者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是为中小投资者说话了?我自己都是自身难保了。”
他自嘲财务揭黑是个下三滥的事。“如果能稳稳当当地做个老师,我是绝对不会直接去挑战那些上市公司的。”
“我其实是很想被招安的人,实在是没有机会。”夏草说。
一个属鼠的男人
2008年是夏草的本命年,他属老鼠。按他所说,他本是个胆小如鼠的人。
七八年前,还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夏草第一次到媒体上发了篇“马后炮”式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文章。之后他试着放“马前炮”,打活老虎,以笔名“飞草”写了对通化金马财务舞弊的质疑文章。 “当时通化市的副市长就给我打电话,说想和我见面,北京、福州还是上海,由我选择。后来,他又给我打了一次电话,说财务的问题我不懂,让我们的财务总监来跟你解释吧。财务总监好像喝醉酒了,说你打压了我们的股价,我们广大的股东不答应,明天早上我找两个警察来抓你。”
阴差阳错之中,夏草拿到了对方虚开增值税发票等财务舞弊的确凿证据。到后来,通化金马被证监会公开谴责“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及时”,事情也就到此为止。
夏草清楚自己面对的是多大的风险,“我每天都战战兢兢的,如履薄冰。”对外,他从不用真实姓名,“如果哪一天被打入地狱后,换个马甲,还能活下去。”
他的“揭黑”排行榜发布后,鄂尔多斯和江苏阳光态度都很强硬。江苏阳光一度威胁要把媒体告上法庭。“过去,我怀疑他们20个资金去向不明,现在主要怀疑他们的多晶硅概念。江苏阳光向宁夏方面承诺,多晶硅会按时生产出来。“现在,我们都沉默,就等着9月23日。一旦生产出来了,我就面临巨大心理打击”,确切地说,这是指诉讼威胁。
另外,夏草承认,最初对鄂尔多斯挪用50亿资金的指控,几乎没有什么证据,直到一年后,才自认为找到“窟窿”。
以《九问银广夏》揭开当年“银广夏黑幕”的分析师蒲少平,是让夏草向往的一炮走红的榜样之一。然而,他在2002年《财经》杂志发表质疑世纪星源财报作假的文章,被对方告上法庭,败诉,赔偿30万。如今,蒲少平下落不明。
他觉得该变换策略了。“一个是避免死缠烂打,另一个是尽量避免百分之百的质疑,要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名气已经够了,我就不需要把百分之百的力气使出来。”他透露,手头掌握着更具“杀伤力”的三家上市公司财务作假的证据,“掏空更严重的,都是民企。”
与夏草相熟的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夏草其实还是有策略的,“不碰制度性的东西,只是指出一些中小型民营上市公司财务作假。所以,不会触碰政府高层的神经。”而在中国证券市场刚刚完成股改、管理层强调规范透明的这个关口,夏草把握住了或许能改变个人命运的好时机。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找蓝筹股。有个网友甚至跟我说,如果你能把中石油给搞出来的话,我就嫁给你。我的方法只能对付小鱼小虾,对付不了这样的庞然大物,民企资金挪用是普遍现象,一抓一个准。” “有时也真害怕,怕碰到造假更严重的,把对方逼上绝路,也等于把自己逼上绝路了——只要对方还剩一口气,也足够强大到可以把我咬死。把人送进监狱里的事,我是不敢的,我怕哪天对方出来报复我。” “出来混,迟早有一天是要还的。”这是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间道》里的警察是代表正义的,可是下场和黑帮一个样子。”
更“高尚”的目标?
困扰他许久的饭碗似乎不该是一个问题了。有很多财经媒体邀请他加盟,或者提出包下他所有的财务打假文章。也曾有私募基金愿意拿20万年薪,找夏草做财务顾问。
他对此兴趣寥寥。
“我最想走的是职业独董的路,把自己完全洗白,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很多上市公司会请一些社会名流来当独立董事。那我的职业收入就上来了。”
说到“高尚”两个字,他天真地笑了。他还有一个“更伟大”的目标。“等法律上的程序障碍取消之后,我想和律师事务所合作,我来挖地雷,然后做股民诉讼代理,这样可以合法地赚到很多的钱。” “市场需要这样的人存在,但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对抗利益集团,就很难长久。”财经评论员叶檀把长期财务打假的夏草定位为一个“探路者”。“看他能不能从个人行为变成为有组织和机构的行为,甚至成立为资本市场进行财务评级那样的中介机构。但现在看来,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土壤。”
不过,夏草认为自己还是比过去“高尚”了一些,觉得自己做的事比那些教授、博导们还要“伟大”。“很多高校邀请我过去讲课,教授、博导们都坐在下面听我上课,那些教授和财务经理推荐他们的学生、属下读我的书。我还是很高兴——我的文章是有人在看的,我的话是有人在念的。”
“等我哪一天当上独董了,想想我还是一个小助教,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了。有时,我想想自己也挺可笑的,在外头好像是个财务名家,在学校只是个小助教和打杂的人。那时,就不需要再看别人的脸色。”他开始想入非非。
他觉得自己不过是一只小蚂蚁,而对手是大象。

早在2011年,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就表示,到2012年底要实现全国100个主要城市住房公积金联网监控。但目前全国仅有50多个城市的住房公积金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距离目标相差将近1倍,进展并不顺利。

近期,兰州、吉林等地曝出的天价缴存住房公积金事件似乎也在考验着中央政府的底线。更早前还有媒体曝出,山东网通职工人均缴存6389元,而济南某民营企业人均仅缴纳11元,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城市里的市民缴纳却相差600倍。包括财经评论员叶檀在内,不少人呼吁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应尽早改革。

叶檀:公积金成为相对很难理顺的体制,要改革。公积金存缴管理体制有问题,而且收益率比较差,使用效率差,中间漏洞多。有的地方的公积金还成为某些地方高福利的象征,有些地方还通过公积金来给员工谋取不当的高福利。

住建部正在推进的住房公积金联网系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住房公积金财务数据信息,包括本级城市的公积金余额、划转、运作、使用等情况;二是住房公积金个人数据信息,即所在地个人住房公积金与缴存相关的标准、额度等情况,同时也包括个人账户余额,提取使用的相关信息情况。

按照设计,实现联网后,住建部将能够实时查询联网城市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详细情况。叶檀认为,这让不少地方产生抵触情绪,因为联网将不仅针对敏感人员、部门,而且还有中央向地方收权的意味。

叶檀:公积金是一块非常大的利益,事实上公积金是由各个地方政府在打理,由于公积金数量大,地方政府都愿意自己做,甚至以前曾曝出地方政府挪用公积金。即便公积金不被挪用,对于地方政府,公积金也是一块很大的利益。而且公积金其实现在的受益是非常糟糕的,甚至有时候比活期存款还差。一大笔的固定资金以低息存进银行,对于金融机构也是一笔很大的收益。所以有些地方政府会愿意那么做。

在住建部推进住房公积金联网工作的过程中,特大型、大型城市较为配合,北京、天津等城市都按期实现了本地住房公积金系统与全国系统联网和数据同步。但相比之下,部分二线城市和地市级城市,相对“抵触”情绪较强。

《此爱绵绵》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e1nj
简介:叶檀狗血的穿越到女尊之国,狗血的移魂易魄,狗血的得了个尊贵王女的身份,又狗血的逛了红楼也就是小倌馆,得了美人如玉在这异时空叶檀成全了自己的亲情,更得到自己的爱情,看美人如玉剑如虹此文女尊男卑,女强男弱,女上男下,男生子,属于女主强大男人柔弱,也就是典型的女尊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427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 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