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云商资源池互联:满足同一云商不同资源池之间的互联需求。
3、云商间互连:满足不同云商资源池之间、公有云及私有云之间的互联需求。
4、企业组网:满足企业多个分支机构、办公点及云平台之间组网的需求。
5、跨境互联:主要为中国大陆与境外(含港澳台)进行连接。
联通混改效果不显,5G用户数再次落后,联通只能靠流量“拯救”了。
来源|歪道道(ID:daotmt)
继解约耐克后, 王一博 再次迎来新的代言。3月28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王一博成为中国联通的品牌合伙人,这似乎也再次印证了其作为行业顶流的商业价值。
不过,这本该是粉丝们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却因为品牌方迎合CP粉而遭到质疑。有网友发现,联通提供的5组靓号中,除了一些类似“251813”这样带有表白王一博意思的谐音数字外,还有专门针对CP粉的号码,比如“1823”,翻译过来就是“耶波爱赞”。
在两家粉丝不甚和谐的氛围下,联通这一举动无疑惹怒了众多唯粉。
找王一博做代言,却还想割cp粉的韭菜,联通看不懂粉丝经济,可急于收割粉丝经济,这似乎恰恰暴露了联通的窘境。2020年全年,中国移动用户累计净减8359万,中国联通累计净减12664万,而中国电信则净增1545万。
这也是为什么联通找流量明星代言的原因。近些年来,联通混改效果不显,5G用户数再次落后,联通只能靠流量“拯救”了。
联通混改离成功还很远
2020年11月2日,中国联通9037亿股定增限售股解禁,占总股本比例的2914%,占流通股比例4205%,约合解禁市值43108亿元。但让人失望的是,联通的股价从三年前的683元/股跌为了471元/股,这让当初砸下270亿的互联网巨头们浮亏高达186亿元。
回想起2017年,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公司集体加持联通混改,资本市场反响激烈,故而很多人对这次混改信誓旦旦。当时,A股的卖方研究员非常喜欢讲一个故事:联通混改后,经营绩效会逐步向中国移动靠拢,达到10%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可三年过去了,预计联通的2020年净资产收益率还是只有5%左右。
当然,联通混改的成果不是看它给战略投资人带来多少收益,而是自身的改变。
根据财报,过去三年,联通的营收和利润的增长都比较稳定,其中2020年的营业收入为30383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12494亿元,同比增长103%。更值得注意的是,联通的移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67亿元,同比止负转正。
这要归功于ARPU(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贡献的业务收入)的提升,移动用户ARPU达到421元,同比提升41%。
只是,ARPU的增长似乎和联通混改没有什么关系。一方面,这来自运营商们原来过于廉价的宽带价格提高以及智慧家庭类收费业务增长,直接带动了ARPU;另一方面,2020年价格更高的5G套餐,也提高了用户的整体消费额。据悉,联通5G用户的ARPU值超过80元,电信5G用户的ARPU值达到656元。
联通的营收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增速缓慢,2017-2019年,联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023%、584%、-012%。
混改除了引资建设、承包运营外,员工改制以激发公司内部的活力,才是混改更核心的内容。2018年,云南联通被列入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试点,2019年初,中国联通公开寻找民营合作方并最终确认了亨通光电、中电兴发、亚锦 科技 。但没过多长时间,云南联通混改的 “ *** 盘手” 之一刘少培离职,在他离职前,亚锦 科技 正式宣布退出混改。
作为中国联通混改的第一家省级公司,云南联通带给总公司的或许不是经验,而是教训。
随着各省陆续展开混改,更多的问题也开始暴露。有网友在各大社交网站爆料,安徽芜湖联通在大肆裁员,很多老员工开始瑟瑟发抖,唯恐裁员落在自己的头上;不少联通的员工也吐槽,“混改中的联通依然是开不完的会、拿不完的KPI、写不完的PPT,和以往没什么两样”。
去年3月,《通报》直接指出了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体制优势发挥不充分”,实际上是形式上引进了民营股东,但实质上并未改革机制。
中国联通能抓住5G时代的红利吗?
联通的掉队,起始于4G时代。2013年 4G 牌照发放,整个行业都在考虑上马4G,可常小兵治下的中国联通仍然纠结TDD牌照和FDD牌照的问题,试图通过大干快上HSDPA这一375G落后的技术,以及3G和4G一体化的路线,延长其3G红利期。
3G时代的辉煌迷住了常小兵,他也没想到从3G过渡到4G,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运营商的江湖已经彻底大变。
如今5G已然成为中国联通的“救命稻草”。2020年,联通和电信“破天荒”地达成合作,将共建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的5G共建共享网络,在此之后,两者合并的消息更是甚嚣尘上。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对合并似乎多抱有赞成的态度,他们认为在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战环境下,面对即将到来的5G,电信、联通合并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联通与电信的合作,预计为双方节省了超760亿元的投入,但是从目前来看,5G这条赛道上联通掉队依旧明显。
最新财报中,联通首次公布了5G用户数据,5G套餐用户达到7083万户,市占率为22%,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到23%。横向对比,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达到8650万户,中国移动已超165亿。联通和电信的用户之和还是没能超过移动,这和移动用户总数的差距一致。
5G用户数垫底其实并没有什么,当前运营商都处在5G用户增量阶段,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但关键是5G时代,运营商从2C市场向2B市场转型是大势所趋,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等2B业务,不仅将为运营商创造新的收入窗口,而且很可能顶替传统业务而占据主流。
从这个维度看,中国联通不是没有优势。
根据财报显示,联通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主要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IT服务,去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172亿元、422亿、1336亿,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27%、398%、390%、334%。其中占比最高的是IDC和IT服务业务,联通在全国IDC机房有561处局所,主要客户包括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客户以及金融、政府客户等。
混改让互联网巨头与联通的利益“绑定”,自然给其带来了直接的合作。
单看联通B端业务的增速,其实不低,但与移动的差距仍旧很大。中国移动的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DICT在2020年收入达435亿元,同比增长665%,其中,移动云收入为人民币9172亿元,同比增长3538%。这种现状是否会在5G时代继续维持,关系到联通于5G市场的地位。
谁能解联通用户之困?
2020年,在移动用户总数上,联通流失的用户最多,而在5G套餐用户上,联通积累的用户又是最少的,这也难怪联通会想出通过邀请流量明星代言收割粉丝的方式。在王一博之前,联通还签约了首位创新合伙人 鹿晗 ,并推出“福鹿相伴卡”。
但这次,联通非但没尝到甜头,反而招来了“祸端”。
自王一博官宣中国联通品牌合伙人后,微博上不少肖战粉丝扬言要去联通营业厅办理携号转网,也由此引发了对联通信号差的集体质疑。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联通有请代言的钱还不如好好修复一下你们的网络”,与之相对地,王一博的粉丝也不甘下风,再次引发口水战。
而在这场闹剧中,最惨的怕就是中国联通了,新用户还没有吸引过来,老用户却惨遭流失,移动和电信莫名其妙“坐收渔利”。
然而,不管是蔡徐坤、鹿晗还是现在的王一博,似乎都难以重演当初移动“动感地带”的热潮。2003年, 周杰伦 一句“我的地盘我做主”被绝大部分年轻人所熟知,仅用15个月时间,动感地带就“感动”了2000万目标人群。
当然,这不是代言人的锅。
一方面,5G部署初期,有针对性的应用比较少,特别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应用更少,尽管如此,5G套餐的价格还偏贵。比如中国联通推出“沃派星燃卡”,5G版星燃卡起步985元,其套餐的核心无非还是流量、语音通话及一些老掉牙的专属服务。
另一方面,年轻用户圈层化严重;Z世代喜欢通过兴趣爱好结实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这逐渐形成了无数个割裂的圈子,追星也是如此,一个流量明星的粉丝再多,所触达的也仅仅是其粉丝罢了。所以,一定程度上讲,无论联通的明星营销有多成功,于用户增长不过是锦上添花。
更何况,被饭圈撕扯,联通此次还翻车了。
5G赛道上,三大运营商都还在布局之中,现在谈孰优孰劣言之尚早,不过处于混改道路上的联通,是时候好好想想混改接下来该怎么走了。与此同时,加入这场“豪赌”的互联网公司似乎也没有想好如何与联通进行业务合作,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沉默的投资人,真金白银或许会付之东流。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21年1-4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236亿户。
近年来,物联网连接数与手机用户数的差距是越来越小,三大运营商物联网用户超过手机用户指日可待。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是1605 亿户,而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236亿户。
值得提醒的是,仅2021年前4个月,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净增一亿户。
在这些终端用户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173%、178%、219%,可以看出运营商物联网连接中大多数都是通过其蜂窝网络实现的,只有不到少部分是通过固网、WiFi、蓝牙等非蜂窝方式实现,这也正体现了运营商蜂窝网络优势。
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已布局多年,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的物联网智能硬件涵盖智能家居、智能抄表、智慧停车、智能穿戴、车联网等中国众多行业。
中国联通则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在连接管理方面,中国联通物联网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一连接管理平台,承载连接数规模已达228亿。
而中国电信物联网用户已超2亿,NB-IoT用户近8000万,NB-IoT连接数全球第一,NB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NB-IoT智慧水务、智慧燃气连接数超2000万
可以说,中国的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已成为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的领导者。
2021年,物联网的确是一个较好的入口,作为物联网数据传输的载体,物联网卡自然也受到了重视。
物联网卡是由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对于集团用户所推出的一种上网卡,可以说,从穿戴、家居、安防、工业、农业等等领域,物联卡都能够内嵌并获得合理的应用。
而公司如今申请办理物联网技术上网卡十分便捷,能够根据中国移动通信、中国电信网、联通公司或是一级地区代理申请办理,同时也可以联系搜卡之家。
搜卡之家是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第三方物联卡交流平台,每天行业内容实时发布,让你及时了解物联网行情资讯,另外,为全方位满足物联网行业对物联卡的多元化需求,搜卡之家与运营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面向全国范围内的物联用户,提供物联网专用的网元设备接入业务。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新基建”等战略驱动下,云原生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性能持续以及连续性等挑战。为了构建 健康 繁荣的云原生生态,中国信通院于近日在“2022云原生产业大会”中发布了云原生应用优秀案例、云原生技术创新解决方案或产品、云原生安全优秀案例和云原生新锐企业四大类共45个云原生优秀案例,大幅度提升云原生应用效能。经过审核评选,“中国联通云平台”成功入选“2022年度云原生技术创新领航者”名单。这也意味着中国联通云平台凭借在云原生领域的领先技术与丰富的服务经验,将进一步拓展云原生技术应用范围,引领云原生领域技术风向。
全栈架构体系,造就安全可靠高效运营管理
作为新一代的企业级容器云平台,中国联通云平台基于容器和 Kubernetes 容器编排技术,采用微服务架构,兼容 X86、Power、ARM 等多架构 CPU,以应用为中心,面向企业云市场提供包括容器集群管理、DevOps、服务网格、组件管理、运维管理等云平台产品,涵盖研发、测试、生产、运维、监控、安全等全维度,全面支持应用上云、代码上云、作业上云,与场景应用深度适配,实现研发资源、过程、效能统一管理。
联通云平台不仅简单易用,可提供基于云化的一站式技术服务,实现研发、部署、监控运营一体化的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程可视化、灵活自主自助 *** 作,而且具备虚机、容器双擎等多样型计算服务,提供大数据、数据库、消息队列、数据安全等丰富的通用产品,可根据建设需求灵活控制部署规模。
中国联通云平台以开源技术和标准为基础,按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建设,以国产生态建设为引领,联合产业上下游,协同研发、开放合作,共建共赢,推动自主可控的全面数字化转型。
释放云原生动能,中国联通云平台赋能数字中国建设
随着全行业上云的逐步深化,云原生已发展成为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内核,如何利用云原生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重中之重。中国联通云平台作为中国联通整个集约化生产系统(cBSS)的平台基础,成功经受住了cBSS系统每月万亿次计算压力的最严苛考验,服务于中国联通4亿多用户,运行容器数超20万,是当前业界最大的容器平台之一。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基于联通云提供的中国联通云平台来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国联通云平台在支撑智慧客服系统建设、赋予传统直销行业新活力、支撑智慧城市系统建设、助力高校打造智慧管理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效。
哈尔滨工大正元集团是国有 科技 产业化平台,主要从事区域智慧物联顶层架构设计、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城市、社区、园区管理者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国内、国际先进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创造智慧生态,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中国联通云平台为其部署了私有云平台,提供了COS、Kafka、Redis等20余种云化组件产品,充分发挥中国联通云平台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支撑该平台以“平台+应用”的模式建设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应用系统和平台,实现了其与省内行业巨头的数字化战略合作。目前该平台已在联通云平台上构建了包括城市地理勘测系统、城市电梯、停车场、井盖、路灯等终端管理系统在内等20余个应用,接入终端6000多个,赋能该省打造智慧 旅游 街区,便捷化服务游客日均10万人次,建立了先进、开放、创新的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随着业务技术架构的不断升级,云原生在各行业的应用将不断扩大。作为云原生技术的领跑者,中国联通云平台将赋能制造、金融、医疗、文旅等行业政企客户业务创新,让联通云云原生技术持续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持续动能。
联通物联网服务运营平台的登录地址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用户类型、不同的服务类型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如果你是联通物联网服务的客户或合作伙伴,可以向联通物联网服务相关负责人或客服咨询获取登录地址和账号密码等信息。一些常用的登录地址包括:- 物联网管理平台登录地址:>这个是全国性的概念,2013年8月17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部署未来8年宽带发展目标及路径,意味着“宽带战略”从部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宽带首次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2015年11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互联网+”协同制造与创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论坛上表示,“互联网+”为未来产业和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并支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他说,作为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宽带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工信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力度。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