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二者相辅相成,但物联网可能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原因如下
人工智能类似软件,需要物联网作为载体,物联网类似个硬件,是需要人工智能来驱动的。人工智能需要落地的应用作为载体,物联网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载体。
物联网的英文是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翻译过来就是,,物物相连,万物互联,简单来说,即是物与物相连互联的互联网,但其实,物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从我们在上学期间使用的校园一卡通,到高速上的ETC,再到近些年流行的智能手环可穿戴设备等等,都是物联网运用的例子,另外,随着AI技术的发展,物联网+AI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家居产品的智能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互联网时代,我们使用手机等设备获取输出信息,d属于人机交互模型,是以人为主体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和信息,物联网主要分为3个组成部分,网络连接(connectivity)、数据处理,(device)、网络连接,传感器被安装在各种产品中,它们就是万物互联的物,这些传感器或者是芯片,让产品拥有感知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物联网感知设备每天可以收集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并且分析数据,就成为难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人工智能的分析方法就可以引入进来,人工智能为物联网面临的数据难题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在人类的帮助下做出最佳的决策,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相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实时分析数据的物联网设备终端正在走入我们的千家万户。
最简单的设备例子:语音音箱和手机端语音助手,就是建立在自然语音处理的技术之上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物联网家庭摄像头也极大的依赖计算机视觉技术实施监控功能。这些物联网设备也只有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优越性。物联网和人工智能 的关系就是一种相辅相成,携手并进,互相依赖的关系。
但人工智能的周期发展还是很长的,而目前很多大学把人工智能的核心的内容在研究生阶段培养,本科阶段用来测验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潜力和能力。同时人工智能专业对教学设备和教学师资有过高的要求,而人工智能行业但凡有独特认知和能力的人才基本上在大型企业,没有在学校。人工智能对学历要求比较高。
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等等。
用战略性眼光
务实布局
“物联网的‘泡泡糖’(PPT)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演示的是真q实d。”张伟(某物联网公司CEO,化名)想起一年前跟用户交流时如是感叹,以前多数公司都是停留在方案构思和宣讲阶段,只能靠PPT(幻灯片)来展示物联网,而现在,用户不再满足于PPT了,要看实际案例。如果说,去年来到无锡,每次参观者接触到的示范项目都是“太湖鱼”,那么今年的无锡,则呈现出更多物联网的应用。
本届博览会就是一次大秀场。以传感器、RFID、网络设备、嵌入式终端制造等为代表的物联网制造业,以通信网络为代表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和以软件集成、应用开发等为代表的物联网服务业等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参与了此次博览会。
无锡,整个城市都散发着浓郁的物联网氛围,从2009年8月以来,物联网概念的公司比肩接踵地成立,分布在无锡新区、滨湖区等地。新区设立了10亿元产业培育专项基金,主要用于重点支柱产业促进和新兴产业培育,尤其是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战略性产业,核心企业入驻园区,新区都给予3年贷贴息或一定比例的注册资本金配套;滨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也在集聚各类资源,已累计引进物联网及相关企业200家以上,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家。
无锡市市长毛小平介绍说,2009年8月7日温总理在视察无锡时提到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同年10月13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建设无锡传感网实验区,无锡迅速开始创建物联网、传感网的示范区,技术研发事业培育、人才引进等配套技术相继出台。到今天,有156个物联网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
去年11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协议,先期以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物联网发展中心为运作载体,总部设在无锡。发展中心第一任主任为叶甜春。据叶甜春介绍,发展中心采用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吸纳社会资本,与工业界紧密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中心目前设立了综合协调部、战略规划部、应用总体部和技术服务部四个部门。
叶甜春认为,物联网与现有传感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差异是:更大规模的节点覆盖、更综合的系统集成和更智能的信息处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需要‘战略性眼光’,物联网的培育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其中核心技术的培育和掌握是关键中的关键。”叶甜春发自肺腑地说,如果没有重点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可以推进信息化,但做不成物联网,或者成为又一个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打工产业”。
中国科学院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对传感网/物联网领域进行了战略性的前瞻布局,已开展了近10年工作。包括传感器与芯片、信息网络与传输技术、信息处理与存储、软件等,传感器与芯片方面包括声学、振动、压力、温度、湿度、生物、化学等传感器。
借力运营商
物联网与互联网经常被相提并论,虽然两者的本质、内涵及应用模式都有差别,但发展路线却是可以作一定借鉴的。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邝子平认为,互联网发展初期,要感谢运营商,因为他们在互联网还没有明确形态时,就大力投入组建了骨干网,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完善,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今,物联网来了,运营商又开始摩拳擦掌。
中国电信所关注的领域包括节能减排、民生工程、防灾减灾等。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靳东滨透露,中国电信已经在着手建立物联网的企业标准。“因为国家物联网标准组有一些标准并没有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信建立了企业标准。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出台了七个关于M2M的标准,包括终端、平台设备和服务协议等。”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认为,TD-SCDMA的独特优势为物联网的规模发展提供了网络平台,TD的优势是: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保障了通信的安全可靠;频谱效率更高、客户为每比特数据传输支付费用低;根据网络需求,可自行配置上下行资源,特别适合监控等非对称性数据传输业务。杨志强指出,物联网与TD结合有利于我国两大基础创新技术发挥协调作用。“TD与物联网都属于产业链形态的集群性创新模式,由于这种集群性和链条性,使得这两大基础创新在芯片、终端、测试、系统及应用等各个环节具有高度的重合和协同性,将会充分发挥基础协调作用。”杨志强介绍说。
据悉,中国移动M2M业务已经超过了500万终端,2009年,M2M业务收入超过7个亿,2010年,M2M终端用户超过500万,年增长率66%。M2M产业从分布上来看,电力行业占终端总数的35%多,主要应用为电力远程抄表、电力输配变设备监控;交通行业占终端总数的30%,主要应用为车辆定位管理。
中国移动在无锡物联网研究院建设完善了研发试验环境,拥有总面积达1050平米的基础实验室和支持2G和3G的应用开发测试系统;并建立了中国移动物联网体系架构。其目标是把每一个人、每一辆车、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城市接入物联网。
事实上,物联网产业应该借力于运营商及大企业的投入,给物联网一个初始推动,逐步渗透入行业。
从集中走向分布
运营商所擅长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方面,物联网最后落地,必然是在行业应用中。物联网应用的一个最普遍特点是从集中走向分布,突出表现在智能安防和制造业等领域。
本土著名安防企业博康集团总裁李璞认为,物联网可实现分布式的智能,分布于全系统内的智能化使人与物、物与物得以通信对话,从而自动获取物的动态特征、关联特征,实现所有物征动态信息互通共享。物联网为智能安防带来了一套完整可参照的“技术体系框架”,改变了现在安防领域局部智能、局部互通的限制。经过海量数据存储、处理及多传输通信技术,实现事前的分析预警、事发的实时报警和事后的侦查取证。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也认为物联网技术为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更好的分布式解决方案。“制造业面临的大趋势是个性化定制需求、全球化的采购和生产。发达国家的现状是机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是劳动力密集型,两者都向大机器分布式模块化制造转变。”徐亚丁介绍说,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使生产自动化从集中走向分布,能够自动调整工序、灵活增减工序。物联网架构使模块可重用性得以提高,可进行重新配置组合以适应生产需要,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调整就业人口,使受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从事高附加值的模块设计维护。“分布式模块化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就是物联网,物联网技术使每个模块智能化,能够承担灵活多样的生产任务;使模块内部集成,实现机电/人机一体化。”可见,要深化物联网的应用,必须吃透其技术特性和优势,才能找准应用切入点。
资本市场冷静观望
在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大会的投融资高峰论坛上,来自德同资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美国风投协会等风险投资领域的专家,围绕“风险资本如何孵化伟大企业”这一焦点话题畅所欲言。面对火热的物联网概念,资本市场的态度显得很冷静。
邝子平认为,物联网重点在B2B的市场,物联网早期的发展,更多仍然还是给集团客户解决其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而不是给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娱乐或者个性化的平台。“不同于互联网,互联网更多关注B2C市场,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跟互联网将非常不一样,进入的门槛不一样,它的销售周期也会不一样。”邝子平分析说,B2B业务在中国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非常大,例如为行业用户或政府部门服务的物联网企业,要有能力协调好各方的关系。旷子平认为第一批成功的物联网企业很可能是做系统集成的,即整合各方的物联网资源,提供综合物联网解决方案,而并非纯技术型企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谈到物联网时也提醒产业界,物联网刚刚起步,对其期望值不要太高,实际上产业界对物联网领域,从技术和体制上都还没完全做好准备。
何积丰建议,物联网产业在上项目的时候要考虑“先民生后重大基础设施”,在“十二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元素是关注民生,他建议在无锡先做一些跟民生相关的项目,如教育、医疗试点等。
除了要撬动资本市场外,国家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早期的示范及推动、行业标准及法则法规的确定,特别是在营造良性竞争环境、降低产品成本方面,从国家层面的协调与布局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今年8月,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在太湖国际科技园内建成启用,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等多个研发中心成为首批入驻单位。
“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掠影
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以“感知科技、感知未来”为主题,围绕信息的感知、传输、处理、应用四大核心领域,集中展示物联网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新工艺和新的解决方案,突出展示物联网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环保、水利、安保、家居、教育、医疗、园区等12个领域应用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高效率管理和高科技网络。博览会展示总面积15000平方米,参展及出席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IBM、微软、华为、航天信息、清华同方、大唐电信、CETC、东软集团、国网信通、美新半导体、长电科技、华润微电子等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共20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联网产业链企业参加了展览。参展企业涵盖了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和传感器制造商,中游的应用设备提供商、软件与系统集成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以及下游的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
物联网疫苗冷链运输车。要使民众用上放心安全的疫苗,疫苗冷链运输环节至关重要。近期,宁波凯福莱特种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历时三年研发的我国首款物联网疫苗冷链运输车。在疫苗运输前能预先了解冷藏车状态,对运输的整个过程实时监控、记录,避免车辆内冷冻机组、箱体密封问题引起的故障。该特种车实现了疫苗运输工具的智能化、感知化、网络化,使传统的冷藏车变成了具有物联网功能的专业网络信息终端。
平安城市。联通结合WCDMA网络和视频终端采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提供公共场所以及重要场所的视频监控、移动执法等多种综合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前端数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并传输到市、区监督指挥调度中心,实时监控并对紧急事件做出快速响应和应对,防范和处理危害城市公共安全的行为。
食品溯源。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拍摄食品包装标签上的二维码,就可查询到相关食品的原材料和生产程序等,这种产品可溯源功能大大方便了消费者,为消费者放心消费提供了保障。
感知健康。无锡矽丰展示的基于物联网和云服务技术的感知健康体验中心及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用以达到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目的。
瑞孚特感知停车。车辆电子标签技术为保安、停车及进出管理提供独立、不间断的系统设备,可以实现对商业区及社区的方便管理,确保只有经过许可的车辆进入。系统还可以提供车辆定期出入及停车费用管理数据。掌握车辆动态情况,分析车辆运行规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实现车辆调度派遣无纸化、进出场区识别自动化。
物联网比特实验室。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把目光放在了物联网教育市场。实验室主要面向青少年开展物联网方面的宣传、培训和体验等活动。通过数字化的实验、积木化的游戏、个性化的作业和整合化的展示等方式,使学生在互动式、体验式的快乐氛围中,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方向,更快地接受最新的科技知识,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各育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德育、智育、体育历来被当作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体育是为各育实施提供身体条件的,智育为各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
德育任何时候都是制约人的发展方向的,影响备育效果的性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劳技教育在促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有重要作用。
各类素质互相渗透,如科学素质中可能含有思想的、审美的因素,审美素质中也可能包含科学的、思想的因素。同理,各育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的。智育中含有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的因素,同样美育中也含有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因素。
每一育作为教育整体组成部分是不能机械分割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不包含其它各育成分的、纯粹的“德育”、“智育”等等。
评估标准
2020年1月10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一直被视为短板。2020年要对准这些短板弱项精准发力,推动教体相融合、划出美育硬杠杠、构建劳动教育责任链条。
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
2020年7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文/杨剑勇
物联网(IoT)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也被视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得到了各国政府大力支持,让一切设备互联将影响着各国经济,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未来新型社会,以及影响着数十亿的企业和消费者,尤其在全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下,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将会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赢家,然而企业在署物联网最大瓶颈就是人才匮乏。
来自网络
物联网战略 人才视为支柱
物联网是近年来最热门关键词之一,然而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但有“物联网之父”之称的Kevin Ashton在1999年创造了“物联网”一词,早期的物联网主要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随着技术和应用不断发展,到如今物联网蕴含的内容及其广阔。简单来说是让万物连接至互联网,更深入一点,就是让毫无生机的物体通过联网后,具有感知能力,设备具有思考决策的能力。
让一切设备互联将重塑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来自思科报告声称:”到2021年,在全球271亿连接设备中,物联网设备将占据连接主导地位。在思科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运营商事业部总经理YvetteKanouff看来:“全球全数字化转型持续升温影响着数十亿的企业和消费者,网络和安全将成为物联网发展关键。
物联网被视作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备受关注,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本国家的物联网相关政策,得到了各国政府大力支持,预示着一个新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崛起,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也将消失,而中国有望领跑全球物联网,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7500亿元。
在日本,制定了物联网综合战略,旨在普及“物联网,囊括人才培养,人才投资视为支柱,以应对所有机器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后所产生庞大的数据,能够有效运用的人才不可或缺,通过人才投资提高生产率作为解决劳动力不足,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未来新型社会。
物联网产业在迅速发展之际,相关产业人才也备受关注,由于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的稀缺,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尤其物联网复合型人才备受青睐。至此高校也先后开设了物联网专业,为产业注入新兴人才,作为新兴专业,物联网工程、网络安全和大数据等在高校增加明显。在机智云创始人兼CEO黄灼先生看来,物联网是一个有机互联的生态系统,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未来将更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但数据分析、云端安全等技术,全球专业人才也不多。
物联网人才受青睐备,校企结合培养人才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崛起,杨剑勇曾提出:“万物透过互联,赋予万物感知、认知,我们处在了万物互联的好时代。”同时,能充分利用物联网的企业将会成为未来赢家,如今,物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全球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根据Gartner报告显示,企业在署物联网最大瓶颈就是人才匮乏。
(一)校企结合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早在多年前,机智云已经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展开合作,为可研项目提供资源便利,目的是人才培养。
机智云通过联合其他校企等伙伴,结合热点技术、热门岗位、市场需求、学校专业等方面进行整合匹配,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人才评测服务,以及为企业用人选拔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推动智能产业行业人才标准与技术研发。
(二)专业培训 认证考试
就在近日,中盛君安和机智云达成合作协议,深度整合各自资源和优势,全面推动物联网应用人才培养工作,加速产学研用落地。中盛君安是工信部电子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教育部授权教育培训机构。
机智云则是物联网行业领军企业物联网开发及云服务平台,基于多年来为各行业提供物联网云服务所积累的经验,牵头制定了成体系的智能家居创新课程,利用机智云量产级的物联网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结合IoT前沿最新技术、企业实际需求和量产应用案例,再通过集中培训、动手实践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物联网应用技术,培养学员动手实践能力的整套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填补了目前物联网教育领域的空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物联网产业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人才成为企业最大的需求,在工信部电子通信行业职业职能鉴定指导中心、北京产学研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的指导下,中盛君安联合机智云开展“智能设计(智能家居的研发实战实 *** )专项技能培训与考试”工作,其最大特色结合智能家居市场需求和物联网行业热点技术;并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注重实 *** 训练;另外,获得证书的高校学生可直接纳入机智云人才库,推荐和对接企业需求。
(三)软硬结合 降低物联网开发门槛
另外,也和国内知名开源电子网(OpenEdv)正点原子建立了紧密合作,基于机智云自助开发平台和正点原子STM32开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工具和技术服务,帮助物联网开发者快速实现智能产品开发。对于此次双方在物联网开发领域进行深度整合,在机智云总经理黄锡雄看来:“正点原子为开发者提供专业的开发板,也在为高校提供物联网开发课程,帮助了很多创业团队,和正点原子的合作,能在更广阔的创新生态中帮助到更多开发者。”
(四)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物联网人才
由于物联网方面的人才在市场非常紧缺,在人才培养方面,机智云与多方合作,包括联合iCAN发布了物联网技术人才孵育平台,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物联网开发实训培训,及工信部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系统挖掘和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物联网技术发展需要、符合智能产业人才需求、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项目实 *** 能力的新兴技术人才。
机智云长期致力于推动物联网产业有序健康发展,长期携手包括微软、英特尔、Qualcomm、ST、Arduino等众多国际知名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并通过为开发者举办公开课和训练营等各种事形式,打破传统,以推动物联网持续发展为己任,不仅培养了众多开发者,其平台也降低开发者门槛,截止2016年底,平台聚集了超过5万名活跃智能硬件工程师,催生了上万款产品研发,其平台在线设备总量也超过700万台,促进了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写到最后
百度李彦宏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不会再有新独角兽,同时表示物联网已经为时不远;日本软银孙正义声称物联网将会引领下一轮技术爆炸;而在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看来,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无所不能,对科技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机会。
作为拥有物联网属性的平台,不仅可实现各设备的互联互通,机智云也在围绕云平台之上不断增加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的应用服务,来服务客户需求的不同场景,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开发平台,机智云就要把这些复杂的算法模块化、工具化,持续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开发工具和模块服务,帮助他们低成本快速进入物联网行业。
本文作者杨剑勇,长期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
院校专业: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财经类 公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江苏无锡市
官方电话: 0510-85522620,0510-83276099
电子邮箱: 583454961@qqcom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职(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 2004年由无锡市干部学校、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无锡市职工大学、无锡市轻工职工大学和无锡市城建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又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分院)合并办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成立的江苏官立第三师范学堂。学校历经百十年发展,培养了荣毅仁、薛暮桥、吴冠中、胡福明等众多中华英才。 学校现占地面积 82238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882余人,教职工733人。学校构建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契合的专业体系,设有师范学院、贸易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旅游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影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基础课部、体育部等15个教学院(部)。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照《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办学,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以 “弘毅”为校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生命线,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要求,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学校坚持特色立校,围绕无锡 “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与无锡产业发展紧密契合的专业体系。开设高职(专科)专业52个,物流管理(快递方向)、酒店管理2个专业是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酒店管理专业群是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2个专业是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酒店管理、建筑工程技术2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旅游、物联网工程技术2个专业群是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酒店管理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 504人,博士35人,正高26人,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达7679%,高级职称达3989%。现有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7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3人,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省产业教授3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4人。学校积极实施“百名教师出国(境)计划”、企业研修计划。教师获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奖项30余项(教务),1名教师受邀担任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 学校坚持质量兴校,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3年顺利通过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4年成为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单位,2016年起与常州工学院、无锡太湖学院等“3+2”分段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学校是国家邮政局认定的“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邮政管理局认定的“江苏省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学生在全国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550多项。学校建有无锡职教园大学生创业园,与惠山区共建惠山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学院,获批无锡市首批市级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学生获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连续两年获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中国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百余名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考取国际通用资格证书。 学校坚持文化活校,深化文化传承,树立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品牌。建有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江南饮食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以及紫砂馆、泥人馆、书画篆刻艺术馆、敦煌艺术馆、楚默学术馆、翟万益学术馆等文化育人基地;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学生在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 2项,二等奖4项,获“江苏省紫金合唱节”二等奖,成功创建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育人功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建有龙舟、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荣获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龙舟项目金牌、U18女子气步q三种姿势亚军,中国(无锡)青少年啦啦 *** 一等奖。 学校坚持服务荣校,积极投身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和无锡打造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城市建设。建有全省高职院校首家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无锡市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城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无锡市锡师培训中心”等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获批“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荣获“江苏省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先进单位”“无锡市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建有校内实训室112个,校外实习基地121家。开设了多个订单培养班,与无锡淘宝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建实体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无锡艾迪花园酒店等单位共建“企中校”,与中融华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与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市实验幼儿园等40余所学校共建教研培合作基地。牵头成立全国数字影视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省邮政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学前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无锡市建设职教集团荣获“无锡市骨干职教集团”。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荣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无锡市职业院校促进产业发展贡献突出单位”。 学校坚持环境美校,倾力打造融江南园林风格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772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9万册。初步建成“智慧校园”。建有20个学生公寓组团以及体育场(2个)、体育馆(2个)、图书馆(2个)、游泳馆、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健康中心、劳动教育基地、报告厅等文体场馆。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名列 “武书连2021中国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1315所)第187名。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多项荣誉。展望未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凝心聚力、赶追超越,为创建特色鲜明、体制创新、服务卓越的地方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不是本科,而是专科。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国家高新区,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首家由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位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几何中心、吴文化发源地、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无锡市,坐落在拥有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国家级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地带,毗邻景色优美怡人的新洲生态园,周边机场、高铁、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学校设有物联网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空港物流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数字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区学院)7个二级学院,拥有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动漫设计等七大专业群。
院校专业:我校位列同类高校中西部第一、全国前五,。,2022,年,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我校位列同类高校中西部第一,全国前五。,软科还特别提到,,“2021,年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持续推进,,16,所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民办高校,其中,4,所位列百强,表现最好的是成都锦城学院(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位列民办高校第,5,名。,”,中国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是近年来与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齐名的世界主流学术机构排名之一。,ARWU,多次被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官方报道,曼彻斯特大学、西澳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也将提升,ARWU,排名定为学校战略规划的明确目标。软科每年定期发布的,“,中国大学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等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排名指标和方法的客观性和说服力得到了高等教育专家的公开高度认可。,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学校地处成都市高新西区,定位于建设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十七年来守正创新,办学成绩斐然,形成了,“,进口旺、出口畅、社会评价好、综合声誉高,”,的良好局面。在四川同类院校中最早进入省内,“,二本,”,和,“,一本,”,招生;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创业率超过,3%,,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接近,20%,),铸就了,“,就读锦城,锦绣前程,”,的口碑。,在软科排行榜、武书连排行榜、《广州日报》应用型大学排行榜等第三方评价中,锦城学院在同类院校中常年处于中西部领先、四川第一的位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四川省地方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占地,2100,余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200,余人。设有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13,个教学院和,3,个特色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学校设有,58,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来,以建设,“,智慧工科、技术文科、数字商科、多维艺科,”,为目标,促进跨学科融合,已获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使毕业生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现有专业中,审计学(,ACCA,)为省内本科一批招生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6,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软件工程、市场营销、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5,个专业为,“,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金融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获批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软件工程、工程造价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共获批,3D,引擎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6,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以师德、师风、师才、师能为核心要求,延揽名师、培育优师,组建了一支由知名学者与业内精英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职工,1800,余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比,5630%,;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85%,。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先生领衔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多所名校的教授长期在学校任教。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已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者、四川本科高校教指委和其他各类专家库入选专家,40,余人,多名青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师资队伍中,,“,有行业证书、行业经历、行业业绩,懂行业前沿,”,的双师型教师占比高达,603%,,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场所(室),87,个。其中,现代企业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联网与通信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获批,“,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新建有智能科技与,5G,应用创新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中心、智能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云财会智慧实验中心、数字商科实训中心、现代金融实训中心、,BIM,创新实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模态试验室等新技术实验实训中心,并与蜀道集团、四川华西、中国邮储银行、四川教育报刊社等,406,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馆藏文献总量,30758,万册,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先进图书馆,”“,创新与创新管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等荣誉。学校与成都图书馆共建,“,成都图书馆成都锦城学院分馆,”,,学生可共享借阅成都图书馆,318,万册纸质图书。,学校已获批各类国家级试点、项目、一流课程等共计,56,项,各类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试点、项目、教学成果奖、科研项目等共计,471,项。其中,《创业管理》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应用基础》《全媒体采访与写作》等,26,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应用型示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让数据会说话》《机器学习与入门》等,20,门慕课上线国内主流慕课平台。《土木工程概论》《新编现代实用文写作》获,“,省级规划教材,”,。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学会,/,协会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32,项,省级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2,个。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近五年,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5,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365,项。,学校从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推行,“,国际化战略,”,,与比利时根特大学、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萨里大学、西班牙卡特赫纳理工大学、韩国高丽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70,余所世界级名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和科研合作等多个方面展开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交流合作,为中外双方师生提供包括学历教育合作(本硕连读、专硕连读国际班等)以及各类短期交流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机会。,近年来,,“,锦城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忙项目、忙创新、忙竞赛,在诸多赛事上屡获佳绩。例如:在,“,互联网,+”,大赛中,获国奖,3,项、省奖,135,项,学校连获七届,“,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创青春,”,大赛中,获国奖,7,项、省奖,225,项,捧得,“,优胜杯,”1,次;在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国奖,78,项、省奖,1794,项,如夺得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冠军、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冠军、全球华人广告金犊奖等好成绩。此外,以锦城学院为专利权人的专利共计,40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61,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学生中还涌现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4,人,,“,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5,支,四川省、成都市学联主席,9,人。,学校着力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已与四川省经信厅、四川省企业联合会等,600,余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与中国移动、用友软件等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与普华永道、字节跳动等企业合作开设,“,实验班,”“,定向班,”,;与企业或基金会共建产教学院,建成税谷学院、华为,ICT,学院、直播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公益学院等;与地方企业建立横向课题合作,师生团队参与到青白江中欧铁路港、自贸区、紫坪铺水利工程智能化管理等各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项目中;与四川路桥共同举办,“,柬埔寨商务部、旅游部高级干部培训项目,”,,与省外事侨务办共同主办,“,尼泊尔媒体记者研修班,”“,厄立特里亚卓越工程师,”,培训等项目;服务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干部培训覆盖,13,个省市,,19300,余人。,学校通过搭建校地合作、校会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四大合作平台,”,,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打通学生就业直通车。学校构建了扎实有效的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年度举办夏季实习生双选会(参加企业多达,300,余家)、秋冬季招聘周、行业协会专场招聘会、国有企业知名企业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大型人力资源平台网络招聘会等近百场;通过线上线下多途径的信息发布渠道,年均发布招聘信息,1200,余条。 共计向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坚持保证每生均有,2-3,个就业岗位选择,促进毕业生,“,稳,”,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高端就业率近,50%,、创业率近,3%,,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锦城学子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认可,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逐渐涌现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据不完全统计,,“,锦城,”,校友中已涌现出,200,多位银行行长,,5000,多位党政军界干部,,8000,多位文化传媒工作者,,1,万多位工程师,,1,万多位职业经理人及企业高管,此外还有,1600,多位创业校友创建了,1800,多家校友企业。三方调查显示,,“,锦城,”,校友对学校的满意度高达,9476%,。,学校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切实有效的考研保障体系。近年来,学生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已接近,20%,。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和校友进入境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等知名学府,据不完全统计,,“,锦城,”,校友已有,1,万余位硕士,,100,多位博士。学校还先后与四川大学、泰国商会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项目。,7,个食堂和,1,个杏岛餐厅提供丰富多样的菜品,满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饮食习惯;现有学生公寓,43,栋,标准配备为,4,人间,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洗漱台及衣柜、电脑桌、热水器等设施;体育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馆、网球场、健身房、瑜伽馆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服务设施完备,校医院、超市、自助银行、物流中心、水果店、美发店等满足学生生活需求。
其他信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一般是指成都锦城学院,该校是民办学校,不是公办学校。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5月9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四川大学与四川锦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202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学校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区,以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
材料补充:
成都锦城学院设有13个教学院,分别是财务会计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此外,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100余个专业方向,形成了文、理、工、经、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具体专业包括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新闻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学、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