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rduino

什么是Arduino,第1张

Arduino是一种基于开源硬件和软件的电子开发平台,它包括一个基于C/C++编程语言的开发环境和各种模块化的硬件模块。Arduino的核心是一个基于Atmel AVR微控制器的电路板,这个电路板上包含了数字和模拟输入/输出引脚、USB接口、电源接口等。用户可以通过编写Arduino程序,控制这些硬件模块的运作,实现各种功能,如LED闪烁、电机驱动、温度监测、声音识别等等。Arduino的优点在于它简单易用、开源、灵活、价格低廉,适合初学者和专业开发者使用,广泛应用于教育、创客、艺术等领域。

Arduino是一款便捷灵活、方便上手的开源电子原型平台。包含硬体(各种型号的Arduino板)和软体(Arduino IDE)。由一个欧洲开发团队于2005年冬季开发。其成员包括Massimo Banzi、David Cuartielles、Tom Igoe、Gianluca Martino、David Mellis和Nicholas Zambetti等。

它构建于开放原始码simple I/O介面版,并且具有使用类似Java、C语言的Processing/Wiring开发环境。主要包含两个的部分:硬体部分是可以用来做电路连线的Arduino电路板;另外一个则是Arduino IDE,你的计算机中的程式开发环境。你只要在IDE中编写程式代码,将程式上传到Arduino电路板后,程式便会告诉Arduino电路板要做些什么了。

Arduino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感测器来感知环境,通过控制灯光、马达和其他的装置来反馈、影响环境。板子上的微控制器可以通过Arduino的程式语言来编写程式,编译成二进制档案,烧录进微控制器。对Arduino的编程是通过 Arduino程式语言 (基于 Wiring)和Arduino开发环境(基于 Processing)来实现的。基于Arduino的项目,可以只包含Arduino,也可以包含Arduino和其他一些在PC上运行的软体,他们之间进行通信 (比如 Flash, Processing, MaxMSP)来实现。

基本介绍 外文名 :Arduino 创始人 :Massimo Banzi 分类 :计算机技术->微型计算机 主控晶片 :AVR单片机、ARM晶片 开发环境 :Arduino IDE 程式语言 :C/C++或汇编语言 发展历程,平台特点,功能,硬体组成,主机板,扩展板,著作权与付费, 发展历程 Massimo Banzi之前是义大利Ivrea一家高科技设计学校的老师。他的学生们经常抱怨找不到便宜好用的微控制器。 2005年冬天, Massimo Banzi跟David Cuartielles讨论了这个问题。 David Cuartielles是一个西班牙籍晶片工程师,当时在这所学校做访问学者。两人决定设计自己的电路板,并引入了Banzi的学生David Mellis为电路板设计程式语言。两天以后,David Mellis就写出了程式码。又过了三天,电路板就完工了。Massimo Banzi喜欢去一家名叫di Re Arduino的酒吧,该酒吧是以1000年前义大利国王Arduin的名字命名的。为了纪念这个地方,他将这块电路板命名为Arduino。 随后Banzi、Cuartielles和Mellis把设计图放到了网上。著作权法可以监管开源软体,却很难用在硬体上,为了保持设计的开放源码理念,他们决定采用Creative Commons(CC)的授权方式公开硬体设计图。在这样的授权下.任何人都可以生产电路板的复制品,甚至还能重新设计和销售原设计的复制品。人们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甚至不用取得Arduino团队的许可。然而,如果重新发布了引用设计,就必须声明原始Arduino团队的贡献。如果修改了电路板,则最新设计必须使用相同或类似的Creative Commons(CC)的授权方式,以保证新版本的Arduino电路板也会一样是自由和开放的。唯一被保留的只有Arduino这个名字,它被注册成了商标,在没有官方授权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它。 Arduino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多种型号及众多衍生控制器推出。 平台特点 跨平台 Arduino IDE可以在Windows、Macintosh OS X、Linux三大主流作业系统上运行,而其他的大多数控制器只能在Windows上开发。 简单清晰 Arduino IDE基于processing IDE开发。对于初学者来说,极易掌握,同时有着足够的灵活性。Arduino语言基于wiring语言开发,是对 avr-g库的二次封装,不需要太多的单片机基础、编程基础,简单学习后,你也可以快速的进行开发。 开放性 Arduino的硬体原理图、电路图、IDE软体及核心库档案都是开源的,在开源协定范围内里可以任意修改原始设计及相应代码。 发展迅速 Arduino不仅仅是全球最流行的开源硬体,也是一个优秀的硬体开发平台,更是硬体开发的趋势。Arduino简单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者更关注创意与实现,更快的完成自己的项目开发,大大节约了学习的成本,缩短了开发的周期。 因为Arduino的种种优势,越来越多的专业硬体开发者已经或开始使用Arduino来开发他们的项目、产品;越来越多的软体开发者使用Arduino进入硬体、物联网等开发领域;大学里,自动化、软体,甚至艺术专业,也纷纷开展了Arduino相关课程。 功能 可以快速使用Arduino与Adobe Flash, Processing, Max/MSP, Pure Data, SuperCollider等软体结合,作出互动作品。 Arduino可以使用现有的电子元件例如开关或者感测器或者其他控制器件、LED、步进马达或其他输出装置。 Arduino也可以独立运行,并与软体进行互动,例如: Macromedia Flash, Processing, Max/MSP, Pure Data, VVVV或其他互动软体。 Arduino的IDE界面基于开放原始码,可以免费下载使用,开发出更多令人惊艳的互动作品。 硬体组成 主机板 Arduino的型号有很多,如 Arduino Uno Arduino Nano Arduino Nano Arduino LilyPad Arduino Mega 2560 Arduino Ether Arduino Due Arduino Leonardo ArduinoYún 扩展板 Arduino的扩展板很多,如 Arduino GSM Shield Arduino GSM Shield Front Arduino Ether Shield Arduino Ether Shield Arduino WiFi Shield Arduino Wireless SD Shield Arduino USB Host Shield Arduino Motor Shield Arduino Wireless Proto Shield Arduino Proto Shield 著作权与付费 为了保持设计的开放源码理念,因为著作权法可以监管开源软体,却很难用在硬体上,Arduino决定采用Creative Commons许可。 Creative Commons(CC)是为保护开放著作权行为而出现的类似GPL的一种许可(license)。在Creative Commons许可下,任何人都被允许生产电路板的复制品,还能重新设计,甚至销售原设计的复制品。你不需要付版税,甚至不用取得Arduino团队的许可。然而,如果你重新发布了引用设计,你必须说明原始Arduino团队的贡献。如果你调整或改动了电路板,你的最新设计必须使用相同或类似的 Creative Commons许可,以保证新版本的Arduino电路板也会一样的自由和开放。唯一被保留的只有Arduino这个名字。它被注册成了商标。如果有人想用这个名字卖电路板,那他们必须付一点商标费用给Arduino的核心开发团队成员。

要做一个偏远地区的物联网控制应用,考虑了多种通信方式,据我所知总共也就这几种:有线,WIFI,GPRS。其余的什么MQTT,XBEE,RFID等等也离不开网络,或者可以这样设计:用RFID做设备间信息传输,然后部署一台另外的设备负责把最终信息存储设备的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服务端,这样能减少一些联网设备,不过感觉意义不大。

首先是第一个坑 ,现在arduino gprs设备几乎都是使用的2G通信,而运营商的2G通道渐渐都关闭了,会伴随着速度缓慢,信号丢失,无反应等各种情况,所以有时候写出来程序调试半天发现是通信的问题,直接让人怀疑选型gprs是个错误,这时候就要在通信程序中加入各种判断,考虑各种情况,工作量大幅上升。

去V2EX发帖吐槽,总结了网友给出消息:摩拜单车锁用的通信方式是移动定制的4G物联网流量卡,公路上的抓拍摄像头使用的是有线连接,自动货物出售机普遍采用4G物联网卡,远洋船舶通信是卫星信号,流量费贵出天际。总之GPRS通信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了。

应该有人问,那为什么不选4G?一个字:“穷”,arduino官方有支持2G/3G/4G的模块,一个将近900元,在硬件领域,有时候1分钱都要比较,不是斤斤计较,因为大量的设备意味着造价数量级的升高,同样能给出解决方案,老板肯定会选择报价低的。自己做?我反正做不出。

第二个坑 ,arduino gprs通信模块便宜的有A6,SIM800,SIM900,这些模块发送一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53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 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