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的时候,在高考之前压根就没想过要报什么学校专业,只知道先考个高分再说。等到高考成绩出来,才发现12年的义务教育并没有教会我怎么填报高考志愿,选专业遇到的问题课本里并没有答案。当时的我连大学有哪些专业都不知道,更别谈结合自己的兴趣去挑选大学专业。于是我用了很多办法:购买填报志愿软件、咨询已经读过大学的表哥学长、请教任课的老师、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干货,自然也走了不少弯路。讽刺的是 当时自以为已经思考得很成熟,准备很充分,现在回过头来看,却有一些思考维度是缺失的,以致在后面的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惑。
怎么挑选大学专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只是个人维度要考虑的因素,仅从这个角度去决策是轻率的。 要做好挑选专业的决策,需要综合个人维度、专业维度和趋势维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考量。
1、个人层面
如果你有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职业领域,你应该优先选择你爱好的,选择你的兴趣。 因为你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你一辈子也放不下的,即使你当前没有选择这个领域,日后还是会尖峰插针地不由自主地进入这个领域。
如果你没有那么幸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话,就要去考虑你跟候选的专业之间适不适合。 你可以对自己和可选择专业都先做一定程度的了解。
了解自己的3个工具
⑴自我洞察: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做过哪些有成就感的事?我做哪一些事情会充满期待,愿意把时间花在上面?我认为如果自己努力可以擅长做哪些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因为做的事情比较少,答案可以局限在学习方面,即使是学习这件小事也有得失成败和喜怒哀乐,能够照出自己的模样。)
⑵身边人的评价:找两三个比较懂你的人,可以是师长、朋友,问他们几个问题:在以往的学习中,您觉得我做过哪件事比较好?为什么?(可以追问细节)我和其他同学相比,你觉得我哪些方面比较突出?
⑶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
了解专业的常用方法:
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问这个专业在读的或者才毕业一两年的学长学姐。 身边没有这样的人脉资源,可以搜一下QQ群,特别是填报志愿期间,高校热心的师兄师姐会建立很多的新生咨询群,在群里回答学弟妹提出的各种奇葩问题。QQ群搜群名搜不到可以去贴吧和论坛找找。当然关于具体专业的问题最好别问隔壁专业的……他们通常什么都不了解,根据经验瞎指挥。
百科词条、知乎高质量问答、权威公众号的文章,这些客观中立信息源可以作为了解专业的参考。
对现在网上和线下有一些有偿报考咨询和填报志愿软件应该理性对待,不要过分依赖。 其本质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家长的紧张心理,但目前这个行业还不规范,权威性没有保障。志愿填报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事,教育部的招生平台上有历年录取分数和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高校招生办和身边近几年高考的亲戚朋友,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源。
2、专业层面
如果不知道该选什么专业,优先考虑高势能专业。 比如,数学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和商学就是高势能的,计算机专业相对管理是高势能的。之后如果想要继续深造,从“万金油”似的专业转到很专、很窄的专业有可能,反过来几乎不可能。
关于具体专业的选择,要以适应面广为原则。 因为大学所学到的具体专业知识,走出校门时就有1/3过时了,工作5年又有1/3过时了,没有适应性就难以有未来职业的发展。数学专业适应性比生物要广得多,金融比会计要广得多。中文和数学这样的专业,虽然看起来没有实际用处,但它们是基础工具。它们将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用,而且都是所谓“童子功”的学问,大学时代打下的功底,别人一辈子也不容易赶得上你。
3、趋势层面
选择专业还要看国家今后20年的发展。 中国未来一定会继续开放,和国际上的交流会越来越多,并且引领世界潮流,因此任何跟国际化相关的专业将来都会吃香,即使今天这些专业并不热门。
选专业也要看专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各种新兴技术发展迅猛,尽量能往趋势靠但不要一窝蜂地挤进那些过热的新兴专业,尤其是学校为了跟风刚刚开设的。那些专业常常师资力量薄弱,加上各个大学都在开设,将来就业竞争反而激烈。
4、要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
不要望文生义,光凭专业的的名称就去对专业做出评判 (比如见到人力资源管理就以为是学管人的)不深入了解专业所学的课程、就业方向。
选专业时完全不需要将自己限制在自己成绩还算好的几门课所对应的专业里。 国内的高中只开6、7门课,大部分高中生所知道的专业数量特别少,其实,大学的专业有几百种可供挑选。
不要自己想当然,网上收集了很多没用信息,但就是不去问一下周围的明白人。 万一进入这个领域之后发现现状跟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那就是重大的决策失误。
从事数学和物理学研究,需要极高的天赋,慎选。 这两个专业不是不能选,但是除非自己在这方面非常有特长,否则选这些专业时就必须明白,学它们只是打基础,将来是一定要转行的。
在理科中,生物和化学虽然要容易得多,但从事这两个领域的工作极为辛苦,而且工作不好找,将来很可能需要改行。 因此不要觉得自己中学时这些课成绩还不错,就轻易选择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抱定只是通过学习这个专业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将来依然会不断学习,选择这些专业也无妨。
参考资料
吴军·硅谷来信《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
罗振宇·逻辑思维《行业和命运》
薛毅然·怎样找到你的职业发展路线《看自己找到你的优势》
《三国演义》让逍遥津之战闻名,但是在正史里,张辽以八百死士破孙权十万大军其实应该是合肥之战的初期,而逍遥津之战是发生在合肥之战最后阶段,两者并非一场战斗。
八百破十万之战
建安二十年,曹 *** 亲自率军去进攻汉中,孙权趁机发兵十万攻打合肥,此战东吴可谓精锐尽出,吕蒙、徐盛、甘宁、凌统、丁奉、蒋钦等很多名将都参加了此次战役,孙权是志在必得。
此时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主将是张辽,副将乐进、李典。张辽和乐进是魏国五子良将中的两个,而李典也是智勇双全的武将,就统帅层面来说,也算很不错了。
曹 *** 出征前曾经派护军薛悌送来一个密函,写了“贼至乃发”。密函要求乐进守城,而张辽和李典出城迎战。魏军众将大多认为吴军兵多,不应该主动出击。但是张辽认为曹 *** 远征汉中,如果等他来救,那么合肥肯定已经被吴军攻破。所以必须趁吴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挫其锐气,才能稳定军心,守住合肥。
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
李典也赞同张辽意见,于是招募死士八百,第二天猛攻吴军。张辽“被甲持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杀吴军数十人,斩杀二将。在混战中,吴军陈武战死,徐盛和宋谦受伤败走。
张辽一直冲到孙权中军所在,逼得孙权登高命亲军以长戟固守,幸亏潘璋、贺齐两军赶来增援,张辽才率军破围而去,吴军无人敢挡。
这一战下来吴军士气低落,而魏军则军心大定,所以吴军连着攻打了十几天以后都没有成功,最后因为军中有疫疾流行,不得不撤军。
逍遥津之战
逍遥津之战就是发生在吴军撤退之时,张辽看到吴军主力已经走过逍遥津撤走,留在北岸的只有孙权虎士千余人和吕蒙、甘宁、凌统、蒋钦等人的部队,于是再次率军出击,猛攻吴军。
吴军猝不及防,而且主力已经撤走,因此被曹军杀的大败。凌统率亲兵三百和亲近监谷利拼死挡住曹军,护送孙权撤到逍遥津渡口,因为桥面已经被曹军破坏,最后孙权飞马跃过桥面,凌统的亲兵全部战死,仅以身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三国演义》里的逍遥津之战其实是结合了合肥之战里的两次战斗而写,历史上这两次战斗间隔了十多天。而八百破十万之战主要也是挫伤另外吴军的士气,并未将吴军完全击败,最后吴军是攻城不克而退兵,只是退兵时孙权过于大意,才再次身陷险境。
应该说张辽两次战斗时机都抓的很好,而吴军的表现也实在有点不堪,特别是孙权表现尤为糟糕。所以此战不仅张辽一战成名,而孙权也得了一个孙十万的美名。
楚军仓促应战,楚将争功冒进,被吴军引诱至不利地形而惨败。另外,春秋末期的楚国,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吴国却能够任用贤才,顺势而为。行军打战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只要套路深,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结果。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不少,最精彩的却要数兵圣孙武带领的柏举之战。
吴王阖闾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将吴军分成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扰楚国边境。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用这种方法疲惫楚军,消耗楚国实力,使楚军疲于奔命,士气沮丧,为大规模攻楚创造了条件。
吴国正面对垒干不过楚国,就用伍子胥的计策,玩起了车轮式游击袭扰战。三队吴军轮流袭击楚国,楚国大军开到,立马撤退,等楚国大军退回,第二队再去骚扰,如此反复。使之流亡于吴国,造下了楚国败亡之因,而日后继位之楚昭王更不修其德,任用奸臣,又长期欺压邻邦之小国,使得原本忠楚国之唐、蔡二国倒戈相向,因之楚国之拜可谓自食其果。却败给倾全国之力才凑出3万精兵的吴国。这都是很大程度上实施了孙武的战法原则而取得的战果。
这有点像清朝的野史,说是康熙最后之所以会传位给雍正,是因为康熙很喜欢雍正的儿子乾隆。区别在于古公亶父因为喜欢姬昌传位给季历是信史,而康熙因为喜欢乾隆传位给雍正则只是野史。
在楚国进攻蔡国的时候,一直对虎视眈眈的吴国决定以救援蔡国为借口,以此发兵征讨楚国。公元前506年的冬天,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率领3万吴军进攻楚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