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 科技 终局系列之《小米的终局》
我们将小米的终局分三块:
1、世界级品牌 :基于中国的第三次消费浪潮觉醒,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有着广泛 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 。
2、平台级技术 :基于to Things唤醒万物的次时代 科技 浪潮,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聚焦 人居的物联网2T生态 。
3、生态级资本 :与腾讯背靠微信流量赋能战投类似,小米同样基于巨大终端吞吐量,产业投资赋能和绑定上游零部件供应链生态,成为 硬 科技 全栈+全场景的资本生态 。
飞轮模型:持续增长的模型。 我们此前基于亚马逊原始飞轮的核心思想构建了小米成长的飞轮模型,其终局的实现仍需要以下三个飞轮的快速正反馈:
1、智能手机是飞轮旋转的起点,以获取流量和客基为战略目标,以销售额扩大为战术目标,以超低毛利带来的极致性价比为实现手段,最终实现小米整个生态开启的第一步。
2、IoT硬件生态是智能手机的第二曲线,通过在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在全球范围内宣导小米式的极简美学和iPhone级别的工业设计,最终实现扩大销售额和留住客户的战术目标以及创造可连接的粘性MAU的战略目标。
3、互联网业务则是小米实现战略自洽的核心落脚点,以10%左右的营收体量实现了将近80%的净利润,通过巨额利润驱动小米三大飞轮的可持续发展。
终局本质:为 社会 创造价值。 互联网的盈利并不是小米的终局,终局是一个更高维度的价值表达,本质是为全 社会 创造的价值,是帕累托改进的增量博弈,而不是存量市场的零和厮杀。我们再次回顾小米的三大终局:
1、小米的 IoT生态 终局,将是物联网时代四大场景之一,占据未来世界 科技 的制高点。
2、小米的世界级品牌,将作为载体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传播到全世界,成为 中国的Sony、MUJI、大众 。
3、小米的产业投资,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硬 科技 产业链(纵向) 小米生态链(横向)股权投资生态,成为下一个腾讯战投或是硬 科技 的红杉。
小米集团:为消费者让利。 我们将企业家分为两种,雷军很明显属于第二种
1、优秀企业家以盈利为终极目标;
2、伟大企业家以创造 社会 价值为目标。
小米公司硬件超低毛利倒逼供应链提高效率,通过极致的成本管控和升维盈利,造就了自身无与伦比的效率护城河,并让利给广大消费者,创造了巨大 社会 价值。基于此,我们重申小米的推荐评级。
盈利预测: 我们长期看好小米集团的公司文化、产品竞争力和业绩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收入2,515/3,233/3,988亿人民币,GAAP净利润分别为110/161/219亿人民币,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或对2020年业绩产生影响;行业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正文如下:
1 小米成长的飞轮模型
优秀的公司赚的是利润,卓越的公司赢的是人心,无论从小米的价值观、商业模式还是小米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我们认为小米已经具备发展成为如亚马逊一样伟大公司的基因,被奉为亚马逊成长真理的“飞轮效应”在小米同样适用。
我们基于亚马逊原始飞轮的核心思想,借鉴该理论从三大业务板块、四个层次构建小米成长的飞轮模型。
1)底层飞轮。 智能手机是飞轮旋转的起点,以获取流量和客基为战略目标,以销售额扩大为战术目标,以超低毛利带来的极致性价比为实现手段,最终实现小米整个生态开启的第一步。
2)第二层飞轮。 IoT硬件生态是智能手机的第二曲线,通过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在全球范围内宣导小米式的极简美学和iPhone级别的工业设计,最终实现扩大销售额和留住客户的战术目标以及创造可连接的粘性MAU的战略目标。
3)第三层飞轮。 互联网业务则是小米实现战略自洽的核心落脚点,以10%左右的营收体量实现了将近80%的净利润,通过巨额利润实现小米三大飞轮的可持续发展。
4)第四层飞轮:小米的三大终局。 我们认为小米的终局分为三块:基于to Things唤醒万物的次时代 科技 浪潮,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聚焦人居的物联网2T生态;基于中国的第三次消费浪潮觉醒,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有着广泛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腾讯背靠微信流量用资本战投赋能互联网生态,小米同样基于巨大终端吞吐量,产业投资赋能和绑定上游零部件供应链生态,成为硬 科技 世界级资本生态。
2 小米业务版图的战略价值
21 智能手机
手机的战略价值在于以出货量支撑起整个供应链体系,基于对未来竞争格局的预判,我们认为小米有成长为全球前三的巨头潜质。
作为小米根基的智能手机业务在其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2830万台,市占率在全球50个市场排名前5,25个市场排名前3。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多款手机斩获618京东销冠;在境外市场,高端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99%,其中欧洲智能手机第二季度出货量排名第三,增速第一。巨大的手机出货量帮助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了客户群体基础,获取更多高活跃度流量,从而达到支撑起小米上下游供应链体系的目的。
通过复盘4G的换机周期以展望小米手机在5G时代的表现。目前我国5G建设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叠加目前重塑的竞争格局,我们预计5G手机换机潮即将到来。凭借明确的产品定位,我们认为小米将在5G换机潮有突出的市场表现,预计从2020年到2022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增速将分别达到9%、24%和16%,2021年和2022年小米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68亿部和195亿部,在未来全球手机市场中冲进前三。
目前小米智能手机业务版图贯穿整个低、中、高端手机市场,千元以下价位段持续发布极具竞争力的入门级机型;1000-3000元中端价位段手机将5G技术向大众市场普及;3000元价位段以上高端手机市场逐步站稳,重塑小米智能手机在市场思维固化下的品牌定位。随着5G换机潮拐点的来临,根据营收=ASP出货量,我们预计2023年小米智能手机分部营收为29652亿元。
22 IoT及生活消费品
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的战略价值在于打造全方位的品牌形象,实现其中国Sony的全球品牌目标。
在众多领域小米都以一流的品质、紧贴成本的定价彻底改变了行业面貌,大大加速了产品普及。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已投资了300多家物联网设备初创企业,涉及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两千多种产品SKU,覆盖用户多元化的生活场景,精准触达客户。IoT在帮助小米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时,与手机一同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巩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索尼是全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领头羊,为消费者带来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产品,行业地位相当于苹果之于手机。而小米的奋斗目标是在影响力上像当时的索尼一样,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进步,实现其中国索尼的全球品牌目标。
索尼公司开拓市场的秘诀就是不断开发高 科技 的新产品,以新制胜。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晶体管收音机、“特丽珑”彩色电视机等代表Sony的众多商品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迅速抢占了市场,为Sony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索尼立足于电子领域,又不断超越电子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在新的领域不断拓展,强化索尼的全球品牌形象。
我们认为如今的小米通过研发创新,推出了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实现以扩大销售额和留住客户的战术目标、和创造可连接的粘性MAU为战略目标,有望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可以复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索尼的辉煌 历史 。
23 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服务的战略价值是公司利润的落脚点和最终粘性的总集合。
通过控制硬件利润带来的性价比迅速积累、扩大用户基数,带来高活跃度、高转化和高留存率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并最终实现流量变现。
我们在此前《小米集团:估值方法论》中得出2020Q1智能手机综合税后净利率为-22%,略有亏损;IoT及生活消费品综合税后净利率为25%,略有盈利;互联网服务收入综合税后净利率为409%,盈利能力最强。由小米互联网广告业务的独特商业模式,可以管中窥豹至整个小米的战略高度,而这也是其有资格定义物联网时代新的营销法则的底气所在。
3 衍生的飞轮:小米的三大终局
在最后一个衍生的飞轮,我们分为三个并行的小飞轮分别对应小米的三大终局:第一个是全球最大可互联的IoT平台:AIoT生态的领跑者;第二个是成就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第三个是小米产业投资基金。
31 终局一:AIoT生态的领跑者
基于to Things唤醒万物的次时代 科技 浪潮,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基于人居的物联网2T生态。
我们将IoT物联网定义成toThings的创新,按场景分为四类,分别为:家庭IoT、 汽车 IoT、城市IoT以及工业IoT。家庭IoT由于应用场景成熟、智能化终端丰富,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传统通讯、家电企业、以及垂直领域初创公司重点布局的方向。我们认为现在正处于AIoT时代的前夜,黎明很快到来,家庭IoT作为整个2T物联网最新落地的场景,小米已经领跑全球,占据未来 科技 的制高点,小米的IoT生态将是小米终局的第一块。
在IoT的家庭场景,小米提前布局,已经将手机成功的模式复制到家庭场景的方方面面。小米利用IoT开放平台和推出的多款小米系列智能终端产品挖掘家庭物联网的价值,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米连接设备数已达到271亿台,拥有5个及以上连接至小米IoT平台上的设备的用户数已达到510万户,小米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级AIoT平台。
32 终局二:成就中国的世界级消费品牌
基于中国的第三次消费浪潮觉醒,小米的终局是第一个有着广泛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将作为载体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中国的Sony。
纵观 历史 上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他们的共性就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而不是泛泛的国际性,拥有能够为全世界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值理念。
美国公司素来是高 科技 的代表,英特尔、英伟达、苹果等都是享誉全球的 科技 公司;瑞士人对于精细手工的执着和专注,使得欧米茄、劳力士等成为世界名表品牌;日本制造曾经风靡全球,松下、索尼等全球性品牌更是品质的代名词;而中国企业虽然已经高喊走出去的口号,但是真正为全球消费者认可的国际品牌却寥寥无几,海尔、联想等公司的国际化战略迟迟没有看到丰收的硕果。
我们认为,能够真正成为国际化品牌的行业应该具有全球化的消费基础,再加上其品牌的核心价值能够被各国消费者接受,而小米正是具备这种品牌国际化的潜力。小米的IoT硬件生态包罗万象,拥有白电、黑电、小家电、日用品等几千个SKU,未来它的触角正在向用户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延伸,小米式的极简美学和iPhone级别的工业设计正在逐渐被全球的消费者接受,小米的终局是成为第一个具有正真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消费品牌,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传播到全世界。
33 终局三: 探索 产业投资的星辰大海
我们基于小米产业投资逻辑认为,小米的产业投资作为小米终局的第三块,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硬 科技 产业链(纵向) 小米生态链(横向)股权投资生态,或将成为下一个腾讯战投或是硬 科技 的红杉。
在过去,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打法让小米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面向未来,小米的产业投资将是小米深入布局产业上游的关键举措,得以让整个投资生态变得硬核。
小米拓展供应链产业投资布局,主要看重两大方向:一是国产替代。当前的竞争格局开始倒逼国产核心器件快速崛起,面对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小米愿意也有能力帮助中国的芯片快速成长。二是新兴技术,投资与国外差距不大的新兴技术更能推动中国电子产业链的前进步伐,而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正是小米布局产业投资的第一步。
成立于2017年的长江产业基金已经对外进行了42项投资,其中有17家隶属于芯片行业。这些企业如芯来 科技 在RISC-V架构,隔空智能在AloT触控交互传感器、射频模拟专用芯片,芯原微电子在IP设计, 比亚迪半导体在功率模块等方面,从浅层、中层、深层要素对小米进行补充以强化其硬 科技 。硬 科技 纵向全栈要素创新配合软 科技 横向全场景创新(小米生态链),小米产业投资未来可期。
以腾讯为例,投资作为腾讯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根据腾讯二季报,若以其他收益净额粗略计算,2020Q2腾讯投资收益占比高达26%。随着小米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成功经验将再次在产业上游进行复刻,新的投资架构驱动下,小米有着更大的战略期望。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投资的账面价值已达368亿元。
我们将企业家分为两种:1、优秀企业家以盈利为终极目标;2、伟大企业家以创造 社会 价值为目标。小米公司硬件超低毛利倒逼供应链提高效率,通过极致的成本管控和升维盈利,造就了自身无与伦比的效率护城河,并让利给广大消费者,创造了巨大 社会 价值。基于此,我们再次强调小米的三大终局并重申小米的推荐评级:
雷军、赵明、余承东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都是知名大学毕业的大学生,雷军是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而赵明是上海交大的硕士,余承东是清华大学的硕士。而黄章高中就辍学了,由于对电子产品的爱好,所以进入到了这个行业。赵明和余承东,基本都是一直在华为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而且更多的是面向产品,不是面向技术,因此,他们两个的共性自然也是最大的。都是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各种定位是非常清晰的,特点非常的鲜明。
例如Mate系列就是商务系列,从定价到设计,都围绕着这个点来做的。
而雷军呢?
是一个技术出生,而后加入金山,慢慢成长起来的,因此,雷军身上的技术气息比较浓厚。这个从很多对雷军的采访中就能够看出来。
因此,小米最开始的定位就是“为发烧而生”,也就是从技术角度出发的。当然,价格的因素也是小米能够走到现在非常重要的原因。
到现在,小米开始布局物联网生态,其中有投资者背后推动的原因,当然也有雷军作为一个技术出生的人,对于技术的一种野望。也正因为小米布局物联网生态,小米3发布后,由于在小米3的资金投入上不足,差点让小米凉凉了。
黄章,魅族,其实曾几何时,我也是比较喜欢的,不过黄章的身上,生意人的基因非常多。小米当时玩饥饿营销,但是到最后还是会把消费者给喂饱的,饥饿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产能。对于魅族来说,产能自然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也玩饥饿营销,可是,却总是吃不到。消费者被晃点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去信你了。
要说看好谁,余承东和赵明都是比较看好的,因为一直在华为这样的环境中历练出来的人,很难不优秀。雷军当然也是看好的,特别是小米的生态布局,未来是非常可期的。至于黄章,机会已经失去了,想要再翻身,有点难了。
说是看好手机品牌的掌门人,其实还是在看品牌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小米的雷军、荣耀的赵明、华为的余承东、魅族的黄章四个人做一个排名的话,下面就是我的答案;
第三名:魅族的黄章
从市场份额上来看,魅族在其他三位面前连挣扎的余地都没,去年400万的销量真的就是其他品牌的零头;我没有用过魅族的手机,也不怎么了解黄章,但是黄章在米9发布会后说的那句“贱惯了高不起来,贱人贱己贱行业”真的让人感觉到了一股小家子气和气急败坏;
第二名:小米的雷军
讲真对小米一直都让人感觉都不错,不管是小米手机的超高性价比、可爱的米兔、雷军的风趣幽默都让人很喜欢,雷军那句“Are you ok”一直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如果小米不用一直抢购那就更好了;小米和其他两位的差距更多的是在体量和技术上。要是让我选最喜欢的老总,雷军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第一名:荣耀的赵明、华为的余承东
本来我想给他俩排个名次,发现两人相似度太高了;都是依靠华为这棵大树生长、手机的销量也非常相近、个人也有足够的魅力。况且一直有传言华为未来的接班人竞争者肯定有这两个人,足以显示外界对这两人的看好;毕竟实力不过关的人,连成为华为这个超级航母备选掌舵人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非要选择个第一名,我可能更加看好荣耀的赵明;把一个荣耀品牌从无到有的做起来,并且在销量反而实现了对华为的反超,这个并不容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能把荣耀做出今天这样的成绩,那只能是赵明的个人实力。
雷军,赵明,余承东,黄章。题主给出了四个选项,我反而会更看好的是余承东。虽然,大嘴讲话有时候过于夸大,不过,“余大嘴说的大话基本都实现了。”当然,看好余大嘴的原因可不是因为他敢讲!而是,他的工作成绩和他的靠山决定了,我的看法。
我们先说雷军。雷军将小米壮大至今,确实不容易。我们对于雷军的评价从来没有低过。但是,我并不看好雷军。因小米发展限制还是存在的,小米首先在技术上,每一个真正的可以自主的技术,在手机的领系统和处理器。这两项的制约,不得不依靠外国技术。
我为什么不看好,原因不仅仅是技术,如果深究根源,应该是性价比路线。因为,性价比带来的是利润的下降,而利润的下降,自然是不能对后续研发带来绝大的帮助,这种情况下,如果雷军不改变思路,那么,小米发展着实受限。
赵明和与余承东都属于华为的员工。按理讲,荣耀的发展,依靠华为这个集团,有着华为的技术,不可能发展差的。但是,荣耀的问题是,因为性价比路线,所以它的品牌价值永远比不过华为手机,这就导致了,即使它和华为是双犄角发展,可是定位的限制,就让荣耀难以做大。
黄章,人品真的很重要。直接怒骂雷军的行为确实让人有点大失所望,其实,我对于黄章是极度佩服的,用偏执和坚持,将魅族做成了。虽然,魅族的发展并不容乐观,但是,魅族仍然是我们值得肯定的手机品牌。
它的问题是,技术,资金,渠道以及黄章的偏执,让我们对于它的未来很担心。
反而,余承东背靠华为,资金不缺,技术不差,渠道很广,而且兼包并蓄,华为手机也打出了高端品牌,这就让华为很难被淘汰,余承东,我会更看好一些!
事实上我们都忽略了赵明,赵明是这几个人里面最最最有潜力的,说实话荣耀总裁的他,是把一个子公司做到了让小米疯狂畏惧的地步,每次的与友商对比,必有荣耀,不知道的以为打广告的呢,我来具体说说赵明的格局在哪里:
对于余承东来说,他们两个就是华为的日与月
作为正统的华为来说,更多是讲究的是研发科研,对于高端机型的冲击,其对手更多的是苹果,三星,而荣耀不一样,它的出生就是在互联网这片土地下,进行争夺对抗,相比来说更加的激烈,而对于米粉还有果粉,以及喷子,每次的荣耀机型都是在剑指小米,使其粉丝经济不被垄断,这点上赵明做的真的非常的优秀
对于华为来说,一直都是掌门人备选
在华为,他的履历是华为最认可的一种经历,赵明算是典型的华为名校毕业,先从研发做起,历经销售、市场等多部门历练,主持过集团纵向研发项目,也做过海外公司的CEO,这多方面的培养历练,最终的目标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带领走向辉煌!
互联网的弄潮儿,极可能是双品牌的未来
作为华为的布局很有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荣耀这个不是像红米,他更多的是一家成熟的手机公司,也有其对应的研发设计,宣传发售的完整体系,所以华为为了市场的全面覆盖,所以给与荣耀的自由度上也是极大的,这点就给了赵明更多的可能性,正所谓皇帝是一个,但是你做个王爷割地自治又为何不可呢??
国内各个手机品牌的掌门人,你最看好哪一个?
那就是小米的雷军,雷军从小米创立以来,一直到小米上市,其实用的时间相对都是比较短的,当初小米只是做UI的一个小团队,而现在的小米已经算是手机行业中的佼佼者啦!不仅仅创了新的互联网销售模式,而且也让其他厂商相继模仿。
小米手机做的是全方位,不仅仅是做手机,还有牵扯到智能家居行业,不仅仅有更多的小产品,而且红米高性价比,低价格,也让很多人都用起来了智能手机,这就是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再者就是对于其他手机品牌造成了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人们的选择更多了,不仅仅其他手机价格相对不敢太高,而且产品也要不断的创新,毕竟价格要比小米高,肯定是要拿出来自己一点真本事。
格局和想法,在5G投票中,雷军投票给了华为,那个时候高通是小米的股东,而华为是小米的竞争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雷军的格局出来了,再者就是雷军的想法和思路,小米的负责任就是雷军,而雷军作为一个CEO,其实不管是性价比路线,还是智能家居系列都是雷军的想法,再者就是雷军的营销水平确实是很高。
另外就是vivo的沈炜,我们对于vivo的总裁很少了解,而且对于沈炜,很少有人知道,但是维沃移动通信的这两年的发展确实不错,而且iQOO作为vivo的子品牌, 这次确实给vivo长脸啦!当然不仅仅佩服vivo手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线下销售渠道和模式,更对于沈炜默默在背后付出感觉到很惊艳,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沈炜和其他厂商有相比,而且也没有经常在微博上面露过面,这个确实很低调。
雷军的想法和营销方式给手机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而vivo虽然很多人说会营销,但是总裁确实相对来说很低调,而且vivo这两年的发展确实也在不断的进步,所以两个人一个有想法,一个又耐用很低调,确实更加值得配置,不骄不躁。
回答完毕
讲真,这个比较难选,他们都比较强,如果选最看好的三个,我会选雷军、余承东、陈明永。
先说雷军,他的最大优势在于创业、投资都非常成功,决定了他在融资、管理、营销等方面经验丰富,并深谙人性,无论是与投资人打交道、招聘员工还是面对用户,他都游刃有余。因此,小米在2016年最低谷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渡过难关,在2017年重新崛起,这种抗压和抗风险能力是二流厂商所不具备的。
然后说余承东,余承东既没创过业,也不是常见的大公司职业经理人,而是一路参与、见证华为从小到大的资深员工。由于他在华为先后担任多个要职,对华为文化的理解透彻,因此带兵打仗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很强。同时,由于华为业务版图遍布全球,因此手机业务天然具有全球化基因,这是小米所不具备的,后者是从中国拓展至海外。
最后说陈明永,与雷军张扬的性格截然不同,他非常低调。当然,高调、低调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而且并不妨碍他们都走务实路线。我最欣赏陈明永的一点,就是OPPO一直以来坚守本分价值观。我对本分的理解,套用雷军”性价比与友商无关“这句话来说,就是OPPO在手机行业打拼与友商无关。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OPPO会全心全意做好份内事,聚焦用户,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来鞭策自己进步,而不是盯着友商不放,亦不会参与撕逼。简单来说,本分就是尽全力做好自己,成为更美好的自己,成绩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从小米、华为、OPPO三大手机巨头市场表现来看,华为领先,小米紧随其后,OPPO垫底,但这只是一时的成绩,手机行业还没有迎来终局,排名变化一切皆有可能。我预测,小米、华为、OPPO依然会很强,彼此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座次轮换的可能性很高。
波导创始人徐立华,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双雄称霸市场时,以“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连续多年占据国产手机销量榜首,如今转型手机ODM方案商,退居幕后。徐立华也曾折戟于造车梦,竟然和乐视贾跃亭如出一辙。深圳传音创始人竺兆江给徐立华谏言开拓拉美非洲市场未被采纳而选择创业,如今传音一直是非洲手机之王。
中华酷联声名鹊起的时代,中兴手机创始人侯为贵以小灵通入手,与另一家在深圳发迹于小灵通业务的UT斯达康(创始人吴鹰)同台竞争,如今分拆出努比亚,还活跃在智能手机的舞台;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立的Flag是赶超苹果,三星成为全球第一,5G技术与应用被全面打压、缺芯少软(GMS被禁),唯有拆分剥离荣耀,4G续命、发展鸿蒙打造生态,但华为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打响了。酷派创始人郭德英是全球双卡双待的专利发明人,与360、乐视等合作引狼入室,现今已离开了手机修罗场也退居幕后。联想手机创始人常程,在运营商定制手机大行其道时,有过短暂辉煌,如今被小米创始人雷军撬走,联想与小米也因此产生了一些纠葛。
魅族创始人黄章,是国内智能手机学苹果和做社区最早的,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师傅,雷军创业做手机肯定有拉过黄章入伙,奈何并未成功。如今魅族守着一亩三分地,继续服务着魅友,也为友商培养了不少大将。
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新东方的英语老师跟风做手机,想要干翻苹果的勇气很大,奈何手机供应链、工艺和制造的难关没有闯过,但是罗永浩在锤子发布会的单口相声比其他友商说得都好,牛皮吹起来连自己都怕。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程序员&工程师出身的雷军,创业、打工和投资生涯光鲜亮丽,学习能力强,师从苹果、魅族,也早早的财务自由,以智能手机行业的价格屠夫入场,1999元的定价,预售和饥饿营销,各种套路玩得贼溜。
Vivo创始人沈炜、OPPO创始人陈明永和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的恩师都是步步高&小霸王创始人段永平,都继承了低调做人,重视渠道,营销高举高打一脉相承的风格。厂妹机的口碑可是和街机诺基亚不相上下的。
中国的手机市场足够大,全球智能手机的蛋糕也不小。给予了国产手机掌舵人足够的施展拳脚的空间。我最看好的还是段永平系,智能手机还得看销量,其他都是虚假。你最看好哪一个呢?
Are you OK 肯定雷军了我用过塞班系统,后来ios系统崛起,安卓那时候也不怎么样。到2010以后开始飞黄腾达,这是风起云涌,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猴王降世,他就是雷军。2011年发布手机,害我们班一个组请假去抢手机,那时候去网吧抢大家都是磨掌擦拳,等着开抢到时间死活打不开,打开的时候就是已售罄 有几个同事加价淘宝买,而我却变成黑粉一黑就是7年(期间用过索尼爱立信1年港版没多久爱立信分出去了,6年Nubia粉)2018年正式黑转粉……
还是雷布斯吧,目前来看应该还没有哪个品牌的老大在粉丝心中的地位能与雷军相比较,而且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应该感谢他。
看好余承东,他是我校友。西北工业大学的校风非常务实。再有华为有基本的通信技术5G,基站等基本面的支持是其他的通讯公司无法比拟的。
首先祝贺小米踏入世界500强,先不说小米强不强,反正是世界500强。“小米只用了八年时间就进入了《财富》全球500强榜单,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里程碑。我们非常感谢所有米粉和用户的坚定支持。我们也是今年榜单上最年轻的公司,这是一份值得骄傲的成绩。
小米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说:“我们将牢记并在全球扩张之旅中再创新高。”根据2019年全球最权威和最著名的企业排行榜“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小米集团以2018年全年营收174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高达855亿人民币入榜财富500强。位居第468位。
小米是继阿里、腾讯和京东之后的第四家入榜财富500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同时也在全球上榜的七家互联网企业中占据了一席之位。相较之下阿里和京东耗费了18年、腾讯用14年时间进入财富500强,小米仅用了8年的时间更是直接有力的向人们展现了“小米之速度”。小米为什么会强?这与其追求极致效率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互联网+智能硬件+新零售的商业模式打造了小米更快更强之路。
小米能在短短8年时间内入榜500强,毫无疑问是得益于小米的高增速发展。小米发展之初,主要是以手机业务为核心。推出自家特色的MIUI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和米粉们保持良好互动并培养良好的用户习惯,从而迅速拓展了市场。当小米并不会因此而止步,而是利用了互联网思维来提高智能硬件的生产以及高转化零售效率。渐渐脱离了传统手机厂商的零售渠道,而直接采用了效率更高的电商甩卖新零售方式。
早在13年的时候小米就以手机为基准中心,而从中孵化了产品生态链布局物联网,基本渗透到智能家居的各个应用场景。从而形成的万物互联体系之下的多品类扩张,也带动了小米智能硬件生态高效循环以及多场景布局的推进。也正是小米合理运用了互联网来做消费电子的思维,通过互联网+智能硬件+新零售的商业模式不断带动整个家族产品生态的发展。从而也令小米走向了更快更强的发展道路。
持续高速发展需要远见,小米的“高瞻远瞩”也令其在万物互联时代稳站!小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与其独到的眼光也有关联。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势必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高速发展,而物联网盛行似乎更是一大趋势。5G的成熟应用以及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所有的生活场景都将“万物互联”。而小米是一家以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公司。
其以IoT平台为核心,并在早年就有部署计划,不仅通过智能硬件“渗透”到各个生活应用场景,还通过IoT平台培养了众多的忠实用户,以及积累了各类流量和数据。5G+AI+IoT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小米也在今年之初就启动了“智能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得益于早期的有所准备,在未来的道路也多了不少经验以及资本了。
小米在财报中有分析称,2021年二季度较一季度收入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互联网服务等部分收入增加所致。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的ASP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增加所致。
小米电视在中国市场已经连接10个季度销量排第一了,而在全球也排第5,可以证明小米的产品是受大家喜欢的。
小米的物联网方面,目前小米的AlOT平台已经连接的设备数高达374亿台,这或许意味着小米的AlOT平台,已经是全球连接数最多的物联网平台了。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因为小米在基因中就蕴含着创新精神。
在最新的《人民日报》内容当中还有一个知名大厂被点名表扬,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米。我们都知道,小米早在几年前就实现了自研澎湃芯片的量产,在上个月更是将澎湃C1的芯片装在了刚发布的新机——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当中。
小米在北京的智能工厂,这家工厂又称“黑灯工厂”。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据说是因为在生产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时,该工厂从加工过程到安装途中都做到了全自动化,全程没有一个人工参与,就连工厂里的照明灯也不需要打开。“黑灯工厂”之称也因此而来。
其实小米的胜出并没有花哨的秘诀,而是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小米在屏幕、影像、充电、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近年来厚积薄发,多方位引领行业创新。全力冲击苹果最优势的高端市场的小米,最终拼出了属于中国品牌的全球第二。
为了呈现更好的产品,小米在技术和创新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单单是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的研发支出达到30亿元,同比增长61%,持续性增长的研发投入,让小米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接连突破。
充电方面,小米已经实现全球领跑。小米11Ultra首发了硅氧负极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寿命、高性能的硅氧负极电池,提升了新的行业门槛。5月末,小米公布了全新一代的快充技术,行业范围内首次实现200W有线快充+120W无线快充的规格。
相信小米能够成功,相信小米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米能够坚持初心、越战越勇,加油!
2020年转瞬即逝,在这不同于往年的日子里,全国人民都共同渡过了艰难的“抗疫时期”,不少 科技 型企业,尤其是以手机业务为主的厂商与品牌,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波澜起伏。有些企业扛了过来,有些企业则沉浮了下去。这次,我们特意筛选了十余家手机厂商进行了年终回顾与复盘,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里面,它们究竟干了哪些了不起的大事,有没有改变行业格局,或者为推动行业发展作出贡献。当然,我们是站在客观角度,公平、公正进行阐述。
这次,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小米品牌在2020年的经历,下面是整理的今年关于小米一些大事记,以供参考:
2020年1月2日,原联想集团副总裁、手机业务负责人常程加盟小米。
2020年1月28日,一数据调研公司印度市场2019年报告出炉,小米持续排名第一,整体市场份额为28%,同比增长5%。
2020年2月13日,小米召开线上发布会,发布了小米10系列。
2020年5月9日,原暴风TV CEO刘耀平加盟小米,担任小米电视部总经理。
2020年6月2日,曾任职过摩托罗拉、三星、TCL、华为、魅族的杨柘加盟 ,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全面负责中国区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
2020年7月29日,原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中兴手机CEO,原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曾学忠加盟小米。
2020年8月10日,财富中文网发布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小米集团位列422位。
2020年8月11日,小米集团十周年雷军首次公开演讲在小米 科技 园举办,小米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兼CEO雷军发表了主题为“一往无前”的演讲;同时发布小米10至尊纪念版。
2020年8月26日,小米集团公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营收超出市场预期。
2020年11月12日,小米公司宣布,11月1日-11月11日,小米双11全平台支付金额破143亿。
2020年12月2日,小米集团发表内部邮件,宣布成立集团总办,原首席执行官办公室主任魏来出任总办主任,向CEO汇报。
2020年12月18日,小米集团公布最新组织架构升级及干部任命,新成立三个互联网一级部门——分别为软件与体验部、互联网业务部、业务中台部。
2020年12月23日,小米集团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众所周知,今年是小米成立的十周年,雷布斯也在8月11日这天进行了公开演讲。比起国内其它手机厂商,小米的资历并不算老,但是它发展速度快,底子虽小不过短短几年间就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然而在公司集团迅速发展的阶段,小米所面临的内外忧虑都值得我们深度剖析。从2014年第一次接触小米,我们就一直在观察这家比较“特殊”的公司,借此之机,简单分享一下看法。
小米“复仇者联盟”的得与失
首先,我们先来为小米“复仇者联盟”进行一下简单的复盘,毕竟相比枯燥的销量数字,小米的引援策略则在今年多次登上了热搜。这一年里,不断有手机行业老资历进入小米高管名单。
早在2019年年初,原金立集团总裁卢伟冰加盟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并且经过将近两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不俗的战绩。
而在今年1月2日,随着雷军宣布原联想集团副总裁、手机业务负责人常程加盟小米,小米的“复仇者联盟”团队逐渐进入招兵买马的新时代。
5月9日,原暴风TV CEO 刘耀平加盟小米,担任小米电视部总经理。
6月2日,曾任职过摩托罗拉、三星、TCL、华为、魅族的杨柘加盟 ,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全面负责中国区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品牌建设等工作。
7月29日,原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中兴手机CEO,原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股份总裁、紫光展锐CEO 曾学忠加盟小米,担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兼手机部总裁,负责手机产品的研发和供应链等业务。
除此之外,小辣椒创始人王晓雁、努比亚创始人苗雷等行业大佬也齐聚在小米旗下。其中,王晓雁担任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兼销售二部总经理,苗雷担任小米相机部总监。
乍一看,小米的“复仇者联盟”战力确实堪称顶级,毕竟都是征战行业多年的老兵,各自也都拥有过一段辉煌的经历,并且希望能够在小米焕发下一个春天。
那么“复仇者联盟”的成员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呢?答案并非全部理想。
据了解,前些时候联想指责常程违反“竞业协议”,而北京市海淀区仲裁庭也作出了决议:常程需返还联想已支付价值525万元的经济补偿金和相应股票,同时还要求常程继续履行竞业协议。不过,后期这件事已经平息,常程继续在小米集团履行自己的职责。
无独有偶,12月2日,一份小米内部任命书被曝光,其中,“潘俊任电视部总经理”令人生疑。据多方了解,原因是刘耀平因涉及与前东家暴风 TV 关联的金融公司暴雷一事正配合警方调查,暂不能行使管理职责。
除此之外,11月份,杨柘因身体原因,自己主动申请辞去了管理职务,现担任小米集团中国区营销顾问。
而小米内部在12月初也进行了人员架构调整,其对外宣布成立集团总办,包含集团高管团队,以及相关的支持部门,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任命潘俊为电视部总经理。
据我们多年观察了解来看,小米多次进行人员架构调整并频繁从外界引进高管的原因,应该与其在短短十年间成功上市并且成为行业巨头,在如此高速的发展势头下,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开始显现。这就是集团公司创立时间短,人才培养与员工成长速度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速度,这样一来,从外界引进人才不失为快捷添补空缺的选择。
不过,有得就有失,引入外界高素质人员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否能匹配相应岗位,能够快速融入团队等等,都是公司应该多加考虑的方向。鉴于今年“复仇者联盟”的综合表现,小米明年或该继续加强自身内部员工的培养,毕竟能跟公司共进退,共患难的员工,自身忠诚度极高,且能力尚可的话,未必不是一个更优质的选择。
当然,假以时日,当“复仇者联盟”成员摆脱自身因素影响,融入团队后,不排除在未来大展拳脚的可能性。
小米手机起伏的十年,2020年高端之路正式开启?
接下来,我们再来回归到小米最重要的业务板块——手机。你可以说一些小米热销机型很多时候抢不到,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手机的销量就跟火箭腾空一般:从2011年30万台的销量,到2014年激增到6112万台,排名国内第一。再到2016年,小米遭遇滑铁卢,销量在国内沦为others中的一员。而在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之后,小米手机在2017年的销量又攀升至9141万台。去年,小米手机以1248亿台的出货量继续高居全球第四。
但到了2020年,因为众所周知的黑天鹅事件影响,众手机厂商开局不利,小米自然也没有逃脱。今年Q1,其实小米又再次受挫,根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仅700万台,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38%。而在Q2,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为2850万部,同比下滑了118%,其关键因素是小米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50%。而到了Q3,根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小米以13%的份额重回全球前三,本来第三的苹果则以11%的份额下降到了第四。至于Q4,由于友商受限等某些原因,想必小米手机的销量也不会低于预期。
从初出茅庐到与行业巨头分庭抗争,小米手机在短短十年时间里的成长速度确实令人吃惊。抛开“新物种”不谈,小米确实没有可以“依葫芦画瓢”的模板,所以足以说明小米的独特性。但是,小米手机的高销量是建立在性价比优势基础之上的,如果小米想要向高端市场挺进,必须要在性价比之外,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然,小米一直在努力,也在不断尝试。
直到今年,小米或许才算真正突破了性价比标签所带来的桎梏,而且选择的节点也特别耐人寻味。在小米成立十周年之际,小米对产品线大调整,将性价比标签甩给了红米,而精简自身产品线,几乎可以涵盖为高阶版本(小米10至尊纪念版),标准版(小米10),青春版(小米青春版 5G)。
在价格方面,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5299元起售价妥妥的高端价位,而小米10系列将起售价提到了3999元更是令人直接懂得了小米今年的用意,至于接下来的小米11,由于全球首发骁龙888的原因,售价大概率会高于小米10。“一年双旗舰”,小米的高端之路可能从2020年正式开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小米10系列以及小米10至尊纪念版。在DXOMark网站公布的相机评分中,小米10 Pro以及小米10至尊纪念版都曾高居第一。要知道小米手机之前的拍照水准曾经一直都是其短板,能够在DXOMark排名中一雪前耻,足可见小米的用心良苦,综合产品力持续提升,靠产品力带动价格的合理区间,从而上探至更高的价格区间。
客观来说,小米10跟小米10至尊纪念版,我们都有亲自评测过,产品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能够热销也在情理之中。
除此之外,今年小米10至尊纪念版的推出,更是小米继续上探的最佳佐证。精致的外包装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原来小米终于懂得“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确,小米手机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产品包装营销”,譬如在手机配件中也出现了不太符合其品牌调性的皮质保护壳,令人生疑,这是否意味着小米继续打算冲击高端市场,进而抢夺华为手机的高端用户群体呢?不过这只是猜测,毕竟创造品牌附加值并非一朝一日。
不过,有些令人遗憾的是,本以为杨拓会成为小米高端之路的“引路人”,但看来杨大师的营销策略在如今年轻消费群体的身上貌似行不通。而亲手将小米推向高端市场的,依然是那个英语超流利的男人——雷布斯。就在小米10发布会上,他郑重对外宣传,小米手机正式冲击高端市场。
小米手机冲击高端市场是板上钉钉,至于战果,反正据小米财报数据显示,Q2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为每部11163元,相较于2019年同期的每部9987元提升118%,环比增长75%,而这恰恰主要得益于小米高端产品的增长。
手机业务形势大好,但底牌仍是生态链计划
如果不熟悉小米的人,很可能会认为“小米就是造手机的”,这个“错误”观点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坚信。事实上,小米从诞生至今,其业务版图遍布手机、IoT、新零售等多个领域,尤其是现在比较火的智能家居产品就主要依托于小米的生态链计划。
小米布局生态链,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2013年孵化第一家生态链企业紫米开始(小米启动生态链计划是在2014年年初)。彼时,小米内部估计只有雷布斯坚信物联网产业将会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大爆发。而当时小米手机已经积累了差不多1亿活跃用户,于是雷布斯打算再多打造一些“小米”。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虽然成立较晚,到今年只有十个年头,但是凭借布局物联网时间较早,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按已连接设备(不包括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计算,小米位列第一名。
而且,加入小米生态链的企业也顺带扛起了小米营收大旗。据小米2019年财报显示,IoT及生活消费品收入达到438亿元,占总收入的25%,并且连续三年这项数据都保持着80%以上的增速,总营收额仅次于手机业务。
近年来,除了小米,华为、OPPO、vivo其实都在积极布局除了手机业务之外的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市场,可见IoT市场有多么吃香。而且,放眼国际市场,三星早已在家电、智能穿戴等领域深度布局,而苹果也在紧追慢赶。
不过,雷布斯显然懂得,一家公司的精力是有限的,多元化扩张之路很容易拖垮企业的核心业务的进度,以至于影响其核心竞争力。而在2015年,雷布斯也曾表示,“手机硬件的竞争要多维竞争,还要保持专注,这就是我们投资生态链的目的。小米要克制扩张,聚焦核心,稳步前进。”
如今来看,小米的生态链布局效果十分显著。当然,在外界看来,小米虽然会尽力支持生态链内的企业,但是对它们提出的诸多要求却宛如一道围墙一般,生活在围墙里面的企业想要出去,而外面的企业又争破头颅想进去。不过,小米对待生态链企业的态度还是很包容的,甚至允许大家打造自己的独立品牌,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在小米的支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实,对于小米而言,生态链企业是数以百计的“小小米”或者“小小小米”,在这个大家庭里,小米是绝对的大家长,负责整个庞大体系的正常运转。究其根本,小米也没有打算困住这些企业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够在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提前卡位,为自己留一张底牌。
写在最后
近日,小米的股价在一路高升,12月23日这天,其市值成功站上了千亿美元 历史 高位。这对于小米集团以及雷布斯本人而言,都属于喜大普奔。可以说小米正处于上市以来最好的阶段。
小米十周年演讲中,雷军也复盘了小米成立的十年历程,重申“三大铁律”、提拔新合伙人、开启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升级“手机 AIoT”战略等等。而且,还再次祭出金句,“成功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危机是你想不到的机会。”在我心中,雷布斯是敢于率先跳出舒适圈的“狠人”,小米也是一家敢拼敢做的公司。
不过在经历多次洗礼之后,雷布斯的话术变化也很大,从年初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到近似无奈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可见其心态变化之大,当然也或许是雷布斯真的看开了。
另外,小米在十周年之际还发布了首部官方授权传记《一往无前》,由雷布斯亲述热血澎湃的十年。可见,小米也已经懂得在“立功”之后开始“立言”,毕竟小米没有深厚的 历史 ,品牌价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通过“立言”的方式,小米才能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就像成功人士喜欢出自传一样,一家伟大的公司同样需要一部自传,用以“自抬身价”。
不出意外的话,小米手机11将会是小米今年完美的落幕,而明年,只要没有黑天鹅事件,小米的机会应该还会更多一些。
坚持全面开放的战略。小米iot坚持全面开放的战略方向,与合作伙伴一道,推动万物智慧互联时代的到来。小米将带来更完善的IoT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更丰富的AI开放生态,更贴近生活的全球合作伙伴。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