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精灵智能用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团队名称:精灵智能用电创业团队
作品类别:乙类:未创业
作品领域:机械能源组
作品简介:
在智能电网和物联网均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智能用电系统将带来一场社会上的用电革命。本公司在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上研发了一系列的产品,其中智能用电系统包括智能电表、智能终端和智能插座,具有全方位互动体验、全维度控制覆盖、家居全景状态的实时可视化、双向电能计量与管控和智能用能服务等创新方面的突破。本产品拥有7项国家专利技术,获得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支持,与企业签订对接协议,并且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本项目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此外还有高铁安全卫士、管道卫士、智源蜂箱等优秀作品。
选拔赛的评审和奖项公布将在2023年5月进行,决赛的评审和奖项公布将在2023年5月-6月进行。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并连续两年成功入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成为全国领先和行业认可度高的IT类科技竞赛。
蓝桥杯大赛始终坚持以“立足行业,突出实践,广泛参与,促进就业”为宗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围绕当前社会发展急需的信息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
第十四届“蓝桥杯”省赛类型
第十四届“蓝桥杯”省赛分为软件类、电子类和视觉艺术设计赛、数字科技创新赛四类比赛,其中软件类包括C/C++程序设计、Java软件开发、Python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共五类比赛;电子类包括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物联网设计与开发和EDA设计与开发。
视觉艺术设计赛包括视频设计类(以团队参赛)、动画设计类(以团队参赛)、平面设计类(海报,个人赛)、平面设计类(吉祥物,个人赛)和UI设计类(APP);数字科技创新赛参赛主题为金融创新领域。
大学生计算机比赛如下: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蓝桥杯、Topcoder、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微软创新杯(Imagine Cup)、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等。
一、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如下: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ICPC)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旨在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 经过近40年的发展,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二、蓝桥杯如下: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计算机类学科竞赛。比赛每年举办一次,报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9-12月份,省赛的举办时间一般在次年的3月份,决赛在6月份。
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中职中专学生可报名参加蓝桥杯除青少年创意编程组外的其他各类比赛。
蓝桥杯参赛项目有:Java软件开发;C/C++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单片机设计与开发;物联网设计与开发;EDA设计与开发;青少年创意编程组。所有获奖选手均可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及大赛组委会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重庆工程学院代码是12608。2001年8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z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介绍
重庆工程学院位于重庆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院校、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入选重庆市首批示范性众创空间。
截至2021年,学院设有南泉和双桥两个校区,校园占地81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5余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2001年8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
2002年3月,学院承债式整体并购原巴南区南泉职业中学,并迁校至巴南区南泉镇白鹤林16号。
2003年4月,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撤消“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成立“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全国试办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基地。
2004年3月,学院征地2897亩,一期扩建工程动工,修建与之相配套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及学生食堂,并于当年投入使用。同年,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签订联合举办网络本科教育协议。
2005年5月,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协议,在学院开展软件工程硕士教育。
2006年,学院产教结合实训基地建成。
2008年;重庆市教委正式将正大软件学院列为重庆市单独招生高校。同年,学院2期263亩扩建用地获得重庆市政府批准,学院产业实训大楼的落成。
2011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和全国信息化专业人才实训基地。
2014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重庆工程学院,首批招生本科专业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市场营销。
2016年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在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通桥街道西湖大道76号增加一处办学地址,即双桥校区。
2019年起,学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同时停招所有专科专业。
院系专业
据2019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开设7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24个,自2019年起停招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学院有专任教师82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7人(教授64人,副教授2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0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历专任教师615人(博士66人,硕士5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61;“双师型”教师54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58。此外,学校聘有企业一线的兼职实习实训导师10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学院拥有重庆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重庆市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人才培养基地3个、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4个。学校创新创业园是重庆市孵化器协会理事单位、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渝经济区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微企创业孵化园、重庆市首批众创空间;同时被团中央、团市委认定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青年创新创业学院教学基地”。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市特色专业:软件工程。
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物联网工程专业。
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Web程序设计(java)》《无线传感器网》。
重庆市资源共享课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技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BIM建模技术应用》。
教学成果
2008年6月,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段三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教学成果获第三届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4年,学院获得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截至2019年,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高校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及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荣获600余项奖励。
2018-2019学年,学生共参加国家级学科(技能)和素质竞赛11项,省市级竞赛100项,共取得各级各类比赛奖项38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356项,183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
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教委高校智能领域创新平台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4月,学院教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攻关(科普)等纵向项目43项。
2012年,教师李静主持的《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立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19年底,图书馆馆藏图书达1866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467万册,电子图书82万册。馆藏印刷型中文期刊1040种,报纸50种。电子期刊15000余种。
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读秀、维普期刊、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爱迪科森职业全能培训库、51CTO学院、百度文库、联图随书光盘、超星发现、超星百链、全球案例发现系统、公图艺术库、FARS外文文献传递、维普考试服务平台、朗读亭、中国知网科研人事论文诚信档案管理系统等数据库,存储容量达到81TB。
馆藏文献以软件工程、互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艺术工程、游戏与动漫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等专业为主。逐步形成了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每周向读者开放945小时,网上资源服务全天开放。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呈圆形,圆形是团结的象征,寓意着全校师生团结向上。
内圆采用“工程”汉字首字母G/C组成,G/C字幕简化成翅膀飞舞姿势,形如鸟的双翼,以地球的形状围绕“工程”,两字首字母,代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标杆。象征着学院是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
关于计算机比赛项目有以下这些:
程序设计类竞赛(算法类竞赛)
项目应用类竞赛
数学建模类竞赛
程序设计类竞赛(算法类竞赛)
这类竞赛主要是使用各类算法,在规定的实际内(多为3~5小时)解出数道题目(多为4~8道),且使用的算法有时间长度限制,否则会超时,这类竞赛主要有:
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CCF CCSP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
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
蓝桥杯大赛
CCF CSP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
前四项比赛难度较高且有报名资格限制,多为学院ACM集训队的队员参加,需要平日大量练习,有余力的同学可尝试加入ACM队后参加;蓝桥杯难度较低,可以作为入门级的赛事,建议参加;CSP认证不仅是我校保研、毕业的要求之一,而且在很多学校的研究生复试中可以代替机试成绩,每年三次,建议参加。
项目应用类竞赛
这类竞赛主要是用自己已有的项目或按比赛的要求设计项目进行评比,这类竞赛主要有: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
还有几个类似的创新创业类竞赛,如: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创新杯大学生科技学术和创业计划竞赛
这些竞赛可以用自己的科研训练项目参加,也可以自己多参加一些项目,主要是用于积累项目,在保研、工作、考研中的面试环节中均是与面试官交流的谈资。
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要准备3个月的时间。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项目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了确定参赛目标、学习物联网相关知识、确定项目需求和功能、设计和实现物联网项目、测试和调试等准备,因此需要提前提个月开始准备,以确保充分准备和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物联网项目。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等4种类型。要求参赛作品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以及推动互联网与教育、医疗、社区等深度融合的公共服务创新。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手段之一,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