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开新局 决胜下半场唯“快”不破

智能网联汽车开新局 决胜下半场唯“快”不破,第1张

当前,5G、AI等技术和汽车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新趋势,汽车智能化的迅猛势头也正为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按下加速键。而作为决胜汽车产业“下半场”的关键,全球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突破785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的迅猛发展叠加经济复苏,正在驱使汽车产业迎接新一轮变革。

4月12日,由移远通信举办的“万物智联·共数未来2023物联网生态大会”顺利举行,其中下午场特设智能网联汽车分论坛,荟聚一线从业人员,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此次分论坛讨论的话题涵盖移远全栈式产品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标准化进程、车载车联技术发展、GNSS、车载5G天线等主题,以专业技术解析前沿创新应用以及前瞻趋势,与行业众咖共探数智云联的无限可能。

移远产品矩阵丰富,5G车规级产品迭出

图源:移远通信

汽车产业从电动化的“上半场”竞局,转入智能化的“下半场”。未来,汽车不再定位为单独的一个产品,而是成为连接网络生态或者系统当中的一个节点,类似于一个移动终端,可触及更多的服务和应用场景能力。

可以说,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发展成为未来的第三空间,而此变化对于整个产业链来说,包括整车厂、软硬件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相关服务技术企业等,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全新“战场”。

厉兵秣马,抢滩赛道。作为较早入局物联网行业的头部参与者之一,移远通信进展斐然。如移远通信COO张栋在大会开幕式上所述,移远通信以物联网模组产品为核心,过去几年同步开启了AIoT解决方案、车载解决方案、天线、云服务、认证测试等外延业务。现在的移远通信,更是从单纯的蜂窝模组供应商正式升级为“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一站式满足全球行业客户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移远通信COO张栋;图源: 移远通信

在车载领域,据移远通信汽车前装事业部总经理王敏介绍,移远通信已经实现包括4G/5G蜂窝通信技术、车路协同的V2X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短距离车载Wi-Fi/蓝牙/UWB技术、定位技术、满足各类通信的天线技术和整体软件解决方案等七大车载产品技术生态。迄今,凭借上述全队列的产品架构,移远已经交付全球40多家汽车制造商以及60多家的Tier 1供应商。

其中,伴随智能座舱领域的复杂性和集成度越来越高,总体上电子电气架构(EEA)已从原来的分布式逐步过渡到简单轻量化、可扩展性较强的架构,并朝着中央集中式架构方向前进。在此过程中,移远通信无论是产品供给能力、一站式服务能力以及完善的产品队列等层面,都在不断提高,以全面满足市场所需。

具体来看,其车载产品线除了涵盖多款C-V2X模组及LTE/LTE-A模组,在5G技术上更是频频发力,在率先推出R15、R16产品后,根据硬件配置划分了多种产品形态,比如主机厂商可自由选择内置V2X、双卡双通、不同算力等功能的产品。未来,移远也将会逐渐推出更多采用5G的智能模组方案,用于满足车载对智能化、高算力的急迫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移远陆续推出了四大类符合3GPP R16标准的车规级5G产品:AG59xH系列、AG59xE系列、AG581A、AG580A系列,涵盖了不同的平台、配置、硬件方案,满足全球车厂的多样化需求。其中,AG59xH系列基于高通SA525M平台,AG59xE系列基于高通SA522M平台,两者内置芯片皆符合AEC-Q100标准。相较于第一代5G车载模组,AG59x在5G传输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C-V2X PC5直连通信能力、位置定位服务、高算力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皆有较大提升与完善。

在短距离通信的车规级模组方面,移远通信目前的产品规划涵盖Wi-Fi 5、Wi-Fi 6、代表最新技术成果的Wi-Fi7,以及蓝牙和UWB模组等。

C-V2X赋能智能网联,正值爆发前夜

基于3G/4G/5G等蜂窝网通信技术的演进,无线通信技术与汽车电子技术整合的趋势提速,V2X也被认为是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

根据信通院2022年底统计,2022年已售车辆中已经预装将近二十万辆具备V2X通信能力的汽车产品。伴随V2X的稳步推进,以及标准完善,高通高级产品总监艾和志更是在会上直言,V2X正处于爆发的前夜,预计时间就在近几年。

而在V2X技术的持续演进过程中,由于C-V2X拥有更清晰的演进路线和对车辆高速度的支持,发展前景优势明显,因而也被看作是一种极具清晰5G演化路径的V2X技术。

不仅如此,在智能网联发展周期快速迭代中,C-V2X已经成为受全球广泛认可的一项支持高级别ADAS和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并且在车路协同发展中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依托大带宽、低时延的5G赋能,更让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成为智能化上车焦点。

为抢滩市场,移远已经针对车载应用开发了丰富的C-V2X产品线并实现量产落地,涵盖C-V2X模组AG18、AG15,C-V2X AP模组AG215S,LTE-A + C-V2X模组AG52xR系列,以及5G + C-V2X模组AG55xQ系列等。

图源:移远通信

需注意的是,移远通信汽车前装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友在会上坦言,迄今落地商用的大部分V2X产品还是LTE-V2X,不管是R14还是R15,采用的的技术仍是广播技术。体现在应用场景上,目前的应用进程还是基本上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应用则会在单播和组播基础上导入车辆的协同控制以及对弱势交通参与者的保护支持。

而根据3GPP发布的LTE演进路线规划,在未来,LTE-V2X(R14/15版)会过渡到NR-V2X(R16+版)。

另关于业界对后续趋势是LTE与V2X共存,还是C-V2X跟DSRC(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共存的讨论,王友表示,移远在产品化和合作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已经总结了近九个使用场景,不管趋势如何,合作客户都将不受影响,且能够快速量产。

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以及高精度定位 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伴随汽车智能化的推进,安全问题越发至关重要,王友在会上也强调,在C-V2X的技术能力之外,安全也是重点,包括功能安全和信息网络安全。“安全话题在全球尤其在交通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移远在安全上会重点投入的一个原因。”

图源:移远通信

目前,在信息安全上,移远已经通过了ISO27001产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功能安全上,移远则完成了ISO26262(专门用作提升汽车电子电气产品功能安全的国际标准)的认证测试,具备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并且,自R14、R15开始,移远就已经在探索VRU弱势交通参与者的保护。

其中,作为车载领域软实力的体现,智能驾驶的功能安全需求愈发迫切。移远通信GNSS产品总监曾广莲指出,随着自动驾驶从L2往L3、甚至L4及以上跃进,安全的承担者就由人变成了汽车系统、电子电气,这对功能安全提出了必需的要求。而高精GNSS定位导航技术便是各类自动驾驶的安全前提。

进一步来看,移远在GNSS功能安全上为智能驾驶提供了什么样的方案?曾广莲给出的答案是GNSS模组LG69T。

据悉,LG69T是移远以领先行业的速度推出的车规级双频高精度卫星及惯性导航融合定位模组。该模组在符合AEC-Q100标准要求的基本条件下,可同时接收并追踪多个GNSS星座以及QZSS的双频信号,在数秒内达到厘米级定位精度。

此外,LG69T还内置算法融合IMU(惯性测量单元),结合车辆提供的信息,通过惯性导航算法就可以实现弱信号或者无信号条件下持续定位。目前,LG69T已应用在多款主流车型中。

图源:移远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驾驶的发展,行业对汽车GNSS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意法半导体中国区产品市场总监郑义在会上指出,车载GNSS应用目前有三大方面的技术挑战,一是高精度定位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多模式的融合趋势对GNSS芯片本身处理融合的算法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需要有效保障终端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力合作。

汽车天线形态迎接质变,玩家洗牌

5G、V2X、GNSS高精度以及UWB(超宽带连接)等新技术的到来,也给整个汽车天线形态带来质的改变,设计开发的逻辑也已经产生变化。移远通信天线产品总监林规感叹,特别是5G前沿技术的加入,天线行业将发生剧烈的变化,主要玩家或也面临“洗牌”局面,比如曾经由天线厂主导的整个汽车天线的开发与设计,未来会逐渐转移至汽车厂、芯片厂、模组厂等力量中。

然对于行业“变局”,移远却是有备而来,且正蓄势待发。林规表示,基于天线小型化、智能化、一定程度的集成化技术趋势,移远天线产品布局的完善性和前瞻性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客户的常规需求,针对具体车型移远还可以进行定制化开发,确保终端性能达到最优。

此外,T-Box跟天线合在一起,是未来比较好的形态,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这样可以尽可能降低天线路径上的性能损耗,同时省掉很多连接线,大幅度降低汽车天线的成本,而且性能还能得到提升。”林规提到。为此,移远开发了5G C-V2X天线补偿系统,利用损耗补偿达到两个V2X天线对等的状态。

而针对未来越来越多的全景天窗等使用场景,移远在会上首度公开了最新开发的透明天线,该天线置于车玻璃上而不影响美观,同时性能优于传统天线。

另外,面向新一代汽车数字钥匙等场景,今年2月,移远通信还推出了第一款车规级且带内置天线的UWB模组AU30Q,精准赋能智能汽车门禁应用,例如无钥匙进入、车内乘客检测、人员接近检测、非接触后备箱开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以及汽车换电等场景。

行业极度内卷,移远唯快不破

以上提及的移动通信单元(4G/5G)、C-V2X、GNSS高精度定位模组等,都是T-Box(车联网控制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T-Box作为车联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担负着监测和控制车身状态的重要使命。

4G时代,T-Box助力汽车产业打开了接入蜂窝网络的快速通道;而进入5G时代,汽车智能化趋势驱动,传统的T-Box产品形态也快速向智能化转型,从单纯的通信功能,到给车厂带来更多服务价值。

移远通信汽车前装事业部总经理王敏在会上特别指出,T-Box未来的演进类似于集中化的EEA架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同时也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图源:移远通信

当前,汽车行业“内卷”程度至极,淘汰赛加速,对降本要求迫切,而无论是在技术迭代、研发速度,还是上车量产、竞争淘汰等方面,整体逃不开一个“快”字。对此,小鹏汽车嵌入式平台总经理余鹏在分论坛特别环节——圆桌讨论上指出,“现在这个时代,‘快’依然是车企的核心优势,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控制好节奏,找到快的方法。”

依托全栈式产品线布局,王敏则表现得信心十足。他直言,移远不怕快,反而喜欢这种快,快向来是移远的风格。不管是产品开发、客户需求,还是技术产品的迭代、降本,移远都是在快速变化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这也是移远的一个能力、一个强项。

面对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葛雨明博士也在会上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方面,未来发展需要加强跨行业协同,推动跨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备、协同统一的标准,更好地做应用场景开发。

总体上,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架构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演进,使未来的核心竞争将围绕“智能”展开。随着智能化的不断提升,域控、中央计算平台进一步普及,软硬件复杂性迎来革命性变化。与此同时,未来的多生态合作也将成为必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智能手机元年是何时?


是乔布斯2008年掏出第一代iphone的那一刻?


其实更早。

2000年,诺基亚、摩托罗拉、LG、索尼爱立信等正主宰全球市场的手机巨头们,也纷纷意识到智能手机的大势所趋,于是接连开启了各自的智能化布局。


对于一个新兴领域, 人类率先发动的未必是想象力,而是联想力


他们对于智能手机的憧憬,完全借鉴了PC的路径。将鼠标式的点击,移植到了“电容笔”上,而所谓的互联网化,也不过是认为用户需要的是缩小版的PC网页。


他们以这样的模式接连制造了爆款,乐此不疲,误以为已经取得了正确与成功,直到iphone的诞生。

乔布斯敲了敲时代的黑板,用手指的“滑动”彻底让智能手机与PC形式分道扬镳,生出了另一棵专属自己的 科技 树。


如今,渐渐步入智能 汽车 时代的车企们,也冀望顺着智能手机的这条路继续走下去,重复当年手机厂商照抄PC的老路。


一 两个鸿蒙和一个华为


很多业界大佬都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智能 汽车 就是装上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


这样的理解不仅看低了智能 汽车 ,也看懵了智能手机。


对于现今各大车企的人机交互,业内一直抱有一个疑问。


汽车 是否也适合“语音+触控”的手机模式?


这样看似沿袭用户在手机上的 *** 作习惯,大大降低了学习和使用成本。但却衍生了另外一个性命攸关的问题,在语音还不是绝对给力的时候,也在智能驾驶尚不能完全落地的时候,频繁的触控的岂不是会大幅占用用户的注意力?

一些在漫长 历史 中,对“ 汽车 注意力”深以为然的传统车企一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排斥这样的生搬硬套。例如宝马的“隔空手势”和梅赛德斯最新推出的“零层级”,都是在尽量减少用户的触屏行为,以保证行驶安全。

这样的方案或许并不完美,但方向却毋庸置疑。只是缺点也同样显著——贵,并不是宝马和梅赛德斯所有的产品都会标配。


话说回来,很多车企之所以照搬手机“语音+触控”的交互方式,抑或在此基础上各作优化,本质上还是离不开对安卓系统的依赖。毕竟开发一套全新的系统并非易事,如果电动车能作为燃油车的套壳,那么所谓的智能化作为安卓的套壳又何尝不可……


这就是现今“人人造车”的逻辑自信。

多云君一直认为, 汽车 智能时代的分水岭,不在续航焦虑的消失,也不在无人驾驶的突破,而是在于彻底挣脱手机的影子,淌出自己独占的交互系统。


这便是华为面向鸿蒙的最初动因。


人们对鸿蒙有两个最常见的误解。

一是,鸿蒙并不是为应对美国封杀而生,早在2016年,华为就开始秘密让鸿蒙猥琐发育,那时国际上的一切都还风平浪静、相亲相爱。

厘清个中脉络,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明确理解华为的 汽车 战略。


本身就面向物联网的“物联鸿蒙”,暂且不说成功与否,但从逻辑上直接契合 汽车 所要应对的庞大物理世界。


正是基于物联网的思考起点,所以物联鸿蒙在“语音+触控”之外,增设了另外一个解决方案。


二 生态靠生意


我们先从眼下随处可见的物联网产品来审视,即智能家电、家居。


不知道你是否和多云君一样,总觉得如今各种眼花缭乱、逼格满满的智能设备,更像是一种伪智能?


例如,我买一个智能电饭煲,我若想智能化地使用它,必须要经过繁琐的五步:看说明书如何用手机连接电饭煲—用手机下载该厂商的APP—注册用户— *** 作电饭煲连接WIFI—用手机再点击煮饭。

大哥,原本我煮碗米饭用非智能的电饭煲只需一步而已啊……你这玩意儿智能在哪儿呢?


这便是由于无所不能的安卓系统也处处充满局限性。


苹果也料想到这样的局面,所以才经年累月地构建自己软硬件的大一统。


而华为则希望通过物联鸿蒙打造一个“碰一碰”的体系,让物与物之间不用通过APP,甚至也不用通过WIFI,直接就形成同步连接。

例如你用手机,碰一碰装载物联鸿蒙系统的电饭煲,那么两者就会瞬间融为一体,你再无需任何设置,直接用手机 *** 作即可。同样,你手机上的任何 娱乐 、工作、导航等,只要碰一碰运行物联鸿蒙的智能 汽车 ,那么大屏就会随之同步;其他很多指令都只靠碰一碰来完成。


此外,你也可以通过“碰一碰”,获得 汽车 的所有设置菜单。而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应用场景也都还在开发之中。这与苹果目前所透露的造车路径略有相似,即用手机充当 汽车 的指挥棒。


如此一来,物联鸿蒙就帮助华为打造了一个 “碰传+触控+语音” 的复合结构。


相信很多同学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大部分 科技 公司也都能基于安卓做出出色的碰传功能。


的确。

这就体现了华为一个无足轻重但又事关紧要的领先优势。


那就是物与物的碰传,为了将信息延迟不断降低,必须靠强大的通信技术为支撑。而这正是华为与其他 科技 公司最大的差异所在。


华为的通信技术,目前属于世界第一梯队,而物联鸿蒙之所以至今都没有全面推向市场的原因之一,便是由于华为对市面上毫秒级的延迟也并不满足,而是希望精进到微秒级。这一点,在中国除了华为,目前其他公司还无法做到。


但一个智能系统的成功与否, 最大的难点往往并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在于商业维度。


安卓及特斯拉的人机交互都是基于linux开发而来,但轮到它们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而非祖师爷linux,根本的原因是一款世界级的主流 *** 作系统的流行,不仅仅是要有广泛认同的芯片、开发框架、编译器、编程语言、数据库等,还必须形成一个用户、软件开发者和手机厂商都能从中赚钱的利益格局。

也就是说,相比技术要素,形成利益互惠格局的难度更为艰巨。


好比在最初的智能手机系统的浪潮中,之所以是安卓胜出,而不是塞班、Windows Phone、BlackBerry OS、web os,甚至也不是安卓背后依赖的那个内核Linux,便是由于谷歌把全套Linux中文件系统、内存管理、任务调度、电源管理、framebuffer显示架构、摄像头架构、网络架构、音频架构全都抠了出来,并且设计了dalvik这样的虚拟机作为中间层,然后借助java语言的便利性降低了开发门槛,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加入这个生态,让每一方都能从中获益。


这就需要在技术之外, 存在公正的法律、包容的文化、 健康 的金融系统、合理的分配机制等一系列软硬配套,让全球各地的开发者都能心悦诚服地迁徙进这新生的生态之中。


一语蔽之, 如何分蛋糕,才能决定蛋糕做多大。


这也就是为何无比高调的“华为 汽车 ”总是坚定不移地强调“誓不造车”,只做服务商和供应商,便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毫无威胁性,车企们和开发者也才能心安神定地走进来交个朋友。


这同样也是为何华为对手机鸿蒙要去套壳安卓,因为既做手机又做系统的厂商,如果不能强大如苹果,那只会被其他友商所孤立,就算在技术上胜出,也会沦落到在商业上退出。

当然,怀着 汽车 智能系统梦的不止华为。大众正在美国东海岸牵手微软研发自己的VW OS,奔驰也在针对谷歌、苹果等 科技 巨头的威胁而着手打造MBOS……


现在的 汽车 行业,并不是2008年前后安卓和IOS横空出世后大局已定,而更像2000年左右手机厂商们各自为阵的智能 探索 。

究竟谁才能为新的技术内核披上新的商业外衣?尚无人给出标准答案,华为也只不过刚刚开始审题。

-end-

亲您好,是的,它需要三个元素:硬件,软件和网络。硬件: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负责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气风口等。软件:管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信息,将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并将控制器收到的指令发送给执行器,以达到环境控制的目的。网络:用于实现环境控制系统的互联性,使远程监控和控制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便捷。

不是
这个符号的意思就是说可以持续供电。通过物联网技术构成的车联网在电动车中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基于物联网理念设计的汽车,整合了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

奔腾是中国一汽集团旗下的品牌,属于中国汽车品牌,创立于2006年5月18日,它是一款性能卓越、品质超群的商务轿车。一直以来一汽奔腾秉承“安全为本,品质为先”的理念,在打造车辆安全性方面不遗余力。

奔腾汽车是一汽集团的最年轻的品牌之一,品牌系列轿车可分为23和20两个车型,采用的是日本马自达的生产平台,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与马自达6全部共用,这一点让奔腾品牌轿车主要部件的质量达到了与合资产品相同的水平。

注意事项:

在设计新车型之初就对车辆的驾驭品质进行了精心的考量,并力求在安全、舒适、动力 *** 控及经济性等方面达到最佳平衡,期望能够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体会到更加“随心”的驾驭感受。

作为维系消费者的纽带,奔腾在服务上致力于“用心创造完美,用爱赢得感动”,奔腾在售前、售中及售后的系列服务活动中,不断诠释“人、车共同关爱”的服务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切实可行,也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贴心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3944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7
下一篇 2023-07-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