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第1张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1

一、试卷总体评价

1、试题紧扣现行大纲和教材: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生物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的设计较为合理,难易度适中。

2、既注重了知识的覆盖面,又突出了教材的主干知识。

3、注重能力考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考题注重学科内综合,要求能对学科内的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达到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并要求能适当联系实际。

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对初中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二、具体分析

(一)单项选择,共25题,50分。

选择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64分,最低分是32分。失分最多的是5、7、9、15题。具体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态度不够端正;如:5、9、题。

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如:9、15题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22、24题

5、眼高手低,做完题目不愿意回头检查;

6、审题不清。让选不正确的,非要去选正确的,怎么能选对呢

(二)填空题,共4题,50分。

也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能力,学生的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填空题中每一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2

一、试题特点

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考试大纲》中要求“理解”的主干知识为依托,对《考试大纲》中要求的“五种能力”进行了考查。例如,1、6、10、12题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2题、13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7、30题通过理解实验原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国考察了识图能力。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例如14、23、24、28等题目灵活新颖,使人耳目一新,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

3、重点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学生觉得学有所用。

4、试题的难易:试题的难易程度属中等较难,题目的覆盖面较宽,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题目的综合性等都比较合适,有一定的力度,是一份优秀的试题。考查的内容对教学特别是中考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压题、猜题,不能做有一定难度的题,更不能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考生答题情况结果分析

考生第一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有:

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原理不清楚。审题不细,没有获取题干中的有用信息,出错较多,如第一大题失分较多。错别字、写不完整的情况比较严重,体现在第二题。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3

上周初一年级进行了期中考试,生物成绩不是太理想,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更好 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 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试卷共分5个大题,满分50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 查了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多数题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很好的提起 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之一。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共 24题,24 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 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 不会 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2、学生对较活 的题应变能力较差 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4、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大题,判断题,本题全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此题满分同学较多。学生对这一类型 题比较喜欢,第三大题,填空题,共6题,8 分。也是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有个别灵活 题,因此学生在次题失分较多,特别是第 2小题的失分同学较多。第四大题, 连线题共5分。考查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做到不是很好。第五大题,共2题,5分,是识图,分析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做的不是很理想。

三、采取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

2、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 的学生不一定会,要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 学生最喜欢的课。

3、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 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方可按需而教,提 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成绩和实践能力一定回与日俱增!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4

由于高一高二阶段学习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比较零散,很多同学对其概念、规律、原理等理解不清,不能灵活应用,导致成绩不佳,到了高三综合学习阶段感觉更加吃力。当然,这也是同学们学习生物的通病,没什么大不了。因为高三生物复习并不是杂乱无章的,以下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供同学们借鉴。

1、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把书本变薄,把知识变厚,提升理解能力。

由于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量较少,知识覆盖面较窄,考查内容偏少,因此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如何抓住基础

生物知识本身就很零碎,所以我们就要去皮抽筋,把主干给抓出来。把各知识串成知识链,把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以知识链为主线,通过联想、发散、补充,把相关知识补充到主干上来形成知识网,对于回忆不起来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课本相关章节。在对照着知识网络复习时,准确掌握重要的概念,不要似是而非,要准确,要精确。对重要的生物学概念,要花大力气一次记牢,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把基础知识记牢,记准了,才能做到会做的题不失分。

2、抓住生物三大重点

俗话说“蛇打七寸”,生物学习的“七寸”在——生物的新陈代谢(必修1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必修2遗传定律的应用伴性遗传、必修3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三部分知识是高中生物三册书的“灵魂”,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要特别留心,认真听讲老师的讲解,将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然后结合复习资料,分析涉及到的题型,并查阅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去悟,去咀嚼消化。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3、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试题必考的内容。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理综Ⅱ卷至少一道生物实验设计题,所占分值还比较大。这部分试题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我经常给咱同学说,实验设计就是“纸老虎”,只要把握住实验原理,目的,材料,步骤,结果,结论。实验题得满分不是神话。怕的就是有同学不屑于做实验题,平时遇到实验题就绕道而过,为什么得有大量的文字叙述,得写字呀!所以同学们要克服惰性,动笔写一写。一勤天下无难事!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5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较大大,为促进学生的成绩全面提高,现认真总结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生物期中考试卷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个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是25个50分分,比较多,分值占的比重大;非选择题5个大题共45分。此外还有5分的卷面分,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

二、成绩分析:

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考试成绩较好,少数同学的成绩较差。不同班级目标完成情况不同;1班特优和学优没完成,2班完成学优目标,3班和4班的特优和学优目标都完成;学生的总体 成绩与老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记忆不牢。

2.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及时完成或完成的不是很认真。

3.学生生活经验常识少,理论联系实的能力差

4.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不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

四、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加大重点知识的落实力度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做题,学会学习。

3、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4、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体现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有意义学习。

6、课堂上多用时间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回顾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补教和补学,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真正得到应该得到的知识和能力,让每一节课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教,学生的主动学,实现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材,研究好学生,创造性地搞好生物课的教学。

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6

还记得没来这个学校时,总想着要证明自己,怎么样才能证明自己呢?我心里不断地思索着这个问题。没错证明一个老师是否优秀,成绩占很大一部分,这两个月以来为他们的课忙碌着偶尔会有小失眠,整个初一就我一个生物老师,我只能自己慢慢的摸索,两个月以来我一直担心着自己给学校带不出成绩……

很快期中考试到来了,当我拿到卷子之后心凉了半截,这张试卷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难易结合,既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全面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思考能力。但就是用大量的多变的题型,渗透着每个知识点,而绝非简单的死板的定义式概念,很是让学生感到措手不及,很值得重视,也很担心,很困惑。选择题还好都是我平常挂在嘴边给他们讲过的,学生应该会做,最让我担心的是大题今年大题考的特别灵活,跟实际生活很接近,这一点也是这边学生的一个欠缺。考试结果出来虽然考的还不错,但还是有一部分人还是没有做到及格,还有该优秀的做的还差那么一点点,学生都跟我反应生物很难,还是那些成绩差不多的学生跟我聊天说,老师这次考试生物最难,其次是地理。成绩考下来不是很理想一部分是由于教师,但是学生是肯定脱不了关系的。虽然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们总是很积极、踊跃、争着回答问题,这使我很欣慰!有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也知道在课下积极问我问题,这是给我的意外惊喜。

本次考试看上去失的多,得的少,但依我看,根据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以及生物课内容多的特点,这样的结果是意想之中的。失的原因是:

1、学生素质太差,大多数学生没有以前那麽用功,普遍懒,学习风气差。

2、生物内容多,再加上十几个实验、探究活动项目,也占用了大量时间,它不同于历史、地理课。

3、学生不懂生物,不讲不好记,讲了又没时间记。

4、我认为学生并不重视生物,觉得生物中考不考,他们总是说没时间记,不会。

5、我认为学生必须把课本和练习册上的题都记下来,才能应付好考试,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的教法不同于以前。

针对学生的缺点,我初步设想了一下改进措施

1在课上一定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慢慢的他就会有触动,慢慢的会被感染,达到全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大家拥有这么好的环境,希望大家珍惜吧;

2纠错本要每天坚持这是项作业,便是一种习惯,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

3小组长一定要负起责任来,认真检查作业,督促组员认真完成作业。

今后我真不知道该怎麽做,我想,今后只能继续提倡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抽空复习,早进教室多读书;然后再在学案上多下点功。

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 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 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 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自己有很多兴趣,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明白的人,当然不应该同机器一样,让自己的兴趣被平白无故抹煞,那样不仅悲惨而且无知,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兴趣严重耽搁了学习就不好了,不仅不好,有时候真的是得不偿失
失败了怎么办认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这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要认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来要干什么确定自己的目标,不要因为失败不甘心接着走,而是要正确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么,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弱势是什么;
第三,确定目标明确自己想要的,制定计划,按部就班的走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数学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一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再加个上课讲话 自己加 考试后的感想
此次考试总体来说可以用钩哥(我们的语文老师)评价我们作文的三个词来形容“闻者伤心,见者流泪,惨不忍睹!”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刹那间,我屏住了呼吸面前两个鲜红显眼的数字令我目瞪口呆上帝啊,我的语文成绩有了历史性的“突破”!离不及格只差那短短的一步之遥了这个成绩是空前的,可不知道是不是绝后的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这是自食其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古人云:“风萧萧兮,易水寒”今我叹:“考试结束兮,我玩完!”亡羊补牢,无济于事啊想不到自认优秀的我如今也会落到这般田地说到原因嘛,是多方面的其一也是首要的当然是自己不知道努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刻苦精神有的只是那三分钟的热度这种种恶习是酿成失败的主要原料当然,古往今来,凡成大事,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融汇幸运女神这次从我身旁俏然而逝,没有得到她的青睐,又怎能不落到失败的深渊呢能爬多高,就能跌多深,我算体会到了
拿起试卷一看,触目惊心!那一个个错叉好似一把把尖锐无比的刺刀,扎的我快要窒息了该对的没对,该会的不会今晚即将上演家庭不定项式乒乓比赛,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或男女混合双打啊,吾命休矣!
小小的考试透露出我内心的那一份自满,那一份狂傲让我知道自己在众人之中是多么渺小,多么不堪一击!这也算是对我一个小小的惩戒吧,为我敲响了警钟,也提前给我打上了预防针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失败也许是成功的前兆一次成功也证明不了什么,它终究要成为历史我们不可能未卜先知,只能凭着自己的那一份付出,去期待丰硕的收获!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物仿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019·宁夏银川质检)下列对某些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与其具有叶绿体有关

B主动运输使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C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维持血糖稳定

答案C

解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一般用来维持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C正确;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D错误。

2(2019·山东临沂二模)在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ATP的合成过程,但对水的生成没有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P不会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

B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

CDNP作用于肌细胞时,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

DDNP能抑制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进而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答案C

解析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产生ATP,因此DNP会影响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错误;根据题意,DNP主要在线粒体内膜中发挥作用,抑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ATP的合成,B错误;根据题意,DNP作用于组织细胞时,使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催化形成ATP,导致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故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将增加,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故DNP对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无影响,且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3(2019·湖南娄底二模)植物对植食性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防御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便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某种化学信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致病微生物有可能是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信号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

C该植物的这种防御机制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

答案C

解析 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原核生物)、真菌(真核生物)等,A正确;接受信息的植物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可能是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B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切断被咬食叶片与相邻叶片的联系,形成对照,可用于验证推测,D正确。

4某种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如图为不同月份对蚜虫种群数量的影响。食蚜蝇与瓢虫以蚜虫为食,蚂蚁从蚜虫处获得蜜露,并赶走食蚜蝇和瓢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 方法

B6月份之前蚜虫种群的生活环境阻力很小

C蚜虫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天敌增多

D题述生物之间存在着4种种间关系

答案C

解析 蚜虫的活动范围很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因此题图中数学模型的数据来自样方法,A正确;6月份之前,蚜虫的个体数急剧增加,说明其种群生活的环境阻力很小,B正确;已知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蚜虫通过吸食落叶乔木幼嫩枝叶的汁水来生活,6月份之后因乔木的幼嫩枝叶很少,蚜虫因缺乏食物来源而导致其种群数量迅速下降,C错误;依题意可知,蚜虫与乔木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蚜蝇与瓢虫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食蚜蝇与蚜虫、瓢虫与蚜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蚂蚁与蚜虫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D正确。

5(2019·厦门质检)下图表示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方式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

B可用(NH4)SO4、(NH4)SO4分别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

C试管③中b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

D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答案D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因此不能用噬菌体代替大肠杆菌进行上述实验,A错误;S不是DNA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用含有标记S的化合物代替15NH4Cl、14NH4Cl进行上述实验,B错误;试管③中a带的DNA的两条链均含有14N,而b带的DNA的一条链含有14N、一条链含有15N,C错误;仅比较试管②和③的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

6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其中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甲和乙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丙和丁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甲的基因型为AbRXTY,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含5条染色体

B乙的基因型为AbRXTY

C丙含2条常染色体

D丁的基因型不是aBr就是ABr

答案C

解析 某种动物(2n=6)的基因型为AaBbRrXTY,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之间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若A与a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若B与b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RRXTXTYY、aaBbrr,继续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者产生甲(AbRXTY)和乙(ABRXTY),后者产生丙和丁,即aBr、abr。由于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且甲的基因型为AbRXTY,则甲的形成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含4条染色体,A错误;乙的基因型为ABRXTY或abRXTY,B错误;丙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其含2条常染色体,C正确;丁的基因型为aBr或ABr或abr,D错误。

7(2019·河南洛阳二模)CO2是生物体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化合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 种植 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与神经调节相比,CO2参与的调节方式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答案(1)线粒体基质 (2)大于 大 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3)作用途径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解析 (1)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物为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因此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CO2,产生CO2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在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因此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到达CO2补偿点时),乙种植物已经超过CO2补偿点,因此其净光合速率大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因此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大。

(3)CO2参与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作用途径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4)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但人类过度开发利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8(2019·广西八市4月联合调研)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细胞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詹姆斯·艾利森在小鼠实验中发现,T细胞上的CTLA-4蛋白能阻止T细胞攻击癌细胞,因此,这个蛋白被称作“刹车分子”,只要使用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就能激活T细胞,使T细胞持续攻击癌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T细胞攻击癌细胞的过程中,癌细胞表面的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与癌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一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功能。

(2)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________免疫过程,能产生该抗体的是______细胞。

(3)机体在对抗癌细胞时,由于CTLA-4的“刹车”作用,免疫细胞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若用药物解除CTLA-4的“刹车”作用,可让免疫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但可能会引起机体患自身免疫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效应T细胞 监控和清除 (2)体液 浆 (3)若用药物解除CTLA- 4的“刹车”作用,免疫细胞变得过度活跃,可能攻击正常的体细胞而引起机体患自身免疫病

解析 (1)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使其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抗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3)若用药物解除CTLA- 4的“刹车”作用,免疫细胞变得过度活跃,可能攻击正常的体细胞而引起机体患自身免疫病。

9(2019·陕西省高三质检)朱鹮有“东方宝石”之称,曾一度濒临灭绝。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 ,使我国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16年的2 200多只。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没有天敌的理想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朱鹮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朱鹮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

该区域朱鹮大约有______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变小,所以计算的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种细菌寄生在朱鹮体内,科研工作者发现该种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若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J 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 就地保护(或建立自然保护区)(2)322 偏大 (3)N9=N0×29个

解析 (1)在没有天敌、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理想条件下,朱鹮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导致野生朱鹮大量减少的原因有环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栖息地的缩小等,对其进行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2)调查朱鹮和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需要使用标志重捕法,种群总数=(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所以该区域朱鹮大约有(46×42)÷6=322(只),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变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大。

(3)已知该种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且该细菌初始数量为N0个,则3个小时一共繁殖了60÷20×3=9(次),因此3小时后该细菌数量用数学模型可表示为N9=N0×29(个)。

10(2019·重庆南开中学高三4月模拟)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______,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2)科研人员利用 6 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__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________而丢失。

(3)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 R 位于 6 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 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______________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______,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 RR 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答案(1)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2)多于 联会 配对 (形成四分体)(3)母本 乙品种6号单体 自交

解析 (1)6号单体植株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故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2)据表格可知,6号单体♀和正常二倍体♂的子代中,单体占75%,正常二倍体占25%,故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配对而丢失。

(3)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可以将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理想的育种方案是根据(2)中分析可知,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n-1型雄配子育性很低,则应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从11、12题中任选一题解答

11[生物技术实践](2019·山东青岛质检)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只允许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该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

(2)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个,实际上每升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目的菌中催化化合物A降解的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__法固定化。

答案(1)选择 高压蒸汽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50×107 统计结果是用菌落数来表示的,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可重复利用 包埋

解析 (1)培养基中通过添加特定成分只允许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生存,故为选择培养基。对培养基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可以进行计数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可以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51+50+49)÷3÷01×100×103=50×107(个)。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会导致统计结果比实际偏低。

(4)一般的酶制剂容易受环境影响而失活,且不能回收利用,反应后混在产物中,还会影响产品质量;而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且有利于产物的纯化。细胞体积较大,常用包埋法固定化。

12[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19·山东青岛质检)长春花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基因tms的编码产物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科研人员利用基因tms构建重组Ti质粒,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改造,解决了长春碱供不应求的问题, *** 作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指________,过程②多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tms,则从______________(填“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中获取的基因含有启动子,启动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____________,用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3)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受热变性后解旋为单链,________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Taq酶的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

(4)长春碱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作用,为降低长春碱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以利用__________制备技术制成“生物导d”进行靶向治疗。

答案(1)脱分化 农杆菌转化法 (2)基因组文库 驱动目的基因转录出mRNA 标记基因 (3)引物 (4)单克隆抗体

解析 (1)外植体通过①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②把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2)cDNA文库是利用RNA反转录形成的,从中获取的基因不含启动子,而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的基因中含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启动转录过程。载体需要含有标记基因,可以用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3)PCR技术扩增的过程为:第一步高温变性,打开双链;第二步退火,让引物与模板链结合;第三步进行子链的延伸。该过程需要耐高温的Taq酶参与。

(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可以识别特定的抗原,故可以制成“生物导d”,把长春碱定向运输到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可以降低长春碱对正常细胞的毒性。
高中生物测试卷相关 文章 :

★ 2017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答案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

★ 2017年高中生物选修1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 高中生物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总体情况

本次初一生物期末考试试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制订的《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思路明确、试卷编制规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有利于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有利于改革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重考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覆盖面全,题量适中,难度适宜,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内容丰富,、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体系。特别注重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生物试卷。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二大题,卷面满分一百分。参加人数222人,及格人数19人优秀人数0,平均分3864,及格率856,优秀率0,三率和4720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30题,30分。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题型较活注重基础,学生获得的最高分是24分,最低分是6分。失分最多的是16、17、23、题,整体做得较好。初一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有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答题存在问题如下:

1、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2、学生对较活的题应变能力较差3、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不会联系生活现象。4、试验原理弄不懂,没有深入研究,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共(31——52)题,除48题第(3)每空2分外,其余各题每空均为1分共计70分。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1、字母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与学生写字基本功较差有关。在47题中把“刚毛”写成“钢毛”,33题中“镜臂”的“臂”学生写错的较多。

2、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生物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背练习册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与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41、42小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辨别能力,尤其是对其个别概念的理解和区别。如“叶绿素”与“叶绿体”部分学生混为一谈。34、35、44小题的前三个空,其考察的是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本题的得分也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基础不牢固的同学得分是比较低的,就是没有把知识点记牢固,没有吃透。

3、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如48题(2)小题把“蒸腾”写成“呼吸”、“光合”等。

4、语言表达不规范,不严密,表述混乱,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与平时训练少有关。特别是第31题,鼠妇对光、触碰等刺激产生运动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写成“反应”。学生没有认真去复习,还有就是47题填的答案不准确,很多同学把蚯蚓的“体节”写成“小节”或“环节”,“刚毛”与“纤毛”不分。还有就是48大题指出试验装置一处错误并纠正,36题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用凉开水漱口的目的一空,学生答题词不达意表达能力较差。

5、应用生物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差,不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与学生平时不参加生产劳动、脱离实际生活有关,学习方法不得当,不会灵活运用,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守旧有直接的关系。如45题(2)小题从动物细胞结构图上指出细胞膜的功能,课本上只有植物细胞结构功能,没有明确说动物细胞膜的功能,有些学生不会写了。52题部分学生答题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6、对实验重视不够,科学探究和实验技能很差。与学校管理有关,本学校的'生物实验室一直没有开通,一个实验也做不了,全凭看书讲实验,所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很差。45、46、48、50小题都是综合题,是利用图文资料回答问题,及实验题。它考察的是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对图文资料的阅读、分析等综合能力,考察的是学生所掌握的基本试验技能、实际 *** 作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此题体现了较强的学科专业性,从这些题得分情况看,对较好的学生来说得分较高,对这样的类型题也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成绩相对更差的学生来说可不是那么好得分。这些综合题就成了拉分题。此题的得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用技能相对薄弱,探究活动设计环节还存在问题,看来以后还需要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重在考查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因此对我们农村的普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失分也较多。

7、有偏题超纲现象如44小题的第四个空填“受精卵”,51题(2)小题叶片不变蓝的根本原因 “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一空在教学上没有作要求,有点超纲(考得太过细了点)。这也多少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三、考试反映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从学生试卷可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

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

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把问题解决好;

4、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与灵活应用。

整改措施: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要深入了解。

3、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

四、考后的感想与反思

从这次考试可看出,在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认真研究与反思

1、要继续深入钻研课标,加强教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教师要转变生物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生物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2、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然后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 *** 作能力。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强烈呼吁学校尽快把实验开通,想法设法创造条件做好课本中的每个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改变用录像、演示实验等代替学生实验,更不能用讲实验代替学生实验。多做一些探究性实验,最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个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可以使遇到同类问题得以借鉴。

4、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下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认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多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课上成学生最喜欢的课。

5、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6、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七年生物期末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内容分析:

本套试卷面向大多数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坚持正常学习的学生大多数能及格。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和生物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适当考查学生的生物能力。试题设计和以往生物试题相比稳中有变,在稳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1生物试题量:包括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计50分)。

2生物题型:选择题,连线题,识图作答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

二、试题特点:

试卷重视了对学生基本的生物学科素质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对生物试卷的总体评价是:立足基础,注重知识的应用,注重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生物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考查学生对一些生物学实验 *** 作基本技能的掌握;试题设计新颖独特,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新的课程改革,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会学习。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主干核心知识:

本试卷突出了对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较好地发挥了的命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如对《循环系统》的考查,围绕心脏结构,以及体循环和肺循环。再如对《泌尿系统》的考查,突出了对“尿的形成”核心知识的考查,识图作答题第27题,第29题分别是对这两方面的检测。

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

本试卷中涉及实验的命题占到了很大比重,主要考查了初中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如第五大题,实验探究题;就是专门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本试卷中的试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如考查眼的结构知识时,特意设置主观题要求学生写出两条用眼卫生的建议。如第31题第(4)小题,要求学生举例生活周围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例子。还有在考查泌尿系统的知识时,问到如果尿检中发现了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肾脏中可能病变的部位。等等。这些都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知识应用广泛,它是农、林、牧、副、渔、医等应用科学的基础。

4强化图形表格识读:

本试卷注重对生物学图形、表格的识别和解读,占分比重大。第27题对循环系统的识别作答,第28题对眼球结构图的识别作答,第29题是对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的比较数据的作答。识图作答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三、经典题分析:

如选择题第2题:人生命的起点是( )

A,婴儿诞生 B,精子成熟 C,卵细胞成熟 D,精卵结合

解析:很多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易错选A,但是按照生物科学上的人生命的起点应该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

第15题: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

A,氧气含量比吸进时少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D,不含氮气

解析:正确答案是A,只是D选项要注意,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第27题的第(4)小题心脏结构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它是体循环的起点。还有注射的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四、教学建议:

1重视生物学概念教学

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甚至是对生物学科全新的认识。如 “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与“静脉”。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识图题在生物学知识的考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试题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测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所以在平时的生物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夯实生物实验基本技能

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找到最佳的教育方法,帮助初中学生尽快地掌握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为他们学好生物知识,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

(2)培养学生熟练的 *** 作实验器材。

(3)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范文一
本试卷的命题是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南,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材》为蓝本,以考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学生现有的学业水平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为落脚点,在命题上立足于“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导向性、科学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识图作答、分析概括、实验 *** 作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试题的覆盖面广,题型灵活,能较好地适应新课标下对学生学习生物情况的考查。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两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分值为40分;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共9小题,分值为60分,分别是:填空题6小题——分值18分;连线题——分值10分;综合题——分值26分;简答题——分值6分;
2、考查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内容。
3、试卷设计意图
试卷命题贯彻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通过质量检测而达到:①有效地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社会、生活等;③检查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卷特点分析
(1)紧扣课标,把握教材,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的设计等方面也较为合理,覆盖面广,难易度适中。 (2)既注重了知识的覆盖
面,又突出了教材的主干和重点章节。本试卷基本上覆盖七年级下学期教材的全部内容。反映出重点章节重点考的命题思想,着重考察了教材的主干知识。
(3)能够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等实际问题进行组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学进步。能够使学生既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对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达到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应用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4)注意学生实验 *** 作能力、认识和利用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资料和信息能力及方法的考查,努力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5)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设置开放性试题,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卷面基本情况分析
1、60 分以下 351%,60—79分486%,80以上163%。
2、及格率649%,优秀率163%,平均分752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如第3小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9小题(流动的组织—血液)、第15 小题(尿的形成和排出)。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缺乏基础知识的积累。
2、应用生物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弱,不会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如第8、11、17等小题都是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需要学生知识迁移、“学以致用”来完成作答。
3、缺乏对平时学习的零碎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理论体系。如第5、17小题都需要学生对章节知识融会贯通。
4、识图能力有限,缺乏技能训练。如第29题通过读识图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触类旁通而作答,但失分较高,说明平时教学中对重难点突破不够深入。
5、缺乏审题技巧,分析能力弱。没有认真审题,反复的思考,抓住题干关键词进行解题。
四、思考与对策
1、研读课标、理清教材。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借助有效教学媒介,强化“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理论体系。
2、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阅读识图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审题的能力等,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重视探究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生物实验,调查活动,资料搜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法,达到理论实践的统一,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4、积极寻找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尝试用课本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5、加强教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化集备,探索有效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45分钟的教学效益。
6、注重学法指导,引领学生乐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055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 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