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专业毕业以后能从事什么工作

物联网专业毕业以后能从事什么工作,第1张

物联网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包括网络、电子、射频、感应、无线、人工智能、条码、云计算、自动化、嵌入式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及应用,它要让孤立的物品(冰箱、汽车、设备、家具、货品等等)接入网络世界,让它们之间能相互交流、让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系统 *** 纵himer、让himer鲜活起来。
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物联网以及延伸的人工智能必将为未来带来自便利的美好生活。
人类总是在追求自便利的美好生活,物联网很有前瞻性。
下一波的IT浪潮就是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
目前物联网是新新事物,教学资源紧张是正常的,新新事物风险和机遇并存。
请相信机遇的东西确实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物联网目前就像初期的计算机专业一样,
等它成熟了,等你看到它的发展了,那时候你就落后,只能在前人后面捡烟头。
好好把握学习这个专业的机会,目前物联网处于发展初期,等你毕业刚好是大展拳脚的好时机!
请特别关注:
1、智能家居 2、智能交通 3、智能医疗 4、智能电网 5、
智能物流 6、智能农业 7、智能电力 8、智能工业 9、质量追溯
相信选择这个新新行业有风险,但机会总是给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当然你可以选择传统保守的行业,那是另一种人生态度,开心就好!

      最近农业新闻频道,今日头条最火的关键词,莫过于中医农业了。当今社会物质文化的需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健康生活的追求,人们对生活小细节关乎健康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家家人人都需要健康的身体,未来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未来是人人享有安全食品的新时代;21世纪,由发展经济到关心自己的健康问题;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没有健康的身心一切无从谈起。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从饮食问题开始说起。
      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而连接着。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而动植物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营养才生长而成的。如果这些动植物含有了来自环境污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险。拿农药残留来说,如果作物有了农药残留,这就进入了食物链。如果残留物不能被分解(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稳定性质不易分解),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人,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就越多。

        中国占全球7%的土地,农药使用量却占全球的35%。所以,这些年农民向农田里播撒的农药中,那些不能被降解的农残和重金属,都存在于食物链,最终会回到人类自己的身体里。

1问题的严重程度
        围绕食物生产,我们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有人说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但是却忽略了下面的基本事实——我们动用了世界35%的氮肥,3倍于全球平均值的农药用量,70%的可利用淡水资源。下面的一组数据或许说明该问题的严重性:
      早在2005年,我国每年抗生素原料生产量就达21万吨;人均016公斤;2010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为55617万吨,人均415公斤;同年,农膜使用量2173万吨,人均162公斤;2013年,农药总量337万吨,人均259公斤;同年,中国从美国、巴西等地进口6000万吨转基因大豆,由此带进来草甘膦含量1956吨,草甘膦含量人均1956克,草甘膦代谢物含量人均3444克。
        上述各种化学物质在食物生产过程中添加,客观上解放了部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益,但是直接的或者潜在的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造成了国民健康的恶化。当前,医院人满为患,医患矛盾十分突出,是与食物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难以分开的。2007年,中国潜在心脏病患者6000万人;2008年,高血压患者2亿人,高血压知晓率仅为30%;2010年,中国约有220万儿童出现性早熟;2011年,中国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人;同年,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发病比例达到1/8,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5000万人;2012年,江苏省人民医院精子合格率大学生仅30%,上班族合格率基本不超过20%;2013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9700万人以上。目前,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医学专家分析认为,80%的恶性疾病与环境恶化尤其食物链“毒化”有直接的关系。
2食物链中有害物质知多少
        今天,我们的食物链中到底会接触到多少有害物质呢?这个数据触目惊心。仅以农药为例,2014年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就达3650项。这就是说,按照国家的规定,只要那3650项农药使用符合要求,即所谓的不超标,就是允许使用的。面对这些农药,具体使用后的效果如何,消费者无能为力,只好寄希望于那些农药能够“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承诺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了,天知道那些生产者,监管者如何监管那些海量的农药?消费者又怎样去举证那些他们认为有问题的食物?
      农药在食物中分布,涉及284种(类)食品农,覆盖了蔬菜、水果、谷物、油料和油脂、糖料、饮料类、调味料、坚果、食用菌、哺乳动物肉类、蛋类、禽内脏和肉类等12大类作物或产品,还有果汁、果脯、干制水果等初级加工产品。从上述国家的规定动作来看,我们吃的几乎难以逃避农药,即使某几种达到规定要求,那么多的农药几种几十种混到一起,还能达到要求吗?针对蔬菜、水果、茶叶等鲜食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多发、易发问题,有关部门2014年执行的新标准,重点规定了鲜食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为115个蔬菜种(类)和85个水果种(类)制定了2495项限量标准,比2012版本增加了904项限量标准。新增蔬菜水果限量占总新增限量的67%,其中水果上农药残留限量增加473项,蔬菜(包括食用菌)上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增加431项。
      为防治各种病虫害对农作物生长的侵害,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生产中经常使用的农药品种为387种,农药制定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品种。这就是说,我们吃的食物,农民是离不开农药来生产的。农民清楚他们向作物、蔬菜、果树使用了多少农药,他们留给自己吃的是基本不用农药和化肥的。农民不懂得农药种类,也不懂农药残留等专业术语,但本能的保护心理还是有的。

        除了农药,我们的食物链中还添加了激素物质。当年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五大激素,全部都用到了农业生产,分别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我们看到的水果越来越大,越来越光鲜,这都是激素发挥的作用。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笔直的黄瓜,顶花带刺的黄瓜也是激素的作用,蔬菜大棚的菜农告诉我,他们生产黄瓜需要用四种激素,还有一张拉直素,连我这个学植物的都没有听说过。
        动物食品中也难逃脱激素的身影。所谓现代化的养殖模式下,鸡45天、鸭28天就可以长大屠宰、猪4个月,将这些动物的生长周期几乎缩短了5-10倍。对于很多鸡鸭,经常是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喂养,催肥,导致这些肉类含有大量的激素;此外,部分池塘养殖的鱼、蟹、黄鳝,有报道称直接投喂避孕药催长。这样的食物当中激素含量都比普通食物大。由于激素主要是存在血液当中,所以肉类中的激素含量更高,尤其是在动物的内脏当中。这些激素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孩子。激素能让动物早熟,也能让孩子早熟。催长激素可导致儿童性早熟、骨骼提前停止生长等。而且部分种类的激素含有剧毒,进行极高比例的稀释后使用,仍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累积中毒。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瓜熟蒂落”,但市场上售卖的很多黄瓜都顶着鲜艳的黄花,消费者觉得新鲜,其实是催长激素在起作用,黄花十几天都不会凋谢。“瘦肉精“是国家明令禁用的,但被用在动物、水产、蔬菜上的激素类药物却至今还有人偷用,有些则将名称换成“小料”在地下交易。相对国外严格的激素、抗生素类药物检测,国内对激素的强制检测工作薄弱,对一些抗生素药物的检测也常常落空,导致食品生产过程中滥用激素现象盛行。
        抗生素,顾名思义是抵抗生命的,主要是抵抗乃至杀死微生物。生活中有很多的抗生素,如药皂是抗菌的、冰箱、空调也有抗菌的。具有抗菌性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就意味着给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的机会也越多。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既是防病措施又能增产,抗生素作为饲料的添加剂。在农民眼里,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能使猪、牛、羊生长健壮,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他们就使用。饲养动物体内抗生素含量过多,人们喝牛羊奶,吃牛羊肉,抗生素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假如牛体内含有青霉素,儿童喝牛奶就会产生青霉素耐药性。虽然没打过青霉素,生病了会以为青霉素治疗效果好,结果却无效。
      除了农药和激素,大量化肥使用造成了硝酸盐残留,进一步还原为亚硝酸盐,成为强致癌物质;农膜使用是一边生产食物,一边生长致癌物(农膜低于800度焚烧产生严重的二恶英等强致癌物),必须叫停。争议很大的转基因,是在化学农业基础上,继续鼓励农民使用农药和化肥,让劳动力从食物生产中分离,其不利影响已经非常之多,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专门介绍。

3净化食物链必须从源头抓起
        为什么食物链中增加了那么多有害物质?资本使然。资本的特点就是逐利,为了让动植物长得更快,就添加各类激素;为了提高所谓的产量就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不顾其残留;为了让食物看起来好看,就使用各种添加剂。最终资本在每一个环节收益,而受害的是大多数人,且每一个人都难以幸免。目前,食物链污染造成各种疾病增加,恶性疾病造成非正常死亡的利益链很长,从源头算起包括石油开采、冶炼、化工、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的生产商;上述物质的流通商、经营商,各种制药厂、兽药厂;医院尤其不孕不育医院、火葬场、墓地;各个环节上的金融资本家、科学家群体及其媒体代言人。而提供食物的农民在上述产业链中,在每挣到的十元钱中,农民拿的不到一元,如果算上劳动力,他们是赔钱的。必须采取合理的计划经济加速理性的市场经济,带动农民用安全的办法生产食物,带动农民就业。食物安全与投入到食物生产上的人工成正比,与投入的化学物质和激素成反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物生产与消费大国,食物种类与烹调方法全球最多,如果净化了食物链,去除那些有害物质,将一些添加剂减少到最小程度,那么国民健康和平均寿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通过合理的途径,让农民收益,让农业回归,让农民有尊严,而不是害人害己。
      在中国走向中等发达国家以后,食物安全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如果到那时候,我们的国民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还能够吃得上有机食品(当前不足1%),那才是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中国近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化了的乡村中。他们从事的是,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涉农产业;他们吃的是有机食品,住的是别墅或准别墅能够接地气的房子;呼吸的是清洁的空气;喝的是没有污染的水;他们的环境鸟语花香;他们愉快地劳作,人们之间有分工但不竞争,有合作但不吃大锅饭;他们之间有亲情更有人情;他们一生中大部分远离医院,活到百岁自然老去;他们是一类快乐的人群;他们的职业是稳定的;他们不受市场的剥削,而有自己的定价权。因此,在当前城镇化热潮中,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需要逆城市化,是将城市中合理的要素(市政设施、医疗设施、卫生设施、娱乐设施、学校、银行、暖气、空调)搬到农村,而不是将人装进城市。这样,中央与社会的大量资金需要向农村流动,而不是让农民砸锅卖铁甚至卖血,进城当三等公民,从此永远告别不人道的“三留守”现象(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净化食物链,将传统农业提升为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减少市民的医疗投入,实际上我们搞的是一种高效农业。这种高效生态农业是从光合作用开始的,到消费者健康的血液流动而止,至少包括了五方面“物”的流动:一是大田作物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电子流,作物首先将太阳能转变为一切生物能够直接利用的能量,这个生产过程是在健康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二是各类食物、中药材、宠物、花卉、苗木等等的在物联网上物流,车轮滚动将上述农资运送到消费者手中;三是消费者体内健康的血液流动,他的血液里运输的是,是为健康身体长寿远离疾病的好的能量与元素;四是由上到下的货币流,健康有机食品和中药材等的增值部分,从购买者那里往下游传递,带动大学生尤其农民就业,增值部分的30%以上归农民;五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流,这个流动非常迅速。通过云计算,我们能够知道哪里有需求,哪里有库存,哪里的有机农业是真实的,哪里出了问题,需要公示给予监管、惩戒,最终进行系统修复与平衡。
      好多人会问,如果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产量降低怎么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目前生产出来的6亿吨粮食,人类仅吃了2亿吨,有4亿吨是被动物消耗和作为少量工业原料的。如果分类生产人的口粮与动物的饲料粮,将更多的人工投入到人类食物链维持中,用地养地,精耕细作,大量使用有机肥,恢复生态平衡,土地的产量,即使在没有化肥和农药的前提下,也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我们连续进行了8年的实验,就将低产田实现了高产稳产田,玉米和小麦周年产量2500斤/亩,继续增强地力,产量实现3000斤/亩也是不远的。这样的土地产量,一亩可以满足6口人的粮食需求,全国仅2亿万亩高产田就可满足人的口粮需要,生产蔬菜有1亿亩足矣。而其余的15亿亩,加上60亿亩的草原,20亿亩的森林,10亿亩的湿地,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我们还不能生产或者直接寻找出饲养动物的饲料来吗?动物是不需要吃那么多人的粮食的,它们的食性与人类是完全不同的。违背农业规模,急功近利,被资本绑架,才造成了今天农业的乱象。
4建四道屏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以GDP为考量,造成的结果是生产发展了,但环境污染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成了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问题的源头在食物不健康、环境被污染。国民健康并不是后期治疗出来的,而是在源头培育的。针对上述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个中华“大健康”计划,用四道防线保障国民健康。

        第一道防线:优美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告别化学污染,在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海洋等自然区域,基本没有环境污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野生动物留足地盘,人类不要进行干涉。即使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与乡村,也要尽最大可能消灭污染,减少垃圾排放,严控白色污染。人类生活在蓝天、青山、绿水的环境下,疾病则远离人而去。

第二道防线:优质安全的食物。在18亿亩农田里,规划出为人类生产食物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大,仅生产人吃的口粮约2亿亩高产田足够;生产蔬菜与果树,约1亿亩耕地,其余的15亿亩耕地则为饲养动物生产饲料粮。将人吃的口粮与动物饲料粮,用不同的方法生产,拉开价位,实行优质优价。对于人吃的粮食或蔬菜果树,则停止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地膜与转基因;而对于动物生长所需要的饲料粮食,可适当使用化学物质。停止为发达国家生产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害物质做法,停止以出口农用物资换外汇做法,逐步减少乃至停止进口转基因粮食,从食物源头保护国民健康第三道防线:中医药保健和养生。对于一些疾病,早发现早干预,能够用中草药解决的问题,暂不用西医和西药。对于中草药,需要严格按照有机的方式生产,严格杜绝用生产动物饲料的方法生产中草药。“药材好,药才好”。中医药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践证明中药对于民族繁衍贡献巨大。但是,如果用种植农作物的办法生产中药材,其药材质量就大打折扣。中医原理是充分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中药材的作用是配合实现这些作用。第四道防线:现代医学体系。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与医药体系。这是在上述三道防线崩溃后的最后一道健康防线,其人数是相对少的。对于国民健康,除了医学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食物、心态与心情,是生命生病而不是身体生病。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天职,国家可以像养公务员队伍那样保障医生的收入。不以医疗数量看绩效,而以医院少病人为重要绩效。只有医学回归医学,减少商业成分,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才能够巩固下来。
      上述四道防线中,第一道是尽量不制造病人,使大部分人群无疾而终或少疾而终;第二道防线是消除食物链上的有害化学成分,增加免疫力和自我修复力,最大程度地少制造病人;第三道防线,是将疾病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尽量不用无副作用的植物药或物理方法,将疾病得到初步控制并治愈;第四道防线是应急防线,利用现代医疗的科研成果。对于进入到医院的少数病人进行精心治疗,救死扶伤,不以盈利为目的。四道防线构建,将逼迫目前的一些产业转型,压缩过多产能,杜绝过度使用化学添加物、过度医疗,客观降低人药、农药,兽药,中草药的生产规模,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延长国民平均寿命,减少疾病,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和谐,人人可平等享受社会发展福利。

        中医农业的到来将在第二道防线上为农业的发展带来安全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绿色有机食品。中医农业必将改变传统化学农业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开创新型绿色农业的革命时代。中医农业是从中国国粹中医药研究入手,解决中药如何在植物上的应用,追根溯源以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生物科技技术,运用中医中“上医治未病”理念和标本兼职的原理来调理和修复植物,从而做到为植物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用中药肥种出来的农副产品既好吃又好看还绿色无残留,让农民少花钱,农产品多卖钱!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农业种植过程中产量和农残之间的矛盾问题,有效解决当下农业的痛点问题,即农产品品质和农残重金属超标问题。从源头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都说病从口入,没有了农药残留,激素种出来的食品,疾病自然不会找上门,多吃绿色有机食品,健康生活的未来——中医农业!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学校代码:14760)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云浮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业双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致力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中医药职业学院。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全国“双一流”高校暨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力支持和长期帮扶。校园规划建设起点高、生活设施配套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规划占地面积1125亩,一期建设已完成,占地395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4500人。

学院开设有中药学、药学、中医康复技术、护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医药大数据物联网方向)、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技术等9个专业。招生对象 具有中职、高中或具有同等学力,身体健康的广东省常住户口居民,以及符合教育部和广东省报考规定的,均可报考我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专业:

1、中医学(“5+3”一体化)

2、中医学

3、中医学(美容与康复方向)

4、中医学(“5+3"一体化,中西医结合方向)

5、中西医临床医学

6、中西医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7、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拿方向)

8、针灸推拿学

9、中医学(骨伤方向)

10、针灸推拿学(针刀方向)

11、康复治疗学

12、中药学

13、药学

14、制药工程

15、药物制剂

16、中药资源与开发

17、中药制药

18、医学检验技术

19、卫生检验与检疫

20、生物技术

21、食品质量与安全

22、医学影像技术

23、护理学

24、助产学

25、医学实验技术

26、市场营销

27、物流管理

28、国际商务

29、公共事业管理

30、保险学

3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2、医学信息工程

33、物联网工程

34、应用心理学

35、公共事业管理(医事法学方向)

36、汉语国际教育

37、商务英语

38、英语

39、运动康复

40、健康服务与管理

41、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百度百科-湖北中医药大学

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 里面有设有物联网工程的大学
,物联网是新增的专业。
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2 北京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 北京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7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9 哈尔滨工程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 南京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2 南京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4 西北工业大学 080644S 水声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
15 大连海事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16 中国人民大学 020121S 能源经济 四年 经济学
17 北京科技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8 北京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9 北京化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0 北京邮电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21 中国传媒大学 050307S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 四年 文学
22 华北电力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23 华北电力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4 华北电力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25 华北电力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27 南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28 天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29 天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0 天津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31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2 大连理工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注: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
33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34 大连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35 大连理工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36 大连理工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37 东北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38 东北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39 东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0 东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1 吉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42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3 华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4 东华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45 东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46 东南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47 中国矿业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48 河海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49 河海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0 江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1 中国药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52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2S 药物分析 四年 理学
53 中国药科大学 100813S 药物化学 四年 理学
54 浙江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5 浙江大学 081302S 海洋工程与技术 四年 工学
56 合肥工业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57 合肥工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58 山东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59 山东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0 中国海洋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工学
6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62 武汉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3 武汉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64 华中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65 华中科技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66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67 华中科技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68 华中科技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69 武汉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0 武汉理工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1 湖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2 湖南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3 中南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74 中南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5 中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6 重庆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77 重庆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8 西南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79 电子科技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0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1 电子科技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82 四川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3 四川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4 四川大学 080642S 微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85 西安交通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86 西安交通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87 兰州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88 华侨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北京市
89 北京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90 北京**学院 050432S 数字**技术 四年 文学
主管部门:天津市
91 天津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2 天津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河北省
93 河北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4 石家庄铁道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山西省
95 太原理工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96 山西医科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辽宁省
97 沈阳工业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8 沈阳建筑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99 沈阳建筑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吉林省
100 长春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1 长春理工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2 长春工业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
103 东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04 东北石油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05 哈尔滨理工大学 080641S 传感网技术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上海市
106 上海理工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江苏省
107 苏州大学 080216S 纳米材料与技术 四年 工学
108 苏州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09 苏州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0 南京工业大学 080643S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11 南京工业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2 南京邮电大学 080645S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113 江苏大学 080512S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14 江苏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 081107S 生物制药 四年 理学
116 南京师范大学 081303S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四年 理学
主管部门:安徽省
117 安徽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福建省
118 福建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江西省
119 江西中医学院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0 南昌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1 南昌大学 080716S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山东省
122 山东科技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23 山东理工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湖南省
124 湘潭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25 湘潭大学 081009S 环保设备工程 四年 工学
126 湖南师范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27 南华大学 081008S 核安全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广东省
128 广州中医药大学 100814S 中药制药 四年 理学
129 华南师范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四川省
130 西南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131 西南石油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132 成都理工大学 080217S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云南省
133 昆明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陕西省
134 西北大学 080640S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135 西北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1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13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80218S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138 西安石油大学 080111S 海洋油气工程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甘肃省
139 兰州理工大学 080215S 功能材料 四年 工学
主管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0 新疆大学 081106S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15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 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