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海峡频道6月17日讯 6月17日,福建首款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在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开始全天候巡检,标志着福建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从研发进入实际应用。
这款机器人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新大陆时代 科技 联合研制,取名“小睿”,表示他具备农业数据采集专家的功能。
6月15日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黄瓜大棚机器人“小睿”正在自动转弯执行生产巡检
“我们为‘小睿’研制了多路传感器融合技术,使他拥有类似人体的五官功能。”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副所长赵健说。“小睿”“耳朵”是两个700万像素摄像头,“眼睛”是500万像素鱼眼摄像头,头顶有二氧化碳、光合辐射、风速风力传感器,身上有温度、湿度传感器,实现了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实时采集。
赵健介绍,与一般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相比,“小睿”可实时移动,采集点位多,图像和数据更全面、更精准。与农民田间监测相比,“小睿”可全天候工作,采集数据更加详细和连续。
6月13日联合研制专家组在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会商机器人“小睿”调试方案
“这是‘小睿’实景智能巡检平台,通过平台的云端协同和可视化智能分析,将实现VR远程会诊、远程教学,智慧农场的无人化作业。”福建新大陆时代 科技 公司总经理郑培强说。
与一般工业机器人定点、定线路、做固定动作不同,农业机器人要适应自然环境,针对高度差异化农作物,拥有智能感知和人工劳动技能,其研制难度大、系统更复杂,更具挑战性。
“‘小睿’得益于他拥有坚强‘大脑’——边缘计算装置和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解决了海量数据传输的延时问题,提升了机器人快速响应能力,实现了现场智能决策。”郑培强说。
6月16日自动返回中国以色列示范农场联合实验室的机器人“小睿”萌翻了到场儿童
专家介绍,通过数据积累和人工智能算法,下一步,‘小睿’能完成深度学习,帮助管理者制定生产决策,比如自动诊断农作物 健康 的病虫害状况、农产品成熟程度,“仿生手”防治病虫害或采摘农作物,自动运输农场收获。
“我们认真落实贯彻数字中国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围绕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聚合 科技 要素,深化数字农业自主创新,全力为福建乡村振兴提供 科技 支撑。”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余文权说。
“最终的目标是‘无人农场’,机器人将取代农民的辛勤劳作。”赵健说,随着AI农业机器人升级换代和推广应用,可望逐步替代农民手工劳动,破解农村劳动力不足难题,着力打造无人农场。(李永贵 黄献光)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精耕细作、农业无人机、智能温室等。
1、精耕细作
精准农业是在饲养牲畜和种植农作物时让耕种实践更加受控和准确。在这种农场管理方法中,关键是使用IT和各种项目,例如传感器、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车辆、自动化硬件、可变速率技术等。高速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卫星(用于图像和定位)访问是精准农业的关键技术。
2、农业无人机
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而农业无人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农业已成为整合无人机的主要产业之一。地面和空中无人机可以帮助农业实现农作物健康评估、灌溉、监测、药物喷洒、种植以及土壤分析。
3、智能温室
温室种植是一种有助于提高蔬菜、水果、农作物等产量的方法。温室通过人工干预或比例调配机制来控制环境参数。由于人工干预会导致生产损失、能源损失和浪费成本,因此可以借助物联网来改造智能温室,实现智能监视和控制气候,从而无需人工干预。
为了控制智能温室中的环境,使用了根据工厂要求测量环境参数的不同传感器。我们可以创建一个云服务器,以在使用物联网连接系统时远程访问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