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小屋中,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还需要哪些云平台服务支持

智慧小屋中,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系统还需要哪些云平台服务支持,第1张

OneNet云平台。
OneNET是中国移动打造的高效、稳定、安全的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支持适配各种网络环境和协议类型,可实现各种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的快速接入,提供丰富的API和应用模板以支撑各类行业应用和智能硬件的开发,有效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和部署成本,满足物联网领域设备连接、协议适配、数据存储、数据安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服务需求。OneNET已构建“云-网-边-端”整体架构的物联网能力,具备接入增强、边缘计算、增值能力、AI、数据分析、一站式开发、行业能力、生态开放8大特点。全新版本OneNET平台,向下延展终端适配接入能力,向上整合细分行业应用,可提供设备接入、设备管理等基础设备管理能力,以及位置定位LBS、远程升级OTA、数据可视化View、消息队列MQ等PaaS能力。同时随着5G网络的到来,平台也在打造5G+OneNET新能力,重点提供并优化视频能力Video、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Edge等产品能力,通过高效、稳定、多样的组合式服务,让各项应用实现轻松上云,完美赋能行业端到端应用。

智慧医院项目总体来说已具备以下功能:智能分诊、手机挂号、门诊叫号查询、取报告单、化验单解读、在线医生咨询、医院医生查询、医院周边商户查询、医院地理位置导航、院内科室导航、疾病查询、药物使用、急救流程指导、健康资讯播报……

实现了从身体不适到完成治疗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智慧医院应用需要真正落实到具体医院、具体科室、具体医生,将患者与医生点对点的对接起来。在减轻医务人员负担的同时,也获取了更丰富更准确的数据。而且智慧医疗数据集中存放管理,可以实现数据的广泛共享和深度利用,有助于解决关键病例和疑难杂症,快速、稳定的健康监控和诊疗服务,降低发病风险。

智慧医疗采用新型传感器、物联网、通信等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理念,构建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大数据参与,数据更精准全面,提高诊断正确率,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实现跨医疗机构的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缩短病患就诊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效率。

无缝融合 2D、3D 技术搭建了一套轻量化的 3D 可视化智慧医院管控系统。由三个模块拼合成一个大长屏,围绕医疗看板、科室监测、医院园区等模块进行展示。使医院原本独立的各系统根据各自特性形成联动预案与管理一体化。

基于空间、时间、指标等多维度数据,对院内各楼层环境信息、工作人员、科室挂号人员等数据展开实时动态刷新。同步各楼层科室人员分布、手术室使用情况、水电能耗、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等多重信息,创建多参数实时在线监测。全面促进医院各楼层多项业务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联动控制,达成楼层之间宏观综合监管的目的。

CT 检查 *** 作演示

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 X 线束、γ 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通过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图像显示和存储系统,将经计算机处理、重建的图像显示在电视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照相机将图像摄下。

基于 HTML5 的 HT 作为 2D、3D 图形渲染引擎,有着丰富的展示形式和效果,案例中我们搭建了 CT 检查时的三维动画演示以及 CT 控制台的 *** 作设置场景。通过可视化让用户更加直观清晰了解检查的画面场景,也可以利用其来控制 CT 检查时的颜色、切面等信息调整问题。

支持整合医院内 CT 检查室的管理系统数据,对室内外环境、用电情况、设备问题、患者与医师情况等关键信息进行综合监测,提供多种可视化分析手段,辅助管理者综合掌握检查室的各类信息,为医疗资源调配以及病患治疗方案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智能取药

设立智慧药房模块可为医院药房药品的采购、存储、库房、分拣、传送等提供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患者进行缴费后,其处方信息会随之传送至发药机端,发药机将根据获取到的所需处方信息自主挑选药品,再通过传送带传送药品至药房窗口,药师只需核对药单即可发放至患者。智慧药房让原本几分钟的处理时长,缩减至十几秒钟解决,大幅度提升了医师繁琐的调配发药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时长,避免取药环节交叉感染的风险。

可视化手术方案可视化支持覆盖诊、疗、愈全流程,从医学影像切入,生成心脑血管、肝脏脾胃肺、神经肌骨系统等多部位可分析、可感知、可 *** 作的智能影像。Hightopo可视化界面可辅助生成生物组织微血管血流灌注、血流速度、红细胞密度信号在特征频段的三维分布图,自主促进医生对患者身体内部病变组织的直观深入了解。

虚拟仿真手术

针对需要手术的部位,运用引擎强大的渲染功能结合影像学数据,通过建模模型在虚拟环境下进行虚拟仿真手术,帮助患者切实了解手术过程详情。点击手术部位旋转模型,选择前、后、左、右、上、下等任意角度,多视角、立体化、全方位地观察病症的详细位置关系。虚拟外科手术支持反复 *** 作和修正,可帮助医生降低术中思考决策时间和手术风险,辅助临床治疗实现术前方案预设规划、术中演练和术中指导评估,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

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心脏搭桥手术)为例,心脏三维可视化手术形式可避免以往凭借经验来完成复杂的手术定位。将接收到的心脏超声图像和探头姿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通过可视化图像显示获取到的病灶靶点位置关系,医护可通过大屏对画面进行任意缩放、平移、旋转,多时间、全方位、透明化的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手术详细记录。2D 面板则同步呈现患者的血压心跳、注射针剂及呼吸机、体外循环机、离心泵辅助器所监测到的浓度、血液温度、血流量或设备运作功率等。

眼科:

眼部准分子激光手术可视化,是将患者术眼、角膜、医疗机械的三维立体影像呈现于大屏界面之上,联动两侧 2D 面板呈现患者术前的基本检查信息、左右眼角膜地形图、角膜深度分析数据、激光参数以及五维眼球跟踪图,确保沿着轨迹准确实施治疗。激光手术可视化实现从目标监测-多维影像-精准诊疗,为医生打造一站式全新工作体验。

满足医护人员对患者术中状态的实时态势感知、应急处理预案、历史数据回溯等监测需求,更加直观展现记录治疗过程的 *** 作。可随时随地浏览 CT、MRI 及核医学图像,无需移步至专用工作站,即可完成 3D 交互读片和诊断。为日后亟需的远程影像、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远程服务,提供上下联动的坚实数据保障。

可视化让综合信息更加多样化展示,实现资源透明化管理与共享。也可以通过面板直接搜索科室人员的值班等信息,便于管理者统一管理与资源调配。一方面可满足科室内数字化管理的需求,全面涵盖年综合统计、在线咨询统计、突发事件处理情况、每日挂号统计数量、人员管理、科室医院统计等信息的数字化;另一方面也满足全院各科室、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质控管理需求。比如人员、科室、病历、药品、设备费用信息的共享、调阅和联动。

助力医院在集中监控、辅助决策、安防管理、业务联动等多层面,构建感知、融合、分析、决策、执行、安全的统一管理,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品牌服务形象。以优质、安全、便利的诊疗方式,实现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形成医疗、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院系统。

随着民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日益提高,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医疗成为现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目前,许多新兴技术也逐渐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如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持续助力我国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医疗信息化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创业慧康(300451)、思创医惠(300078)、麦迪科技(603990)、和仁科技(300550)、易联众(300096)、久远银海(002777)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信息化专利申请状况、医疗信息化主要技术、医疗信息化公司新兴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专利数量可以反映出行业技术的活跃度情况,专利数量越多,代表技术研发的活跃度越高。在SooPA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以“医疗信息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4月28日,有关专利共有12万项。按申请年进行分析,2010-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5年之后有明显增加。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从专利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1年4月,G16H(医疗保健信息学,即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排名第一,专利申请量高达3322件,占比达2747%;其次是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专利申请量为3026件,占比为2502%;A61B(诊断;外科;鉴定)排名第三,专利申请量为2572件,占比为2127%。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我国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基于组件化平台的架构技术、报表开发管理引擎、电子病历解析引擎、医疗信息标准集成引擎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逐渐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策鼓励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信息的共享、流动与智能运用。在医疗卫生服务整个环节中实现协同和整合,才能推动各医疗机构医患资源的灵活流动和结构优化。从医疗信息化政策中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进行应用,利用新兴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新兴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多个环节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级和创新力的关键。在需求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将持续往纵深方向发展。除了医疗系统软件产品和技术不断加速的更新换代外,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逐渐得到应用。

医疗信息化企业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投入

我国医疗信息化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拓宽产品及服务生态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盈利方式,以满足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需求。

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医疗卫生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行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型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系统集成工作将会逐步展开,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成为医疗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将持续助力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人工智能在我国医疗领域应用将加速落地。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50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9
下一篇 2023-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