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应该是在近10年里。1999年 MIT(麻省理工) Auto-ID Center提出物联网概念,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3年起沃尔玛开始推行物联网技术到他的零售渠道里,这样带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正是由于IBM在中国极力鼓吹“智慧的地球”项目,使得该概念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带动了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大发展。
注意:物联网概念是非常好的一个集成式概念,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它就是万能的,更不要认为它可以戴在任何行业头上。踏踏实实把物联网做实在了是我们所有物联网相关行业从业者共同的责任,与君共勉吧!浙江海洋大学有哪些专业?浙江海洋大学的特色专业一览!
浙江海洋大学(ZhejiangOceanUniversity)是一所以海洋科学为主,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目前共有13个学院,拥有27个本科专业,有103个硕士研究生专业,有20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1个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项目。
一、浙江海洋大学有哪些专业?
浙江海洋大学拥有27个本科专业,分别是:
1、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生物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贸易经济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理学。
2、船舶与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船舶与海洋机械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3、海洋资源管理类: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法律、海洋经济管理。
4、海洋物联网类:海洋物联网技术。
5、海洋生物技术类:海洋生物技术。
6、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类: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
7、海洋政策类:海洋政策。
二、浙江海洋大学的特色专业一览
1、海洋科学类: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科学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生物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海洋贸易经济学、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理学等方面,在海洋科学领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以及优质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浙江海洋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船舶与海洋机械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海洋技术创新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海洋资源管理类: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资源管理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法律、海洋经济管理等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海洋法课程实验室、海洋管理实验室、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4、海洋物联网类: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物联网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洋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海洋物联网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5、海洋生物技术类: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生物技术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洋生物技术等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6、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类: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海洋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7、海洋政策类: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政策类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洋政策等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海洋政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物联网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及并确认概念,在1995年至2005年间经历了萌芽期。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拓展,物联网行业进入初步发展期。2009年,中国、欧盟、美国对于物联网都提出国家战略层面的行动计划,全球物联网行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9%;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126亿个。“万物物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约246亿个。万物互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整体来看,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当前,全球物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IDC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136万亿美元。
物联网是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上具有先发优势。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是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的4个发起国和主导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具有重要话语权。这将有效改变我国在计算机、互联网两次信息化革命中的落后局面。目前,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已经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同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应用需求所开展的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研究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我国的物联网服务业具有率先快速发展的优势。可以这样讲,物联网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而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随着物联网国家战略级地位的日渐明朗,业界对它的讨论更是一步步升温。在中国,由于非对称性管制对通信产业有着巨大影响,业内各方就更加关注国家政策变化。易观国际分析师指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未来两年将是物联网发展的爆发期,对于物联网的政策性投资也会在未来两年内得以集中投放。 尽管如此,业内对物联网的质疑声还是接连不断。它究竟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还是一个真实的产业,市场出现了很大分歧。有观点指出,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必须以行业用户需求为根本推动力。仅靠政府的支持并不足以支撑市场的健康发展,更不能持续推动整个产业。就现阶段而言,物联网的市场需求还不明朗,其涉及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并且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因此物联网难以在短期内有效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这样的分析的确很有道理,但笔者觉得,虽然近期物联网还只是一个概念,看似虚无飘渺,但从长远来看,它一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产业。根据物联网的定义推断,它的用途应相当广泛,涉及交通、环保、物流、通信、政府、金融、电力、消防、工业监测等诸多领域。它的发展有赖于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物联网很难健康持续发展。在相对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往往更关注短期收益,而物联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项目,因此国家的管制和引导就尤为重要。在全球各国争相进军物联网之时,中国政府的高调跟进实为明智之举。中国的市场环境比其它任何国家都要复杂,所以中国政府从来都没有放弃宏观调控,包括前面提到的非对称管理、包括电信重组……这些都是着眼于长期的发展战略。 抛开政策管制,技术的成熟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物联网的前途还依赖于七大技术基础。 1、实时无线传输物联网是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它超越了空间的限制。有线传输显然不适合物联网的发展,任何有效信息的交互最终都要由无线技术来传输。而物联网大多数应用,对实时性要求较高。所以,没有实时无线传输技术的物联网是缺乏智慧的物联网。 2、高精度传感 从物联网的系统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层、终端处理层及传输网络三大部分。信息采集是物联网结构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甚至有人把物联网直接叫作传感网。而传感技术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最主要手段,它直接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没有高精度传感的物联网就是失去灵魂的物联网。 3、标准化M2M在M2M行业应用中,工业级的技术标准要求非常高,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然而物联网要求任何物品之前都能进行有效信息的交换,所以标准化的M2M就成为物联网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标准化的M2M旨在为不同体系间物品信息交互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 4、IPv6 随着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不断加深,All IP已不是什么秘密。我们知道,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独立设备要想与其它设备交互信息,都要有一个唯一合法的IP地址进行标识。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的增加,IPv4地址危机愈演愈烈。物联网的到来,使IP地址需求呈爆炸式增长,IPv4地址将极度匮乏,IPv6地址规划迫在眉睫。 5、纳米级高智能嵌入物联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交互的信息量也将成指数性增长。这一点也不难理解,你的手机既要与你的电脑通信,还要与你的电视机甚至是你的手表进行通信。在此过程中,高智能识别技术尤为重要。另外,随着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物联网中设备嵌入的芯片一定会越来越小,甚至达到纳米级或者更小。 6、高可靠RFID物联网源于RFID又超越RFID。新物联网对RFID的可靠性要求将更高。除了高精度传感技术之外,RFID也是物联网信息采集的一个重要手段。物联网应用的很多领域对可靠性要求都非常高。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7、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以其覆盖广、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不受地理环境限制、质量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它网络的补充,它也必将与物联网紧密结合起来。从目前来看,它们的结合还存在诸多困难,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层面,国家、国际政策也是很重要因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