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形势如何?

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形势如何?,第1张

2018年可谓是我国环保产业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这一年,政策出台频繁,完整的环保监管体系格局初现,给行业营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融资环境收紧,金融去杠杆、PPP清库存等工作实施让发展需求旺盛的环保产业陷入了严重的投融资困境。2019年环保行业的悲观情绪持续蔓延,6月份出台的垃圾分类政策让大固废板块获得了关注度,环保产业能否就此提振

政策体系基本完备 环保监管格局雏形已现

自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以来,近几年环保相关政策出台密集,营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18年是中国生态环保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环保产业逐渐摆脱了伪产业、低水平治理产业的标签,成为高成长型的新兴产业。迈入2019年,纵观环保产业的发展,2019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局面,环保行业涉及水、土、气、固废处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规一一到位,水土固废气的大监管格局已形成。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环保产业链上游为环保研发和设备制造产业,由于环保产品同质化严重,因此市场竞争激烈;中游为环保工程,以项目或工程分包为主要形式的市场;下游基本为运营阶段,用户以公共机构和业主方为主,是一个兼具买方和卖方垄断势力的市场,即买卖双方都有向对方施压的筹码。

从产业链涉及的主要单位来看,上游的研发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实验室等。环保制造业以中小规模经济单位为主;中游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产品与项目的经销商、分包商、分销商及施工单位等,一些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其中;下游主要为环保设施的运营商。

由环保产业的价值链可以知道,环保产业的增值主要分布在创新研发和关键设备及使用剂制造方面;工程运营的后续收入比较稳定;在工程安装上,企业基本提供免费服务。后续的维护等服务也基本免费,只有某些零部件更换需要些许费用,因此这一阶段创造的价值最少。总体看来,目前国内环保企业的盈利模式较为简单,主要通过销售产品和环保基础设施的运营获取利润。

我国环保污染投资额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2019年1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对外发布《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18)》,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环保产业营收135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约174%,其中环境服务营业收入约7550亿元,同比增长约238%,环境保护产品销售收入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0%。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在工作会议上透露,2018年前三季度环保产业营收分别为2794亿元、3896亿元、3910亿元,按此态势估测2018全年环保产业营收约15万亿元。到2020年,我国环保产业营收将达2万亿。

从领域分布看,环保产业主要覆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环境监测4大细分领域,四个领域集聚了约90%的环保企业。其中水污染防治类的企业占比最多,为3660%。

我国环境污染投资近年来波动较大,总体保持上扬态势,2017年我国环境污染投资额达到953895亿元;但是环境污染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2012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比重降至116%。2018年环保政策密集出台,节约环保力度进一步加大,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长有望远超40%,其占GDP的比重回升至148%。根据2016年底发布的《全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将不低于35%。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15%时,才可能遏制环境污染的恶化趋势,比重升至2%-3%时,才有可能改善环境质量。由此看来,目前国内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与国家规划以及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发布的信息,2019年5月管理库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环比净增项目68个、投资额414亿元;管理库累计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5039个、投资额48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的560%和356%;其中落地项目3083个、投资额3万亿元,分别占管理库落地项目的537%和340%。

公共交通、供排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可再生能源、教育、科技、文化、养老、医疗卫生、林业、旅游等多个领域PPP项目都具有支持污染防治和推动经济结构绿色低碳化的作用。尽管在过去的2018年,环保产业经过了金融去杠杆、PPP清库存、强监管等多重检验,当前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项目占项目库比例依旧过半,绿色环保相关建设仍是PPP项目的主力。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18)》,未来几年我国环保产业投资需求将超过4万亿元,用于购买环保产品和服务的投资接近2万亿元。其中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打赢蓝天保卫战投资需求约为10178亿元,环保产品和服务需求约2530亿元;水污染防治领域,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资约为18万亿,环保产品和服务需求约9200亿元;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打好净土保卫战投资需求约为6600亿元,环保产品和服务需求约4158亿元;危废领域,预计直到2020年处理空间约在3000亿元左右,若产废企业自行处置率按50%测算,市场空间约1500亿元;环境监测领域,预计“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增速大约在25%左右,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元。

垃圾分类政策落地 固废处置成未来发展重点

2019年6月11日,住建部等九部门于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垃圾分类进入有法可依时代,到2020年全国46城市将基本实现垃圾分类。

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城乡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集中,生活习惯和环境均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伴随而来的还有越积越多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成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根据中国住建部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2016年超过2亿吨,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681%;2017约达到216万吨,同比增长582%。按照此增长速度,预测2019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243亿吨左右,伴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逐步落地,固废处置行业有望迎来新机遇。

我国固废处理行业产业链已十分成熟。行业上游为固废处理设备制造,由于其技术相对成熟且不需要高精度,因此大部分产品多数企业均可以生产,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中游为垃圾清运与垃圾分类环卫企业,多由各省市地方环卫、园林、市政管等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负责,具有典型的政府垄断性质;下游为固废处置行业,由于国家政策和补贴优惠,在产业链中最先得到发展,因此竞争也激烈,目前该领域尚未出现绝对龙头。

2018陷投融资困境 2019悲观情绪持续释放

受近两年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以及PPP清库存等工作实施的影响,环保产业在2018年大面积遭遇了投融资困境。根据IT桔子的统计数据,2018年节能环保领域的投资事件数量较上年腰斩,从2017年的71起下降到35起,但融资金额有所提升,达到8678亿元。

进入2019年,环保行业的悲观情绪持续释放。2019上半年,环保与公用事业市场表现弱于指数。截至6月14日,环保板块累计下跌138%,大幅跑输沪深300。6月份垃圾分类政策落地的驱动下,提升了大固废板块的关注度。未来垃圾分类体系逐步完善,行业上游环卫装备有望迎来量价齐升,固废行业在融资环境趋紧下走出独立行情。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在传统农业中,人们获取农田信息的方式都很有限,主要是通过人工测量,获取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农业物联网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还可以检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养分、等物理量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障作物生长环境最优。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从2009年的1710亿元显著提升至2015年的7503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可达到15万亿元。

同时,在政策方面,国家不断完善农业物联网领域的政策,加大农业物联网的支持。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中提到,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2017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要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各地加强集中育秧、粮食烘干、农机作业、预冷贮藏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对大数据等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投资。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即通过传感器或物理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ICT通信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进而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一句话解释:互联网的升级迭代版,互联网实现人与人的链接,物联网增加人与物理世界的链接;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并对物理世界进一步的管理和控制

萌芽期:(1991年-2004年):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构想物物互联,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初步发展期:(2005年-2008年):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年-至今):2009年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定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运营商和多所大学建立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物联网行业战略部署。2010年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欧盟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2016年,NB-IoT技术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2018年6月,5G通信技术成熟化,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进入产业全面冲刺阶段。

总结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致经历:

第一阶段:智能消费产品的涌现

2012-2015年期间,消费类物联网产品一夜爆发,过后却慢慢消退。包括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水壶、智能电饭煲等等智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大致思路是将传统硬件产品,添加上Wi-Fi、蓝牙、ZiBbee等无线技术,再结合APP进行控制。这股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害怕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再加上价格比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市场认可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底层技术完善

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个阶段,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突破。这个时候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物联网的技术,比如NB-IoT、LoRa等新型的传输技术、AI算法、智能语音技术等等,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等计算存储技术走上台,传感器产品也更加的智能化,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三阶段:行业级应用兴起

完成技术突破之后,物联网的应用逐渐从早期的消费类应用往企业级应用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城市建设、政府政务、各行各业产业当中。

物联网IoT产业架构分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物联网IoT产业链:端——管——边——云——用

随着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将来将有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的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因而物联网产业链由之前的“端——管——云——用”发展为现在的“端——管——边——云——用”;

“端”: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向网络端发送的作用;包含芯片、感知技术(传感器+识别技术)、 *** 作系统;

“管”:管道层,保证通信的作用,无线连接、卫星和量子通信等方式;

“边”:边缘计算,将集中式架构分解成边缘位置的点;

“云”:云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包含云计算平台和AI技术;按厂商类型分:运营商、ICT、互联网和工业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物联网平台;按商业模式分PaaS和本地部署;按照平台功能可以划分: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

“用”:物联网IoT应用层,落地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中;三大业务主线: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并称产业物联网)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 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其中, 环渤海地区 凭借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珠三角地区 是国内物联网市场化最成熟、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的、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和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且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均存在优势,对物联网产业链底端感知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形成产业链;有助于改善协作条件,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好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四大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464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 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