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城市大脑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 社会 创新,揭示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也预示着城市文明新阶段的到来。未来,城市大脑管理运行的领域、类型与内容还将不断扩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认为, 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城市大脑在我国整体上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平台赋能不足、业务支撑不力、建设运营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也很突出,这反映了城市大脑相关理论认识与政策规划的分散与不足。建议通过构建“四大核心平台”,赋能“七大协同场景”,实现对城市治理和服务领域的全面覆盖,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大脑加快落地实施。
目前我国城市大脑建设中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1、平台赋能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城市大脑组件的系统性、功能性相对较弱,难以快速提供上层系统需要的大数据、物联网感知、城市信息模型等服务,场景灵活搭建和系统快速生成能力不强,城市大脑支撑平台全面赋能上层应用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2、跨部门业务协同型场景支撑力不足。城市大脑中涉及多部门联动处置的业务经常出现“数据盲区、数据打架”等问题,城市大脑针对跨部门业务需求打造的典型场景和超级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3、城市大脑常态化运营模式不清晰。城市大脑系统复杂度高、技术更新迭代快、所需资金数额巨大,需建立长效运营理念,建立与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相匹配的城市级建设运营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如何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大脑落地实施?
1、因地制宜创新建设运营模式。相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的技术复杂度更高、更新速度更快、系统集成度更复杂,势必需要专业的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
2、内外协同构建建设运营生态。城市大脑是一个复杂巨系统,需要协调内外部资源形成建设运营生态。对内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政府多部门协同合力,对外成立产业联盟,聚合市场建设资源。
3、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城市大脑建设应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战略、数字政府建设需求、数字 社会 及数字经济发展需求,遵循“需求导向、顶层设计、示范引领、分步实施”思路稳步推进,避免贪大求快。
更多精彩观点
01 城市大脑整体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城市大脑投资规模可达千亿。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共有129个项目以“城市大脑”为名进行招标,平均中标金额约为5500万元,成为当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热点。在全国36个省级城市(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255个地级市和2851个县级行政区中,完成或正在建设城市大脑的城市不足2%,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测算,2019年全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约为17万亿元,而城市大脑占智慧城市总投资比例约为4%,预计未来几年城市大脑项目可能保持100%以上增速。此外,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城市大脑建设数量遥遥领先,占比达到60%,其中,浙江省共17个市县已启动建设城市大脑,建设普及率居全国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 探索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2020年,国家发改委、 科技 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等部委密集出台政策文件,有力推动城市信息模型及建筑信息模型相关技术、产业与应用快速发展,助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随着数字孪生城市在雄安新区先行先试,数字孪生建设理念深入到各地新型智慧城市规划中。2020年2月,上海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探索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8月,海南省发布《智慧海南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数字孪生第一省’”;12月,浙江省提出建设数字孪生社区。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18年全国仅有两项城市信息模型相关投标项目,2019年新增8项,2020年(截至2020年10月)新增19项,增长迅猛,标志着城市信息模型已加速进入到 探索 推广阶段。
各地城市大脑着重提升协同联动能力,深化“一网统管”建设,一方面聚焦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另一方面打破“层层上报、层层审批”的传统上传下达方式,聚焦数据采集慢、融合难、整理耗时长等问题,着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快速灵活综合调度。例如,在疫情防控初期,传统数据报送处理方式层级多,数据从采集、整理、摸排、上报到发布要一天左右。海口城市大脑疫情防控智能指挥平台建立“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联防联控体系,基层人员和公众可直报数据到城市大脑,城市大脑处置命令直达工作人员,实现命令下达、执行跟踪、摸排上报、群防群治全链路快速闭环,避免了多级数据采集和命令传达的滞后。
在新冠肺炎疫情前期,疫情发展迅速,急需快速搭建疫情监测、人口排查、防控指挥等全新应用场景。城市大脑基于基础支撑平台、成熟应用组件库、基础数据库等,实现了疫情防控新平台的快速搭建。例如,杭州基于城市大脑快速开发 健康 码平台,将开发周期从常规的4周缩短到16小时;北京海淀区基于城市大脑的“时空一张图”和“AI计算平台”等,推动了疫情防控平台的快速上线。
产业生态方面,企业基于四大核心优势融入城市大脑领域,形成群雄逐鹿的产业格局。一是以云数据为内核的生态整合实力。基于“云+数”优势,通过打造城市级“云数”平台,面向合作伙伴打造“合作生态”,助力合作伙伴基于平台快速构建应用层,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如华为基于可同时提供云管端协同ICT产品与创建解决方案的能力,打造数据底座,提供云计算服务、新ICT能力和行业使能,构建了开放的数字化生态。二是以AI为核心的技术实力。基于AI核心技术,提供更多具有“AI思维”的解决方案,从而迅速打开市场空间。如百度基于百度大脑和AI核心技术,提出AI智能城市“ACE王牌计划”,引入自动驾驶 汽车 、智慧道路车路协同,提升车和路的智能化水平;研发自主泊车功能,帮助驾驶员节省寻找停车位的时间。三是便捷触达公众的平台优势。依托城市服务平台能够更为便捷地服务群众,发挥城市智能中枢应用工具和应用场景得天独厚的多元化优势,形成技术与场景的点线面结合。如腾讯提出构建“WeCity未来城市”,以腾讯云基础产品为底层架构,为数字政务、城市治理、城市决策和产业互联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触达用户。四是系统集成能力。依托传统集成商强大的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积极融入城市智能中枢建设。
一是平台赋能机制有待完善。当前城市大脑组件的系统性、功能性相对较弱,难以快速提供上层系统需要的大数据、物联网感知、城市信息模型等服务,场景灵活搭建和系统快速生成能力不强,城市大脑支撑平台全面赋能上层应用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是跨部门业务协同型场景支撑力不足。城市大脑中涉及多部门联动处置的业务经常出现“数据盲区、数据打架”等问题,一张图规划、一盘棋管理等跨部门跨行业应用场景的实施效果相对有限,不利于决策指挥、联防共治,城市大脑针对跨部门业务需求打造的典型场景和超级应用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城市大脑常态化运营模式不清晰。城市大脑系统复杂度高、技术更新迭代快、所需资金数额巨大,需建立长效运营理念,建立与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相匹配的城市级建设运营服务体系,引入具有定制化服务、长效运营增值、生态伙伴培引等功能的本地运营机构,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02 “一体四翼”构建未来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以网络、计算、感知设施为基础,全面汇聚整合分布在城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海量数据,构建聚合数据、共享技术、协同业务、赋能应用的城市运营中枢平台,促进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赋能生产、生活、生态等上层应用场景。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大脑是开放、不断完善、迭代发展的,一方面能够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另一方面,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化,激活城市各行业以及跨行业的基于城市大脑的系统建设,有利于推进各行业系统接入及提升。
四大核心平台。
城市大脑是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是城市级的类脑复杂智能巨系统,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同参与下,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云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下,充分推进城市数据资源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高效化开发、全面化赋能,各类共性支撑平台是城市大脑的核心要素:
(1)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大数据平台以城市信息模型数据为框架,通过对全域全量数据汇聚、融合、存储与分析,并使用智能感知、分布式存储、数据挖掘、实时动态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提高数据资源利用水平,打造数据驱动治理模式的强大引擎。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城市大数据的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同时,城市大数据结构异构特征显著,数据量大、速度提升快、处理速度和实时性要求高,且具有跨部门、跨行业流动的特征。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 探索 城市大脑建设,但仍然存在特色不明、体验不佳、共享不足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未能实现城市大数据资源与城市业务的良好融合,大部分城市仍停留在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水平,即主要在政府内部进行的数据共享;
(2)城域物联感知平台。城域物联感知平台以全域物联感知和智能化设施接入为基础,为设备开发者、应用开发者、业务管理者、运维服务者等参与者提供物联感知服务,成为终端设备与智能应用之间的纽带。城域物联感知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接入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三部分,向下接入感知终端,兼容适配各类协议接口,提供感知数据的接入与汇聚;中间面向设备开发者、管理者、运维者提供远程运维管理、事件告警、反向控制等设备管理;向上为应用开发者提供数据解析、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数据调用等数据管理,支撑物联数据创新应用;
(3)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是刻画城市细节、呈现城市发展趋势、推演未来趋势的综合信息载体。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基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按照地形层、道路层、建筑层、水域层等顺序加载城市大数据平台和城域物联感知平台数据,并对建筑物、桥梁、停车场、绿地等城市部件进行单体化处理。在模型单体化基础上,同步接入人口、房屋、水电燃气、交通等城市公共系统的信息资源,实现可视化展示城市运行状态,并运用模拟仿真、深度学习等技术,模拟推演城市发展态势;
(4)应用支撑模型平台。应用支撑模型平台是城市大脑关键共性技术、应用开发组件和城市模型服务的模块化封装集成平台,能够实现灵活配置和高效开发利用,包括共性应用组件服务、信息模型服务和核心使能技术服务。其中,共性应用组件服务包括信用服务、身份认证、非税支付、电子证照等底层技术支撑;信息模型服务是指面向应用场景的赋能服务,包括自定义渲染服务、空间分析计算、虚实融合互动等;核心使能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能力,旨在为上层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七大协同场景。
城市大脑在行业系统应用的基础上,着眼城市建设和管理,以解决城市运行问题为牵引,推动场景不断向跨部门跨领域的超级场景应用方向发展,协同联动成为业务场景建设的重点和亮点:
(1)多规融合一图管控。城市大脑整合基础空间数据、现状数据、规划成果、地下空间数据等城市规划相关信息资源,在城市信息模型上实现合并叠加,解决潜在冲突差异,统一空间边界控制,形成规划管控的“一张蓝图”。在充分保证“一张蓝图”实时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汇聚更多规划数据,如人口分布密度、绿地面积布局、交通流量、实时环境检测、空气流动、温度变化、群体社交活动等信息,并基于全量数据构建各类模型,如城市风貌模型、控规模型、参数化模型等,对各种规划方案及结果进行模拟仿真及可视化展示,实现方案的优化和比选;
(2)项目建设全程可视。在设计阶段,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还原设计方案周边环境,充分考虑设计方案和已有环境的相互影响因子,让原来到施工阶段才能暴露出来的缺陷提前暴露在虚拟设计过程中,方便设计人员及时针对缺陷进行优化。在施工阶段,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施工方案和计划进行模拟,分析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在运营维护阶段,基于设计、施工、装配过程中留存数据生成的建筑三维模型,结合建筑内外部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采集的建筑环境数据、设备运行数据、构件压力和应变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异常报警数据等,开展智能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建筑寿命、设备 健康 等问题进行预测预警;
(3)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基于统一标准的城市部件数字编码标识体系和空天地全方位立体部署的物联感知设施,为各类城市部件、基础设施甚至是动植物等生命体赋予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z”,从而实现对城市部件的智能感知、精准定位、故障发现和远程处置。利用城市智能引擎赋能城市摄像头,智能识别跨门经营、违章停车、堆物堆料、暴露垃圾、无证游商、积存垃圾渣土、沿街挂晒等违章行为,通过智能立案、派发、审核,缩减案件处置流程,有效缩短处置时间、节省工作人力投入,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市民满意度。此外,通过全要素数据聚合,准确抓取城市体征,进行城市画像,洞察城市机场、高铁站、交通枢纽、地铁站、热门景点、博物馆、图书馆、 体育 馆运行状态和实时利用率,人和车辆动态和轨迹追踪,城市大型建筑、桥梁、游乐场、重点设施的安全监控,实现一张图全景展现城市运行动态;
(4)公共安全一屏掌控。依托城市大脑,基于AI和大数据技术能力,构建治安防控圈,对重点区域、重点出入口等监控点位的人员和车辆进行全覆盖、全方位智能采集,将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监控摄像头等设备产生的数据连接起来,进行分析与整合,根据结构化数据形成一脸一档、一车一档及标签库等,做到“人过留像、车过留牌、留特征、留轨迹”。当 社会 治安防控系统智能发现显性问题时,可启动自动报警、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等机制,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例如,当发生老年人、幼童走失等事件时,系统将自动调出事发现场及其周边的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轨迹跟踪和自动寻位,降低人员走失风险;
(5)应急指挥一键调度。城市大脑依托其应急指挥中心功能,能够为决策者实时远程分析、多维度展示城市信息,对重大事件和重点人群进行动态监测、跟踪、信息预警,支持跨层级、跨部门的全域资源快速调动,从而实现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做到统一平台、统一通信、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打造“管理驾驶舱”。通过整合视频监控等各类信息,快速还原应急事故现场的环境,为相关部门开展灾情研判、灾害分析等工作提供保障;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各种应急资源的位置、状态,并基于空间实际地理坐标对可用应急资源进行查询,形成应急资源“一张图”;通过三维模拟仿真技术对整个应急事件的处置进行全流程仿真,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对每个具体的仿真流程、整体应急资源的准备情况、应急预案整体执行效率等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辅助;
(6)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城市大脑建设为基础,打造一体多端的政务服务平台,以政府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城市级App、自助终端、12345热线等为基础,整合各部门、各领域现有公共服务入口,形成统一入口,整合用户使用频率高、需求量大的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线下大厅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12345热线办等多渠道联动。打造政务服务支撑平台,推进区块链+政务服务审管互动应用,加强政务服务事项治理分析,利用OCR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智能机器人等AI能力,实现跨部门业务流程自动化和12345语音智能识别、审批材料智能化识别,解决审批信息二次录入问题,支撑利企惠民服务直达。以惠民服务为例,通过“掌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身份z、驾驶证、社保卡、医保卡、yhk等功能权限,为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教育缴费、看病就医、政务服务、智慧社区、信用支付、不动产交易、小微贷款、图书馆借阅等便民服务;
(7)产业发展一图总览。基于城市大脑,汇聚投资、消费、就业、税收、财政、金融、能源等经济运行领域的监测数据,为产业经济运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产业运行态势综合监测,实现生产运营管理总体情况便捷查询,数据范围涵盖产业结构、入驻企业、产值分析、税收、招商引资、复工复产情况等;生成产业地图,重点聚焦城市产业分布,从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生成现状图和未来图,通过发挥产业地图的指引作用,有效服务各类投资者,推动重大项目与产业地图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引导 社会 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加快构建集产业链、创新链等为一体的产业要素体系;创新产业经济分析模式,通过分析城市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战略产业的发展规模、投资、效益、税收情况,以及各产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管理各环节的状态、资源分布情况,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区域经济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判,为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鼓励 科技 创新、扶持优势产业、改造技术落后企业等一系列经济调节目标提供及时、精准、有效的决策信息。
03 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大脑落地实施
因地制宜创新建设运营模式。
相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的技术复杂度更高、更新速度更快、系统集成度更复杂,势必需要专业的公司进行建设和运营。 目前,国内城市大脑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
(1)企业总包建设运营模式。由某家企业总包负责城市大脑建设运营,企业通常为与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内领军ICT企业。该模式的优点是系统之间集成整合相对平滑,政府部门统筹组织难度低;缺点是城市大脑企业标签化色彩较重,技术体系开放度较低;
(2)领军企业生态圈建设+主导企业运营模式。由智慧城市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国内领军ICT企业负责城市大脑的总体架构设计和核心模块建设,聚集若干专业化企业形成生态圈,共同参与城市大脑不同模块建设。在城市大脑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后,由主导企业负责后续运营工作。该模式的优点是建设阶段能实现生产合力最大化,缺点是政府统筹组织压力较大;
(3)政企合作组建公司开展建设运营模式。由政企合作性质的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公司通常为某主导企业和后续参与建设的领军企业合资),推动该领军企业的技术方案落地,同时引入其他专业化企业参与建设,并承担后续运营工作。该模式的优点是整个建设运营阶段都由专业化公司负责,有利于有效整合企业资源,缺点是组建公司等前期准备工作相对复杂。
内外协同构建建设运营生态。
城市大脑是一个复杂巨系统,需要协调内外部资源形成建设运营生态。一方面,对内强化统筹协调,形成政府多部门协同合力。例如,杭州在市级层面成立杭州城市大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挂帅,六位市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一位副市长主抓,各区县(市)和各部门主要领导均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以项目为单元,建立工作专班,统一进驻云栖小镇集中办公。又如,上海成立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持续深化联席会商机制,对于需要多部门共同处置的事件,建立共同的规则和秩序,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处置流程。另一方面,对外成立产业联盟,聚合市场建设资源。例如,在海淀城市大脑的建设过程中,百度牵头45家公司成立 科技 产业联盟;在杭州城市大脑的建设过程中,阿里云负责总体架构以及计算平台、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中心、开放算法平台、数据应用平台等核心模块建设,若干大数据运营企业负责模块建设等系列工作。
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城市大脑建设应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战略、数字政府建设需求、数字 社会 及数字经济发展需求,遵循“需求导向、顶层设计、示范引领、分步实施”思路稳步推进,避免贪大求快。根据项目实施重点的不同,城市大脑建设期可划分为夯实基础、推广应用、全面建设三个主要阶段。夯实基础阶段重点围绕顶层设计编制、平台运营公司组建、平台及重点子系统建设等工作开展;推广应用阶段重点围绕平台及重点系统完善、先行先试示范应用项目建设等工作开展;全面建设阶段重点围绕各领域智慧应用服务全面深化和协同运行,打造多维度、多元化的特色智慧应用。
原文标题:《关于城市大脑未来形态的思考》(微信有删节)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其核心技术又可以细分为六层,如右图: 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此外,物联网的精神实质是提供不拘泥于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的自由互动,它依托云服务平台和互通互联的嵌入式处理软件,弱化技术色彩,强化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佳的用户体验,更及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议,更自如的工作和生活,是通往智能生活的物理支撑。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
1、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2、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3、要有CPU;
4、要有 *** 作系统;
5、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6、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7、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物联网概念这几年可谓是炙手可热,物联网家电也是风生水起,从狭义上讲,物联网家电是指应用了物联网技术的家电产品。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与互联网联接,通过互联网对其进行控制、管理的家电产品,并且家电产品本身与电网、使用者、处置的物品等能够实现物物相联,通过智慧的方式,达成人们追求的低碳、健康、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物联网的含义
从两化融合这个角度分析物联网的涵义:
其一:工业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自动化领域发展了近百年,理论、实践都已经非常完善了。特别是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和过程控制要求的日益复杂营运而生的DCS控制系统,更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的产物。DCS的理念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虽然自动设备全部联网,并能在控制中心监控 信息而通过 *** 作员来集中管理。但 *** 作员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优化程度。有经验的 *** 作员可以使生产最优,而缺乏经验的 *** 作员只是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是否有办法做到分散控制,集中优化管理?需要通过物联网根据所有监控信息,通过分析与优化技术,找到最优的控制方法,是物联网可以带给DCS控制系统的。
其二:IT信息发展的前期其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人,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当为人服务的信息孤岛问题解决后,是要在更大范围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就是要将物与人的信息打通。人获取了信息之后,可以根据信息判断,做出决策,从而触发下一步 *** 作;但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做出的决策是不同的,如何从信息中获得最优的决策?另外物获得了信息是不能做出决策的 ,如何让物在获得了信息之后具有决策能力?智能分析与优化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手段,在获得信息后,依据历史经验以及理论模型,快速做出最优决策。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技术在两化融合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方面都有旺盛的需求。
物联网智库认为物联网的定义源于IBM的智慧地球方案,十二五规划中九大试点行业全部都是行业的智能化。无论智慧方案,还是智能行业,智能的根本离不开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数据的分析与优化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未来物联网发挥价值的关键点。
物联网就是各行各业的智能化。 私有物联网: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公有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社区物联网: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 混合物联网: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 医学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照护等领域; 建筑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等领域。
关键词:物联网 射频识别 M2M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b)-0023-01所谓物联网,就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实现物体和物体之间能够识别的网络。EPC global的Auto-ID中心的提出的定义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窗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与管理。从本质上来说物联网是互联网技术的一种延伸,涵盖信息主要包含了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传感设备。设备之间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中主要包括了两种概念: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1 物联网涉及关键技术
11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 作快捷方便。在物联网中重要起“使能”(Enable)作用。
射频识别技术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产品:RFID读写器、RFID标签等已经广泛应用了,典型应用范围:门禁控制、航空包裹识别、文档追踪管理、包裹追踪识别、畜牧业、产品防伪、票证管理、汽车晶片防盗器、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等。
12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在我们生活中声控灯、自动门、遥控器等都是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换代,而且还可能建立新型工业,从而成为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13M2M
M2M是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通信的简称。是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机器之间通信、机器控制通信、人机交互通信以及移动互联通信等。M2M让机器、设备、应用处理过程与后台信息系统共享信息,并与 *** 作者共享信息;它提供了设备实时的在系统之间、远程设备之间或和个人之间建立无线连接,实现数据传输。
14其他技术
物联网还包含了其他如纳米技术、智能潜入技术以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技术等等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2 物联网应用领域
21城市管理
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
22公共安全
通过物联网与摄录技术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实现人脸自动识别技术、车牌自动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等可以有效增加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增强社会安全保障。
23家电行业
将家庭所有家电家具实现物联网连接,可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家庭。典型的例子是海尔曾经通过物联网网桥(WSNBridge),实现了用户通过手机、互联网、固话与家中灯光、窗帘、报警器、电视、空调、热水器等电器设备的沟通,将物联概念与用户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了一种像水、电、气一样的用户居家生活的基础应用服务;海尔的全球首款“物联网冰箱”具有网络可视电话功能、浏览资讯、播放视频等多项生活与娱乐功能,让原本属于生活电器的冰箱成为一个娱乐中心。
24医护行业
医护领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在人体的监护和生理参数的测量等方面,利用传感器可以对人体的各种状况进行监控,将数据传送到各种通信终端上。在美国曾经实现了在鞋垫上设置传感器对有特殊病情老人通过物联网进行监控,最终获得有效数据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25物流行业
物流行业是使用物联网技术比较早的行业,由RFID等技术和移动手持设备组成物联网后,基于感知的货物数据便可在全球范围内监控货物的流通状态,可以提供全面的货物信息以及物流跟踪信息,能够实时的获得货物以及航运信息,降低物流风险并提高风险的控制能力。
3 物联网技术存在问题
31物联网跟风较多,应用较小
物联网的价值不是一个可传感的网络,而是必须各个行业参与进来进行应用,不同行业,会有不同的应用,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要求,这些必须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有价值的开发。现阶段的物联网同样现处于跟风这一种现象,很多的企业盲目的炒作物联网,而没有形成具体的应用。物联网的体系基本形成需要一些应用形成示范,更多的传统行业感受到物联网的价值,这样才能有更多企业看清楚物联网的意义。
32物联网标准难以统一
互联网能够快速发展很大原因取决于互联网标准的成功,现阶段的物联网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很难形成产业的规模的应用,对于推动物联网的普及起到很大的阻碍。因此,标准的建立至关重要。
33大规模应用普及需要较长时间
没有标准,整个行业的发展就要受到制约,同样,对于物联网的普及也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时间的成本,对于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讲还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34物联网大企业部署较快
从现状来看,提到物联网都是比较高端的人群或者是企业,对于物联网的部署,只有具有一定的实力的企业能做或者承接物联网项目,如中电信、中移动等,对于小企业来讲,物联网的应用还没有具体的涉及到,以至于出现可望可及的现象。
35技术环境不成熟
虽然互联网的发展为物联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物联网不仅仅需要互联网的支撑,还需要许多如通信、企业应用软硬件的支撑,对于如何实现这些网络的融合,从技术的角度来讲,需要涉及到大量跨行业、跨企业的协条,导致了物联网在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大方面的缺
36全社会对物联网的内涵尚未取得共识
虽然物联网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目前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架构缺乏统一的清晰描述,全社会对物联网的内涵尚未取得共识。物联网从广义上认为是深度信息化,狭义上认为是此深度信息化的承载网络,这其中的“深度还需要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不断发展完善。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