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研究生导师一览表可在研究生院官网下载查看,学校详细介绍如下:
1、简介:河海大学简称“河海”,是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优势,经,管,文,理,法,艺,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重点大学,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普通本科生20502名,成人教育学生18591名,留学生1177名。
2、院系设置:据2022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开设71个本科专业。
3、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葡萄牙科林比亚大学等境外院所新签署合作协议共计16份。加入丝路大学联盟,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
物联网工程考研方向有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根据查询今日头条显示信息,物联网工程考研方向具体如下:
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2、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基础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网络的设计和维护工作。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王红霞
1977年2月生,教授,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博士。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副主任。辽宁省高校杰出青年学者,沈阳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校科研标兵。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基金项目1项、国家863项目1项、总装备部预研项目5项、省科技厅2项、省教育厅1项、市优秀人才1项、市科技局项目1项,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在《宇航学报》《系统仿真学报》等重要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余篇,其中EI检索二十余篇;撰写国防GF报告20余部。
Email: sunny58258@sinacom
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物联网与网络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徐野
1976年12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动化学会会员,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分委会委员,辽宁省优秀人才,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学术带头人。近3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科技特派员项目1项、沈阳市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 863 基金等项目多项。获取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在Mathematical Problem in Engineering(SCI刊源)、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发表SCI、EI检索的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近 3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任多家国际期刊审稿专家。先后获得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等,沈阳市“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获批沈阳市技术标兵称号、沈阳市教学标兵称号。
Email: xuymail@163com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互联系统与网络,大数据分析与智能计算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刘勇
1968年11月生,教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现任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863课题、国防预研及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
Email: ly@mailsyl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张文波
1973年4月生,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现任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承担国家863课题、国防预研及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企业合作项目3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兵工学会青年科技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EI收录72篇,撰写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
Email: zhangwenbo@yeahnet
主要研究方向:网络管理,无线网络技术
沈阳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张德育
1974年6月生,教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现任沈阳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通信与网络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特聘教授,沈阳理工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承担系列国家863课题、国防预研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余项;在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EI收录15篇,撰写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他奖励和荣誉还有: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等。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1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老师为论文研究思路的设计和文献资料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使得论文在成文阶段少走了很多弯路。
同时,程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受益匪浅。
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2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
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松青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
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陈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
特别是陈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
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
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生龙老师,吴建国老师,王建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生物技术学论文致谢词3
论文致谢:
致谢这一章久久未能落笔,思量处,心潮起伏,几经波折,一路走来,无论是艰辛和曲折还是胜利与喜悦,无不是对我身心的巨大考验和洗炼;忆往事,历历在目,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虽未下笔,泪却涌出……就在五年前,我怀揣一颗坚强心和对学业的执着梦想在家人、老师和朋友的美好祝福声中踏上攻读硕士的征程,这尤其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这是我刚开始的想法,随着学业的不断深入,使我对读博的动机和意义乃至于人生的思考都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这其中尤其在经历过迷茫、沮丧、无助甚至绝望,以至到后来的柳暗花明、拨云见日,凡此种种,犹如昨天,就在眼前!正如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治学三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论文即将脱稿、学业即将完成之际,感谢所有一路陪伴我、鼓励我、关心我以及磨炼我的人,同时也感谢自己,因为经历,所以成长,所有点滴都将化为我生命里每个精彩华章的音符,值得我永远珍藏!在这里我现在可以自豪的向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人交上一份聊可欣慰的答卷!
感谢我的导师郭本恒教授在科研道路上给我的关怀和启迪:郭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方式、雷厉风行做事风格、无不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感谢陈卫教授在我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给予的关怀和帮助,陈老师开阔扎实的研究视野、严谨认真的治学思想、热情周到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进取精神,以及对学生如自己儿女般的关心和帮助,都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我,更让我领悟了“师父同源”的真谛;感谢张灏教授对实验的指导:张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创造性的学术思维方式、积极乐观态度都将使我受益终生。
三位老师的教诲,让我如沐春风,使我终生难忘,受用终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艾连中教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立题、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的进程以及论文的写作,艾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艾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学术思维以及正直的做人处事态度都将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衷心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提供的实验平台,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的老师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
尤其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吴正钧老师在实验中的指导,在研究思路、试验技能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感谢光明乳业研究院的刘振民、龚广予、高红艳、韩瑨、陈臣、杭峰、陈万义、徐晓芬、游春苹、季红、周方方、刘景、刘翠平、高彩霞、韩梅、肖扬、周慧芳等老师的大力关心和帮助。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技术中心赵建新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特别感谢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朱松老师、吴胜芳老师和顾小红老师给予的帮助;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的吴艳老师在实验、论文写作与投稿中给予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大连工业大学的妥彦峰老师在细胞培养实验中的指导和学习上的鼓励。
感谢师弟吴江和贾宏信在实验中的鼎力相助,清晰记得在华理大罐发酵,通宵夜战,处理发酵液的情景。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技术中心的田丰伟老师、刘小鸣老师、王刚老师、张秋香老师、范大明老师和张白曦老师给予的帮助。
感谢山东发酵设计院的刘建军院长、赵祥颖研究员和田延军高工,他们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我的长辈,给予了诸多帮助。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陈磊硕士在多糖形貌观察研究中给予的有益的建议和结构解析中给予的帮助,感谢江南大学生工学院的张洪涛老师,是他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学术研究的执着,风趣的谈吐,深深的感染了我,鼓励我积极面对困难,寻找解决方法。
感谢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刘登峰老师,同为一个战壕的战友,互相支持、鼓劲和加油,共同完成学业。
感谢众多同学和师兄妹们给予了诸多无私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同门的师弟和师妹们:吴江、贾宏信、俞涵丽、何一薇、齐沙沙、于瑞莉、赵时玮、李瑞君、姚晶、孟春、文丽霞、张暘阳、刘玉娟、黄宜、张欢欢、蒋宇、王帅帅的关心和帮助,和你们一起度过的学习生活将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感谢陈佩、郉家溧、李向菲、胡斌、杨波、翟齐啸、李树、王宗敏等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由于长期不在学校,学校中的事情没少麻烦诸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