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三家合作最深度公司

「鸿蒙」三家合作最深度公司,第1张

鸿蒙三家合作最深度公司

一、鸿蒙系统打造万物互联生态,预计搭载鸿蒙的设备数量持续提升。

「股帮研究院」在5月10日《鸿蒙开启第二批手机用户公测》、5月13日《华为鸿蒙伙伴峰会即将召开》、5月23日《华为即将正式发布鸿蒙系统,并主办智慧金融峰会》等多篇文章中跟踪解读鸿蒙生态系统,并指出接入手机意味着鸿蒙系统正式打通万物互联的最中心环节,华为“1+8+N"的万物互联生态框架也基本形成。

6月5日,华为捐赠鸿蒙基础架构,「股帮研究院」在6月6日文章《华为捐赠鸿蒙基础架构》中指出,鸿蒙的开源基本可以消除其他厂商对作为竞争对手的华为的顾虑,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平等地使用鸿蒙,有利于鸿蒙系统接入更多的设备。

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其中华为设备超过2亿台,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各类终端设备数量超过1亿台。

在构建鸿蒙生态体系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配合至关重要。此前华为的软件部负责人王成录表示:“在2021年底将会有3亿台设备升级鸿蒙系统,而手机占据其中的2亿,可穿戴设备等占据其中的3000万,而剩下的需要靠友商来支持。”

在合作伙伴中,中国软件国际、常山北明、润和软件是华为在软件、硬件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前全程参与鸿蒙的外包开发。下文详细解读鸿蒙对这三家公司的业绩带动。二、中国软件国际:华为最大软件外包供应商,鸿蒙首家合作伙伴,预计2021年鸿蒙生态收入68亿,2022年有望翻倍到13亿以上。

中国软件国际主要业务是发展及提供信息 科技 解决方案服务、信息 科技 外包服务及培训服务,华为于2015年入股并持有公司397%的股权。

中国软件国际是华为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参与华为所有产品线的研发外包,目前在华为整个研发外包中的份额在50%-60%,排名第一。同时公司也是鸿蒙首家合作伙伴,今年年底有望成为最佳生态伙伴。

中国软件国际在鸿蒙生态主要做三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是把 *** 作系统最核心的代码从安卓改为鸿蒙架构,在这块公司份额超过60%;第二部分是将安卓中间件重构成鸿蒙中间件,在这块公司份额也超过60%;第三部分是HMS的建设,在这块公司份额超过70%。

公司目前采用的商业化路径是将鸿蒙系统植入到一个硬件产品中,比如模组或者方案板,然后推广到设备厂商,是一个软硬一体化的业务,毛利率比纯软件的收入要更高。

公司首先切入的是智能家居和运动 健康 这两个领域,做一些LP的模组,帮第三方厂商比如美的、格力、海尔等快速接入鸿蒙生态,根据第三方的收集量来收费,平均一个10块钱左右,从2020年10月份开始已经销售了1000多万套。

下一步公司正在研究把鸿蒙生态从智能家居延伸到 汽车 行业,在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平台的基础上做一些定增化服务,同时提供给不同车厂基于华为智能 汽车 平台的性能化物件,从而将鸿蒙系统推向车厂。

目前公司来自鸿蒙的营收分为外包、中间件开发、模组产品三块,预计2021年鸿蒙生态收入68亿,2022年收入有望翻倍到13亿以上,未来几年模组产品有望贡献15-20亿收入。三、常山北明:华为过去五年最大的代理服务商,未来来自鸿蒙的营收有望复制来自鲲鹏的营收。

常山北明主营业务为系统集成及行业解决方案、定制软件及服务等。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98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02%。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3亿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亏损0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亿元。

公司长期与华为保持深度合作,是华为在大约7年前进入政企领域时的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也是华为过去五年最大的代理服务商(非分销商),来自华为的收入近年来连续翻倍增长,达到20-30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20%-30%。

此外,公司是华为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伙伴、华为云生态体系和鲲鹏生态体系的重要成员,2020年12月以“华为-北明”共同体中标高达468亿元的长沙市望城区智慧城市项目。

公司在华为鲲鹏产业生态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将自主的应用向鲲鹏上移植,以及协助金融系统、政府体系的客户将现有应用向鲲鹏上移植;二是北明软件最近几年每年都要销售15-20亿的华为X86服务器给行业客户,随着应用软件往鲲鹏平台上逐步转移之后,很多行业客户也会逐步增加鲲鹏服务器的采购,未来服务器销售业务会逐步替换成鲲鹏服务器;三是公司计划开始自主生产华为鲲鹏服务器。

参考常山北明与华为在鲲鹏领域的合作方式,一方面,很多传统行业公司自身软件开发能力较弱,若要适配鸿蒙系统,则需要第三方软件公司做适配。公司此前全程参与鸿蒙的外包开发,在未来鸿蒙推广过程中已抢占先机,享受系统和应用软件部署带来的增值服务红利。另一方面,由于常山北明深度参与华为鲲鹏服务器的生产和销售,未来在鸿蒙相关硬件如模组、开发板、开发套件的生产销售方面也有望分享红利。鸿蒙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 *** 作系统,实现“1+8+N”万物互联的目标,那么未来常山北明在鸿蒙相关的营收方面有望超过目前在华为鲲鹏方面20-30亿的营收。四、润和软件:为鸿蒙系统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认证服务,未来有望随着鸿蒙渗透率提升分享千亿市场红利。

润和软件是华为鸿蒙生态的共建者,打造了HiHope芯片全栈解决方案平台,涵盖芯片设计服务、硬件开发生产、硬件测试认证、板级支持软件、芯片调测软件、应用解决方案原型等的一站式芯片解决方案平台。

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增长169%,净利润1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9亿元。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增长290%,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1617%。

按照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物联网设备将达到120亿个。假如到2025年鸿蒙在物联网设备中渗透率达20%(华为对渗透率的底线是16%),那么搭载鸿蒙的物联网设备将达到24亿个。

假设一台物联网设备成本包括85%的模组、10%的开发板、5%的开发套件,同时以HarmonyOS硬件为参照,假设模组均价10元,开发板均价200元,开发套件均价500元,那么鸿蒙相关模组、开发板、开发套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04/480/600亿元,合计达到1284亿元。

公司为鸿蒙系统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认证服务,包括HarmonyOS模组、 开发板、HarmonyOS适配定制、应用开发套件和中间件,以及接入HarmonyOS Connect的产品认证服务,具体产品包括润和Neptune模组(99元)、润和HiSpark IPC DIY摄像头开发板(299元)、润和Taurus&Pegasus Al计算机视觉基础开发套件(1699元),未来有望随着鸿蒙渗透率提升分享千亿市场红利。

此外,据报道,华为海思此前推出了一款名为Hi3861的开发板,该开发板上印有“润和软件”以及“HiHope”字样,采用的是华为首款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为抢占智能家电、物联网设备等市场奠定基础。

小结:鸿蒙系统打造万物互联生态,预计到2021年底,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将达3亿台。在鸿蒙的合作伙伴中,中国软件国际是华为最大软件外包供应商、鸿蒙首家合作伙伴,预计2021年鸿蒙生态收入68亿,2022年有望翻倍到13亿以上;常山北明是华为过去五年最大的代理服务商,未来来自鸿蒙的营收有望复制来自鲲鹏的营收;润和软件为鸿蒙系统提供全栈物联网解决方案和产品认证服务,未来有望随着鸿蒙渗透率提升分享千亿市场红利。

近日,在华为P50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CEO余承东表示,鸿蒙系统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000万,相当于每秒8个用户升级鸿蒙,华为新旗舰产品P50搭载鸿蒙OS2上市发布。作为一个新兴的生态系统,鸿蒙的发展可谓相当迅速。当然,这中间加入鸿蒙系统除华为自己手机用户之外,其生态合作企业多达30多家。据悉,芯海 科技 成为华为鸿蒙及Hilink 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已完成3 大品类,近20 个产品的接入。
科技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img_height="198" img_width="338"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6/795d3a843ee23dc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科技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img_height="155" img_width="351"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6/9790350287e371c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7月27日,芯海 科技 健康 测量AIOT总经理郭争永对媒体解读了智能家居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芯海 科技 构建的AIOT一站式解决方案。
科技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img_height="209" img_width="314"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6/4c124d487903c5b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AIoT 技术和产业奇点已经到来,国内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比如感知技术从2009年到2014年,视觉为主,像素低,各类传感器的体积大,2015年到2019年视频感知能力提升,语音识别应用加强,特别是视频类语音应用非常广泛。到2020年声、光、电、触、气等多种环境传感技术成熟,未来将是万物感知,数字化、虚拟化的趋势。”芯海 科技 健康 测量AIOT总经理郭争永表示。
科技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img_height="228" img_width="418"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6/af30bc040b17cdb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计算技术,家电产品早期采用8位MCU,算法效率比较低,但是其优势是性价比高,够用就好。到目前这个阶段很多家电设备以32位MCU为主,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MCU的算力会越来越强,边缘成本会随着出货量增大逐步降低。后续会有MCU叠加AI做一些边缘计算,最终会转变成边缘计算芯片,云管端和协同计算的场景会逐步出来。

郭争永认为,连接技术的演变也在持续,大范围的远距离连接从3G、4G向5G演进,近距离包括室内一公里的连接技术方面,蓝牙持续演进,从蓝牙42到蓝牙52支持音频、定位等多个场景的出现。WiFi技术当中WiFi6已经成为占据主流的一个形态。

芯海 科技 围绕连接方式的演进,典型的应用从摄像头、可穿戴,到现在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开发场景应用。“站在芯片角度来看,随着感知技术的不断成熟,ADC技术的应用,包括声、光、电感知,还有计算能力越来越强,芯海 科技 的高性能MCU支持IOT OS、蓝牙/Combo支持快捷连接,可建立多终端联动,我们推出了从信号链MCU切入的,AIOT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精准感知、计算控制与智能连接的能力。”郭争永表示。
科技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img_height="237" img_width="423"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6/8a4187c7627483db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国际知名调研IDC预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高速发展,智能家电增长会超过30%,智能照明增长速度超过90%。智能可穿戴、智能秤等周边产品的接入也已经成为潮流。芯海 科技 作为一家高精度ADC芯片公司,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公司的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其在智能家居感知层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序列。

“现实世界是模拟的,包括压力、温度、气体等都是模拟信号,我们通过ADC转化进来变成数字信号,经过MCU处理之后,我们通过无线连接诸如温度、气压等的数字信号通过屏幕显示或者上云,或者通过再通过数模转换器ADC把它再变成模拟的信号,驱动马达。总之,芯海 科技 主力进行数字信号链MCU整体的构建。”郭争永表示。
科技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img_height="253" img_width="467" data-src="//imgq7q578com/ef/0806/64cac01d4c6d094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郭争永指出,芯海 科技 在万物互联时代到来之际,加强了物联网平台的合作关系,作为华为生态合作伙伴,芯海 科技 从早期的Hilink到最新的HarmonyOS Connect,为终端厂商提供鸿蒙生态接入的多维度,多层级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内置到 HarmonyOS的FA,可直接支撑体脂秤品类在HarmonyOS的应用;通过提供针对智能家居应用场景定制优化的MCU,为 HarmonyOS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在 健康 测量领域,随着苹果、华为、小米等众多厂商进入,在垂直的 健康 领域越做越深,血糖、血压在无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功耗的测量,芯海 科技 基于信号链MCU芯片,叠加算法和解决方案,最终形成一个AIOT平台的解决方案。郭永平还指出,芯海 科技 的CSA37F62已通过AEC-Q100车规级认证,处于车企前装的导入阶段,公司也在持续加码 汽车 电子研发,车载BMS管理芯片、车载域控制器、控制MCU有望在未来几年加快投入市场。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因此,鸿蒙概念是指由哪些产业从事参与华为鸿蒙系统开发、共建鸿蒙开发者社区、加入将为开源鸿蒙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组成的概念。

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华为出现利好消息时,配置一些这些股票。

今天晚上,全新的华为鸿蒙系统要与大家亮相的,这次不仅仅是用到可穿戴、智慧屏上了,还会用到手机上了,大家期待了近两年的替代安卓,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很多人表示,接下来让我们和安卓说再见,然后对着鸿蒙说你好,迎来真正的国产手机 *** 作系统。

但说实话,不是我要黑华为鸿蒙,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鸿蒙系统的机会在物联网,不在手机,在手机领域,还是很难与安卓PK。

目前小米、OV们这些友商们很难使用鸿蒙,只靠华为自己一家使用鸿蒙,力量还是有点弱,特别是在华为手机下滑的情况之下。

为什么小米、OV们很难用鸿蒙,更愿意用安卓,相信不用我多说了,原因有很多,比如竞争关系、鸿蒙成熟问题,海外市场的原因,还有商业模式、以及站队等等问题。

而在友商们不使用的情况之下,华为手机出货量已经非常低了,全部使用上了鸿蒙,与安卓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而手机系统的成熟,需要形成一个正向循环,那就是足够多的用户,足够多的APP,然后再吸引更多的用户,更多的厂商开发APP,靠华为一家的力量,这个循环有点难形成。

当年微软的windows phone、三星的Tizen都失败了, 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这个正向循环,用户不够,APP不够,华为鸿蒙在手机上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

但物联网产品与手机不一样。手机很多时候不只是靠硬件赚钱,还要考虑应用商店、分成、广告等等这些后向商业模式和服务,所以手机系统很重要。

物联网产品更多的是靠卖硬件赚钱,只要硬件足够好就行,后向的商业模式基本没有,也就没有手机那么多顾虑。

所以物联网产品厂商们要考虑的问题很简单,鸿蒙功能上OK就行了,就可以使用了,所以接下来我们应该会看到很多的物联网产品都会使用鸿蒙。

再加上现在物联网系统领域,也并没有一个如安卓这样强大的、已经先入为主的、形成垄断之势的系统,所以鸿蒙的机会在这里,也更容易获得大家的信任与依赖。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判断,希望鸿蒙能够打我的脸,把安卓打趴下,这也是我期待的事情,相信也是网友们期待的事情。

1、什么是鸿蒙

2、鸿蒙的特性

3、鸿蒙4大商业模式

4、相关上市公司

5、涉及华为核心业务的10家公司

一、什么是鸿蒙?

鸿蒙OS是华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内核、耗时10年、4000多名研发人员投入开发、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

华为鸿蒙采用微内核,并首次将分布式架构应用于终端OS,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可d性部署,具 有分布架构、微内核、生态共享三大特点。

当前鸿蒙架构中仍然保留了 Linux内核,用以在生态建立初期的过渡阶段直接兼容安卓应用,未来应用生态完善成熟后,则可完全依赖鸿蒙微内核
二、鸿蒙系统的特性

1分布架构

鸿蒙分布式OS拥有分布式软总线技术、虚拟外设、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能力调度 四大能力,简单来说,分布式可以实现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快速连接、硬件 能力共享,并进行跨设备数据同步管理和任务调度。

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实现 应用程序的开发与不同终端设备的形态差异无关,使其能够聚焦上层业务逻辑,更 加便捷、高效地开发应用。

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可以实现不同的终端设备之间的 快速连接、能力互助、资源共享,匹配合适的设备、提供流畅的全场景体验
2微内核微内核简化功能、模块化带来更高的灵活性、安全性。简单来说,在微内核结构中,所有与特定CPU和I/O设备硬件有关的代码,均放在内核及内核下的硬件隐藏层中,外核中的各种服务均与硬件平台无关,因而能灵活适配各种硬件设备。此外,由于微内核OS中,各模块之间通过进程间通信(IPC)互相联系,致使微内核OS能很好地支持分布式系统和网络系统
3生态共享万物互联时代,多设备为应用开发者带来挑战,需要适配不同的屏幕大小与硬件能力, 开发并维护多个APP版本,鸿蒙OS可以借助统一IDE—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 跨终端生态共享。

总结

从鸿蒙OS的特性来看,手机 *** 作系统只不过是一个分支而非全部,所以鸿蒙的生态环境要比想象的丰富,至于说国内蓝绿厂以及雷布斯旗下的产品是否用鸿蒙,其实对生态的影响微乎其微。

按照华为万物互联的终极目标,未来鸿蒙OS将完善华为AIoT生态,进一步在智慧城市、车联网(深化)、工业互联网三方面发力推进。

所以受益的厂商,也将从这三个赛道中产生的可能性较大
三、鸿蒙商业模式

1智能手机、可穿戴

在鸿蒙发布之初,友商手机不太会参与进来,所以,在生态建立之初,在智能家居这样典型的“多终端” 场景,其跨终端联接的能力能够深刻地解决家电行业痛点,当是拓展场景的首选。

同时,考虑更多的智能生活场景,手机本身以及延伸出来的各类可穿戴设备,依旧是价值量最高、具有极广阔空间的核心场景。在智能穿戴领域,IDC预测,202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6371亿台,五年内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24%。国内市场方面,三足鼎立,华为、小米、苹果三家瓜分主要市场,其中华为携鸿蒙OS持续发力,份额呈现扩张趋势。

由于鸿蒙系统天然的优势,加之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众多,以及过去这些年华为积累下的手机终端设备优势。

全球华为10亿终端,其中手机存量用户突破73亿,90%可升级为鸿蒙系统,未来预装鸿蒙OS的可穿戴设备会越来越多

※ 本周行业重要趋势:

一、华为开发者大会吹响科技产业自主可控号角,ICT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2019年8月9日,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正式推出全球第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 *** 作系统鸿蒙OS,我们认为:

1)华为通过打造芯片+鸿蒙OS的类“Wintel”生态,纵深底层根基,公司堡垒更为坚固,成长更有韧性,各业务线条都将受益,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市场对华为产业链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将更具信心。

2)鸿蒙并非一个单纯的手机系统,它未来面向的是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生活,可赋能5G、IOT、工业互联等领域,推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将获得进一步催化,国产ICT硬件和软件都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3)此次不只是发布了鸿蒙OS,在芯片、IOT生态、AI、开发者生态层面都有全新展现,包括5G多模终端芯片、5G终端、毫米波技术、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HiLink开放平台+LiteOS系统+IoT芯片)、终端云服务HMS等,并且未来还将继续开放通信、照相、全场景、AI等方面的核心能力。

※ 二、中移动2019年5G投资预计240亿元,行业未来3年将迎来持续景气

中国移动在8月8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19年在5G方面的投资预计为240亿元,2020年到2022年是5G投资的高峰期,对于5G要实事求是、积极推进。运营商营收和利润增长都面临较大较大压力,急需5G新场景、新业务破冰,我们认为5G将推动行业未来几年持续景气向上。

※ 本周投资观点:

未来1-2年行业景气持续向上,5G迎来大规模建设期,从2019年2季度开始,行业业绩开始“U”型反转,预计收入和净利润未来持续10个季度以上同比快速增长,因此我们继续看好板块未来1年的超额收益。近期运营商集采逐步落地,相关硬件产业链以及5G应用领域有望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季度业绩有望持续改善、估值快速消化。我们维持板块后续震荡向上的判断,长期建议布局有业绩支撑(中报好)和低估值的优质5G标的,结合各板块、各公司的估值与成长匹配情况,建议如下:

※ 1、5G相关设备器件:

1)主设备:重点推荐:中兴通讯(预计19年54亿净利,22倍);烽火通信;

2)天线射频领域:重点推荐:沪电股份、俊知集团(港股)、世嘉科技、通宇通讯、深南电路;建议关注:胜宏科技、生益科技、华正新材、天和防务、东山精密(电子团队覆盖)等;

3)光通信领域:重点推荐:中际旭创(全球数通光模块龙头,5G重要突破)、太辰光、剑桥通信、天孚通信(上游器件龙头)、光迅科技(全产业链龙头,高端芯片有望自主化)、博创科技、新易盛等;

※ 2、5G边缘生态:

重点推荐:中国铁塔(港股)、华体科技、星网锐捷、天源迪科、三维通信、中嘉博创;建议关注:宝信软件(计算机团队覆盖)、网宿科技、城地股份、数据港等。

※ 3、5G应用端:

1)云计算/云视频:重点推荐:光环新网,亿联网络(预计19年114亿净利,29倍)、梦网集团、深信服(天风计算机团队联合覆盖);建议关注:二六三等;

2)物联网:重点推荐:移为通信(预计19年18亿净利,28倍)、广和通、拓邦股份、高新兴、日海智能、和而泰(机械团队覆盖);建议关注:金卡智能等;

※ 4、专网通信:

重点推荐:海能达(预计19年72亿净利,23倍);

5、军工通信领域:

重点推荐:海格通信、红相股份。

(文章来源:天风证券)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507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 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