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谷歌发布首款智能眼镜开始,可穿戴设备便成为IT界关注的一大焦点,此后,市场热情更随着苹果手表的发布而升温。据市场调查公司IDC最新公布的市场报告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突破1140万台,几乎是2014年同期(380万)的三倍。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加之便携性要求出现、传感器及电池改善,可穿戴设备的便携以及云端互联等性能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热点,这毋庸置疑。然而,在此之前,可穿戴设备还需解决如何成为消费者刚需产品这一问题,否则,出货量的增长恐怕只能成为厂商的“一厢情愿”。
可穿戴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
IDC近期公布了“全球市场季度可穿戴设备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Fitbit、小米和Garmin是全球前三大可穿戴设备厂商。不过,苹果今年4月开始销售Apple Watch。因此当第二季度数据发布时,苹果将跻身这一排行的前列。
具体而言,Fitbit的设备出货量为390万个,市场份额为34%,IDC认为,同时专注于休闲和高端市场是Fitbit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而Fitbit的市场份额比排名第二的小米高10%。小米排名第二主要是依靠小米手环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IDC认为,小米将很快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从而成为Fitbit的有力竞争对手。
与Fitbit类似,Garmin也提供了多样化的可穿戴设备产品。不过,Garmin的市场份额仅略高于6%。三星则排名第四。对此IDC分析师指出,三星的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其Gear设备只能连接某些高端的三星智能手机。
可穿戴行业发展受限于手机
虽然从数据上还是从产品数量上看,可穿戴市场的发展风头正劲,但仍然存在着内冷外热的尴尬,尤其是如今能够实现真正盈利的企业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穿戴设备还是难以逃出“手机附属品”的定位,尤其是在苹果手表发布之后,就连IT界的引领者也难以对此作出大的改变,而这也将决定可穿戴行业未来的走向。
不可否认的是,过度依赖智能手机无疑是在迎合手机厂商的生态系统,把自身定义为生态系统里的一部分,这显然不符合可穿戴厂商开放接口的初衷。而不依赖手机做一款独立产品,厂商既要保证用户体验又要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次,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成为厂商亟待攻破的问题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花样百出,各式各样的产品层出不穷凸显出厂商对于可穿戴产品的创新力丰富,但续航瓶颈阻碍着这些产品的普及,最后只能让这些产品沦为花瓶的尴尬。
此外,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方向仍然处于探索当中,发展前景仍不明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智能手机虽没有步入传统PC那边增长放缓甚至倒退的境地,但是再获得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步入稳定期,照此情况下去,可穿戴设备将很难扛起移动终端发展的重任。
满足消费者刚需赢未来
就目前来看,国内面市的可穿戴设备,大致分为腕表、手环和眼镜等,大都功能简单,多集中于定位、通讯提醒、ID认证、健康管理和睡眠监测等。然而,可穿戴设备真正的窘境在于功能与繁琐的不对称。越来越少的用户会为了查看卡路里、行走步数和晚间的睡眠质量等信息去佩戴手环,越来越少的用户必须通过手环来唤醒熟睡的自己,越来越少的用户为了瞬间解锁手机而选择佩戴手环。
预测分析平台First Insight曾对35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First Insight 把设备除去商标后给参与测试的消费者使用,共测试15款可穿戴设备。结果显示,仅Nabu Razer 智能腕带得到9分的好成绩,意味着产品很可能大卖。测试的可穿戴设备67%都在5及5分以下,意味着产品需要改善或很可能失败。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总体来看,可穿戴设备产品还处于初级阶段,使用起来需要较高的 *** 作水平。如何提高用户的舒适体验,尤其是让中老年人像 *** 作电视机那样,只需按一两个钮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方面需要大力提升。另外,像目前比较普及的手环,如何将数据传输到云端,传输到互联网,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有点接近信息孤岛的状态。
总之,可穿戴设备要真正渗透于大众消费市场,还要具备迈过产品实用性、产业链成熟度和商业模式完善程度等门槛。而目前,整体的用户体验并不出众,或许未来可穿戴设备的突破点在垂直细分领域,能否解决细分用户的需求将是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