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设备与技术分析 智能手机掀VR设计风

VR设备与技术分析 智能手机掀VR设计风,第1张

  2016年被视为是虚拟实境(VR)应用元年,各大科技厂如Facebook、宏达电、索尼(Sony)、三星(Samsung)、乐金(LG)与Google等皆积极抢进,除推出头戴式VR显示装置外,亦开始在智能手机中增加VR影像处理功能,期吸引更多消费者目光。

  

  资策会MIC产业分析师韩文尧

  增添吸睛新亮点 智慧手机掀VR设计风[@C] 2016年被喻为虚拟实境(VR)元年,各大科技厂商包括Facebook、宏达电(HTC)、索尼(Sony)、三星(Samsung)与Google 等,皆持续展现进军VR领域的决心,不仅推出VR硬件装置,也针对平台、内容与通路等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布局。

  VR市场也出现了高中低阶不同的产品,高阶VR头戴式装置必须搭配高性能的电脑或游戏机,中低阶的VR体验,则是头戴式装置结合智能手机的运算或屏幕功能方可使用。

  各大厂推出之VR头戴式装置,可依便携性分为“移动式”与“固定式”两大类。

  移动式系指不须外接线路至某一固定式的运算装置,如个人电脑或游戏机的头戴式装置,使用者戴上后仍可移动、不受空间限制;固定式则指因须外接线路至上述固定式装置,戴上后仅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进一步细分其次分类,移动式VR包括“VR眼镜”与“VR一体机”。前者必须连接智能手机使用,透过手机的运算及应用程式来提供虚拟实境内容,再藉由头戴 装置呈现于使用者眼前,其中部分不仅让手机提供运算,更将手机直接当作屏幕使用。VR眼镜必须在手机与装置有高度相容性时,才有较佳的体验。

  VR体验技术分析

  不同VR头戴装置因采用技术不同,将影响VR的沉浸感受。以下将从VR装置的运作机制与技术项目分析,比较当前移动式与固定式VR头戴式装置的体验落差。

  完整VR体验之运作机制

  VR 体验过程可分为“输入”与“输出”两部分。VR硬件输入设备透过辨识功能,将讯号传输至硬件处理器与软体 *** 作系统,经运算处理后,硬件输出设备再将讯号输 出至人体感官,讯号在此来回完成传输回圈(图1)。 上述之输入设备包括:视觉捕捉系统、麦克风、手把、触控屏幕、全景摄影与体感设备等;而输出设备则包括:屏幕、环绕音响、耳机与物件震动等。当前VR头戴 式装置可作为输出之屏幕,其中如Samsung Gear VR这类移动式VR眼镜,除了同样内建头部追踪、眼球追踪外,主要是透过装置侧边的触控键来进行输入。

  VR设备与技术分析 智能手机掀VR设计风,VR设备与技术分析 智能手机掀VR设计风,第2张

  图1 完整VR体验之运作机制示意 资料来源:资策会MIC(3/2016)

  而Oculus Rift VR、HTC Vive VR这类固定式VR头盔,则因运算性能较佳,另配有手把、定位追踪器等作为输入配备。然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凡是外接愈多输入与输出设备,都将使延迟的现象加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299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