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负责人豪言宣称开发的一款800美元的AR双目智能眼镜,还未公开销售即已获得12万台的订单,这么一组数字是否会让人觉得这是新的“增强现实仙境”?
尤其是在谷歌AR眼镜折戟沙场、业界对AR眼镜市场心存疑虑均在示好VR之际,这样的冒险为何能够有此“佳境”?在最近举办的影创科技“见,所未见,不同凡想”主题发布会上,影创科技发布了Air AR智能眼镜和AR/VR一体机Halo全息头盔,让我们见证了要在VR元年“不走寻常路”的守正出奇之路。
AR硬件实现价格和视野的“适宜”
为何在“VR热AR冷”的时际界入AR眼镜,影创科技CEO孙立对此的解释是,AR是增强现实,而VR是虚拟现实。未来AR的发展更广,有更多的应用和更多的领域会运用AR技术,这是影创选择AR的真正原因。有数字作证,虽然已经面市的AR眼镜屈指可数,但AR市场却被极为看好,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 2024 年AR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头显(HMD)将成为 AR 市场规模增长的主力军。
选准了“定位”,为在尚未成定局的蓝海市场中建立自己的“领土”,影创的选择是直击市场的“痛点”,加上自己独有的光学、软件、算法等技术,让每一款产品都有可能成为市场的“第五元素”。
“市面上的AR智能眼镜一是价格昂贵,二是视野不大,且都只在右边有镜片,长时间使用会造成眼睛不适,市场难以真正起量。”孙立指出,“影创的目标直接定位于最‘适宜’,影创Air是一款价格非常合适、视野非常大的AR双目智能眼镜,在其它同类产品中要不价格高企、要不视野受限的对比中达到最佳‘性价比’。”
影创Air不仅具备全息显示、AR功能;还支持双眼1024×768分辨率的3D输出,采用OLED影像源,梭镜光波导,FOV达34,实现视界重大突破;支持AR功能与现实世界信息的交互,可通过体感控制如手势、身体动作、头部移动等进行 *** 作;配置强大,四核处理器、2G闪存、128G内存以及3750毫安的大电池,可保证持续13个小时的运行;还提供1000Hz的头部陀螺仪,手持也使用了1000Hz的陀螺仪和1300万像素摄像头,缔造最佳体验。
这些“硬”指标让这一眼镜堪称同类产品的价格杀手,“因而虽未公开销售,但已获得12万台大订单。”孙立介绍的这一出货量在而今同类眼镜出货量在几千台左右的当下格外亮眼。
而本次发布会的压轴黑科技产品,是可在AR和VR之间切换的一体机 Halo头盔。具有通过自由曲面的光学设计,1.5mm超薄镜片,达到了70的Fov;采用1000Hz高精度陀螺仪,延迟低至13毫秒;支持手势识别、深度SLAM、3D重建等众多“炫目”功能,Halo能在VR和AR之间自由切换,关键是在目镜玻璃上采用了全新的材料电致变色膜,其9800的售价绝对物超所值。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智能眼镜,影创同时推出了Air Nano亲民AR眼镜。它只有3.5毫米超薄棱镜,Fov达20,兼具运动跟踪、音乐播放功能,是一款方便人们在生活中和进行户外运动取景和拍照用的,价格仅为699元,堪称国内能够买到最便宜的一款智能眼镜。
应用已向旅游、工业、教育、医疗拓展
硬件有了,但应用的“东风”在哪里?毕竟,应用才是决定硬件走向的关键。
孙立认为,AR智能眼镜的应用领域,第一是旅游,很多景点未来将会配备Air做影像导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