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汪丛青:对“山寨VIVE”不评论 已投资33家初创

HTC Vive汪丛青:对“山寨VIVE”不评论 已投资33家初创,第1张

  7月29日消息,正值2016 ChianJoy和eSmart(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娱乐硬件展览会)期间,HTC Vive公布了今年4月份启动的Vive X加速计划的最新进展。HTC Vive中国区总经理汪丛青表示,Vive X加速已从1200余家厂商中筛选出33家公司进行重点投资与支持,关于这33家厂商的具体名单将在随后陆续公布。

  此外,汪丛青首次透漏了在移动端手机VR方面的硬件和内容布局。

  Vive X加速发布会前期,包括智东西在内的数家媒体与HTC Vive中国区总经理进行对话。恰逢前两天索尼PSVR在上海正式发布,以及来自CJ场上新晋游戏、硬件厂商的冲击,对话的重点更多地转移到了竞争与发展的问题上,言语间暗含着火药味。

  关于“更有性价比”的PSVR发布

  就在ChinaJoy正式开幕的前一天,索尼互娱在上海正式宣布PlayStaTIon正式进入中国,并宣布了2999元的单个头显价格。此价格还不到HTC Vive6888元的一半,对于三大头盔品牌中,“更具性价比”的最后入局者PSVR,汪丛青似乎有些不以为然。

  他首先表示,2999元的价格具有误导性,用户只有一个头盔并无法进行位置跟踪,不能进行VR体验;包含摄像头在内的全套体验设备的价格在3699元。此外,基于索尼六年前就在使用的跟踪技术,实际只能追踪到用户180度转身。据汪丛青的亲身体验感受而言,“只能玩到十分钟左右”。

  对于“更低的价格将起到普及与教育市场作用”的说法,汪丛青强调,教育消费者的关键并不在于低价,而是不晕眩的良好体验。

  关于AR和手机端VR布局

  在此次谈话中,汪丛青首次对外透露了Vive实验室对于移动端VR的相关进展和计划,他介绍,手机端的VR硬件和内容正在推进。最快将于今年Q3初,HTC Vive推出手机端的VR应用商店,旨在为手机VR的开发者提供发布和营利渠道,但并不包含近期发布手机端的硬件VR产品。

  此外,关于AR的技术与产品正在研发中。汪丛青认为,VR与AR并不是完全隔离的概念,两者的差异仅限于让多少的外界实际景象进入到用户视野。他透露,现在HTC Vive已经开发了外置摄像头给到开发者。

  关于CJ上所谓的“复制品”

  在昨日CJ开展日上,一家上海初创公司的头盔正式对外推出。无论是其产品外形,还是产品使用的激光定位技术都与HTC Vive有几分相似,而根据最日的消费者与媒体体验看来,该产品在硬件性能与内容配合上仍不乏亮点与好评。

  针对此,汪丛青表示,HTC与Valve联合开发的Lighthouse具有自主专利权,并且现阶段并未对外开放。但对于该家上海初创公司,汪丛青并未发表个人意见。

  至于是否将针对类似的可能存在“抄袭”的情况进行追究,他并未否定。
 

  关于加速的最新进展

  在今年4月,HTC就在北京宣布了面向全球虚拟现实创业团队的扶持项目——Vive X加速计划。

  通过三个月的发展与布局,汪丛青透露加速开展城市已从最初的北京,台北,旧金山三地扩展到四座城市,新增深圳落点,主攻VR硬件项目的落地。Vive X现共收到近1200多份创业项目申请,最后筛选出33个优秀项目,其中前期的成功项目经历成为重要考量指标,项目领域不仅局限于VR游戏内容(约占五个项目),还包括硬件,教育、医疗等商业应用等领域。关于这些团队的更多信息将在Vive X官网上陆续公布。

  加速扶持培训周期以四个月为一期,每年两期。参与的投资机构由前期的28家增至36家,创投联盟的总资金也从100亿美金提升至近120亿基金。

  此外,汪丛青强调VR技术和产品在to B领域的应用,并表示HTC Vive已经推出了针对商业应用的商业版头盔,其中连接的电线增至10米长。根据智东西前期采访的VR toB领域的创业对话看来,针对大空间和多人版的体验需求逐步凸现,汪丛青表示相关方案与优化正在实验室中推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32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