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EDA高层为本土IC设计把脉施良方
Cadence、Synopsys(新思)和Mentor Graphics三大厂商占了全球EDA行业70%的市场份额。然而,三大厂商背后是上百家各有特色的EDA公司。其中不乏佼佼者,比如SpringSoft(思源)在波形显示、查错及某些全定制板图设计应用上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因此,如果IC设计公司希望能建立先进而有竞争力的设计验证流程,采用多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电子工程专辑》记者在“2009年IC设计调查”期间采访了四大EDA厂商的高层,以为本土IC设计发展献策。
Cadence中国区总经理 刘国军:本土IC设计面临全球化挑战
随着经济衰退蔓延到全世界,消费者在消费电子上的花费可能会降低。与此同时,这样的市场环境对我们客户的带来了价格压力和创造需求的要求,每一代新产品的开发成本都会提高到2.5倍。因此,IC设计公司需要有解决方案可以降低开发成本、延期成本以及失败成本问题。
虽然全球电子产业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国内的IC设计公司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整体而言,中国相较于全球其他市场所受影响相对较轻,国内的整体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电子和半导体产业也还处在成长之中。中国政府也在推动经济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主导,这将极大推动国内电子产品的消费,例如家电下乡计划,节能产品补贴计划等。
许多跨国公司正在考虑把设计和制造部门从欧美转移到中国来,在某些公司的调整中,全球的紧缩并不包括中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土公司将面临更多家门口的全球化挑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客户不仅仅是寻找一种出色的技术,他们需要的是让他们的整个设计方法具有更高的可预测性,以及端到端的企业解决方案。
就国内设计公司的过去和现状来看不具备和欧美、日本的设计公司竞争的能力,也很难和台湾、韩国的设计公司竞争。这次金融危机给国内的设计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是,国内设计公司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利用外部环境相对恶劣、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内广泛的市场需求的机会迎头赶上。我认为,本土设计公司首先应该学习台湾同仁们是如何做好设计企业的。 我们首先应该期望的是做出和台湾设计公司能在同一市场上抗衡的设计企业,然后才是更远的目标。
Cadence的优势和责任,是其庞大的已安装用户群。我们特别注重满足本土客户差异化的需求。我们在中国建立了北京和上海两个研发中心,在参与全球研发项目的同时,也开展针对中国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我们全力支持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本土创新企业的创立与发展。我们支持并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系列教材的撰写和出版,为培养本土设计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Synopsys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 潘建岳:腾飞前需解决三个“老大难”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本土IC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许多企业市场能力不高、核心技术缺乏、以及芯片产品差异化程度小。
首先,对于成功的芯片设计企业来讲,作为公司生存和发展支柱之一的市场营销不仅是推广和销售,而且也包括产品在市场上的精准定位和长期产品路线的制定,所以很多国内IC设计公司靠一款产品成功后,再没有突破性的新产品推出,从而造成多数中国IC公司很难长大成为世界级的企业。第二,由于整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时间相对欧美厂商较短,所以针对先进系统的核心技术发展路线把握不够,因此无论是系统厂商还是芯片厂商,绝大多数都无法把握掌控到最先进的核心技术,从而限制了其通过研发而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能力。第三、在市场竞争中,许多本土IC厂商芯片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只有过度依赖价格竞争,从而因低毛利导致研发和客户服务投资不足,使许多芯片企业失去了长期发展的动力。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IC设计企业一方面加大在战略市场能力建设上的投入,另外一方面同步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开发相应的核心技术和IC产品,这些产品能够针对市场的需求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特性。
尽管今天的半导体产业仍然深受全球性经济风暴的影响,但是未来几年中国本土的IC设计公司面临的市场机遇很多。值得关注的是,中外各国政府推出各种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全球经济的企稳和复苏,尤其是中国政府推出的电子信息产业等十大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将推动许多新兴的IC应用市场出现。要抓住这些市场机会,IC设计公司需要在理念上具备全球化眼光、在技术上拥有自己的开发能力、在市场营销上走差异化道路、在工作中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开发和保护。
自从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Synopsys在中国的主要业务也从推广EDA工具转型为以创造价值为导向,基于咨询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上,Synopsys始终坚持提供全流程设计平台、IP和服务三驾马车协同前进的发展之道。此外,我们也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源源不断地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包括面向制造的设计、最新的IP和系统级设计等等。在面向制造的设计领域,我们在6月份与中芯国际携手推出的全新65纳米RTL-to-GDSII参考设计流程4.0,利用Synopsys的低功耗和DFM优化技术,可以加快以中芯国际65纳米制程技术为制造目标的片上系统的设计进程。
Mentor Graphics亚太区总裁 彭启煌: 本土IC设计占尽天时地利,只欠“人和”
国内IC产业主要以消费性电子为主,如手机、机顶盒、高清电视等相关应用。消费性电子量大、利润低且竞争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和应对竞争,IC设计厂家就必须尽快移植到先进工艺制造并在产品中加入更多功能。
许多IC公司成功的如期研发出第一代产品,但却难以有效地在后续量产的成本、质量、功能各方面跟上市场的要求,例如在90nm、65nm SoC量产的验证(功能验证及系统验证),及DFM方面遇到困难,造成量产的推迟或者因故障率/退货率过高而影响了整个公司的营收。
近年来欧美经济衰退严重,中国的消费力则快速成长,加上政府家电下乡的经济刺激方案及“核高基”重大专项的大力扶持,本土IC设计企业占了“天时地利”的优势,正是大力发展的好契机。同时,因为国外就业市场大受打击,国内几个大城市生活居住条件及教育环境也与国外相差不多等因素,也加速了海外专家回国工作和创业的步伐。
此外,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及利用国内大量高素质人才,也加大了在华投资力度,成立研发和生产中心。这都为本地IC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人才绝对是IC设计公司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如果能加上“人和”,并善于利用EDA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及先进工具,相信本土IC设计公司一定能够快速的茁壮成长,而造就更多如高通、联发科等一样成功的IC公司。
Mentor Graphics一向在SoC验证及DFM的技术与市场处于领导地位。根据EDA行业调查报告,Mentor Graphics有12项EDA市场地位第一的工具,其中在产值最大的十项中就占了四项。例如以Calibre、TestKompress加上Olymupus为主轴的DFM解决方案, 不仅是所有代工厂已认证过的DFM合作伙伴中最为完备的方案,這些工具本身也针对了先进工艺与高端设计所带来的挑战提供有效的新功能。另外,以Questa / 0-In / Veloce为核心的SoC验证平台及硬件仿真、加速,也是在复杂的多媒体、通信等相关IC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验证利器。
在中国市场,许多IC设计公司并无强大的CAD部门作内部支持,又极渴望吸收国外最新知识及应用手段,而强大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团队及优质的服务质量,是Mentor Graphics在中国发展的最大优势。
Springsoft中国区总经理 许伟:中国IC设计缺少“中产阶级”
本土IC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市场。因为市场缺乏为IC设计公司提供产品定义的能力,因此IC设计公司不得不承担系统厂商应该承担的任务。而对于成长期的IC设计公司而言,这个要求有时有些高,因此造成一些公司在第一桶金后往往要经历很多失败的摸索,才有继续成功的机会,而另一些则带着很强的技术能力半途夭折。或者说,中国现在缺少一批能够稳定在年销售额在一亿美元左右的公司,如果没有这一层“中产阶级”,很难产生像台湾联发科这样的巨人。
中国IC产业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为了产业的竞争力,需要从源头即政府的投入和支持上,进一步做好产学研结合的工作,平衡的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和商用化研究。另外就是继续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促成人才的群聚效应。
未来几年本土IC设计公司的市场机遇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以通信多媒体为代表的中国标准对应芯片,但需要自身的实力把这个先发优势转化为可持续性的能力;设计服务:随着本土IC设计技术的进步和设计人才的积累,像印度Wipro这样的大型设计服务企业可能在几年后的中国开始初具雏形。而以海思和展讯为代表的较大型IC设计企业基本分布在通信与多媒体领域,所不同的是他们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设计团队,累积了相当程度的设计知识和自有知识产权,初步建立了在一定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渠道关系。这样当有新的市场机会出现时,他们更有成熟的方法评估这些机会,也更有能力抓住机会后发制人。
从技术上看,系统设计、功能验证、深亚微米物理设计仍然是主流IC设计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验证一向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主要挑战。为了得到可靠的芯片,验证的成本和验证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不同的方法学、语言、工具都在用不同的途径尝试,然而从使用者角度来看,这些新的投入的边际收益仍在不断缩小。
与其他公司常常直接竞争不同,SpringSoft的目标是成为IC公司设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最有增值价值的部分,因此不管在整体市场的上升期或者停滞期,Springsoft的价值都能得到凸现。SpringSoft两个产品线的主流产品,很好的切合了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面临的技术挑战。
在验证方面,SpringSoft Verdi产品线围绕以仿真为中心的验证环节提供了一系列手段,帮助工程师整合统一的调试环境,通过不同的视角理解设计,并采用可控的自动化手段进行调试,这就是Verdi产品线核心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在欧美的领先IC公司,Verdi的使用是标准流程的一部分,而在中国这一点还有待被推广,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公司在验证环节中比较薄弱的一个原因。
在深亚微米物理设计领域,Laker一方面同主流晶圆代工厂合作,逐步完善90nm、65nm、45nm甚至更精细工艺的PDK;另一方面,Laker提供对条件规则和DFM的支持,并连接多家DFM供应商的相应检查工具。另外,Laker的电路驱动版图(SDL)流程及其配套功能也使更复杂的物理设计相对容易。特别是,中国的设计团队没有太多的历史遗留的项目负担,采用Laker将会带来设计生产力的战略性的大幅度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