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

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第1张

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

可编程阵列逻辑(PAL)是一种与项可编程、或项固定结构的可编程结构,为能方便实现各种逻辑功能,其输出结构通常有多种结构,并且每种结构有一类器件与之相对应,下面是组合逻辑电路中常用的几种输出结构:

PAL的输出结构

  固定输出结构

  固定输出结构是可编程器件中最简单的输出结构,其输出就是或阵列的输出,其可以实现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第2张

  上面简单的固定输出结构只能实现简单的组合逻辑功能,如果希望实现其输出端既可以当输入使用,又可以作为输入端正使用,这时上面电路就无法实现了,这时须用异步I/O结构的输出结构。其图如下图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其中的三态门的使能端为0时,其三态门处理高阻状态,其内部的输出与I/O线隔离,这时I/O可作为输入来使用;而当三态门的使用能端为1时,其I/O为输出,这时内部的逻辑功能不仅输出端I/O端,还反馈到其内部编程矩阵,这可以实现各种须带反馈的电路,从而减少电路的外部连接,如在RS触发器电路及各种带级联的电路。

  带异或门的输出

  带异或门的输出端加上了一个异或门,这个异或门的加入使得电路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如果一个逻辑函数需要的与项个数非常多(如一个四输入的函数,其与项的个数最多为16个),如果用反函数来实现时,发现其与项的个数较少(是16减去原函数的与项个数),异或门具有一个特点:当输入端的一个输入为0时,其输出等于另一个输入;而当输入端中的一个固定为1时,其输出为另一个输入的非。这异或门的引入使得用原函数实现函数困难时可以通过反函数加以实现。

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第3张

PAL的命名规则

  PAL器件的命名与其输入、输出脚数,输出结构有关,下图给出了其命名规则:

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第4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540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