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

分析我国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第1张

  服务机器人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且能支撑和引领相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都是刚刚起步。我国如何才能抓住服务机器人这一战略发展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机器人产业,值得研究。对此,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首先,分析了世界服务机器人产业现状。一是处于产业初级阶段。在前沿技术、关键零部件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产业化方面,全球均处于初级化阶段,发达国家还没有明显优势,起点大体相同,我国应抓住这一契机,利用后发优势寻求突破。二是全球市场发展快速。IFR预计,2012-2015年期间全球专用服务机器人将安装93,800台,销售额达163亿美元。三是美、日、韩、欧盟等国家和地发达国家纷纷进行战略部署。四是我国家用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分析了我国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关键核心部件亟待突破。我国虽可实现原型样机集成,但亟需攻克长期依赖进口的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二是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的许多环节上明显滞后。三是产业链尚未有效形成。目前国内的服务机器人企业还处于“单打独斗”的初步发展阶段,产业整合度较低。

  最后,提出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一是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零部件,为产业化夯实基础。二是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兼顾科研和产业化。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四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
       责任编辑:tz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470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